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感情好,咱这院子刚好能用得上,你奶奶不用来回搬家折腾了。我再住一年,四季的风景得再看一遍,这辈子不留遗憾。”
大舅爷可高兴,原本想着沈家离不得老太太这个主心骨,他也不能老让十妹妹待在娘家,过完了年他就回港岛了,等秋天再来。
这下好了,四侄孙调到省城,直接搬家,他也就不来回的折腾了。
“太好了,总算不是我们自己个儿孤零零的在省城待着。这半年,见天儿能来家看奶奶和大舅爷,心里都有依靠了。”
沈海也高兴,他们两口子相当于是在外面飘了成十年,最近这一年才在省城买了房子稳定下来,可也真是人生地不熟,没有归属感。
有家里亲人在,那可不一样了。
大伯娘也跟着附和,“洛洛得转学过来,省城教得好,要不把晨曦也转过来吧,我们俩过来带孩子,伺候娘和大舅。”
沈江两口子没说话,晨曦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能脱手是一方面,省城教育好,对孩子好,也是事实。
三进的大院子,又不是住不开。
再加上,这么些年了,沈家哥俩,总有一个是在老太太跟前的。
二房老两口在京城回不来,京城里那么些事,脱不来身,大房跟着,也是沈家的默契。
都是这么准备着呢。
家里甚至都开始收拾行李了。
只等着啥时候调令下来就走。
结果,调令是下来了。
却不是到省城。
都不是在本省。
而是到两千里外的齐中市郊台县,还是书记。
这调的……
摸不着头脑。
第113章 不让报到
“台县是个贫困县,可以说是赤贫了。三十万人口,三百万亩盐碱地,耕地面积人均不足三分。粮食产量不足,年年交不上公粮,要吃国家的救济粮。
原本最高峰时接近五十万人口,逃荒的,闯关东的,跑了接近一半人。
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都有人出去要饭。
这两年好点儿,都知道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地留下老人孩子种,年轻力壮的都南下的打工去,要饭的少了……”
沈默与洛清微两口子接到调令,交接了工作之后,先赴任,安排好了再接孩子过去。
没有直达的火车,也没有直达省城泉市的飞机,得在京城转机,到了泉市,再转火车,坐三个小时火车到齐中市。火车站离台县还有五十公里,是很近的,通汽车。
火车上,对面的大爷刚好是齐中市的,聊起天儿来,是这么说台县的。
你说说,这个情况哟。
因着洛清微的关系,关注沈默的人很多,他做出三分成绩能夸出十分来。更何况他这做得是十分满分的,到了年根儿,领导们满耳朵都是这个出息的后辈。不停的有人夸。
两口子过年回京探亲,长辈们见到沈默夸个不停,要么就是说,满耳朵都是下面的人投其所好,说他们两口子做出的成绩。
这人传人的,就传到了主管经理的大首长耳朵里,刚好呢,沈默的老师,是经济智库的专家之一,某次座谈会,首长问起沈默这个学生。老师笑得合不拢嘴,不说学生的政绩,只说,“他媳妇儿有心,自打教了这个学生,我这些年都没做过新衣裳。一季两套衣裳鞋袜,这些年没断过。现在送果子,冬天送山货,日常保养的果子膏,奶片到点儿就给续上。
家里老老小小的,现在就指着她那小咸菜下饭。平时吃着那些奶片啥的,发烧感冒都没有……”
不说成绩啥样,看看人家孩子这人品。
“他媳妇是医生?”
“是,小洛大夫是祖传的中医,大学学的是西医,算是中西医兼修。对了,就保键组的老孟,孟尚书大夫,是她嫡嫡亲的亲舅舅。”
哦,那就知道了。也是孟将军的外甥女呗。那就是洛振江首长和孟南汐烈士的遗孤了。
首长没多问,也没再多说,周老师知道是要提携了,但是没从首长这儿得到一点儿提示,不知道要往哪里派。
孟大舅肯定知道,首长也得考虑他的意见,调动之前肯定要沟通的,可是孟大舅也没提前提示。
这不,一杆子给支到赤贫的县里。
可真是要见真章的。
到了齐中市,先在招待所开了个房间,沈默去组织部报到,不能自己直接去县里的,得有组织部的人带着去上任。
没一会儿就回来了,洛清微才洗个头,头发都没干呢。
“咋回来这么快?”
沈默那表情吧,带着无语,“不用去报到了。市里先给我弄了个党校学习的名额,要先去京城党校上三个月的课。再回来上任。说是走个党校的流程,回来就能提处级了……”
别看他之前也是书记,但是地级市下面的偏远县城的书记,从政时间又短,资历浅,级别还是副处。
洛清微都有点懵,“不是,还有这么干的吗?不让上任?玩呢?这地方是不是太霸道了?”
“嗯,瓦岗寨起家的地方,强硬。”
噗……
洛清微笑了,“你嘴够损的,那都一千多年前的事儿了,说人家土匪窝,那怎么着啊?回京城?”
