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朝阳不说话了,反倒高红秀开的口,“这事这不是为难嘛,他张不开嘴。
嗐,算了,跟你也没啥不能说的。
这不是他考上大学,我们就回来了嘛。他能住宿舍去,我和孩子得有地方住吧。我家里现在十一口子住着不到二十平,屋里除了架子床,转身地方都没有,吃饭都得在过道里。
他家更别提了,九个平方,住着四辈儿人,还有仨没结婚的小叔子。
你这说这怎么弄?
抗震棚是派出所来拆了,再偷着搭起来,拆了再搭。就那么懒着。他五弟整天在废品收购站待着,就为了蹭人家一个住的地方。
回来一星期,一边住三天,嫂子们先回娘家挤一挤,给我们腾地方。
可嫂子们的娘家也一样紧张,一两天行,时间长了不是个事儿。
我俩也出来跑了几天,想租个小屋,他上大学有补助,我找点缝缝补补的活儿挣点,也能把孩子养活了。
可是找的都不合适,不是价钱太高的,就是人太杂的,我一个带孩子住,还得考虑个安全问题。
实在没办法了,这不是想来问问你,认不认识谁家有没有闲着的屋子嘛。我们正常交房租,有个地方住就行。”
都说知青回城,回城的,可回了城,问题就少了?
他们这不是特例,而是大部分家庭要面临的问题,住不开。
赵朝阳觉得老没脸了,一个大老爷们,老婆孩子住的地方都安排不明白,“实在不好意思张这个嘴,谁家住的也不宽敞。”
来敲开门,他们也看了,人家这四合院,倒座房都隔出的单间,有人住着,应该是租出去了。二进是一户,洛清微两口子日子宽松这个都知道,家 里人口多,整租的也有可能。
再怎么也没想到,这四合院是洛清微的。
“这有啥的,你看你俩,直接过来找我,哪至于白跑这么些道儿。门房还没租出去,只一间,你们想法子弄个床支上,再搭个炉子,就住呗。这院子以前是一个远房亲戚家的房子,家里没后人了,传到我这里的。这就是咱自家的房子呀。”
啊?她的房子啊?
赵朝阳明显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能找到住的地方了。
“租金该咋是咋。我们晚上就搬过来,成不?”
洛清微就笑,“正常一间三块钱一个月。我也不说不要钱,是这样,等咱们开学,家里就剩下我奶奶和洛洛,老的老小的小。那几间倒座房之所以租出去了,每个月少收一块钱房租,就是图着,家里人有空的时候,能帮老太太烧个水搬个煤球啥的。
红秀的手巧我是知道的。你们这样行不行?房子你们白住着,红秀帮着奶奶把一天的饭做了,冬天帮着烧烧炉子啥的,成吗?
有红秀在,我们在学校也不用老惦记着了。”
那有啥不成了。
高红秀乐得什么似的,“这还不是手拿把捏嘛。以后饭归我做了,洗洗涮涮打扫卫生都是我的。”
怕洛清微后悔一样,两口子没说几句,就赶紧回家收拾行李搬家去。
见他们这样儿,沈默和门建国就把西厢里多余的一张单人床给抬过去了,省得他们买床。那床是给出租的倒座房里准备的,第三户人家不用,闲下了。
那把家里不常用的一张小饭桌给抬过去,有个住的地方,有个吃饭的地方,这就行了。
这不是,当天晚上真就搬过来了,就是两床被褥和一点洗漱用品。
洛清微张罗了几个菜,几人坐到一块儿,喝点儿。
到这儿了,才总算是有时间叙一叙旧情,聊聊农场的事儿,老家的事。
“都差不多,家里能接班的都回城了。回不来的,也都在想法子。这说起来,也都是命。就那杨柳,不是当初钻山盗洞的想法子调去县里当老师吗?这没了知青身份,她想回城,户口都调不动。人家那家人,把她按得死死的,除非她家有人能给她调动工作,不然她就得老死在县城里。
当初跳出农场进了城的,现在没几个不后悔的。
也就是一个夏梦,人家啥也没耽误,还最早就回京了。
对了,听说她嫁那个男人,工作啥都不要了,满京城找她。家里老太太为了他的事儿一股火,人没了,他都没回去奔丧。公社里,农场里传得沸沸扬扬的。
我们回来之前,还听说那男的回去县里把个什么领导给打伤了,被抓起来,要判刑呢。”
还有这事呢?
