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她那脑子是太活了。得亏奶奶按着写大字,你看看那大字写的,晨曦写得多好,她那就是应付活儿。”
洛洛真就是,啥都完成了,但是吧,总差着点儿。凡是文的,琴棋书画,你说她没学吧?人家也学了,还都会了。可就是没尽全力。
凡是舞的,那是要多认真就有多认真。
沈默一天天的,心可大了,整天的傻乐呵,说他闺女天生就是当兵王的料子。
给洛清微气的,都不知道说点啥好。
可她也舍不得,非把孩子按死在书桌上,非得做淑女,压制着天性。那太不人道了。
他们两口子累死累活的,不就是为了洛洛长大了能做她自己喜欢的工作,过她自己喜欢的日子嘛。
干嘛为难孩子呢。
道理心里都明白,可是熊孩子淘气劲儿上来,她忍不住啊,不揍她感觉气儿都上不来,能气死。
“马叔不是说了,一个猴有一个猴的栓法儿。洛洛将来要当女将军的,我不知道多羡慕。”
“我还羡慕晨曦文文静静的小淑女呢。”
说得妯娌俩凑一起乐。
沈江听得直翻白眼,“那把孩子换着养吧,你俩都随心。”
那肯定是不行,侄女再好,再喜欢,也得养自己亲生的呀。
“那不就得了,别当着孩子面儿说这些,哪个不是好孩子了?将来都成才,行行出状元。”
大嫂白了一眼大哥,“就你们哥们儿会当爹,我们都不会当妈?这话能当着孩子面说?”
不能打击孩子自尊心,她一个教育局的领导,师范大学高材生,能不懂?
“也不知道在港岛,会不会玩疯了?别在那繁华地界儿见了世面,回来静不下心吧?心要是浮了,以后可不好带了。”
大嫂不无担心的说着。
二哥的声音从门口传过来,“放心吧,不至于的。咱奶大嫂你还不放心啊?老太太年轻时见过的世面更大,也没迷了心。她知道怎么教孩子的。
我家沈熙和我爸妈也让我给送过去了,这趟回来把厂子里事儿交代一下,我得过去了。
可不好意思把一大家子都让孟总管着,我让人在那边儿买房子了,我得过去看着。
你们这些上班的,有绑腿儿的,走不了。自己在家过年吧。
大哥,厂子里有啥事,我回不来,你看着点啊。弄不明白的,就找老四。
回省城的时候,我把老三两口子和朝阳也带走,他们冬天假期长。我们到港岛过年了。”
好家伙,这是把能走的都要带走啊?
这年头,去一趟港岛多麻烦呀。光是证件就要办好些个。
还要转飞机,转火车,转汽车……
“不麻烦,我这常来常往,外事办的办公室跑得比我自己办公室都勤。一年捐的办公用品,福利物资,那么些个,我办证那还不快呀。”
得,“你这一年挣一万,花九千九,剩不下一千。忙忙叨叨的来回跑,图个什么。”
大哥这话说的,一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子。
二哥也不犟,“图个跑的乐呵呗。我就爱在外头跑,到处旅游,好多啊。当初得亏没考大学,要让我天天坐办公室,能给我憋疯了。
瞅瞅你们,一天天的把着个死身子,哪也去不了。挣那俩钱儿,刚刚够糊口的。也就是咱家了,奶奶给留的底子厚,看看你们那些同事,九成还住土房呢。
我能受得那日子?
我家那口子就是犟,我说让她干脆辞职,给我当会计,把着钱。她还不干,非得挣一件稳当钱,还非说等退休了,我得靠着她退休金养……”
大哥就说他,“你媳妇这话是对的,我也觉得我跟你嫂子现在挺好,稳稳当当的,到点儿就发工资,将来老了活着一天领一天的退休金,我心里安稳。
像你这样儿,挣得再多,都送出去了。你现在花钱大手大脚的,等老了,不能挣的时候,花啥?指着孩子给你养活啊?那你自己不臊得慌?”
洛清微忍着笑听着,大哥这思想,现阶段也算没毛病,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等再过上十年十五年的,又各个都争着抢着下海,觉得只要存款够多,放银行里吃利息,也比退休金多。
再过上三十年四十年,大学生们又争着考公务员,想吃一份稳定饭。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变,这很正常。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儿,我现在这样儿觉得还行。也说不定哪天干得费劲了,干不下去,就辞职跟着二哥做买卖去呢。”
沈默这话说得,几个人都笑。
二哥指着他,感慨,“你小子现在心眼子是越来越多了。当官当的,跟亲哥哥都没个实诚话。你上任不到一年,跟绞肉机似的,把洼金县的官员干下去三分之二,送进去一半,死刑十来个。
现在别说洼金县城,我们商人圈子里,听说我是洼金县的,都得感慨一句,这地方出了活阎王。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现官声还不错,没人敢贪敢占,对买卖人来说,是好消息。
我的山货厂子现在供货全国就不说了,林总那卫生巾的厂子上了电视广告,钱挣得比抢都快。
好些人都在观望,想来投资呢。
我估计情况,开春之后,能有一波投资的小井喷,你小子要发达了。”
大哥也笑,“嗯呢,我们局里现在开会都没人抽烟,改喝茶了。就因为听说沈县长不抽烟,开会只喝茶。”
大嫂也点头附和,“我们局里也是,那些烟鬼开会忍着都不抽了。看出来沈县长的震慑力了。好像谁抽了烟就能抓起来似的。一个个的,以前闲得望天儿,现在天天看书,背工作守则,就怕县长哪天视察工作,答不上来要开除公职。”
现如今的洼金县各机关单位,提起沈县长,那个不是抖三抖。
第83章 崽卖爷田不心疼
“我打算在育新小学旁边申请一块地,建个商品房小区,未来二十年内,都是洼金县城最高端小区的规格。给咱几家一家留一套房子,孩子们上学方便,住着也舒服些。
也是趁着投资商们来之前,占个先机,到时候房子不愁卖。”
二哥又有新计划了。之所以选小学旁边,是他心里明白,沈默不可能一直在县里待到洛洛上中学。
“老二,你这说的跟梦话一样,咱县城虽说靠山吃山,谈不上贫困,可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那摆着,工资水平平均一个月还没到一百。
一个六十平的院子带一间半土坯房子,三千块钱,都很少有人家能一把拿出来钱买的。
你整什么高档小区?打算卖多少钱?
