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兵老实点头应下。
……
“左锋不愧是军中第一人。”
另一边的军帐里,姜韶华真心赞叹:“巡了几座军营,英卫营军纪最严,军容最齐整。”
“就说今日动手比试,左大将军的身手丝毫不弱于宋统领,悍勇犹有过之。朕已经很久没这般酣畅淋漓地动手过招了。”
宋渊笑着接过话茬:“末将随左大将军去过豫州,见识过左大将军指挥攻城的风采。其余几位将军如何,末将不清楚,也不便评价。左大将军确实有真本事。”
“要不然,朕也不会在他身上花那么多心思了。”
姜韶华眸光闪动,低声笑道:“今日朕当众断了左大将军的宝刀。等过些时日,几支军队演武,朕的亲卫营再露一露锋芒,震一震左锋。”
“朕倒要看看,他到底什么时候对朕心服口服,真正臣服效忠于朕。”
第814章 番外之威慑(一)
十日后,南阳亲卫营打着赤色蛟龙旗进了京城。
赤色蛟龙旗是南阳王府的旗帜,如今更象征着大梁天子。三万精兵策马齐至,大地震动烟尘滚滚,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赤色的蛟龙昂首怒目。
这样的阵仗,如此声势,简直让一众前来相迎的武将们看红了眼。
司马将军羡慕不已:“亲卫营人人都是双马!”
他们的军队里,骑兵占比都没超过三成。士兵们见了战马,就如见了宝贝一样。南阳亲卫营却是人人双马的配备!
宋将军也眼馋得很:“这也太奢侈了。骑兵有一匹马就算很好了。这么多战马,能不能匀一点给别的军队?”
这话说的。
包大将军瞥了一眼过去:“这都是南阳王府供养出来的亲卫,是皇上的私兵。这些战马,都是比阳马场养出来的。凭什么匀给别人?”
就是要分一些出来,也该紧着御林军或者英卫营,哪里就轮到宋将军了。
宋将军讪讪住嘴。
左大将军一直没出声,他的目光紧紧盯着下了战马的三位亲卫统领。准确地来说,是盯着刘恒昌。
秦战孟大山是猛将,练兵领兵的本事都远不及刘恒昌。这几年来,刘恒昌名声越来越响,一派大梁后起名将之势。这等厉害人物,自然惹人瞩目。
包大将军司马将军宋将军也一并打量下马迈步而来的三人。
秦战年龄最长,又是亲卫一营的统领,第一个张口拱手:“末将秦战,见过诸位将军!”
孟大山和刘恒昌随之一并拱手,各自报上姓名:“末将孟大山,是二营统领。”
“末将刘恒昌,领着亲卫三营。”
包大将军资历最老,率先笑道:“三位统领快些起身。南阳亲卫营奉圣旨前来京城驻扎,我等心中好奇,今日特意前来相迎,一睹亲卫营风采。”
“百闻不如一见。”司马将军笑着接了话茬:“几位统领皆风采卓然,是武夫中的豪杰。”
宋将军收起心里的酸意,笑着说道:“皇上身边的宋统领也来了。我们是来凑热闹的,可别喧宾夺主了。”
天子特意令宋渊代自己前来相迎,可见对亲卫营的重视。
宋渊为人低调,被几位来“凑热闹”的大将军们抢了风头也不在意。直至此时才笑道:“亲卫营的军营已经建好了,大家伙儿先去安顿。你们三人,先随我进宫去见皇上。”
三万亲卫加数万匹骏马,不可能一同涌入京城。秦战孟大山刘恒昌三人各自带了几个人进宫,其余所有亲卫都去军营安顿修整。
进宫后,众武将等了小半个时辰,等早朝结束,天子一刻没耽搁便宣召众武将进殿。
秦战孟大山刘恒昌并肩而立,一同拱手行礼。
姜韶华舒展眉头,笑着说道:“免礼平身。朕早就盼着你们来了。”
秦战朗声笑道:“末将也早盼着来京城了。以后皇上有什么差遣,只管吩咐,皇上指哪儿末将打哪儿。”
孟大山也道:“正是,以后有什么剿匪的差事,皇上只管交给我们亲卫营。”
嚯!
这是在点谁哪!
左大将军司马将军宋将军各自瞥了一眼过去。
唯有包大将军岿然不动。御林侍卫负责守卫皇宫和京城安危,基本是不离京城的。剿匪的差事,和御林军没什么干系。
刘恒昌最后一个张口:“我们本来就都是皇上亲卫,最重要的是保护皇上安危。”
包大将军眉头动了动,看了过去。
什么意思?这是要抢御林军的差事来了?
武将们不爱文绉绉的那一套。有什么不满,都不乐意忍一时片刻。包大将军清了清嗓子,张口对皇上道:“宫中有御林侍卫,足以保护皇上。”
姜韶华笑着安抚包大将军:“包大将军先别急。朕没打算动御林军。”
然后又看向刘恒昌三人:“你们初来乍到,不急着领什么差事,先整顿一些时日。”
“朕打算在冬日举行军中演武比试。所有军队都要参加,以演武促练兵。”
“到时候,谁高谁低,谁真正有能耐,就都知道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们就没有谁真心服谁的,听了皇上这番话,个个昂首挺胸一脸自信:“皇上就等着瞧好吧!”
