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宿舍里,卧谈会的进候,洛洛试探性的问舍友们,家长有没有说上大学可以处对象了,对面铺位上铺的赵言马上接话。
下铺的王婧也说呢,“我家没办升学宴,我四个叔五个舅,就因为我哥大学毕业都工作两年了还没找到对象的事儿,恨不得压着我跪祠堂发誓大学期间一定找一个,拿到毕业证就去领结婚证,太可怕了。”
斜对面上铺的李霞老家也是东北的,爷爷奶奶那一代去支援三线建设去的西北,但是口音和性格还是很爽利的东北样儿,“我就不明白了,我跟我男朋友也没怎么着,就写写情书,我爸妈和他爸妈跟天塌了一样,我们又不是没成年。考完了,倒是突然间成开明父母了,他们四个背着我俩一起吃过好几次饭,来送我们上大学,都是一块儿来的。服了。”
她这一说,可把大家的八卦心给惹起来了。一个宿舍八个人,七个光棍儿,还真有这么一位猛女敢没上大学就处对象的。
“快说说,快说说,咋处上的?”
跟洛洛对脚的葛青青开学被辅导员暂时委任为女生联络员,军训过去票选班干部,她选上团书记或者班长的可能性九成九。组织能力确实挺厉害的。
“也没咋处,就他给我写了几封情书,买瓶水,带个水果啥的,我觉得他也挺好的,就点头了呗。然后平时总坐一起学生,他早上接我上学,下晚自习给我送回家。周末休息一起出去逛书店,看电影啥的,再没啥了。”
嗷嗷嗷嗷。
舍友们听得一脸的向往,甜蜜的咧。
“他在哪个学校啊?”
这一问,李霞语气里带上十分的炫耀,“在京大。他是我们学校的状元,市里排了前十。要不是他学习好,老师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班上也有同学处对象,老师管了,他们不服气还说咋不管我俩,老师就说,他们要是次次考第一,也不管,哈哈。”
京大呀。
那是真厉害,处着对象都没耽误了人家学习好。
“他都能考上京大了,你爸妈为啥还拦着呀?”
多好的潜力股啊。
“没上大学就不行呗。报考志愿的时候,赵博为了让我哪他一块儿报京城的大学,去我家里找我,那会儿退校,我俩好几天没见着了。我爸妈不给开门,他爬水管子爬到三楼我窗户边儿跟我说了几句话就被我妈发现了,差点吓得摔下去。那之后,我爸妈怕出人命,才不咋敢管了,他来我家也不敢不给开门了。”
我的天,宿舍里其他人开始星星眼了。这也太轰轰烈烈了吧。
“不管咋说,熬出来了,真好啊。”
一个两个羡慕得不行。
赵言突然唉声叹气,“你就好了,能在一个城市,学校离得也不远,随时想见都能见,哪像我,天南一个,地北一个,隔着整个地图……”
哎哟,听这话她也有对象呗?
葛青青就问呢,“你不是说没有男朋友吗?”
赵言意味不明的,“不算男朋友,就是关系挺的,他告白过,我说等上大学的。”
葛青青接话,“那要这么说的话,我同桌也说过喜欢我呢。不过我嫌弃他长得哪蓝精灵一个样儿,没同意。如今考上青大,不搭理我,成了我高攀不起的存在了。”
感伤了一下下,又问洛洛,“沈洛初,你长这么好看,肯定特别多人追吧?说,是不是有男朋友了藏着掖着不跟姐妹们说啊?”
说啥呀。“我这个头儿,一般的男生都没我高,平时打篮球什么的,无是主力。他们也不拿我当女的看呀。我平时还得补课,每天放学都要上两个小时的家教课,忙死了,根本没时间。”
这下把大家的注意力给转移了,“不是,大神,你可是状元,学校大横幅挂着。开学典礼上校长直接点名,能被状元选择,嘴都快乐歪了。青北的材料来上药剂学,你还用找家教啊?”
