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这一代人的教育方式啊……
“结业了,班里在食堂吃完散伙,寝室的哥几个的意思,离开之前,再单独搓一顿。
哥几个可是邀请你了啊。”
沈默拿到毕业证了,刚好是周末,两天后就得启程去齐中市报到。
其他人也是一样,票都买在两天后,都得回去上班呢。
“我不去啊,我不想见夏梦,烦人。”
洛清微不想参与。
“班长不参与,他调令三天前就下了,去了卫省白市做副市,昨天开完毕业典礼,直接就去机场,往白市上任去了。”
哦,“那就我一个女同志,多尴尬,你们喝酒我又不能陪着,你们说话也不自在。我参与啥呀。”
洛清微不是那种把男人往死里盯着的人,沈默也不用她那么盯着,彼此这点儿信任还是有的。
沈默他就不是会在外面乱来的人,要是那样的人,也不是她看就能看住的。
她自己在这方面的神经大条,自己心里可太有数了。要不然,上辈子也不能让人家一骗就是五十年。
沈默就笑了,“还有古大嫂,这不是岳老太太要出院了嘛。刚好,老人岁数大的,来回折腾不方便,河西那边市里的医院给安排了救护车,古大嫂是市医院的护士长,给安排随车过来的。
顺道也是看看孩子,他家儿子在京城大学上学呢。
老太太那边儿得两天,刚好有空,就说携眷吧。”
这样啊。“那就来家呗?家里做饭多实在呀,想吃什么做什么。喝酒也方便,能放开了喝,喝多了也不怕的,直接就能住下,说话也自在。
去外面死贵死贵的,又不可能让你请客,肯定大伙摊钱,都是负担。
都挣几个工资呀!
总不能去炸酱面馆吧?”
宿舍那几个,她都见过,虽然穿得都是体体面面的,领导嘛。但是吧,从衣料上,从配饰上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至少吃穿上都不富裕,这有些事儿,它就装不出来。
可见,至少表面上,都是比较廉洁,靠着工资生活的。
京城这地界上,现如今大大小小的饭馆、酒楼如雨后春笋一样往外冒。特别是那种装修得富丽堂皇的,一盘子炒白菜片都敢要八十八。顶上一个工人半月工资了。
可要是去一人三块钱的蘸酱面馆子,哦,一人捧一碗面,一头蒜在那聚啊?
像话嘛。
不如到家里得了。
老人孩子都没在家,不吵谁不闹谁的,还显得亲近。同学这种关系,跟别的不一样。
“也行吧。那我估计大家得买菜过来。”
“行啊,我开菜单子,你们买菜去,有啥要吃的,再自己给加上。”
一点不客气。
“不客气才好呢,要是客气了我们还不来了呢。”
真就是大包小包的买了一堆菜过来,山珍海味的都有,总共也没花上两百块钱,一个摊五十块钱,那还是能接受的。
古大嫂是个很有气质的人,看着也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人也利落,说话嘎嘣脆,跟洛清微和高红秀一起在厨房做饭,聊是也可好了。
“大侄子在京城上大学,我们之前都不知道。这要是算下来,还是沈默的学弟呢。”
洛清微就“挑理”。
一提儿子,古大嫂的笑都多了几分,“孩子挺独立的。从小到大,我跟他爸都没怎么管过,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自己脖子上挂个钥匙上下学,吃饭在邻居家。
学习上我们更是没管过,全凭着他自己。
你们是不知道啊,他考上大学,收到通知书的时候,我跟他爸背着人,后半夜的时候,我俩抱着哭。
我们俩都是没啥根基的人,他是农门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分配到县里当办事员,我卫校毕业,一直就是护士。
那个年月儿,我俩这样儿的,也没受到啥波及,就老老实实的工作干活儿。
后来,无意当中帮过一点小忙的老领导看中他,提拔了他。
真是一点儿不敢让孩子觉得有依靠了。
他考上大学我俩才算是放心,凭着他的大学文凭,毕业就是干部,不用他爸求爷爷告奶奶给安排工作,真就是谢天谢地了。
他爸来上三个月的课,就去看了他一回,打着出差的名义去的。一点儿没敢透升职的事儿。就怕他有依仗了,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毕不了业。”
听明白了,当老子的没敢说上党校了,那哪来的同学。
这一家有一家的教育方式,像古家两口子的这种教育法,在这年代也不是特例。好些个人家都不告诉孩子具体的工作,甚至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谈工作,谈人情世故。
这会儿家长就是觉得,供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外面的事儿一律不用管,只要把书读好,这辈子就够用。别的都可以出了校园再学。
其至在家长心里,什么人情事故,看人看事的,只要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不用教。
言传身教?
