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388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第1556章 让美国媒体给华夏做宣传?

  达尔豪斯大学。

  杰夫·达恩放下电话,却没有像斯特罗加茨建议的那样去打开邮箱,而是立刻起身,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

  实际上,他不仅刚才就已经看到了arXiv的邮件提醒,更是Nature编辑部为这篇文章所指定的审稿人之一,因此早就看完了这篇足以震撼整个产业界的大作。

  甚至从昨天开始,他就已经组织学生,对论文中提到的新型催化材料进行制备和测试——

  一般原则上,出于成本和可操作性的考虑,审稿人只需要考察论文内容中的论证逻辑是否通畅,而无需对具体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但这篇论文的情况显然不同,值得他专门进行对待。

  达恩教授快步穿过走廊,推开课题组实验室的门

  房间里弥漫着熟悉的化学溶剂气味和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

  博士生马克·汤普森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充放电曲线数据。

  “马克,情况怎么样?”达恩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arXiv的全站推送意味着论文此刻正像病毒一样传播,这在学术上当然无所谓,但在商业层面,早一分钟就能多一分主动权。

  马克抬起头,脸上混合着兴奋和疲惫:“教授,我们严格按照论文补充材料里的合成步骤,成功制备出了样品!电极片也封装好了,不过测试还在进行,大概到今天晚上才能输出完整结果。”

  效率已经很高了,但达恩此时已经迫不及待。

  他俯身凑近屏幕,眼睛紧紧盯着那条几乎呈水平延伸的容量衰减曲线和稳定的电压平台。

  起始容量,1670 mAh/g,和论文报告的1680非常接近。

  目前的第230次循环,1431 mAh/g,保持率85.7%!曲线形态也和论文里的高度吻合。

  屏幕上的结果像电流一样击中了达恩教授。

  他的呼吸不自觉地变得粗重,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搏动。

  “好…太好了!”达恩低声念叨着,巨大的喜悦和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冲击着他,“数据对得上,基本验证了!”

  锂电池的春天,不,是盛夏,可能真的要到来了!

  作为三元锂体系的提出者,没人比达恩更期待看见这一天。

  “教授,有个问题。”这个时候,马克突然提出了一个顾虑。

  “论文里宣称他们实现了‘原子阵列’和‘链状结构’,但无论是论文中附带的表征结果,还是我们实验室对样品的表征结果,都不能直接证明这一点。”他指着旁边另一台电脑上显示的、他们自己做的TEM图像,“您看,是不是让作者……修改一下相关表述?”

  达恩的目光从循环测试数据移开,看向马克展示的、略显模糊的TEM图像。

  他沉思了片刻,然后坚定地摇了摇头:“马克,你的严谨是对的,在微观结构的确证上,这篇文章可能确实存在一些模糊地带。”

  “但这些细枝末节已经不重要了。”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循环测试数据的屏幕上,“传统随机分散的单原子催化剂,或者任何已知的钴基材料,都绝对不可能达到这种性能!这种宏观性能的飞跃是实打实的,是颠覆性的!”

  他猛地掏出手机,一边飞快地翻找通讯录,一边对马克说:“立刻整理好所有复现数据,尤其是循环曲线和容量保持率图表。微观表征的差异暂时记录在案,但这不是现在最关键的……”

  说话间,他已经找到了那个号码,毫不犹豫地拨了出去。

  ……

  加州硅谷,帕洛阿尔托。

  特斯拉总部。

  首席工程师阿伦·克拉克几乎是冲进了埃隆·马斯克的办公室,甚至顾不上敲门。

  他手中紧握着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一封邮件和一篇论文的摘要页。

  “埃隆,我建议立刻暂停Model S和Model X的上市推进计划……至少是电池系统和电气架构部分!”克拉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暂停?”马斯克正对着电脑屏幕处理邮件,闻言猛地抬头,仿佛听到了最荒谬的言论,“阿伦,Model S和Model X是我们扭转亏损、吸引投资、奠定市场地位的核心产品,而且都已经进入了开发阶段……暂停?理由呢?”

  克拉克将平板电脑直接放到马斯克面前,屏幕上是arXiv的页面。

  标题《光场编程原子阵列实现超稳定电化学界面》赫然在目。

  “因为这个!”他敲了敲iPad的屏幕,“有人开发了一种新的催化剂涂层,如果用在电极上,可以让目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轻松翻倍,并且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也大幅提高。”

  马斯克的目光迅速扫过平板上的数据,眼神从最初的惊愕迅速转变为锐利的审视:“数据来源?可靠性?这还只是预印本!”

  “杰夫·达恩教授亲自给我打的电话,就在二十分钟前!”克拉克回答道。

  “杰夫·达恩?”马斯克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

  他多次试图邀请这位锂电池领域的巨擘加入特斯拉担任首席科学家,只是尚未得到最终的回应。

  “没错。”克拉克点头,“达恩教授是Nature指派的审稿人,而且已经在实验室初步复现了核心的电化学性能数据。”

  马斯克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大脑则飞速运转。

  特斯拉目前使用的18650圆柱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在当时虽属先进,但距离论文中描述的水平差距巨大。

  正如克拉克所担心的那样,Model S和Model X的设计是基于现有技术路线的,如果论文中的技术真能在短期内成熟并产业化,那么这两款倾注了巨大心血、即将成为“标杆”的车型,在核心的续航和电池寿命指标上,大概率会上市即落后。

