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242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考虑到这次任务的复杂程度,我们又和两所高校,还有电子14所达成合作,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临时开发了一种用作通信中继的高空飞艇,所以你们即便保持低空飞行,也能全程和指挥部维持联系……”

  说到这里,任务指挥员短暂地沉默了几秒,以给其他人留出一些思考和记录的时间。

  然后,便是今天真正的重头戏:

  “除此之外,在任务过程中,你们还会获得一架电子战飞机的全程伴随掩护。”

  这句话真正做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甚至有人惊呼出声:

  “电子战飞机?”

  华夏航空兵确实装备过轰干5和轰电5这样比较简单的电子战飞机,但它们无论作战方式、飞行性能还是航程,都不可能做到“全程伴随”歼8C四机编队。

  “没错,这是最近才由我们的军工部门开发出的最新型号,本来还应该处在战法摸索阶段,不过既然让英国人赶上了,那正好用他们来试一试效果。”

  “根据我们之前进行过的测试,这架歼轰电7在打开干扰之后,可以让绝大部分C波段搜索雷达,以及功率不是特别大的X波段火控雷达失效,因此能大大压缩英国舰队的反应时间。”

  “从我们目前获得的情况来看,海浪97中的作战舰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舰、两艘42型驱逐舰、两艘22型护卫舰和1艘23型护卫舰,其余的都是运输、登陆和补给舰,其中22型和42型都是早期版本,对编队的威胁相对较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是人而不是装备,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对手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因为有了优势装备而掉以轻心,那还是有可能被别人抓住破绽,现在把同志们集中到这个戈壁滩上进行训练,也是为了能让大家更快熟悉本次行动的战术战法……”

  说话间,幕布上的PPT也同时被切换到了下一页。

  上面是一架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歼轰7。

  只不过它采用了和新一批歼8C类似的黑色雷达罩,而不是老歼轰7的绿色,并且座舱前风挡也从三片式换成了整体式。

  正是几个人刚刚在外面看到的那一架。

  当然从图上还能看出天线和机翼设计与老型号存在些许差别,并且似乎取消了航炮。

  这种和作战飞机同平台、能够为整个机队提供掩护的专用电子战飞机,王炜过去同样只在描述外军作战的书上才看到过……

  作为一名参与过去年年初对峙行动的飞行员,他百分之百确定,己方当时绝对没有这些装备。

  否则早就拿出来了,也不会被对方的几架EA6B搞得相当狼狈。

  “嘶……”

  王炜摸了摸自己的头。

  不是才过去一年多点么,这些装备都是啥时候蹦出来的啊?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有点看不懂自己所在的人民军队了……

第314章 又见歼10

  在郑良群的报告之后,这场会又开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才结束。

  至于后半段的内容,就主要是分配不同单位的具体任务,以及在最近需要着重训练的技术了。

  当然,再怎么时间紧任务重,也不差这一个下午的时间。

  飞行安全无小事,让刚刚结束一次长距离转场的飞行员拖着疲惫的身体加练,这属于蛮干行为。

  所以会议内容全部结束之后,安排的是一次带着动员性质的会餐,也算是让参与本次行动的不同单位、乃至不同军种指战员互相熟悉一下。

  尽管如此,在刚刚接受了如此大的一波信息量之后,所有人的关注点自然离不开即将执行的任务。

  “我说,这次的任务设计,甭管能不能成,听着可是真提气……”

  散会之后,重新拎起飞行头盔的赵毅对旁边的王炜小声说道,

  “海浪97这个事,其实前几天的新闻就报道了,我还以为这次跟以前一样,又是让水面舰艇部队去顶一下,咱们航空兵只能干看着呢……”

  这样的窃窃私语没躲过不远处师长唐一平的耳朵。

  “以前……你以为以前是咱们想要干看着呢?”

  后者回过头,虽然语气还算严肃,但脸上的表情还是透露出了他的喜悦,

  “80年代初咱们装备的那点歼6,油量都不够飞到地方去,后来就算换了歼8白,也就是在离着琼省最近的几个岛周围转转,哪像现在,要是空中加油一次,航程能照着4500公里往上数……你们几个可得争点气,空中加油不容易,但是要完成这次任务,必须得在这两个星期练出来!”

  “是!”

  “保证完成任务!”

  “……”

  在去往食堂的路上,王炜向唐一平申请,然后跟另外两名飞行员一起特地绕远,去停着伊尔78和歼轰电7的机棚里面转了一圈。

  从加入飞行学校的时候算起,前者接触飞机已经超过10年时间,但此前确实从未亲眼见过伊尔78这样巨大的飞机。

  他抬起手,摸了摸面前驾驶舱下面的雷达罩。

  为了保留前线机场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起降能力,即便在最新型号的伊尔76/78上面,领航员舱也依旧被保留,因此机头的雷达被挤到了更加靠下的位置,也成为这个型号运输机的经典特征之一。

  “真大啊……”

  跟在王炜身后的赵毅也是由衷地感慨道。

  他甚至需要仰头接近90°,才能看到这架飞机高高的垂直尾翼,

  “这一架飞机,怕是能给咱们一个大队加上油吧……”