不存在的。
人家咋教孩子,是人家的事,洛清微和高红秀就听着呗。
都是当妈的,聊的最多的肯定还是孩子。
饭做好了,她们女同志也没跟着一桌吃饭喝酒,加上高红秀,仨人在高红秀屋里,边吃边聊,也聊挺好的。
把这一茬子事撂过去,沈默该去报到了。
姜勇提前到了京城,洼金县那边儿现在是杨东升说了算,调个司机,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俩人一起出发的。
洛清微把岳老太太送出院,医院那边儿也交接完了,只等着洛洛放假。
“微,你帮我参谋参谋,这个事儿,能不能干啊?”
不去医院了,学校也放暑假了,没必要住家属院,她就回了四合院,还是最喜欢这边,去哪都习惯。这天,高红秀心事重重的到后院来了。
“咋滴了?”
“魏虹,给我来信,说她到特区投资建了个钟表厂,建议我在京城开个钟表店,她给我发货,卖完给钱,卖不完的她给兜底。”
这不是挺好的事吗?
还犹豫啥呢?
第126章 这不就好起来了嘛
“怕欠她人情啊?”
高红秀摇头,“那到不是。我主要是寻思着,开店不得要门面吗?进货不要现钱,那租门市和装修不得花钱?
要说这笔钱,我现在也能拿得出来,这些年攒的,再加上我娘家的房子拆迁了,分了三个小两居,我哥和我弟两家寻思着我当年下乡了,回来之后没在家里挤,没让父母补贴,这些年还没少补贴他们。孩子们不念书了,赵朝阳也想法子给安排了工作,捧上了铁饭碗。
这回分房子,就都同意给我一套。我们肯定是不住,把那房子卖了,也能有几万块钱。
做买卖,本钱肯定是够了。
但这可就是我这些年攒下的全部老本儿了,万一要是不成,赔进去的话,我俩相当于重新开始。
这十来年,白干了。”
总不能让人家魏虹再给出这个本钱吧。他们两口子还没有那么大的脸。
洛清微一听,这好事儿,还犹豫啥呀,“干呀。必须得干呀。秀儿,咱不是外人哈,我之前爱囤房子你知道。不是有一些门市吗?别管地方好赖,你知道现在租金翻了多少倍了?”
多少?
洛清微举起右手,翻了一下,“十倍,还不止。没有一处是掉价的。这说明啥?说明咱京城的发展日新月异啊。
我那可不是一处两处,处处都如此。
你想啊,你弄一门市,简单的装修一下,卖钟表嘛,把墙刷白了,钟往墙上挂,表往柜台里摆就行。
装修花不了几个。
咱就往最坏的发展说,买卖没做起来,那还落一房子。就现在京城这房价涨的,赔的那点儿装修钱是不是也回来了?到时把门市一租,收租也是份收入。
你就往卖装璜材料的市场找房子,家里装修的人,一大半得往那市场去,卖家具的也都在那头儿,顺便这不是就把钟表看了嘛。
或者你要是觉得门市的风险大,就到百货大楼去,兑个柜台也行。
我还是更建议买门市,钱放手里,越来越不值钱了。别的不说,就猪肉,十年前是啥价儿,现在是啥价儿?工资才涨多少?
是不是这个理儿?”
其实她手里有很多门市在收租,也不是拿不出来一个给高红秀做生意。但是吧,她自己手里有钱,趁着这时候买个门市,这往后,房价起来了,养活一家子都富富余余。
真为了她好,当然是劝着买门市了。
高红秀听进去了,“也是,再不济我落一门市。门市再怎么也比住宅值钱。赵朝阳单位要分房子,到时我们能以旧换新再分一套大的,将来缘缘结婚也有地方住。
行,我听你的,回头就找房子去。”
高红秀不是木讷的人,聪明又厚道,这两个词在一个人的身上并不矛盾。这样的人,本本分分的做生意,赶上时代的红利,错不了的。
才说到做生意,这不,有客人找上门了。
吕清远的媳妇儿梁雪。
“嫂子,你真转业啦?要做买卖呀?”
咋想的呢?吕家的情况,是差钱啊,还是差啥?还得她挣钱?
“咋不差呢。是,吃喝的都不愁,可是真啥啥都紧巴巴的。是,工资都高,可是那又不是我工资,对吧?总不能打着我公婆的名头弄钱吧?那不是毁我们家清远的前程嘛,我可干不出来那样的蠢事儿。
所以我一想,干脆我复员得了。也不去哪上班了,就做点小生意,一年挣上三万五万的,手头宽松点,也不用整天滴想用点儿什么,拖人找关系的图着便宜点,小心翼翼的过日子了。”
不是,您家里要是都这么紧巴的过日子,那别人家还活不活了?
许是洛清微的表情太过明显,梁雪愣了一下又笑,“主要是我就不想在部队上待了,想多些时间陪孩子和老人,还能什么时候想去看清远就什么时候去。也想有时间出去旅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