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浩南的语速很快,好在梁建国和彭觉先本身也是顶尖专家,基本听懂了个七七八八。
“所以常院士,您的意思是,TCV装置的破裂问题,根源在于其真空室结构设计与高场强运行模式不匹配,而并非SNI提供的这套磁场系统本身存在缺陷或能力不足?”
“非常正确。”常浩南肯定地点头,“SNI的磁场系统是健康的,甚至可以说是性能过剩的,完全可以让这套系统按照17.5T的设计强度,而非15T的标定强度运行!”
听到这里,彭觉先的嘴角当即上扬起一个弧度。
这意味着“聚能一号”凭空获得了一份巨大的性能红利。
一套标称15T,实则可按17.5T甚至更高标准使用的超导磁场系统,无疑将显著提升示范堆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和最终的能量增益预期。
但很快,他心中又浮现出几分顾虑。
“常总,如果我们要按照17.5T的强度来用,那相关的复核计算、局部结构的加强设计、乃至控制系统的适应性修改……这一系列工作会不会大幅延后示范堆的工程进度?”
“不会。”常浩南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聚能一号’从一开始就基于全新的理论设计,完全避免了TCV那类装置的固有缺陷,而且对于磁场系统的运行上限调整,本质上只是在中央控制系统的软件层面解锁一个预设的参数限制,无需对硬件本身进行任何改动……”
“……”
“总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只要子系统的生产过程不掉链子,那么‘聚能一号’示范堆就能在18个月之内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并实现等离子体点火。”
18个月!
如此清晰而明确的时间点,让彭觉先和梁建国大为振奋。
他们知道,常浩南一般不会轻易给出时间上的保证。
但只要出口,必有十足把握。
很快,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论就形成了正式的技术报告,并被迅速上报。
随后,又成为了后续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核心出发点。
一星期后,华夏核工业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
基于重大技术突破与供应链保障,全球首个吉瓦级商用聚变发电示范堆“聚能一号”,确认将于2018年年底前正式建成并投入并网发电。
全球能源界瞬间为之剧震!
这远比之前胡守智那番发言带来的冲击更为具体和猛烈。
因为它给出了一个清晰无比、并且可以说是近在眼前的时间表。
然而,这仍然只是个开始。
紧跟在“聚能一号”时间表发布之后几分钟,华夏方面再次投下了一颗威力更甚的战略级“炸弹”。
工建委联合华夏核工业集团、核工业建设集团共同发布《聚变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白皮书》,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启动建设总装机容量超过15GW的聚变发电设施集群,旨在彻底扭转能源结构,并打造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基地。
此外,为促进区域能源合作与绿色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正在与人民银行紧密合作,计划推出一种以离岸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并绑定长期稳定电力使用权的跨国电力贸易协议框架,该计划被命名为“稳定电力联盟”。
华夏方面承诺,将为联盟内的成员国提供绿色、稳定、充足且价格极具竞争力的电力资源供应,并维护联盟成员国在协议框架内的基本用电安全。
消息一出,全球政治经济学界的分析者们立刻嗅到了远比聚变技术本身更为深远,也更为危险的意味。
所谓“稳定电力联盟”绝非简单的电力出口贸易,而是要将电力直接作为货币的锚定物和价值支撑。
一旦成功,将从根源上削弱、甚至彻底摧毁现行的美元金融体系。
而这,才是华夏对于此前“SWIFT威胁”一事的真正反击!
第1706章 不存在悬念的竞赛
“稳定电力联盟”框架协议的提出,打了全世界几乎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实际上,在华夏方面逐渐占据了科技、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优势之后,很多人都已经预见到了,太平洋两岸之间斗争的下一个重点,必定会发生在金融和国际影响力方面。
不过,大部分评估都认为,华夏方面会采取“逐渐蚕食”的策略,就像他们在过去二十年里所做的那样。
尤其之前“SWIFT威胁事件”的不了了之,似乎说明双方都无意在这个阶段就发生短兵相接,更是加深了外界对上述猜测的确信程度。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华夏方面直接憋出来了个大招。
虽然电力作为货币锚定物存在着一定的先天缺陷,例如难以长距离输送,但作为一种区域性解决方案却是再合适不过。
尤其最近几年里,华夏周边,尤其是南部和东南部的一系列东盟国家都通过融入华夏采用了发展起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滞后,他们几乎都面临严重的电力匮乏问题。
而加入这个“稳定电力联盟”、接入空前强大的国家电网,或是未来规划的区域性智能电网,正是一个技术和经济上完全可行的方案。
况且,华夏在发电和输电两个方面都已经实现了遥遥领先,未来完全可以靠输出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甚至是建造浮动聚变电站来扩展这一联盟的范围。
更巧妙的地方在于,石油作为直接燃料和化工原料的地位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明显影响。
也就是说,这一联盟对于产油国的损害并不大,但却是对石油-美元金融体系的一次将军。
用英国《金融时报》一针见血的评论来说:
华夏人通过一次巧妙的操作,兑现了他们此前许下的诺言——让美国被世界孤立,他们并未直接攻击美元体系,而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更有吸引力、更面向未来的价值储存和交易媒介选择——稳定、清洁且绑定实物使用权的电力。
