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在麦金托什倒下的同时,一份主题相同,但内容更为详尽的紧急报告,被以最高优先级送到了华盛顿特区的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
仅仅十分钟后,一份措辞严厉、要求即刻到场的紧急会议通知,几乎同步出现在所有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的个人通讯设备上。
当天下午,除去正在出访而无法赶回来的几人之外,十几名华府最核心的人物就聚集在了白宫的地下战情室内。
“开始吧,吉姆。”奥观海双手抱臂,示意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进行简报。
后者点点头,按下手中的遥控器。
屏幕亮起,显示的是一张明显截取自互联网、像素不高且光线昏暗的照片。
照片构图混乱,焦点模糊,画面中央一个深色的、难以名状的物体,在傍晚的光线下呈现出一种怪异的梭状轮廓。
“大约在几个小时前,也就是当地时间的昨天傍晚,一个隶属于国家安全局的公开情报收集小组,在华夏互联网的一个地方性论坛上,发现了这张照片。”
他抬手指向屏幕:
“发布者声称,照片是在盛京市北陵机场的停机坪区域所拍摄,他当时正在测试一款新购入的超长焦镜头,无意中捕捉到了这个物体,并……将其描述为‘飞碟’。”
“噗嗤……”会议桌旁,不知是谁没忍住,发出一声短促的轻笑。
但立刻在奥观海的扫视下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几声尴尬的咳嗽。
克拉珀则是面无表情地继续陈述:
“发布者提到,在拍到这张照片后不久,当地天色就完全暗了下来,他失去了继续拍摄其他角度照片的条件。”
这时,财长雅各布·卢有些心急地插话进来:“所以……这到底是什么”
克拉珀再次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同一张照片的曝光度被大幅调高,更多的细节在过曝的噪点中艰难显现出来。
虽然依旧模糊,但物体那迥异于常规飞机的流线型梭状机身、明显缺失的垂直/水平尾翼结构,以及隐约可见的粗壮发动机舱和尾喷口轮廓,开始透露出令人不安的信息。
“技术部门对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初步研判是一架我们过去从未见过的飞机,随后国家安全局通过卫星图片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结论,并且认为这是一架技术水平远超任何现役型号的……第六代战斗机。”
“第六代战斗机”
这几个词像冰锥一样刺入战情室,似乎让周围的空气都降低了几个华氏度。
空军部长戴博拉·詹姆斯首先打破了沉默:“判断依据是什么?”
作为一名纯粹的文官,她虽然身为空军部长,但其实并不懂空军。
实际上,整个国家安全委员会里面,都没有一名正儿八经的军人。
好在克拉珀早有准备。
他迅速调出几张经过处理的图片局部放大图和技术分析图表:
“最大的特征是总体设计,它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采用高度融合的翼身一体化构型。这种设计在理论上能最大程度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特别是侧向和后向这些传统五代机的薄弱环节,实现真正的全向宽频隐身。”
紧接着,又切换图片,指向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
“另外,这架飞机的气动外形中存在部分低速乘波体的特征,说明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过长时间维持两倍,甚至2.5倍音速飞行的能力,然而矛盾点在于,它的翼面设计、尤其是前缘襟翼和进气道布局,又显示出大量针对中低速飞行进行优化的痕迹。例如更大的机翼面积和更复杂的增升装置。”
克拉珀再次切换图片,这次重点圈出了发动机舱和尾喷口区域:
“通常情况下,一架飞机很难同时兼顾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速度区间,再结合卫星图像中观察到的、相对于机体尺寸显得异常粗壮的发动机舱和大型尾喷口……”
“技术分析部门得出的最合理推论是,这架飞机极有可能配备了变循环发动机,因此可以适应从亚音速到两倍音速以上的全部速度区间……这是像F22或者F35这样的第五代战机完全不具备的能力。”
战情室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最后一丝侥幸心理被彻底粉碎。
震撼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忧虑和一丝无力感。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长桌尽头的奥观海身上。
而后者的表情,则如同戴上了一副痛苦面具:
“坦白说,我和大家一样,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份报告时,内心深处是拒绝相信的。这太……超出我们的认知和预期了。”
“但是,”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克拉珀,“随着吉姆带来的深入分析,以及我们后续紧急获取的其它佐证……我认为,‘华夏率先研制出第六代战斗机’的结论,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既定事实。”
他捂着胸口做了个深呼吸,仿佛要从中汲取力量:
“更麻烦的是,这个消息恐怕捂不了多久,甚至华夏方面随时有可能选择公开……所以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防长阿什顿·卡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挺直了身体:“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让洛马此前提出的下一代战斗机方案转正并进入项目研发阶段,至少在进度上不能落后华夏人太多……”
“阿什,现实一点!”
奥观海罕见地直接打断了防长的话:
“你告诉我,洛马现在在哪里?F-35生产线因为缺少关键部件几乎陷入停滞!他们自己的工程师和高管,就在几小时前,因为项目失败和这个……”他说着指了指屏幕上的照片,“这个消息的打击,刚刚被抬进医院!怎么可能在F-35这个无底洞还在吞噬资源和信誉的同时,立刻抽调出最精锐的力量,去启动一个技术难度远超F-35、并且对手已经遥遥领先的项目?”
