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772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还是先以小步快跑为主。

  C909载机的空警2000恐怕和346一样,无福消受这项最新技术了。

  “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

  王晓模的眼神突然一变:

  “就像是瑞典的爱立眼,还有……大卫国的费尔康那样?”

  大卫国的费尔康

  虽然圆环工程最后是把预付款给要回来了,那架伊尔76在拆掉设备之后也并入了运输机部队服役。

  不过,大卫国在关键时刻悍然违约,而且还未经许可带着他国人员近距离接触华夏装备。

  这事可没那么容易揭过去。

  小本本上一笔一划都记着呢。

  之所以一直没什么动作,是因为此前确实没办法直接给对方带来什么麻烦。

  但现在么……

  费尔康,其实也是重点面向国际市场的型号。

  也是有体量不一的型号梯队。

  也是以出售设备,而非整机为主……

  这可是妥妥的竞品。

  所以,要是能在军售市场战胜费尔康的话……

  虽然对于大卫国来说也很难说会有什么伤筋动骨的影响。

  但至少算是个出口恶气的机会。

  至于爱立眼么……

  那只能说声抱歉了。

  “这样的话,我们或许还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字。”

  王晓模说道:

  “最好是中英文双关的。”

  “这我已经想好了。”

  常浩南的视线看向电脑屏幕上的一篇论文:

  “就叫‘高明’。”

  “嗯?”

  王晓模一时间没能理解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

  “为什么?”

  “高明是封神演义里面的千里眼,和预警指挥系统的功能对得上号。”

  常浩南回答道:

  “另外,可以直接根据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

  “字面意思……highlight?”

  常浩南嘴角露出一个愉快的笑容:

  “没错,highlight……”

第892章 不,更先进

  这是一个科研狗们很容易听懂的梗。

  highlight除了用作动词的突出、高亮、强调之外,还有一部分学术期刊,会要求作者将论文内容中的引人注目的重点整理出来写在文首,也称为highlight。

  而哪怕没有从事过科研工作过,这个单词其实也跟中文名“高明”一样,很容易跟预警机的任务特征联系起来。

  总之,完全满足王晓模关于“中英文双关”的要求。

  当然,名字叫什么,终究不是重点。

  一个新技术含量如此之高,以至于很可能突破70%的项目,最关键的还是能按部就班地推进。

  否则很容易主次不分,最后走向一团乱麻的结局。

  因此,尽管这是一个几乎完全外贸导向的型号,但仍然需要获得来自上级单位的支持。

  光靠电科集团以及航空动力集团两家企业,就算能拿出一定资金,也很难协调其它系统的力量。

  再者说,光控相控阵雷达这個技术,最终肯定还是要为华夏自己的国防建设服务。

  外贸型号只是技术验证过程中的副产物而已,起到一个开源节流以及收集用户数据的作用。

  于是,常浩南和王晓模二人一拍即合,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了一份可行性报告,分别从理论和工程两方面,说明由光电信号和光电元器件控制微波信号这一思路的应用前景。

  然后共同提交了上去。

  ……

  几天后。

  国防科工委,主任办公室里。

  丁高恒已经盯着桌上那份只有二十来页纸的报告看了有一段时间。

  没错,只是看。

  并不是读。

  因为已经有大概二十来分钟没翻过页了。

  更何况,从拿到这份报告到现在,他早就翻来覆去地看了不下十遍。

  除了数学公式以外的部分,说倒背如流可能夸张,但正着背下来,估计问题不大。

  在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之前,丁高恒长期从事惯性器件和导航系统的研发工作。

  尽管听上去并不相关,但这一研究方向其实少不了跟包括雷达在内的其它探测系统打交道。

  至于控制系统和控制理论,更是可以算老本行。

  所以,他过去一般都自认为“懂点雷达”。

  然而今天,他却对这个自我认知产生了怀疑——

  自己好像……

  也没那么懂雷达……

  “晓模同志,浩南同志。”

  丁高恒坐直身子,把目光从桌面的报告上挪开,看向办公室另一边沙发上的两个人:

  “我知道前些年美国那边提出了一个下一代驱逐舰,叫DD21的研发计划,里面有一个关键部分就是DBR,双波段雷达。”

  “咱们的这个多波段雷达……和美国人的DBR,是类似的概念么?”

  DD21,其实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如今其实还处在方案竞标的最后阶段。

  只是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大概率会是波音和雷神拿出的方案胜出。

  从纸面上看,这一新型驱逐舰的各种技战术指标都是相当先进的。

  毕竟现在可是2001年——

  即便如今这条时间线上的美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相比前世都遭遇了不少额外的挫折,但仍然很少有人会怀疑它的技术领域的实力。

  哪怕再怎么有预见性的人,也很难想象在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的工业水平会出现极其离谱的断崖式下跌。

  如果这时候有谁说,美军的一揽子“下一代装备计划”,从LHX科曼奇直升机、XM2001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JSF联合攻击战斗机,到CG(X)巡洋舰,再到DD(X)驱逐舰、LCS滨海战斗舰……全都会草草收场或走向烂尾,恐怕会被直接当成疯子。

  总之,眼下这会,大家在研发什么新装备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的去跟美军同类概念去对标。

  不过……

  常浩南毕竟不在此列。

  “DD21的那个双波段雷达,其实是把一部S波段和一部X波段雷达组合在共同的信息处理后端设备上,相当于用一组后端同时控制两个前端。”

  “而我们的多波段雷达概念,是从最前端的天线到最后面的I/O设备,完全使用同一组硬件,实现两个或多个波段的协同工作。”

  “所以……单从原理的角度上讲,要比DBR先进得多。”

  这个描述让丁高恒的心脏有点不争气地乱跳了两下。

  毕竟已经70岁的人了,遇到这种大惊喜还是不太吃得消:

  “所以,是同时发射几种不同频段的电磁波,还是布置多套发射/接收机,然后根据需求灵活切换不同的波段?”

  “这个么……主要看具体的应用场景。”

  常浩南解释道:

  “因为不同频率的信号之间可以进行分离,所以技术上都能实现。”

  “只不过,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波段的信号,会对后端信息处理过程施加很大的压力,所以更适合对体积不敏感,可以部署充足算力的平台,比如大型预警机、固定雷达站、大中型舰艇上面的雷达。”

  “而对于像是战斗机、车辆、或者中小型舰艇,它们的后端处理能力可能比较有限,那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只工作在同一个频段上,再按需进行切换。”

  “另外,就算是后面一种情况,也不需要设置多部发射/接收机。”

  在常浩南解释完之后,王晓模又继续补充道:

  “雷达前端可以做成和前一种完全相同的,只要在雷达罩上使用可调节的频率选择性透过性材料就行。”

  “比如,我可以同时发射X波段和C波段的信号,当需要远距离探测时,就让雷达罩选择性透过C波段,吸收掉X波段,而需要精确锁定的时候,就反过来。”

  原本,按照王晓模的理解,对于战斗机来说,应该是视野范围比带宽更重要一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7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2/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