第46章 男人都过于自信了
“没判,那人自己小辫子一大堆,怕宋家找别人告他把他过去的那些事都捅出去,他必死无疑。就没敢告。”
沈默很了解的样子。
“你知道的这么清楚啊?”
洛清微好奇,他们啥时候又联系上的?还是沈云和门建国暑假回老家待了几天,看看两家老人,带回来的消息?
“宋成文这次出来就发了狠,要挣钱要回孩子,我不是倒腾山货,二哥在老家给收嘛,宋成文现在是采药找山货最卖力气的,参都挖着好几根了。二哥常往林场跑,知道的消息多些。”
哦。“不挽回夏梦,改要孩子了?”
其实孩子还是跟着宋家人能好点儿,老人在家能给带着,夏梦真是不管孩子,跟着她那样的妈,孩子本身身体就不好,军医院里都快成晓晓第二个家了。小命能不能熬到长大,都不知道。
“他心里也知道,媳妇肯定是找不回去了。也听说了孩子在这边总住院,心疼孩子想要回去。夏梦跟他吵架不给孩子,骂起来的时候,提了在县剧团上班时候被那领导欺负过,这才有了这一出。”
啊,高红秀和洛清微对视一眼,都没说啥。
等喝完酒,收拾完,她们俩还有沈云一起坐在柿子树底下纳凉聊天的时候,高红秀才说呢,“她跟那领导就不是跟宋成文结婚以后的事儿,而是之前,她想往县城调的时候,就有的牵扯。”
“男人啊,不乐意把自己喜欢的女人想的坏,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洛清微是顶顶服气夏梦这种蛊惑男人的能耐的,怎么她说啥,那些男的都信呢?
沈云哼笑一声,“人家在我们师范大学家属院那可是贞洁烈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复习,这不是刚考上外国语大学了嘛。”
夏梦的父母是师范大学的老师,分的筒子楼就在家属院里,沈云读师范大学的,常不常的跟同学一起,帮着老师去打扫打扫卫生,搬个东西啥的。对家属院挺熟的。
“现在不用求人了呗,也就不用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的找了。”
话是这样说,但洛清微觉得,“她是找到最终目标了,她父母又恢复工作,不愁生活了,肯定得把名声经营好,不然怎么嫁进大院呢。”
咦?高红秀和沈云一脸八卦的看她,“你知道点啥?”
洛清微就把夏梦和乔南迁的过往提了一下,“她为啥不把晓晓给宋成文,我听大院的朋友说,她说晓晓是乔南迁的孩子,拿孩子当借口,老去找乔南迁,现在乔家父母可都是大首长。她一心着嫁去乔家,以前的黑历史不得想法子抹去嘛。”
乔南迁听说一直请病假没返回云南,留在家里复习,这次考上了民大,看上去是要走仕途了。
当兵被压得死死的,可能是他看不到出头的日子,想通过考大学这一步跳出大院的圈子,转到父辈们影响小的另一个圈子,曲线救国吧。
之前她和沈默抱着洛洛回大院,到各家都走动一遍,主要是给关心过她的长辈们看看孩子。沈默带的是山里采的野生蓝莓酿的果酒,包装不好,就是土坛子和罐头瓶,实实在在的,就是婆婆在家里手工酿的。既显得真诚,又不会冒失。说贵重是最贵重的情谊,说不贵重,确实也不值钱。
到乔家的时候,乔南迁在家,对她格外的热情,热情得失了分寸,话里话外的,要不是她下乡了,他会追她,结婚的该是他们,洛洛该是他们的孩子啥啥的。
他说这话跟余凯旋开玩笑的还一样,他眼神里的热切太明显了。
很失礼。
把乔家爸妈给气得,乔爸直接拍了桌子,乔妈把人生拉活拽着拉回屋里去了。
他们两口子也不好多待,本来要吃了晚饭才回的,没坐一会儿就抱着洛洛回家了。
自那之后再没见过。
“我就是不明白,我跟他真的不熟,大院里也没见过几面,就是小时候算一起长大。可十二岁之后,还不如清远哥他们熟呢。他到底是从哪看出来的,我跟他有啥可能呢?”
