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他几乎可以肯定是杜义山把人给抢过去的。

  而此时的常浩南也恰好回答完了刘洪波的问题。

  虽然台下的提问热情仍然不见减少,但时间确实已经有些晚了,再加上担心常浩南的体力可能扛不住,杜义山只好亲自上台做了个简短的总结,这才算是给这次规模略显宏大的组会画上了句号。

第43章 新改型

  611所那边的动作相当迅速,两天之后,常浩南就见到了乘飞机匆匆赶到京城的卢育英。

  昨天组会开完之后,他特地打开系统看了一眼,发现科研点数变成了36点。

  显然,尽管他讲的都是之前已经做过的东西,但下面的听众毕竟不再是4个教授而是大半个学院,其中不乏颇具影响力的教授,因此还是获得了10个科研点数。

  而如今正坐在他面前的卢育英,虽然只有一个人,不过在影响力这块并不会比昨天那上百号人加起来小。

  实际上,昨天上午常浩南刚刚接到这位打来的电话时,甚至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怕不是个骗子。

  毕竟他那篇论文还没发表呢。

  哪怕后来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多少觉得有些发懵。

  卢育英这个名字到了外面可能不太出名,但在航空系统,尤其是这个年代的航空系统内部堪称如雷贯耳。

  由于歼7C/D这一型号并不算成功,加上宋闻聪已经担任十号工程的总设计师,因此他目前就是在歼7这个系列飞机型号上最有话语权的人。

  虽然发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航空工业内部的人看到,但常浩南确实没想过第一个联系自己的人就有如此分量。

  “卢总师,您好。”

  “小常同志,很高兴见到你。”

  见面之后,二人握了握手,然后便坐到了学院给专门安排的一处小会议室中。

  卢育英在航空系统里的地位虽高,但他的身份毕竟敏感,行程也不好大肆宣扬,因此京航方面知道这件事的人就只有杜义山和唐林天。

  后者也是实在没想到,才过了十来个小时,自己就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再次见到了这个学生。

  实际上原本就连唐林天也是不需要知道的,但杜义山昨天晚上突然说要赶去盛京开会,就把接待的事情交给了他。

  由于昨天在电话里面已经沟通过一次,所以常浩南也算是有备而来。在坐定之后,就从书包里掏出了几张装着工程文件的软盘,还有那份最早交上去的完整版计算说明。

  旁边的一个助理见状打开笔记本电脑,把第一张软盘插了进去,而卢育英则戴上眼镜开始翻阅那份纸质文档。

  “小常同志,我有点好奇啊,你既然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里有意隐去了一部分内容,那为什么现在又这么痛快地就拿出来了?”

  卢育英微微抬起头,看着坐在对面的常浩南问道。

  “毫不自夸地说,我在这些工程文件里面体现出的设计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都算是比较领先的,所以至少在短时间内,不能随随便便就让外国人给学过去。”

  这已经不是常浩南第一次被问到类似的问题了,因此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而现在既然是卢总师您亲自来问,那我自当毫无保留,毕竟这些研究,本来就是为了能让咱们华夏造出更好的飞机来。”

  听到这句话之后,卢育英原本微眯的眼睛猛地睁大了些许。

  也不怪他感到震惊。

  常浩南的这种想法,搁在20年前或者20年后都很正常,但在90年代中期这会,确实是相当稀罕。

  沉默许久之后,卢育英点了点头:“能有这种觉悟,不愧是小常同志啊!”

  这句有些没头没尾的话反倒让常浩南有些懵逼,怎么对方突然表现出一副之前就认识自己的样子?

  实际上,由于常浩南本来就知道卢育英的大名,因此二人在昨天通电话的时候,自我介绍都相当简短。

  再加上作为导师的杜义山今天又没露面,所以就好像昨天的唐林天一样,卢育英到现在也不知道常浩南的真实身份是个学生,他还一直以为对方是京航从国外挖回来的青年教师。

  而在这种别人都抢破脑袋要出国的年头选择主动归国,表现出如此高的觉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这才有了刚才那句略显奇怪的感叹。

  ……

  卢育英毕竟对歼7飞机非常熟悉,并且在此之前就已经对下颌式进气道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因此只花了大概四十分钟就看完了常浩南提供的这些技术文档。

  “小常同志,你这个设计的完成度……确实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卢总师谬赞了,虽然我对自己的进气道/圆锥前体一体化设计方式非常自信,但真要说到飞机的总体设计,还只能算是开了个头,很多细节都需要风洞数据进行完善和优化,这样……”

  常浩南的话还没说完,卢育英就摆了摆手:

  “这些不用你说我也能看出来,但你一个人在缺乏相关硬件的情况下,能给出这样一个初步设计方案就已经非常惊人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自己都是不会相信的。”

  “至于后面的工作,我们航空工业系统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难道还要事事都等着让人喂到嘴里?”

  听到这句话,常浩南也笑了出来。

  的确,上一世在没有他这个外挂帮忙的情况下,航空工业的同志们还不是在15年之后的2011年就把歼20给造了出来?

