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玉声音绵柔软糯,沁人心脾。
她准备很多教学工具,如电子画板,以及练习发音所需的耳返设备。
“开始吧。”
两人到来隔壁的办公室,陆良打开紧闭一整天的百叶窗,以及窗户进行通风。
他看盘有个习惯,不喜欢环境太亮,昏暗的环境,能让他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这一举动,也让苏婉玉心生好感。
她以前都是教小朋友居多,不太习惯跟陌生男性独处一个空间。
虽然公司除了陆良,好像只有陈锦纯,但透明的玻璃让人很是心安。
“陆总,今天主要是带您重温音标,标准的发音是一切的基础。”
苏婉玉浅浅一笑,拿出电子画板,写下20个元音与28个辅音。
陆良上次学习音标,还是十几年前。
这么多年不用,口音不能说离谱,简直可以说是抽象。
苏婉玉很有耐心,也很细心。
她让陆良戴上耳返,并准备两团棉花,让他听自己的声音之余,耳朵也不会太难受。
每个音标,从口型到舌头该放哪,又该怎么发音,苏婉玉一次次矫正陆良的口语。
期间,陈锦纯敲门告知,楼上的刘俊送过来一封邀请函,他是孟常坤的助理。
孟常坤去燕京办公,最近不在魔都,但也没忘陆良有意接触创投圈。
每年六月,上财都会举办创业展会,邀请创投圈名人参与,为创业学子牵线搭桥。
孟常坤投资过两家上市企业,也是魔都创投圈的名人,年年都会收到邀请函。
但他今年没空,主要也不太想去,所以就把资格转赠给陆良。
“多谢了,刘助理。”
陆良收到邀请函,给孟常坤打去电话,相约等他回来一起出海钓鱼。
老孟爱好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网球、高尔夫、钓鱼、登山等等等等。
活成每个男人梦想的样子,也是陆良学习、追赶的好榜样。
苏婉玉安静看着,眼底闪过好奇。
每年毕业季,上财的创业展很出名,或许是源自顶级学府的自信。
该展会对全国一本以上高校开放,每个学校都有几个名额,包括上外也有。
苏婉玉有个同学,从年初就在为创业展准备,耳濡目染之下,也了解了不少。
只是她好奇,面积不大,只有一两个人的公司,为什么会收到上财的邀请函。
“苏老师,我们继续吧。”
陆良结束通话,继续苦学音标。
今天是周五,比较有时间,于是就学了两节课共120分钟。
直到舌头都快打结,总算能流畅读出48个音标,且让苏婉玉满意,并不会矫正他的口语。
转眼到了五点,陈锦纯该下班了,但老板还在,她也不好意思提前走人。
于是借着搞卫生的由头,磨磨蹭蹭直到六点,等到老板结束学习,也才跟着离开。
“走了,下周再见。”
陆良挥手道别,乘电梯直达停车场,也没有要送她们回家的想法。
一个只是同事,一个虽然有点想法,但目前还不熟。
……
周六上午,陆良凭邀请函入校,跟着工作人员指引,进入上财大礼堂。
他突然理解,明明被誉为财经殿堂的顶级学府,为什么孟常坤会说质量不高。
陆良看了几份创业企划书,有的甚至都做出了一定成绩,全网坐拥几万粉丝。
但太想当然,太过理想主义,没有明确的盈利方式,是大学生创业者的通病。
而且校内创业者跟校外创业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太过谨慎。
谨慎是好事,但也要分时候,在拉投资的时候,最好就要往大了吹。
“一个项目可以现在不赚钱,但不能一直不赚钱,或者是没有盈利的目标。”
陆良在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穿梭,这种聚会对孟常坤或许低端,但对他,刚刚好。
这些投资人或许坏,但不蠢,哪怕项目明显是个坑,只要创业者能说服他们,他们还是很愿意投资。
因为能说服他们,代表也能说服别人,他们只要在合适的时机套现,后续才懒得管他洪水滔天。
陆良手捧咖啡,在展会各区域游荡,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适合投资的项目。
只好找个安静祥和的位置休息,欣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女大学生。
忽然,他看到了苏婉玉,没时间感慨世界真小,就被她的座驾吸引了注意力。
她骑着一辆小黄车,
远处还停着一排小黄车。
陆良猛然惊醒,自从进入校区,他看过很多小黄车,只是之前一直没注意。
车身有品牌商标,明显不是私家车,也让他想起最近一直在研究的共享经济。
苏婉玉也看到了陆良,清秀俊美的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只见陆良朝她微笑点头,然后急匆匆去往展会的管理处。
“怎么了?”旁边的女同学问。
“我好像看到我雇主了。”
“一次性给你订了20节课那位?”