  “成本?量产可行性?”马斯克问出关键问题。

  “很可惜,论文没有详细披露合成工艺的核心黑箱,也就是指导激光参数精确调控的动态模型。”克拉克分析道,“但材料本身基于钴和碳纳米管、六方氮化硼,都是已知材料,而且不涉及电化学体系的重大修正,走向应用的可能性很高。”

  见对方不做回应,克拉克又继续道:“我们必须立刻调整策略,至少应该提前开发更高规格的电气架构,保证车辆能适应未来的新技术。”

  马斯克起身走到窗边,巨大的风险与机遇同时在眼前展开。

  “我们需要让市场,让投资者,让整个行业都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几分钟的思考过后,他转过身,果断下令,“阿兰,你去写一份关于这项新技术的通俗解读报告,重点突出其革命性性能指标和对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存储乃至整个电子产业的颠覆性影响。”

  克拉克面露疑惑:“通俗报告?”

  “我准备发动媒体,大力宣传这项技术突破。”马斯克点头:“所以,文字要有冲击力,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看懂其巨大意义”

  “可是……这项技术明确来自华夏的研究机构。”克拉克露出一丝顾虑,“我们发动美国媒体给华夏做宣传,会不会影响到公司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

  “阿兰,你看问题的角度太狭隘了。”马斯克果断摆摆手,“这项技术的突破,受益的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公司,它将催生一个数万亿美元规模的全新市场,吸引规模难以想象的热钱投资进入股市……”

  他拍了拍克拉克的肩膀:“到那时候,政客们连高兴还来不及,只会忙着分蛋糕,而不是想着去砸锅。”

  谁都知道,驴党背后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不可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克拉克深吸一口气,彻底明白了老板的战略意图。

  这不仅是为了技术储备,更是为了抢占舆论高地,将特斯拉与这场即将到来的能源革命深度绑定,从而吸引前所未有的资本投入。

  “我明白了。”他拿起平板,快步离开了办公室,“最晚明天早晨,报告会放你桌上。”

第1557章 跑得飞快的外国媒体

  一个月后。

  办公室内,常浩南正聚精会神地盯着面前最新一期《Nature》的电子封面——

  深邃的宇宙背景中,一颗钴原子被精准锚定在六方氮化硼构成的蜂巢晶格之上,一道象征编程光场的优雅光束将其贯穿。

  封面标题简洁有力:“光场编程:锚定原子的未来”。

  正是他和张韬团队共同发表的那篇《光场编程原子阵列实现超稳定电化学界面》。

  成果已然登顶,反击的号角该吹响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周正的号码。

  “周检察官,成果已经正式发表,我们这边最关键的一步棋落定了。”

  “常院士放心,我们这边的外围调查和证据固定已近尾声。”电话那头的周正语气笃定,“只等您这边的‘东风’一到,立刻收网,肖立明和立明科技,一个也跑不了。”

  “好。我马上安排国内官媒,重点报道连海化物所和张韬院士团队的成果。等舆论热度起来,形成对‘阻碍技术进步者’的天然压力,就是你们动手的最佳时机。”常浩南思路清晰,“动作要快,第一时间固定核心证据,尤其是涉及境外关联的部分,我需要拿这部分说事。”

  周正的回复异常干脆:“保证完成任务!”

  “好,辛苦了。”

  二人之间没什么私人关系,因此说完正事之后,常浩南就放下电话,开始思考后续宣传的各项细节。

  尤其是具体负责单位。

  工建委的新闻宣传中心无疑是首选,他们对工业技术层面的报道拿捏精准,与自己配合默契。

  最重要的是,立场经过多次考验,相对比较可靠。

  作出决定之后,他伸手准备再次拿起话筒。

  但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却被轻轻叩响。

  “请进。”

  常浩南暂时搁置了通话计划。

  门开了,柳晨晨快步走了进来,脸上似乎还带着尚未褪尽的震惊,手里则捧着她的笔记本电脑。

  “常总,您看看这个!”她语气急促,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就这一个小时,国外媒体……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像约好了一样,全都在疯狂报道那篇Nature论文!”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同样出乎了常浩南的意料。

  “Nature论文?”他确认道,“我们发的那篇?”

  “对,《光场编程原子阵列实现超稳定电化学界面》。”柳晨晨肯定地回答,紧接着迅速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常浩南面前。

  屏幕上,浏览器已经点开了密密麻麻的标签页:福克斯新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洛杉矶时报、产经新闻、朝日新闻……甚至半岛电视台。

  全球有头有脸的媒体,无一例外,都在连篇累牍地聚焦这项来自华夏的科研成果。

  少说二三十家媒体,最显眼的题图不分清一色采用了Nature那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封面。

  新闻标题虽各有侧重,但“储能革命”、“锂电池革命”、“能源未来”等关键词如同复制粘贴般高频出现。

  如此整齐划一、声势浩大的正面报道,让常浩南一瞬间甚至产生了某种“天下大同”的错觉。

  好在,理智很快占据大脑。

  尽管暂时不清楚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但绝不可能是出于好心。

  他随手点开《华尔街日报》和《朝日新闻》的两篇报道细看,惊讶更甚。

  报道内容并非预想中可能出现的明褒暗贬或阴阳怪气,而是实打实地高度评价了这种新型材料在电池电极领域的颠覆性应用前景。

  “……这项名为‘光场编程’的技术,首次实现了对单个金属原子的精确排列与锚定……其创造的钴单原子阵列电极材料,展现出了颠覆性的电化学性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3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88/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