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疆跟杨津打个眼色,两人一左一右,一个掌刀往郑飞燕手肘麻筋的地方劈过去!
郑飞燕这才手一松。
卫疆和杨津赶紧把郑飞燕架开,其他人扶着露露坐下,有把包厢门窗都打开让露露好透透气。
露露的倒气声跟个破风箱似的,手上还死死攥着郑飞燕的一撮头发。
其中一个香港客说:“报警啊!”
这时突然一个声音说:“报什么报警!跟我说!”
现场静了下来,大家一看,田应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了,他脚跟往后一踢,包厢门在他身后合上,发出一声沉响。
郑飞燕被架住,还要冲露露伸手。
田应民几步走过去,一巴掌甩在郑飞燕脸上,旁边的卫疆和杨津都被带得挪两步。
郑飞燕的脸马上起了红印,她被扇懵了,先是眼都不眨地盯着地上,再慢慢转过来,看着田应民。
田应民的脸上戾气横生:“在贵宾房里闹,你算什么东西!”
郑飞燕全身都不受控制地抖了起来。
卫疆和杨津都感觉到了,之前郑飞燕是蓄着劲儿的,现在是全身脱力了。
晚上回家之后,卫疆没把燕语歌舞厅的事情跟宋盈君细说。
他只借着一点酒意说:“歌舞厅那种地方,你还是少去……别去……能不去就不去!”
宋盈君再问他,他又开始扯别的事,好不容易人完全清醒了过来,他洗个澡出来,也只跟宋盈君说:
“田应民是真的惹不起,郑飞燕估计也知道,她自己选的路自己受着,我跟她说清楚了,再骚扰我们就不客气。”
宋盈君上辈子也不是没遇过类似的事,点点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吧。”
接下来的一个月,郑飞燕还真没再到幸运冰室去了。
宋盈君除了忙冰室跟老家的两家店的生意,还时刻留意着“系统”。
一开始,她每晚临睡前都会查一眼“系统”的帐户,看看当天天又有多少钱。
后来她见数额都差不多,就隔个一周,一个月才把“系统”打开看看,跟上辈子看月报年报一样。
她觉得这样的频率就行了,不像她那个没事找事的弟弟宋家耀,上辈子她住院,集团的事让他暂时代管之后,他就开始让下面的人做周报,甚至做日报。
集团里的人都不是闲人,本来大家事情就多,天天做日报简直折磨人,浪费时间。
不少人就投诉到宋盈君面前,宋盈君也说了宋家耀,然后让人别做这些影响主要工作的事情。
但宋家耀反咬别人一口,说投诉的都是平时“工作不饱和”的,所以他才让那些人做日报,把当天的工作内容事无巨细全写下来,还得写心得。
宋盈君后面已经不吃宋家耀那套了,直接戳穿他——
“你之前就是不愿意从基础职位做起,现在坐到高位了,又怕使别人的时候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搁这搜集资料呢!”
“我还没死,轮不到你这么糟踏我的公司和我的员工!”
宋家耀也懒得装了——
“你不死也快死了!还做梦呢,你们女人守不住家业,最终这些都是我的!”
“等你死了,我就是把股票当废纸扬了你也管不着!”
后来宋盈君跟卫疆就正式签了“委托管理协议”,法人也换成了卫疆,而且管理也是卫疆代为管理。
至于股权,卫疆不肯多拿,宋盈君在遗嘱里就把几乎全部的股权,现金和所有不动产的继承人全写了妹妹的名字。
集团内部大洗血,宋家耀直接被架空,再也不能巧立名目吃吃喝喝搞所谓的小投资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跟宋盈君那对黑心父母,和母亲娘家那些黑心亲戚,就站在了同一阵线,天天琢磨着让宋盈君改遗嘱。
也就有了后来导致宋盈君重生那天的大闹病房那出。
……
这也是宋盈君为什么最近不太喜欢频繁看“系统”的原因。
因为“系统”的来历,源于她的重生,她重生之前的记忋过于深刻,最近“系统”又没什么任务给她,她一打开,就很脏容易让她想起上辈子不愉快的事情。
但她时时感恩有个“系统”,让她在重生之后的创业路底气充足,也更敢放开手脚去做事。
今年开年以来都是好消息,她刚重生回来那几个月的时候,跟深圳来的吴家承认购的股票,由当初的一块一票,在开盘那天就飙到了十四块多!
直到现在股价有一点回落,但是比起她认购的单价,已经赚了十倍!