对面王婧是唯一一个认出来洛洛身上的衣服是奢侈品的,她自己全身上下穿的戴的都是名牌,表是上万的名表,衣服也都是大几千的,但是吧,这姑娘长得特别有特点,鸟面。不是说丑或者怪,不丑,就是一看吧,像小鸟似的,然后那个气质吧,特别的朴实。明明是一身的名牌,可自打来报到,不管是班里的同学,还是同一层宿舍的,好些都直接问她家里有没有山货……
“不找家教哪还有啥状元了。我是跟着我爸妈工作调动从齐省到京城,高三才转学过来,卷子,课堂内容,老师讲课的习惯啥的都不太一样,刚来的时候快给我吓死了,我多怕考不上要复读啊。”
洛洛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大家都苦哈哈的学习,累死累活才考上,你是状元,要说多轻松就上了,那得多讨人厌。
她这一说,大家果然都有些同情,“看来这状元也不好当。我还以为都跟我们学校那状元似的,上课老睡觉,把把考第一。”
赵言还说洛洛,“能请得起家教,你家条件挺好的呀。”
其实从被褥、穿着和日常用品上,能看得出谁家条件在一个什么水平线上的。这宿舍里,洛洛、赵言和葛青青的条件算比较好的。李霞家是普通工薪家庭的水平。另外三个被子上带补丁,没人送上学,不是县上就是村里的,条件差一些。
王婧是啥都是好的,但看着就条件不咋好的另类存在。
“我爷爷奶奶有退休金,能补贴。”
洛洛推脱了一句,不喜欢赵言这样问家境的行为。
葛青青听出来不对劲,马上转移话题,“谁考上大学容易了,还不是累得跟狗一样。以后就好了,及格万岁,拿到毕业证就行,我没有高要求。
我爸妈的战友给介绍好几个男的,我得赶在毕业前怎么着得定死一个。”
又把话题扯回了家里逼婚的话题。
洛洛上铺的王婷婷是个特别内向的姑娘,一天也听不到说句话,还特别的努力,在军训,课本还没发,她跑去老乡那里借了英语书,天天早出晚归的背单词,背课文。
这会难得的说话了,“我爸妈希望我毕业能留在京城工作,我还不知道能不能留下。他们说找一个家在京城的对象,最好有点背景的,能帮着留在京城。我想着,就我这样儿的,学费借了半个村,人家有背景的凭啥看上我。
等咱们毕业已经九八年了,到时候大学生还值不值钱都不一定。四年前我姐考中专的时候,那会儿都是学习最好的才考中专,能提前上班挣钱。可是等我姐去年毕业,还是因为拿了三年奖学金,又参加成人高考,考上自考本科,这才分配到县里的大修厂。才上班一年,就发不下来工资,说是年底厂子就要关,工人全都要下岗了。
四年之后,大学生毕业生又会什么样呢?
以前学费一年才一百多块钱,每个月补助的就够生活费,还能攒下几块。现在一年学费快两千了,生活费两百都不一定够。
哎……
军训完我得找工作挣钱去了。也不知道京城的家教好不好找。”
这是为生活所困,没时间想恋爱不恋爱的事的。
生活都困难呢,还谈啥恋爱。
葛青青上铺的王雪妮也不怎么爱说话,对王婷婷的话感同身受了,“我也得找工作了。要是能自己挣生活费,就不用家里给拿钱了。我爸妈还得供我弟和我妹,他们都学得可好了,比我成绩好。都说我妹将来能考状元呢。”
李霞的下铺刘蓉条件跟王婷婷差不多,但是看着比王婷婷自卑,“你们找工作的时候叫上我。我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大伯给拿的,我大伯娘不乐意。明年肯定不会再管我的,我得把明年的学费挣出来。”
这个话题,对才刚刚离开父母的姑娘们来说,有些沉重了,一时里,谁都没再说话,熄灯,睡觉吧。
第189章 卷起来没时间难过
晨曦军训完,把军装啥的送回爸妈在学校隔壁给买的房子,都是脏衣服,以后不会再穿,拿洗衣机轮一下,洗干净了拿给李婶,他们那保洁公司,干活儿的时候得穿扛造耐脏的衣服。
路上顺手买了水果和挂面,家里还有四婶给拿的辣酱,还有朴珉宇妈妈做的牛肉酱,带了她的份儿。
在家里洗个透透的澡儿,衣服洗完,吃了面,拎着剩下的几个苹果出门准备回学校。
走到校门口的时候,听到有人喊她名字,回头一看,是顾承和初峥。
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彼此肯定是认识的。初峥喊的她,俩人手牵着手,初峥见到她很高兴,“沈晨曦,好久不见,真巧啊。我看你从书香苑出来的,去亲戚家吗?”