苏婉玉点头,扣掉平台佣金,还有七千六,如果省着点花,应该能坚持考研上岸。
女同学笑着打趣:“说,你是不是偷偷在他面前摘了眼镜,于是他惊为天人就追你追到这里来了。”
苏婉玉狠狠瞪了一眼:“别胡说,陆先生为人很正经,学习很认真,也是真心的想学英语。”
她讲起,昨天就看到陆良收到邀请函,而且陆良也不知道,她今天会过来帮忙。
女同学满眼揶揄:“呦呦呦……都叫陆先生了。人在哪呢?让我康康长得怎么样。”
苏婉玉板着脸,佯装生气:“自己陪你男朋友发传单去,我要去图书馆看书了。”
“别别别,我错了,我不说了。”
全国大学生创业何其多,只是今天过来上财参加展会就有两百多个团队。
投资人很少,有投资意愿的更少,于是很多团队就主动派发传单,增加曝光率。
她的男朋友是上外创业团队的一员,苏婉玉是她的好友,自然就被拉过来当苦力。
苏婉玉冷哼一声,傲娇撇过脑袋,跟陆良相处时温软如玉的样子,大不相同。
她不禁看向管理处,眼底闪过一抹疑惑,刚刚陆良行色匆匆,到底是为哪般。
苏婉玉对陆良感觉还是很不错,成熟稳重,且很有分寸感。
在教学的时候,总是有意保持着距离,是个儒雅的谦谦君子。
第53章 ofo共享单车
“梁老师,您好,我叫陆良,来自天星资本……”
陆良来到会展管理处,自报家门,询问小黄车的创业团队有没有参加这次展会。
“小黄车?”
梁俊涛顺着目光望去,顿时恍然:“陆先生,那是来自北大ofo共享单车创业团队,他们也参加了本校的创业展会,只是展期定在明天。”
上财的创业展会,原计划是持续一天,但今年报名的团队很多,于是改为两天,分为两批次进行。
梁俊涛又问:“陆先生,您是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吗?我们可以帮您引荐一下。”
ofo的创始人家世很不简单,昨天上级领导给他打电话,让他多留心,最好帮忙引荐几个投资人。
没想到,他还没开始引荐,就有人主动询问,如果能促成投资,就是白赚一份人情。
天星资本,梁俊涛没听过,但邀请函是有等级之分,金边的邀请函是最高等级。
想来实力应该不俗。
“那就拜托了孟老师。”
“陆先生,请您稍等,这是他们的企划书,您先看看,我去帮您联系戴伟同学。”
陆良被请到休息室,一旁兼职的女学生轻声询问:“先生,您喝什么茶水。”
“冰水吧。”
陆良翻看企划书,心不在焉。
ofo的创业理念是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去年12月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在北大清华四个校区共有1800辆共享单车。
为了参加这次大学生创业展会,上周开始就陆续在上财投放300辆共享单车。
盈利方式是按小时收费,每小时0.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每天最高收费不超过2元。
目前拥有两万多名付费用户,平均日使用人次在8000左右,公司估值500万,愿意拿出10%的股份进行天使轮融资。
陆良走到窗边,打开窗户通风,点燃一根香烟,吞云吐雾,面露思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