之前还有中介来游说宋盈君,让她把冰室隔壁账单的店也租下来。
中介也是人精,这个中的人情关系都了解个一二之后,就跟宋盈君说清楚了:“原业主,就是卫国先生跟杨晶莉女士两夫妇呢,已经把这间店转手卖掉了,现在的业主不是他们了。”
还真是说中了宋盈君的顾虑,宋盈君主要是不想跟卫国和杨晶莉打交道。
现在业主换了人,宋盈君手上富余的钱还多,她还真的有点心动了。
但是这家店,短短时间换了几个老板了,店开了几个月又关,老是经营不善,像受了诅咒似的,谁碰谁倒霉。
宋盈君倒也不是迷信,而是她再回想一下,真的忘记上辈子这个原咖啡馆的店,后来是什么店了,因为店换了一批又一批,她记不住。
做生意嘛,有些玄学还是宁可信其有的。
这一犹豫,宋盈君就没把那个门面租下来。
没多久,国内发生了件大事——华东水灾。
举国上下都为化东灾区捐款,内地和香港很多明星都纷纷参与义演,为灾区筹款。
宋盈君和卫疆手上一起买了几万股,她把自己的那部分放掉,把系统奖励的钱,加上当月几间店的收入,在给员工发了应发的工资和奖金贴补之后,共计二十万,全部捐了出去。
潘正平一知道这件事就跟老婆说了,孟晓华一听说,马上打电话给宋盈君——
“我建议你部分钱捐了,部分钱,找几个信得过的人,买物资送过去灾区。”
“有些人是没有良心的。”
“你捐钱是好事,但有些狗东西什么都想吃一口……放心吧,上面已经在查了。”
宋盈君也冷静了下来,按孟晓华说的,把要捐的钱做了规划,小部分钱捐了,大部分,还是用来购买物资。
卫疆一开始也打算捐钱,后来被宋盈君提醒,脑子也反应了过来,于是开始联系以前的战友,找信得过的人,再找可靠的大车司机,决定自己亲自去采购,带着人亲自送物资过去!
在卫疆和宋盈君为着这些事忙前忙后的时候,沉寂了一个多月的郑飞燕又找上门了。
这次郑飞燕是跟田应民一起来的,穿着职业的西装套裙。
她面对宋盈君的时候,说话也很公事公办:“我是陪田局长来跟你谈正事的,他打算开设专门的赈灾慈善基金会,邀请你入会,让你当理事。”
田应民一个局长,来找她谈慈善基金会的事?
宋盈君心里冷笑,孟晓华说得对,有些狗东西,什么都想吃一口。
第122章
田应民和郑飞燕来的时候正是晚饭饭点,派头不小,他们两人一出现,冰室里的人都偷偷看着他们。
当时宋盈君照例是在后厨,话是去上餐回来的领班传回来的。
领班说的是:“田局说,请你跟他聊聊赈灾捐款的事儿。”
宋盈君的第一反应,是觉得田应民和郑飞燕来找碴,拿她的捐款金额做文章,质疑她的钱款来源。
宋盈君捐的款项数目大,但是还没真正捐出去,她是拿着存折去的,登记上了,钱她从银行转出了,但是接收方刚有记录,她就接到孟晓华的电话了。
她的钱还没到一天就被退了回来,她再重新分配捐出去的。
孟晓华知道宋盈君觉得不奇,毕竟潘正平参与市里的大小事项,她多少应该是知道点儿的。
况且孟晓华是为了她的钱能落到实处,是做好事,所以宋盈君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田应民就不同。
田应民和郑飞燕就坐在平时何老坐的卡座里。
两人都没说话,郑飞燕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她的多士吃完了,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着杯柄,边喝热奶茶边看着窗外的江边,不知道在想什么。
宋盈君一坐下,打过招呼,田应民看了郑飞燕一眼,郑飞燕就像身上的开关被打开似的,复读机似地跟宋盈君说了一段田应民让她当理事的话。
她说完之后,也不再多话,继续喝奶茶看窗外的风景,把自己当个透明人。
冰室里还在放着歌,他们
说话的声音不算大,宋盈君身后那桌没坐满人,至少跟她坐的这高背木沙发背贴背的位置没人。
宋盈君喊领班过来:“我后面这桌,你放个留座的牌子,等下你就在前厅,客人进来别往这儿带了。”
领班点点头:“有数了老板娘。”
领班一走,田民应眼神带着欣赏地看着宋盈君:“宋小姐是个聪明人。”
“谢谢。”宋盈君虽了口蜂蜜柠檬茶,说,“田局,你说的那个慈善基金会,能不能具体给我说说?我还没接触过。”
田应民对宋盈君更欣赏了,他不喜欢不懂装懂的,喜欢不懂就问的。
他敲了敲桌子,郑飞燕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文件,放到宋盈君面前,还替她翻开了。
宋盈君看了眼郑飞燕,郑飞燕没看她,又去看窗外了,脸个的表情有点麻木。
田应民说:“这个文件材料你看看,你边看我边说。”
他口中的文件材料,在宋盈君看来,就是一份计划书,还是写得很简略敷衍那种。
没什么具体内容看的,就是让参与的人给“捐钱”。
“捐”进去的钱还不是全部用于慈善,而是其中百分之十用于慈善,剩下的用于“投资”。
最后一页是参与人签名,宋盈君在上头看到了不少这条街的酒楼老板名字。
田应民还没开始说,宋盈君几下就把那三页纸看完了。
田应民:“宋小姐看完了?”
宋盈君点点头,对着文件上的模糊条款开始问问题,田应民是早就想好怎么答的,有问必答。
“田局,这个百分之十用于投资,是个人的百分之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