“我们御林军可从没怕过谁。”
“我们神威营也不是吃素的。”
左大将军没理会他们几个,只看刘恒昌:“听闻刘将军擅长练骑兵,且练出了专门对付柔然骑兵的兵阵。演武的时候,还请刘将军指教。”
面对威远侯兼英卫营大将军,刘恒昌神色从容:“左大将军威名赫赫,当日在豫州以雷霆手段平定乱军,末将一直佩服不已。此次有机会和英卫营一较高下,是末将的荣幸!”
姜韶华看着武将们唇枪舌剑一触即发的模样,心中很是满意。
没错,文臣们都在拼力内卷,武将们也得卷起来才像样。
……
腊月的军中大演武,是眼前的头等大事。兵部要制定仔细的章程,要准备演武用的兵器,还要准备大量的伤药。
天子对此事也十分重视,特意派了孙泽兰孙太医负责医药一事。
孙泽兰这几年里在太医院没有闲着,收了一批宫人做徒弟,这些宫人就像当年的林慧娘等人一样,专门学习熬药包扎伤药,处理简单的外伤。这一回便能派上用场了。
演武比试的地点,就设在英卫营的校武场。
这倒不是天子偏袒英卫营。主要是因为英卫营经过几次扩建,校武场最为宽敞,足以容纳数万人。
各军队兵力不同,不过,选出来演武的人数都是一千士兵。这一千士兵中,又细分不同的兵种,有比试骑射的,有比试力气的,有比试兵器的,还有兵阵的演练和对抗等等,一共要进行五天。每一项比试都要单独计分,角逐出前三名还有最终的总分计名。
几位大将军如何精心挑人私下练兵,不必细述。
到了正式演武的第一天,大梁天子亲自来了英卫营,陈丞相和诸位尚书大人也都来了。
第815章 番外之威慑(二)
陈丞相虽是文臣,却是见识过军中演武这等场面的,谈笑风生十分从容。
董尚书等人却被武夫们杀气腾腾的气势震了一震。
“今日演武,不会见血吧!”董尚书低声问身边的杨尚书。
董尚书竭力推行科举改革,在朝堂里人缘不佳。也就杨尚书乐意搭理他:“动刀动枪,都是见真格的。受些轻伤不足为奇,见血也不稀奇。”
“没见孙太医领着一群女医官在一旁吗?那就是为伤兵们预备的。”
董尚书看一眼神色沉稳的孙泽兰孙太医,忍不住低声八卦:“对了,听说孙太医和秦侍卫是一对,他们两个还没成亲吗?”
高官们私下里闲言碎语,和市井妇人也没什么两样。杨尚书低声笑道:“我听杨政说过,秦侍卫自少时就倾慕孙太医,孙太医一直不嫁,秦侍卫就一直等着。这都纠缠十来年了。孙太医过了年就二十六了,应该快成亲了。”
“秦侍卫是秦将军的独子,又得皇上青睐信任,如今也是正经的七品武将。和孙太医倒是相配。”
“嘘,别说了。演武开始了,快看那边!”
董尚书坐直身体,眺目远望。
看台有六尺高,高度是足够了。不过,离众士兵演武颇有一段距离。目力再好,也看不分明,只能远远看个热闹。不时听到一阵阵的惊呼声。
军中武夫们都是糙汉,一开始还顾虑着皇上和朝堂高官们都在,不能肆意骂人。没过一会儿,斗得兴起,便顾不得这些了。指着对手骂得口沫横飞,一边动手一边骂粗话的,不在少数。
几位大将军都有些不自在,一边在心里暗骂儿郎们不争气,一边偷偷去看女帝陛下的脸色。
姜韶华微微一笑:“朕自小就时常进军营。以前在南阳郡的时候,在军营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军汉们动手比武时什么模样,朕再熟悉不过。诸位将军不必顾虑这些。”
诸位将军讪讪一笑。
姜韶华忽地起身:“这里看着不清楚,朕过去瞧瞧。”
众臣都是一惊,纷纷劝阻。就连左大将军,也皱了眉头:“演武场上刀剑齐飞,箭只也不长眼睛。万一伤到皇上,该如何是好。再者,皇上去了,儿郎们情绪激动,只怕会惹出乱子来。”
主要这里是英卫营。天子稍微有个闪失,左大将军都得担起最重的责任来。所以,左大将军反对的态度也最坚定。
姜韶华也没一意孤行,见众臣都坚决反对,也就坐了回去。
半日过来,第一场演武宣告结束。
负责计分的武将大步过来禀报:“启禀皇上,今日第一场演武比完了。举石锁得了前三名的,都是南阳亲卫营的亲兵。”
“射箭夺了前三的,也是南阳亲卫营的人。”
话音一落,众人都安静了,目光或看向左大将军,或看向包大将军司马将军宋将军。
当然,更多的是在看南阳亲卫营的三位统领。
秦战从来不是个低调的人,咧嘴乐了起来:“儿郎们还算争气。来来来,名单拿过来,我看看都是谁。得好好嘉奖一番。”
孟大山也凑过来看名单,看完笑道:“举石锁前三的,都是一营的。这射箭夺了前三的,可都是我们二营的。”
“刘老弟,你们三营还没出头露脸哪!”
刘恒昌淡淡一笑:“不急,等到骑兵演练的时候,就看我们三营的了。”
秦战孟大山齐齐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