而作为被将军的一方,华盛顿方面几乎立刻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两个月前“SWIFT威胁”的惨淡收场,已充分暴露了其金融武器的钝化。
全球经济深度嵌套于“华夏制造”的现实,使得任何试图将华夏排除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行动都无异于经济自杀,根本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如今,“稳定电力联盟”的推出更是釜底抽薪,让美元赖以生存的锚定基础出现了动摇。
曾经惯用的金融大棒,如今却显得苍白无力且风险巨大。
留给华盛顿的选择,似乎只剩下一条险峻的窄路:
在金融战场节节败退之际,必须在技术战场上夺回决定性优势。
也就是赶在华夏之前,率先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并网发电,由此抵消华夏方面在发电和输电技术领域的领先。
而这千斤重担,自然无可避免地落在了Helion Energy公司的肩上。
并且,从更高的历史维度来看,人类未来五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发展格局,都将极大地取决于这家成立尚不足十年的私营企业,能否在接下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技术竞赛中创造奇迹……
《金融时报》的预判迅速成为现实。
就在《白皮书》发布的第二天,参议院以94:6的悬殊比例通过了《新时代能源法案》,其核心内容正是向以Helion Energy为首的数家聚变研发企业提供总额高达450亿美元的直接资金注入,同时还要求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机构必须无条件向这些企业开提供“全方位、无保留”的技术与人力支持。
此外,法案甚至包含紧急征用权条款,允许在必要时为聚变项目调用国家战略储备物资。
Helion Energy公司创始人大卫·特莱随后也公开宣布,他们将加快“猎户座”计划的推进速度,计划在不超过15个月的时间里建成完工并实现商业发电——
15个月。
这一时间表显然是在针对华夏此前提出的18个月目标。
特莱的宣言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也透露出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太平洋两岸围绕人类终极能源的掌控权,似乎又一次进入了令人窒息的竞速模式。
全球的目光聚焦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科技豪赌上,空气中弥漫着“赢家通吃”的紧张气息。
然而实际上,这场竞赛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任何悬念。
因为18个月,根本就不是常浩南的极限……
……
时间悄然滑过大半个年头。
辽西大地上,秋末的寒风已颇具凛冽之势。
随着螺旋桨撕裂空气的声音传来,一架直12VIP型直升机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天边。
而在它周围不远处,还有另外三架体型稍小的武装直升机,形成了一个Y字形的护航队列。
直升机编队在“聚能一号”示范堆施工现场上空缓缓下降高度,然后开始绕着已初具规模的电厂主体结构低空盘旋。
直12的客舱内,胡长贵额头紧贴着的舷窗玻璃,向坐在对面的常浩南进行汇报:
“常院士,我们采取了主体结构和配套设施并行施工的方案,目前项目整体进度符合预期,甚至略有超前,您看。”
沿着他伸手指向的位置看去,核岛建筑的拱形安全壳已然准备就绪,在阳光下反射着灰白色的光泽。
周围庞大的附属建筑群和基础设施网络如众星拱月般铺展开来,场面蔚为壮观。
“核岛建筑的主体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只等设备到位就可以开始一次屏蔽体浇筑和安全壳整体吊装,目前主要的剩余工程量集中在电网切换枢纽,还有办公和生活区的内部装修,这部分预计还需要一到两个月收尾,但肯定不会影响到示范堆本体的安装与调试总周期。”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片刻。
待直升机绕过180°,舷窗朝向另外一个方向时才继续道:
“至于您之前提到的军民两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也按照北方战区提出的方案完成施工并通过了验收,主要包括一条复线战备铁路、一条双向四车道,可以直接承受挂胶履带行驶的二级公路,还有一些电站内部的防冲击墙和隐蔽设施。”
常浩南注意到,进入电站区域的道路被刻意设计为之字形,中间还有厚重的混凝土矮墙作为障碍。
任何车辆在这一段路上都很难以超过30km/h的速度行驶。
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胡总,你们进度把控得很好,比我们内部预期的基准计划还略有提前……辛苦了。”
胡长贵连忙摆手:“常院士过奖了,这都是我们份内之事,哪能说什么辛苦……”
“再者说实话,聚变堆没有传统裂变堆那么复杂的应急冷却系统和巨大的安全壳压力要求,辐射防护的重点也不同,土建结构设计就没那么复杂……总之从我们土木工程的角度看,聚变电站的建造难度反而小于那些常规核电站。”
他之所以说这些,本意只是在领导面前例行谦虚一下。
但说到后面,反而动了几分真感情:
“要我说啊,真正困难的部分,还得是核工业建设集团那边负责的示范堆堆芯本身……就自打示范堆立项到现在这一年多的功夫,我看雷院士头发都比过去白了不少。”
胡长贵口中的雷院士自然是指雷文成,核工业建设集团的总工程师。
负责示范堆本身,以及堆芯最核心部分的生产和建造任务。
不过么……
其实雷文成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少说有七八成都是常浩南带过去的。
所以后者只好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两声,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
短暂的沉默过后,常浩南从旁边拿起机内通话器:
“我是01,地面情况清晰,可以准备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