  听到这句话,旁边穿着大绿花迷彩,扛着空军蓝色军衔的地勤嘿嘿笑了两声:

  “这架飞机能最多能给别的飞机加65吨油,一个大队12架飞机么……差不多吧。”

  大多数情况下,空中加油并不能像在地面一样把油箱完全补满,所以平均每架飞机5吨燃料绝对是足够了的。

  “这飞机要是咱们自己造的就好咯……”

  王炜看了看周围正在爬上爬下给飞机做检修和维护的差不多一个排的地勤说道。

  最开始郑良群的报告中也提到过,完全国产的飞机,即便纸面性能相比进口飞机有一定差距,但综合考虑维护保障和出动率等各个之后,仍然会具备一定优势。

  说到底,战争是一个拼消耗的过程,而自主生产,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无须担心被人拿捏。

  “这有啥的。”

  旁边另一个走过来喝水的地勤扶了扶帽子插话道:

  “我刚当兵那会,伺候的飞机是C46,你们现在估计只能在电视上看见这种飞机了,有次我看一架飞机的铭牌,竟然是1943年生产出来的,当时我们机务大队长和我说,那架飞机飞过驼峰航线……”

  王炜几人转过头,看到一名扛着三道粗拐的二级士官。

  这基本上得有二十多年军龄了。

  虽然再怎么高级的士官也还是战士,在指挥序列里需要接受指挥员指挥,但现在大家甚至不是一个军种,王炜几人又很是年轻,其中的说到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后来么,我调到其它部队,负责的机型也变成了国产的运7,再往后是运8,直到前两年换装伊尔76……这中间也就过了差不多二十年吧。”

  “所以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我估摸着再怎么样,到伱们停飞之前,咱们国家也应该能造出和这个差不多的运输机了……”

  ……

  就在海空军相关部队紧锣密鼓地准备给英国人一个巨大惊喜的同时,常浩南这边,在611所众人的鼎力协助之下,面向第一个版本歼10的喘振预测系统也已经进入了开发的尾声。

  由于不可能临时改造AL31FN发动机,所以目前的策略只能是一旦发现有喘振先兆出现,就通过收油门和强制改平的方式来减少供油量以及进气畸变,从而避免进入不可挽回的喘振状态。

  还不算完整版,但总归是能用。

  尤其是在试飞过程中,简直是一道保命符。

  华夏航空工业在试飞过程中损失的飞机里面,有一多半都是栽在发动机喘振上面的。

  因此在完成了基本的控制逻辑之后,常浩南的阵地也从京航大学重新转移到了蓉城。

  毕竟还是要整合进歼10飞控里面的。

  于是,时隔几个月之后,在132厂的总装车间里面,常浩南又一次看到了那架1001号原型机。

  相比上一次见到的时候,此时的1001号机已经处在相当完整的状态了。

  只是由于目前还没到飞行测试这一步,因此飞机还保留着原本大面积银白的结构色,跟外场状态下常见的黄皮涂装有些区别。

  “小杨,小常。”

  已经驻场很长一段时间的宋闻聪走上前来,从布满血丝的眼睛以及乱糟糟的头发上,可以看出他应该已经连轴转了有一段时间。

  毕竟原本负责相当一部分现场工作的副总师杨韦被常浩南给半路打劫走,他肩上的担子自然会变得更重。

  “实在不好意思宋总,借用了咱们杨总这么长时间。”

  常浩南见面的寒暄让车间内的众人发出了阵阵轻笑。

  “没关系。”

  宋闻聪握住常浩南的手,也是笑着回答道:

  “不怕你要人也不怕你要东西,我们之前是担心你把十号工程给忘了啊……”

  几句谈笑之后,众人便迅速回到了正题上:

  “飞机下线之后,我们已经进行了通电和液压系统的测试,按照时间表,下个星期就要进行发动机启动测试,不过要是你们这边需要的话,也可以稍微延期一些,十号工程是现在航空工业这边的天字第一号工程,宁肯慢点也不能有闪失。”

  “这个倒是不用。”

  常浩南摇了摇头,走到1001号机的进气道跟前,

  “发动机地面启动测试其实并不会用到飞机本身的飞控,而是相当于外挂一个测试电脑进行,所以只要把主动控制系统写进测试程序去就可以,至于和飞控的融合么……可以由杨总牵头,和咱们的测试同步进行,这样既稳妥又不耽误时间。”

  闻言,611所这边的三位当家,宋闻聪、薛炽夀和杨韦互相对视了几眼。

  “那好,既然小常同志你有信心,那测试流程就按照你说的安排!”

第315章 歼10的第一次地面测试(为盟主【死跑龙套的】加更3/5)

  相比于把一套新东西整合到飞控里面,仅仅改写测试程序的工作量显然要小得多。

  毕竟发动机启动测试流程并不涉及到任何机翼动作面的行为,只需要考虑节流阀这一个自由度即可。

  当然,硬件层面上,还需要132厂在1001号原型机的进气道内部安装一些传感器。

  好在也不是什么需要伤筋动骨拆飞机才能完成的大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2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