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代,跟空自之间发生一次小规模摩擦的事情肯定不会大张旗鼓地去宣扬,再加上事情才发生了不到24小时,上面就连调子都还没定下来,因此即便是密级足够的杜义山,也没有被通知到这件事情,只以为常浩南是按照原计划在对那架电子战飞机进行测试。
“已经顺利完成了,结果完全符合预期。”
常浩南也是长话短说,并没有在电话里透露太多这几天的事情。
“那就好。”
杜义山的声音中似乎带着一些压抑着兴奋的颤抖感:
“你在那边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先把其他事情推掉,回京城一趟,这段时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时间还没定下来,随时可能需要你出席,相关的研究如果放不下可以带回学校来做。”
“但是……”
常浩南本来想说在蓉城那边跟十号工程项目组更加方便一些,但话才刚出口,杜义山就又继续道:
“因为你这段时间的工作,让学校意识到了数值模拟在飞行器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所以,在我的提议下,今年年初,咱们学校购入一台超级计算机,成立了高性能计算中心,马上就要开始试运营……”
“老师,我会尽快回学校。”
能被杜义山称作非常重要的活动,大概不会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事情,高低也得跟上次在三道门那次规格差不多,所以该回去还是得回去。
跟什么新的超级计算机一点关系都没有。
……
由于临时修改行程,因此常浩南又在东莱多等了一天,才在第二天早上乘坐终生免费的联航航班返回京城。
又是杜义山亲自把他接回了学校。
“老师,您说的那个重要活动,具体是指什么啊?”
其实常浩南更关心的是学校里面那个超算是什么水平,但见面打过招呼之后直接开口又感觉有点过于急不可耐了,所以他还是决定先找个别的话题。
当然也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也没什么,就是国家要搞一个能体现当代青年崭新时代风貌的活动,你作为我们学校的青年代表出席,到时候可能有个发言什么的。”
凭着直觉,常浩南认为杜义山并没有向他透露全部事实。
但他也知道强行拉着问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况且这种事情对自己来说怎么也不可能有坏处,所以也就作罢,正好顺势把话题引到了超算上面来。
“您昨天跟我说的那个高性能计算中心,大概什么时候会启用啊?”
“目前正在调试,预计么……是月底,计算中心暂定是由咱们学院负责托管,等你博士入学之后,我打算让你来负责这个事情。”
“当然,你是全职博士,没办法给你定编制,所以目前只能以代主任的身份来管理。”
杜义山的回答直接就是一个出乎常浩南的预料。
“老师,让我用超算还行,但让我管这个计算中心,恐怕精力方面……”
“我知道你的意思。”
杜义山转过头,视线从车窗外的风景挪到了常浩南身上:
“具体的行政工作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就跟现在的机房模式差不多,只是准入更严格一些,不用你操心,但代主任这个身份是我做主给你接下来的,对你有好处。”
“咱们这是全国第一台由高校单独运营的超级计算机,算是一个标杆,我估计很快就会有其它学校跟进上来,各个高校主管超算中心的,基本上会是他们的王牌专业,到时候肯定免不了来咱们京航取经和调研,你挂着这个代主任的名号,更方便在这个过程中跟这些同行处好关系。”
“虽然你是我的学生,照理来说在这方面会有一些天生的优势,但你取得成绩太早太快,我自认为身子骨还算硬朗,所以你要是想尽快更进一步的话,还是得考虑建立自己的人脉,听懂我说的意思了么?”
这一番话让常浩南也不由得严肃起来,当即点了点头:
“明白了,老师。”
“明白了就好,你的能耐很大,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虽然没那么八面玲珑,但至少也不像一些人那样孤高自傲引人厌恶,有时候我都觉得你不像是只有二十出头。”
确定常浩南理解了自己的用意之后,杜义山的语气也放松下来不少:
“总之,不管怎么说,你有这样的条件,只要能稍微拉拢一些支持者,以后的路就很容易越走越宽。”
第288章 我原以为他是来辅佐我的(日万!)