晨曦忍下心里的酸涩,笑笑,“嗯。你来我们学校约会?”
初峥笑脸更大,“顾承在书香苑有房子,我过来收拾一下。有空来我们家玩儿啊。”
啊?“你们同居啦?”
顾承脸红了,“没有。就是放东西。”
初峥却没有不好意思,“也是我过来的时候,方便住。离我们学校挺远的。”
说着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顾承,我可是心疼你每周末往我学校跑才过来找你的。我们学校门口好多车接车送的,要不,你也买辆车吧?你总这么跑,骑自行车或是坐公交,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多耽误你学习呀……”
看着顾承点头,“等咱俩考下驾照,就买。”
晨曦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她突然就觉得洛洛可能说得对,顾承学习好,智商高,不代表情商也高。她女朋友这样的表演,他真没觉得哪里不对劲?
她也没有立场评价,于是道:“你们聊,我先回宿舍了。”
初峥却叫住她,“急啥呀老同学,好容易见到,一起吃饭呗,三食堂的辣椒炒肉可好吃了。”
这个熟愁的劲儿,像是她的学校,而不是晨曦的学校一样。
“不了,不做你们电灯泡,我吃过饭才出来的。给舍友带了水果,她们等着呢。”
举了举手里的苹果示意。
转身要走的时候,顾承叫住她,“沈晨曦,下周日迎亲晚会,我们宿舍要表演节目,缺一个弹琵琶的伴奏,你能来帮下忙吗?”
啊?晨曦愣了一下,看初峥,她是学艺术了,不应该找女朋友帮忙吗?
初峥自己解释了,“节目是十面埋伏的舞蹈,我跳舞。他们没人会弹琵琶。”
哦。
顾承还真是想尽了法子捧女朋友。这是让全宿舍给他女朋友伴奏突出主舞呢。
想了想,确实没什么拒绝的理由,帮个小忙而已,“我弹得不怎么好。”
会不会,当时跟着国乐老师学的,主修的是古筝,琵琶真的不是她主项。
洛洛去拳馆的时间,她都在学国乐和钢琴。
所以她功夫不行,只在部队上军训过,会一点格斗和擒拿,不如洛洛的武力值高。
“已经很好了,我以前听过的。”
顾承赶紧接话,有点急切。
“嗯,行,回头我取了琴找你们合练一下,看看你们能不能接受我的水平。可以的话我就参加,不可以的话,初峥可以问问有没有同学会弹琵琶的。”
其实真不必非得找她,电影学院里全是艺术生,会乐器的肯定多。
“是咱们学校的迎亲晚会,不好叫太多外援。”
哦,也是。
“那我先走了,回头联系你。”
顾承拿了手机出来,“你宿舍电话是多少,我记一下,等下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我电话号码,你方便的时候,随时可以找我。”
看来是挺急的。晨曦也从包里拿了手机出来,互相留了电话号码。
“顾承,快点儿,我饿了,胃疼。”
初峥在一边儿催了。
晨曦没再多说,提着苹果回宿舍,进门把苹果放到桌子上,跟舍友们交代了一句,“给你们带的水果,自己分啊,我有点事出去一下,晚一点回来。”
她的琵琶在老家呢,只偶尔练一下,学校需要展示才艺的时候才用。
上大学咋可能背着它来京城。
迎新晚会她们班也报节目了,她报的笛子,演奏《沧海一声笑》。
节目已经选上。
笛子好带,而且她的笛子是太奶奶给定制的,带来京城了。
这会儿答应了顾承,得去乐器行买把新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