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977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在提出这个设计方案之前,我们就已经进行过了充分的原理和技术验证,因此风险,以及研发周期绝对在可控范围之内。”

  听到这前半句话,卡索雷还算是松了口气。

  但紧随其后的内容,似乎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当然,落实到项目上,不同的载机平台会对链路噪声、方向图特性、时延误差,以及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产生影响,如果想要获得最优化的雷达性能,那就需要针对具体的的载机-雷达结合体进行精细化调整……”

  “所以贵方的意思是……”

  卡索雷的脸色严肃起来。

  听到对方的直球提问,范济民合上面前的笔记本,也不再兜圈子,说出了自己……或者说是来自常浩南的要求:

  “第一架原型机,需要在华夏生产,并进行完整试飞和设备测试!”

  突然要改论文……再请一天假or2

  如题……论文突然又要小修。

  不过这次欠的两章,这周以内肯定能补上=_=。

  说真的,能投ACS还是别投爱思唯尔了

  太TM折磨人了……

第1085章 东风压倒西风

  范济民提出的要求,并不算过分。

  毕竟核心机载设备,尤其是雷达系统是由华夏方面提供的。

  包括眼下埃尔塔电子工业公司和通用动力之间的合作,也是由湾流交付4架G550平台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但全部改装过程完全由前者在大卫国完成。

  再加上前面那一番铺垫,让卡索雷完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但要是就这么直接让步,那局面上也实在是不太好看。

  因此,他也反过来提出了自己一方的要求。

  就是在原型机测试阶段结束之后,量产阶段必须在达索的总装线上进行。

  而这,恰好也是华夏方面预先确定好,可以接受的条件之一。

  实际上,常浩南最早想到和法国人合作,除了对于猎鹰8Z平台比较熟悉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双方在这个项目当中的核心追求不同。

  华夏已经有了在成本和性能都满足要求,而且基本完全自主可控的主力型号空警2000,剩下的一些缺漏也可以用空警200补上,并不真的急需装备一种航程很远但性能有限的轻型预警机。

  因此,当前的主要目标是对整个光控相控阵技术路线进行验证。

  只要保证测试过程在华夏完成,能拿到全部数据就行了。

  剩下的都是次要目的。

  而达索则正相反。

  他们是真的准备拿这个东西去竞标法国空军的新一代预警机项目,然后再凭着这个名头打入国际市场。

  虽然表面上的体量远逊于E3F,但成本方面几乎四架顶一架,而且靠着后发优势,性能也并没有被拉开什么代差。

  况且法军面对的作战压力也比较小,在航程足够的情况下,真未必需要难伺候的战略预警机。

  而既然自家空军都是目标用户了,那后面自然有大把时间去获取数据,并不急在这一时。

  最重要的反倒是必须维持整个项目平稳进行。

  毕竟E3F算是现有装备,在其基础上升级虽然要价很高,但基本没什么风险。

  留给你个全新型号的时间窗口并不长。

  要是在试验阶段发生一两次重大推迟,那基本也就错过去了。

  其次则是必须保证总装,以及大部分生产工作在境内完成。

  这在装备层面是个非常重要的筹码。

  于是,双方便一拍即合。

  当然,这只是意向层面。

  在场众人都没有当场拍板的权限。

  要想正式签合同,那还得等到大家回去之后,各自把情况向决策层汇报过才行。

  而且,“高明”项目说是双方合作,但这个双方指的是两个国家。

  具体下来的话,光是华夏这边就有三个主要参与者,而法国方面除了达索以外,也需要泰雷兹集团的参与才能完成数据链和指挥系统的整合。

  好在,常浩南此前就对这个项目有所安排。

  刘永全和梁绍修二人没用几天,就走完了自己这边的大部分流程。

  不过,电子科技集团那边,进度却稍慢了一些。

  因为范济民出现在之前的会议现场只是临时顶班。

  而真正作为负责人的郭林,此时正在处理一个更加紧迫的项目……

  ……

  京城,国家航天局。

  几个月前从科工委到工建委的大规模改组,似乎并没有对这里产生太多影响。

  相比年初,明面上的变化就只有摘掉了“系统工程一司”这个使用频率本就很低的牌子,其余则一切照旧。

  就连主要领导都得以悉数保留。

  因此,当郭林走进这里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恍惚觉得回到了半年以前……

  “老郭!”

  不过,很快就有一道声音,把他从思绪当中给唤醒了过来。

  郭林循声望去,就看到一身日常便服的张维永正沿着不远处的楼梯小跑下来。

  身后还跟着林森明。

  于是也赶紧大步迎了上去。

  其实三人的业务之间本来没有直接交集,但常浩南在去年把中继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测试放到了空警2000上面,后来又当起甩手掌柜,愣是把郭林和电科十四所也给牵扯了进来。

  当然,后者自己也乐在其中就是了。

  “你们这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变化啊?”

  郭林一边上楼,一边随口找了个话题。

  不光是为了寒暄。

  也是要转移注意力,以缓解内心的些许紧张情绪……

  “嗐……我们单位自打成立那会就是非军事机构,不用像别的兄弟部门一样再折腾二遍事。”

  张维永解释道:

  “再者说,现在是921工程最关键的节骨眼,业务稳定性是绝对的第一位,说啥也不可能对我们主管单位做大范围的组织架构调整……” “……”

  本来是想着聊点别的话题放松一下,结果一来二去又绕回了载人航天工程上面。

  反倒把郭林给整的更焦虑了。

  而如此明显的情绪变化,自然逃不过张维永的眼睛,

  “我说老郭。”

  他故意在语气中加入了些许打趣的意味:

  “经过你手的项目应该也不少了,今天这就是个平常的阵势,反应不用这么大吧?”

  “那不一样……”

  郭林说着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内心的感觉。

  载人航天,毕竟不是一般的项目。

  不能按照一般的级别来判断。

  见状,旁边一直没说过话的林森明突然插了进来:

  “老郭之前半辈子干的事都是琢磨怎么送人上西天,现在突然要把人安全地送上天……估计是心里有负担……”

  一句话,让张维永差点没憋住。

  当然,这也只是随口一说。

  实际上,921工程中涉及到送人上天的部分,早在2001年初就已经完成了。

  从神舟二号到神舟四号,都是完全具备载人能力的全状态验证飞船。

  之所以重复三次测试,只是为了尽可能保证万无一失。

  至于他们所负责的部分,跟送人上天也没什么关系。

  倒不如说,只是和921工程相互借东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运用而已。

  不过,这突如其来的冷笑话,倒是让郭林的感觉好了不少。

  也就在此时,三人来到了局长办公室外面。

  门没有关,显然就是在等着他们。

  直到走进去之后,郭林才注意到,除了办公桌后面的栾文杰本人以外,旁边沙发上还坐着另外一个人。

  他很快认出,对方是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和测控通信系统负责人,沈俊荣。

  “坐吧。”

  栾文杰放下手中的文件,朝着另一边的单排沙发示意了一下:

  “我听张维永同志报告说,你们打算发射一个由四颗小卫星组成的卫星群,解决航天器和地面之间实时通信的问题?”

  张维永和林森明二人本来就是航天局的工作人员,因此这个问题显然是主要面向郭林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9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7/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