杜义山刚刚所说的“更进一步”,其实是考虑到了未来常浩南评院士的可能性。
在科学院的潜规则里面,像是前者这样的资深院士如果去世,那么除非他的学生里面实在找不出一个成器的来,否则大概率都会有一个能“顶替”院士的位置。
至于顶完之后能不能再次混出“资深”的头衔把这个循环给继续下去,那就要看本事了。
以常浩南表现出的能力来看,估计用不了几年就会符合评选资格。
然而速度太快,反而没有了顶替的机会——除非杜义山出什么意外。
所以最好是能靠自己抢出一个名额来。
而在这种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哪怕不是决定因素,至少也会成为加分项。
当然,就常浩南的情况来说,戴上那个帽子属于早晚的事。
但这种东西,赶早不赶晚,最好是第一年就直接评上,省心省力。
顺便还能把顶替的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对了,老师。”
看着车子已经开到学校旁边的路上,常浩南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
“我是不是得花几天功夫弄个毕业论文出来?”
不管刚刚两个人讨论到了什么高度,都不能改变他现在还是个本科生的事实。
而且是个马上就要毕业的本科生。
要知道他的同学们目前应该都在为了毕业论文而发愁呢。
常浩南自然也不可能免去这个流程,不过他发愁的事情是自己手里的成果太多而且大多涉密,一时间有些选择困难症,不知道该从哪里抠点边角料出来更合适。
听到这个问题,杜义山也乐了。
主要是这连在一起的两个话题在高度上确实小有差距。
“难得你还记着,我以为你已经忘了毕业论文的事情了。”
“这个……哪能呢,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嘛。”
常浩南挠了挠头,露出一个有些尴尬的微笑——
他之前确实忘了。
“不过你想起来的有点晚了,学院要求后天交毕业论文,手写或者打印都可以。”
杜义山紧接着的一句话让常浩南倒吸一口冷气。
车里的温度都上升了不少。
“那……好像也还来得及?”
赶DDL嘛,每个乙方都熟悉的。
只是理工类论文有个问题,就是文字功夫不太耗时间,但画图、做表和写公式的过程极其繁琐,所以常浩南一时间还真有点心虚。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他非常笃定,就算自己真不能按时交上去,对方也必定有办法。
“哈哈,算了,不吓唬你了。”
看到常浩南有些无措的反应,杜义山露出了一个跟年龄有些不符的笑容,然后解释道:
“你可能没时间弄毕业论文的事情,我早就已经想到了,所以你去金陵做项目的这段时间,就让你方师兄从他的研究里面抽出来一部分难度适中的,作为你的本科论文,当然,具体的内容方面,你还要自己调整修改一下。”
“方师兄?”
常浩南一愣:
“这……不好吧?”
这个年代的本科论文还不入库,所以其实有不少人都是直接抄的,但常浩南只是有可能赶不上DDL又不是没有东西好写,实在是……没必要。
“诶,没什么不好的。”
杜义山摆了摆手:
“方振现在正在做的项目,还是沿着之前你研究的方向继续下去的,算是你给他打牢的基础,里面本来就有不少工作其实得算在你头上,再说本科论文又不会发表,就算写了也不影响他明年的博士论文。”
“是这样?”
常浩南在去金陵之前见过一次方振,但那次只呆了很短的时间就被叫走,所以也没来得及聊起研究方向之类的事情。
但如果后者是在计算结构力学领域继续钻研,那情况倒也确如杜义山所说,自己算不得占对方便宜。
杜义山的专车缓缓驶入京航大学的校园,拐了几个弯之后停到了飞机楼后面的停车场,其实也就是路边上。
4月初京城的早上,寒气已经比冬天的时候弱了不少,因此已经能时不时看到一些在外面散步或者运动的学生。
但是今天这一路上看到的人数似乎有点太多了,而且都聚集在学院楼的外面。
“今天是什么日子么,感觉这门口平时没这么多人啊?”
常浩南和杜义山有些艰难地钻过人群。
“今天考研复试啊,你不能因为自己免试就把这个事给忘了吧?”
杜义山整了整刚刚被弄得有点乱的衣服,半开玩笑地回答道。
“考研复试……”
这是一个对于常浩南来说堪称破碎了时空的名词。
他停住了正要上楼梯的脚步,回过头看着楼外面黑压压的人群。
有那么一瞬间,仿佛看到了人群中上一世的自己。
“小常?”
已经走到一楼半平台上的杜义山察觉到常浩南没有跟上来,回头叫了一声,这才把后者从神游之中给拉了出来。
常浩南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跟了上去。
“怎么了,里面有认识人?”
杜义山哪怕再怎么思维奔放也不可能猜到自己学生刚刚的真实想法,只以为他是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在这个大学生都还不太常见的年代,能在马上就要迈入研究生门槛的人里面遇到一个认识的,那也是相当低概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