卡特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
奥观海则继续道:“另外,我刚刚也咨询过科学顾问,得到的答案是这架飞机上应用的很多技术对于我们而言都还是空白,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所以技术上的问题暂时就不要考虑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平复这件事造成的影响。”
说到这里时,他已经几乎耗尽了全部的气力。
国家安全顾问汤姆·多尼伦适时地接过了话头:“当前最大的危机,并非仅仅在于这架飞机本身的技术先进性,而是其象征意义和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
“从高超音速飞行器到第六代战斗机,华夏方面连续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军事技术,随时有可能彻底改变全球力量格局……而一旦突破某个临界点,很可能导致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国家集体倒向华夏,造成完全无解的死局。”
多尼伦描绘的图景过于黑暗,让在座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死局……
这个词像一根绞索,让众人的呼吸变得愈发困难。
此时,特别受邀参会的资深参议员迪克·杜宾突然开口:
“刚才提到的大多数新技术,应该还都处在验证状态……但如果继续这样拖延下去,华夏方面所积累起来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所以要想避免死局的发生,唯一选择就是在力量平衡尚未被完全破坏之前,打断、或者至少延缓华夏的发展势头。”
奥观海几乎是翻了个白眼,心说不然你觉得我这段日子是在折腾些什么,难道是为了好玩么?
但对方毕竟是驴党大佬,所以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地回答道:“你说的没错,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手里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牌了。”
然而,杜宾却摇了摇头:
“不,不对。”
“我们其实还有最后一张牌,而且是一张王炸……”
所有人齐齐把视线投了过去,有几个人的眼神中甚至带着惊恐。
这所谓“最后一张牌”是什么,他们再清楚不过——
某个岛。
杜宾也微微眯起眼睛:
“就看你敢不敢用了。”
第1696章 在船厂生产的航天器
迪克·杜宾的提议几乎已经是明示,也把华府的最后一个选项真正摆在了台面上。
通过一次热战,将主要竞争对手拉入泥潭,从而破坏其正常的经济活动,而美国得益于其地理优势,往往不会,或者极少直接受到战火波及,因此在概率上更有可能获益。
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策略,但在过去一直都还算有用。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华夏自从本世纪以年来的军力上升速度已经超出了常人所能想象的极限,早在两年前,美军就曾经在一次隔空对峙的过程中吃了大亏。
而最近几年,对方更是频频掏出诸如高超音速武器和第六代战斗机这样举世无双的武器装备。
即便因为历史原因导致其先进型号的存量相对不足,且远洋部署能力仍然存在缺陷,但至少在第一岛链附近,甚至整个西太平洋范围内,恐怕已经没有对手。
“这很可能点燃一场我们无法控制的战火。”阿什顿·卡特率先开口,“实际上,参联会已经进行过多轮兵棋推演,但即便在我们向盟友提供支援的前提下,结果……也还是不太乐观。”
卡特不知道的是,这个所谓“不太乐观”的结果,都是在兵棋设定中开了后门才得到的。、
但杜宾却摇了摇头。
“阿什顿,结果并不是唯一考量。”他双手按在桌面上,带着颇为明显的进攻性,“关键在于破坏华夏的经济运行环境,因此我们无需派兵,至少无需公开派兵下场,只需要提供必要的援助即可……”
“而且,退一步讲。”杜宾靠回椅背,身上凌厉的气势也瞬间消失,恢复了之前那个人畜无害的小老头形象,“就算没有成功,结果也不会比什么都不做更坏……”
眼看卡特眼神闪烁,似有松动。
然而此时,奥观海却突然抬手打断二人,并用一种刻意显得疲惫而公允的语调插了进来:
“迪克,阿什顿的谨慎也绝非毫无道理……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文职决策机构,具体的军事行动风险和可行性评估,还是要让军人们权衡一下……今天的讨论信息量很大,我们也需要时间消化,会议到此为止。”
他几乎是毫无征兆地宣布了散会。
回到椭圆办公室之后,一直沉默如影的幕僚长皮特·劳斯才开口:
“阁下,杜宾议员的想法虽然激进,但……逻辑上并非全无道理,混乱本身就是一种武器。”
奥观海将自己重重摔进宽大的办公椅:
“不是‘有点道理’,而是‘很有道理’……实际上,从几年前开始,那些暗桩、那些备用计划、那些见不得光的联络渠道,就已经在铺了。”
劳斯惊讶地挑眉:
“那刚才为什么……”
奥观海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沉默许久之后,发出了一声长长的、仿佛泄尽所有气力的叹息:
“因为我现在只想安安稳稳地退休……”
“还是让象党的人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吧……”
……
就在华府权力核心为是否点燃战火而争论不休、算计推诿之时,华夏方面却半点都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坚定且持续地朝着那个愈发清晰的目标前进。
秋去冬来。
辽东半岛,锦西造船厂。
一个厚重的运输箱刚刚被送进隔离严密的三号装配车间。
被厚重屏蔽墙隔开的指挥室内,XS-1空间核反应堆的总装指挥员陈超正穿着厚重的铅橡胶抗辐射屏蔽服,站在布满屏幕的中央控制台前,紧盯着几个不同角度的监控画面。
画面中央,是XS-1空间核反应堆那闪烁着金属冷光的堆芯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