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已是一片议论与赞美了:“嗯,嗯嗯!”
“好甜啊,我滴个乖乖~”
“好吃!”
这里的菜贩,文化也不高,形容不出来嘴里到底啥味道。
就是——
甜死了,好吃得要命!
中年大汉说:“我每天要,五百斤瓜,五百斤番茄。你能不能保证?”
楚天舒微微讶然:“每样每天五百斤?”
大汉:“对!”
“我能保证,但是,大哥你每天这么多货…”楚天舒笑了笑。
卖不完,后续合作不还是吹了嘛。
大汉静静看了他一眼,表情有点小拽。
一旁的菜贩笑道:“这是我们一哥!人家其他地方还有摊子呢,还有饭店啥的。”
楚天舒一想,也是,他只管批发。
如果不稳定,再卖给其他人呗。
“我可以稳定供货,多谢大哥。”他把这农贸市场一哥的信息也写了下来。
张北。
张北说:“给我一块五。”
楚天舒露出为难的表情:“这样我就不赚啥了…一块八怎么样?”
他这批货,他们肯定卖得贵。利润绝对比普通货高得多。
张北考虑了一下,也没再争:“行吧!”
楚天舒又待了十几分钟。
又有几个人通过微信,让别人帮忙订货。
楚天舒算了一下,现在的订单,一共是2200斤。
算下来,是整整四千块!
第24章 楚天舒买车,突然收到一笔十万的转账
…
这2200斤的订单中,番茄就占了六成多,有1600多斤。
倒也正常,毕竟这里名为农贸市场,卖得最多的农产品,就是蔬菜。
楚天舒心中盘算了一下,每小时都能收获大量成熟果实,今天可以完成交易!
三轮小货车装得满满,一车就是一千斤左右。
很快,这一车货被瓜分了干净。
楚天舒记了账目。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他笑眯眯的说:“大家稍微等等,我再去拉一车过来。”
“你去吧,尽量快点。”
虽是这么说,但菜贩子也没催太狠。
西瓜、番茄,这两种东西是可以放几天的,下午进货也没事。
不像绿叶蔬菜,新不新鲜,一看叶子就知道了。
…
楚天舒跑回老宅。
三轮车充上电,他一头钻进了空间里。
先不急着采摘果子,再种一些番茄和西瓜!
幸好,昨天种番茄,他种子撒太多,多余的苗子拔掉扔在一旁没管。
现在已经长大不少,也零星的结了果。
再给它们重新塞回土里,还来得及!
他番茄一共只种了30多棵,主要是除草、翻地太累人了。
番茄本身是一年或多年的草木植物,就是说温度别太低的时候,它冬天也不会死。
这空间里,温度就稳定在20度以上,很棒。
番茄小树越长越高,现在已经有一米三四了。
有时候新闻就报道这些很离谱的农作物:8米高的辣椒树,4米长的大丝瓜,创造世界纪录的782公斤的巨型大南瓜…
楚天舒一边干活,一边心里盘算,以后这种可以一直结果的,间距得拉开。
但也不能放任它们往高了长,那不得长成大树啦?摘果还得爬梯子。
另外,分枝太多,不一定能结更多的果子。
母体能吸收的营养是有限的,果实太多,整体质量都会被拉低。
以后,得修剪枝条了。
楚天舒又种了30棵番茄、40棵西瓜。
种完了才赶紧采摘成熟的果实。
这一次的收成也很不错。
他估计了一下,足够完成订单了。
…
40分钟后。
今天的交易完成。
4000块出头的钱,以现金或网络转账的方式,进了楚天舒腰包里。
落袋为安。
他有点累,但也很满意。
他顺便用新微信号,拉了一个南荡口农贸群,让一些菜贩加进来。
楚天舒说:“各位兄弟姐妹,明天要是觉得东西不错,就联系我。后天就可以开始长期合作了。”
不联系的,就到此为止了。
他离开南荡口,看着车里卖剩下的一百多斤货,考虑片刻,转向了镇上另一个农贸市场。
今天来看,农贸这里的水,没有想象得那么深。
毕竟这是在民间,不像那些大超市,内部勾心斗角,竞争得厉害。
另一个农贸叫“宏塔”,因为在宏塔村附近。
宏塔距离南荡口,足有十几里路,各自服务周边的居民。
现实中,很少有人为了日常买菜,跑个十几里。
可以说,这两个菜市场,竞争关系极弱。
这次也没遭遇什么阻碍,楚天舒学精了,直接找宏塔生意最好的那几家。
当这几个菜贩子,听说这番茄在南荡口已经抢疯了,当下就认真对待。
楚天舒给他们看了眼转账记录,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他没想到,一个菜贩直接打电话给南荡口那边的朋友了。
“真的?好好好…这很难得啊…行,我知道了。”
一个电话,问到很多情况。
楚天舒供的货,品质非常稳定。
几百斤的西瓜、番茄啊,居然一个次品都没有!
这是什么极品供应商!
至于价格,相比市场形势,是稍贵一点。但对得起品质,可以接受。
…
最终。
宏塔这边几个大菜贩,决定和南荡口一样,先拿一点货,看看好不好卖。
明天看情况,后天再做决定。
这样一来,宏塔这边的订单,少多了,一共是800多斤番茄、150斤西瓜。
可算下来,这也是接近2000块了。
这在楚天舒预想之中。
因为西荡口邻近以前的镇中心,人口稍密集。
宏塔附近居民也多,但终究不是镇中心,消费能力弱了些。
楚天舒再次回去,又拉了一趟货。
把这2000块钱也赚到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