谁能买的起?
哪来的那么些外商?”
沈江一百个不看好。
“现在商品房也不贵,建材咱们这边儿还没太紧俏,批条子能批下来。我去找老三他们单位承建,基本上手续他们都能包。建材也不贵。卖六百一平有的赚。一百五十平才不到十万块钱,还可以做贷款,一个月还个四五百,我看市场那些门市的老板都买得起。”
特区已经有房贷了,小点的房子一个月才需要还一百多块,很多人都能买得起。不然那商品房市场咋发展得那么快呢。房子建起来,就能卖掉。每天都有几十个工地开工。
“你那说的是特区模式,咱这山沟沟里,可不行。十万块钱,够我和你嫂子挣三十年的。那些做买卖的手头活钱儿多,可进货得花钱,压货得花钱,谁能有那么些存款?
还贷款?一睁眼就背好几万的饥荒?快拉倒吧,愁都把人愁死。要是我,我宁可住狗窝里,也不背着饥荒住个大房子。一年的费用都花不起。”
沈江的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不认同。
“建吧,二哥。到时候我们留两套大的,占一层,一边儿给马叔和李哥他们住,一边儿咱自家住。就要一楼,奶奶不用上下楼,方便。高档小区管得好,进出登记,比住这边好。”
洛清微先同意了。她活了两辈子了,还能不知道,这会儿把地占了,是多大的优势嘛。
哪怕是过上二三十年,大板房不合时宜了,拆了重建,只不用买地一项,就赚翻了。
沈默补充道:“最好是在小学和中学中间,离高中也别太远的,这样孩子一直到考大学,都很方便。家庭条件许可的,一定会买。”
大哥不知道,他做为主管经济的副县长,可是清楚的很,这几年,二哥做山货厂子,带起来,全县至少二十家蘑菇种植厂,散户无数。年收入都在五千元以上。大户一年能挣上万。更不用说厂子了。
还因着山货走出去了,县里的批发市场,有很多外地人来进货,火车站货运吞吐量相当大,每天都有大量山货发向全国各地。
市场里那些批发商,别看一个两个的,穿得跟叫饭花子似的,一身的土,兜里都厚实着呢。
还有进山采药挖参的老参客,参贩子进山收好山参,现在也糊弄不了人,给的价低了收不走。三十年的参没个万八千的收不走。五十年一百年的不少见,那就是有市无价。
老参客不显山不露水的,家底子厚着。
要说只是为了住得好,享受的,可能谁都舍不得那么多钱。
但要说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的,那你看吧,就算差几万的,只要有来钱道儿,宁可先借点儿,也得把房买上。
“不建大,先把地占上,还得有回迁房呢。回迁两栋楼,单分出去,拿墙隔开。一楼带门市,到时候门市也不卖,就出租。顺道再建一栋家属楼,分给厂里的优秀员工,我就不信,干好了给分楼,他们能不拼命的干。
占上地,先盖两栋三栋的,看看情况。卖得好就接着盖。卖得不好呢,就留着,等发展起来了再盖。咋都赔不上。”
沈山在特区和羊城跟着孟承泽见识了很多,自己也建了几栋楼收租。算是内行人了。
“你就折腾吧,手里那俩钱,你不折腾光了是不带消停的。我是看出来了,你手里就不能有余钱,有钱你就折腾。”
大哥管不了,但是还要念叨。
二哥是行动派,这不是,前脚说完,后脚人家第二天就开始跑相关的部门办手续,非说在走之前问明白,过年回来就开工。
沈默能让他自己跑嘛。
上班后就把这事交给马伟明了。
马主任亲自带着沈山到相关部门问的需要啥手续。
结果,现在土地根本没有使用费。只要是来投资的,土地免费给用!
只有一点,拆迁户的安置,投资人负责就行。
二哥自己都有点傻眼,这不是捡钱嘛!
特区政策够好了,各种优惠政策,可免费的地是给个别工厂的,并没有免费给商品房用地。
这还等啥呀,当场他就把最好的一块地,就是中县院斜对面,中学对面那一大片空地给定下了。这地方,高中就在马路对面,小学、初中都不超过两千米,拆迁都不到十户。地不花钱,相当于只要建材和工人的工资,就是全部成本。
天上掉馅饼了。
回家他就跟看傻子一样看沈默。
沈默都被看懵了,“二哥,有事你就说呗,干啥呀。”
“崽卖爷田不心疼,你们土地所可真是菩萨,地免费给用,白送钱呐。你上港岛打听打听去,那些个大老板,盖楼的,成本里最大头的在哪。”边说边摇头,“可真行。穷大方。”
得咧,回头沈默开会,把主管的部门一顿骂。那些领导还委屈,“县长,这事儿它真不能怪我们啊。地是国家的,咱们凭啥卖?再说了,招商引资,能招来商就是好事儿,有利发展经济了。咱怎么还能收投资商的钱呢?之前那么些建厂的,咱也没收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