这辈子,在她早早挑破了他跟夏梦的事情之后,乔南迁连个追她的机会都被她掐死在了摇篮里。没有更多的接触了,他那自信哪来的?
沈云也烦得什么似的,“学校里那帮男的,读了几首破诗,就成立什么诗社,整在的酸文假醋的作诗,追求什么自由恋爱。动不动就念诗,哎妈,烦死人了。念得我都牙疼。
我说我结婚了,男人是医科大学的,明明门建国不知道送过我多少回了,还死皮赖脸的往上贴。我这是脾气好了,要放早两年,早动手挠得他们满脸花了。”
她没说的是,门建国因为腿脚的问题,着急了走路不是有点跛嘛,那些男同学越发觉得配不上她,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完美男人呢。
“这好办,你家门建国药剂学天赋无敌了。你让他给你配点痒痒粉,谁再往你身边凑,你给上点痒痒粉,不挠掉他一层皮不算完。看以后谁还不老实。”
啊?还能这样?“那不是下毒吗?”
下什么毒,“痒痒粉最多只能算是开玩笑。”
“那不是中药吗?你们不是学西医的吗?”
“有药方子,中医也能配,你问问他去不就得了?”
嗯,一会儿回屋就问。
不过关于门建国腿脚的问题,“以后分配工作,肯定受限制,升迁必是受影响的。”
这是现实问题。
等到他们毕业的时候,已经是八一年。
改革开放两年了,生意经传得满世界都是,钱里有火,人人都奔着做生意挣大钱。
这时候他们第一批本科大学生毕业,各大机关抢人都快打起来了。
门建国毕业分配到医院当大夫,在各大机关都要人的情况下,他们这一批就没几个当大夫的。都奔着做官呢。
当大夫他的腿脚不影响啥。可才上班不久,他就主动辞职了。
“我打算自己开一个药店,自己当坐堂大夫,主要是卖药。时间自由,还没什么限制,要不然,我这腿脚站时间长了受不了,上不了手术台,我当哪门子的大夫。有沈云一个工作稳定,我俩就掉不到地上,我这儿挣点活钱,挺好的。”
给他爸妈气得不行,“开药店你不白上四年大学了嘛。”
那怎么能白上呢。“没有大学文凭,我也当不了坐堂大夫呀。”
大伯母听说了,专门坐车进京一趟,坐到院子里就开哭,骂得相当难听。说来说去,就是骂门建国没出息,上完大学连个工作都找不着,配不上沈云啥啥的……
第47章 闹就有理啊?
“行了,能不能别说了,闹什么?我俩怎么过日子是我俩的事,建国的工作反正已经辞了,你这又哭又闹的,他工作也找不回来。
我支持他开店,他就算不挣钱,我也乐意养着他,怎么了?
妈,你能不能别什么都得让我听你的?当初你不同意我跟建国处对象,耽误我俩两年,要是那时候早结婚,上大学之前把孩子生下,现在孩子跟洛洛那么大,能上幼儿园了。
有个孩子要养,我们想做啥也得考虑考虑不稳定的工作对孩子有没有影响。现在我们没负担,正是闯的时候,你又来挡着?
我人生的每一步,你都得来拖我两年吗?”
沈云气得不行,他们两口子感情好,门建国这些年对她没二话,辞职创业也是小两口商量着定的,门家老两口退休了,都是从卫生口退下来的,开药店,公婆直接就能帮着看店,俩人都才五十多岁,身体好着呢,看店一点不影响,还是内行。
一家三口就能把店看了,以后有孩子了,公婆都在身边,不愁孩子没人看。最主要的,门建国是个孝子,把爹妈接到身边,不用老惦记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