沈默展示了一下手里的通知,“回吧,三天之后就报到,不去就犯错误了。”
时间这么紧?
“这是坚赶慢赶要把你撵走呗?一个赤贫的县,有啥呀?谁乐意去似的。”
沈默沉默了一会儿,“我刚刚在街上,看到有一条街上,连着十几家火碱店,有的店家门口支着牌子,写的台县火碱。
那位大爷不是说,台县有三百万亩盐碱地嘛,熬碱应该是个进项。
这几年,个体承包红火,你说,会不会有人占了那三百万亩盐碱地?”
很有可能。
“而且,必是有背景的大人物。不然也不能这么强硬,连上任都不让你上就给支回京城。我猜,在京城说不定有肥差等着你,党校毕业之后就能上任。人家这是要把你的位子留给自己人。”
在县里待了几年,再加上上辈子,洛清微也看过些争斗,合理猜测了一下。
沈默笑了,“夫人圣明。”
说完站起来,“泉城明天没有去京城的飞机,我去买火车票去。咱坐卧铺回吧。”
行。
再回来,洛清微头发干了。
拎上行李,又上火车往京城返。
这折腾的。
“咋又回来了?不是去上任了吗?”
高红秀一边接行李,一边问呢。
沈金库两口子去沈莲家看孩子,四合院这边只剩下赵朝阳和高红秀一家看着。他们不住那门房里了,搬到了倒座房。
原来出租的那几间都不租了。
他们一家三口加上两位老人,住得挺宽敞的。
老人也不常在这边儿,赵缘上三年级,自己能上下学,不用看,老人又帮着别的儿子照看更小的孙辈去了。
“回来上课,沈默在去党校。”
啊?这怎么没报到就去党校呢?
高红秀没多问,“那你呢?也上党校?”
洛清微摇头,“学校给我放假,下学期开学上班。”
她的工作调动到了齐中市医学院,是个中专学校,去当老师。走之前本来想打电话请几天假再回去,学校可痛快了,直接给了半年假安家。
这是听说了沈默要回京城,也没留下她拖后腿。
“白得半年假,多好,正好休息休息,暑假的时候我能陪孩子去港岛见见世面。”
“干脆给洛洛转学回来得了,你们两口子这四海为家的,折腾孩子干什么?京城的学校不比下面强?我这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就做口饭的事,又不麻烦。”
高红秀不理解,咋就那么粘孩子呢?走哪都得带着?
“那可不行,我们这一天天忙忙叨叨的,图个什么?还不是为了下一辈能活得更好。孩子不在我身边,我心里没着没落的,上班都没意思。”
高红秀直翻白眼,没见过这么惯孩子的。
第114章 也不算孤立无援
“哪个王八犊子这么不长眼?欺负到咱家头上了?艹,等着,哥哥给你报仇。”
孟承泽在港城听说沈默没报到就让人撵回京城上课,气得马上就飞回京城,在家里拍桌子。
“你逞什么能?咱妹妹和妹夫是受气的人?显着你了?赶紧坐下,听听他们怎么说。”
俩人捅破了窗户纸,已经领了结婚证,低调的办了婚礼,很小范围的请了几桌,林丹妮现在是真真正正的二表嫂了。
“就是,老二,你消停点儿。官场上的事跟你做生意不一样。退一万步说,真有事,我爸能看着不管?你看他说啥了,还有心情去东北军区疗养,说是去看着跟南朝鲜那边接触,看能不能想法子把志愿军遗骨接回来呢。”
孟大舅年纪在他那个级别里,是最年轻的,他在京城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一年到头的下部队。
孟长玉两口子也在呢,兄弟姐妹们聚到一起,看孟承泽发脾气,她就训他。
又转移话题,“大哥大嫂那边怎么样?孩子好不好带?我这急得什么似的,等夏天,你姐夫去南边进料子,我说什么都得跟着去一趟,看看孩子。”
“好着呢。龙老年前就过去在那边儿疗养,就住在军区的疗养院,大嫂带着孩子跟龙老住一起,家里三个保姆,帮着带孩子。我让人从新西兰进了一批奶粉,亲自送过去,嘿,小丫头可机灵了,像认识我似的。
抱上手,就咯咯的笑。长得像嫂子,好看,文文静静的,跟你家那淘小子比,就是个小天使。”
说得孟长玉拿白眼翻他,“有你这么当舅舅的嘛,我家冲冲怎么了?男孩子哪有不淘的,不淘的那是傻小子。不用你嫌弃,你将来就得养个小子,不气你个倒仰不算完。”
林丹妮笑得什么似的,“大姐,我们俩都是港籍,不用计划生育,我也喜欢女孩儿,洛洛多好啊,小望舒也那么乖。我跟孟二长得都好,我生个女孩儿肯定也好看。我非生到闺女为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