  自己刚才确实有些低估他们的行动力了。

  “那么,不知道您对于这个设计方案的想法是……”

  常浩南又试探着问道。

  虽然一开始作为敲门砖的目的已经超额达成了,但他也绝不会介意搞个一鱼两吃,从而获得更多的科研点数和经验值。

  前一世由于相关经验不足,因此那个歼7FS项目从一开始其实就带有浓重的试验意味。

  型号名称FS中的S就是代表“试验”的意思。

  但现在,有了自己提供的更完善的设计方法,不知道是不是有机会把歼7FS变成歼7F?

  “不瞒你说,我确实还有几个关于雷达罩,也就是圆锥前体的设计想要咨询一下小常同志你的看法……”

  实际上,在之前第一次看到那篇论文的时候,卢育英的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方案。

  而在看到常浩南提供的工程文件之后,他更是欣喜若狂地发现,这个设计的实际性能潜力竟然比写在论文上的更大!

  于是他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也就是进一步增大雷达罩直径到600mm,以安装正在开发中的新型号脉冲多普勒(PD)雷达。

  至于因此而增加的重量,则可以通过把雷达罩壁结构由实心半波壁更改为更轻的C型夹层来弥补。

  但考虑到在这个设计中,雷达罩本身还是进气结构的一部分,要负责对来流进行一级压缩。

  所以这个看似不大的改动,却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才想要咨询一下常浩南的看法。

  显然,对于这个型号,卢育英是认真的。

第44章 富士电机的小动作【求追读】

  就在常浩南和卢育英交流设计方案的同时,川省涪城市郊区的一处封闭式厂区内。

  一高一矮两个带着些许江湖气的男人从一辆略显破旧的昌河CH6320面包车中钻了出来。

  其中那个矮个子一眼看上去就是孔武有力,手里拎着一个迷彩提包。

  从被特别加固过的提梁以及深深嵌入手掌心里的提手部分来看,里面的东西必定颇具分量。

  但拎在这个男人手中却如同一团棉花一般轻松写意。

  而跟在他后面出来的高个子,面容硬朗,棱角分明,身材相比前者倒是瘦削很多,但如果细心观察他的手掌和小臂,便能看出长期练习外家功夫所留下的痕迹,绝对是个更不好惹的角色。

  这时候,一个穿着黑色女士西装的女人从远处小跑了过来。

  站定之后,或许是因为平时很少剧烈运动,因此这女人弯着腰喘了好几口气才总算恢复过来。

  “二位应该就是燕老板和郝先生吧?我是常红集团技术研发部的谷琳,你们叫我谷秘书就好。”

  没错,从车上下来的这二位,个头稍矮的便是之前曾与常浩南有过一面之缘的郝大刚,另外一位被称作燕老板,却并没有几分老板模样的则叫做燕文斌。

  “谷秘书你好,我们来这里是要找王洛勇工程师。”

  “我知道,就是王部长叫我来接二位的,请跟我来吧。”谷琳朝转身带着二人向不远处的研发中心走去。

  十几分钟后,燕文斌和郝大刚终于在谷琳的带领下来到了王洛勇的办公室门口。

  但还没等谷琳有所动作,三人面前的门忽然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了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一脸目中无人鼻孔看天的样子。

  随后更是直接挤开瘦小的谷琳径直走下了楼梯。

  此时王洛勇也听到了门口的动静,抬起头看到了外面的三个人。

  “行了,谷秘书你先去忙吧。”

  王洛勇放下手上的万用表站起身来,朝着站在最后的谷琳挥了挥手。

  “好的,王部长您有事的话再叫我。”

  在目送谷琳离开办公室之后,王洛勇才又重新转向等在旁边的两个人。

  “燕叔,你们的新风扇样品带来了吧?”

  实际上,燕文斌之所以在第一次竞标失败之后,还能够获得第二次机会,除了常红集团方面有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的想法之外,也离不开王洛勇在这里面发挥的作用。

  燕文斌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侦察兵,曾经在战争中救过自己的营长,也就是王洛勇的父亲一命。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虽然燕文斌的岁数并没有比王洛勇大几岁,但后者仍然一直称呼他为燕叔。

  “带来了,都在小郝的包里面。”燕文斌指了指刚刚被郝大刚放在地上的迷彩包:“里面还有些给老营长带的特产,这次过来行程安排的紧,可能没工夫专门去看他了。”

  王洛勇把迷彩包的拉链拉开,里面除了几个装风扇样品的木盒子之外,就是一些包装起来的山货。

  “放心吧,规矩我们懂,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否则也不敢带到你这来。”燕文斌看着王洛勇小心翼翼检查的动作哈哈笑起来。

  “燕叔,你不知道,上次招标延期,我们技术研发部受到的压力不小,富士电机那边的公关部门很厉害,所以最近我都是处处小心,生怕被人抓到什么把柄,所以这些东西,你们可千万不能留在我这。”

  王洛勇说着把那个木盒子拿出来,起身带着燕文斌和郝大刚朝办公室外面走了过去:

  “走吧,我们先去测试中心。”

  “有这么严重?”郝大刚有些意外地问道:“最后用什么牌子的零件,难道不应该是你们老板说了算?”

  旁边的燕文斌倒是从王洛勇的语气和表情中瞧出了一些端倪。

  上次竞标结束之后,王洛勇给他交的底是,只要他们这次提交的改进方案在性能上面不比富士电机的型号差太多,并且在成本上给出一些优势的话,常红集团就会选择国产风扇作为替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