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英大概把傍晚跟妹妹商量的打算说一遍,当然了,她没说是她妹提的主意,她说是她想出来的。
完了她说:“你去,让她把火锅底料和酱的配方卖给你。”
卫家:“你多大脸!人家赚钱的法能卖给你!”
郑月英:“她宋盈君不是爱充好人嘛!那配方也不要钱给咱们全村人都发一份啊!那咱村族谱上不得把她名字写前头!她不就图这个么!现在我也没让她白给!咋的就不肯卖!”
卫家揉着突突跳的太阳穴:“上次我给人家道歉人家都不接受,你少给我惹事儿!”
郑月英:“你那时候是热脸上赶着给人贴冷屁股,人家肯定不稀罕!你可是她二伯!架子端好!让她把她的配方卖给我!”
卫家:“我不去,你去个试试!”
郑月英不乐意了:“你少管我!”
卫家:“你敢去我就打断你的腿!”
郑月英:“我给你生了俩儿子给你做牛做马!我去买配方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么!你敢!”
卫家灌下大半杯茶:“我话不说二遍!”
说完他也不回房,木沙发上倒头就躺了下去。
郑月英气得冲他腿肚子上踹了好几脚,卫家就给她回了震天响的呼噜。
最终郑月英一咬牙就到村尾去了,看到宋盈君的“君盈火锅店”生意红红火火,居然还有人在院子墙根坐板凳上等着进去吃,她眼都快瞪出血来了。
门两有俩男人守着,说是宋盈君请的招待客人的,一开始还笑着个脸,一听到郑月英报了名字,笑容就淡了,让她在门口等。
郑月英心里不满,但那俩人高马大,看着不像好惹的,她只得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宋盈君才出来。
郑月英开门见山:“咱们好歹也是亲戚,你配方给我一卖份。”
宋盈君听了缓了好一会儿,气笑了:“不好意思了,我不没有你这种亲戚,不卖。”
郑月英:“哟呵!赚了几个臭钱就看不起人了!不认穷亲戚了是吧?”
宋盈君:“是啊。”
这话气人得很,郑月英噎了噎:“那……你把配方卖给我,上次你害我蹲了一个星期号子的事儿我就当过了。”
宋盈君冷下脸:“你不从我眼前消失,上次你来我家地里下药的事儿,我就找人登报,保证去你家吃饭的客人人手一份。”
郑月英顿时破防,叉起腰正准备骂人,眼角余光一撇,就看到卫家提着根粗扁担朝她冲了过来来。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耳边就响过一阵风,那扁担就砸在她腿边!
卫家没真的打他媳妇,那扁担下下都扫在地上,扁担头都扫秃了皮。
郑月英头皮没少一根,噪门奇大,指着卫家又骂又叫。
宋盈君冷眼看着,直接去推车:“你们先打着,我去打电话报警。”
卫家黑着脸把大喊大叫的郑月英拖着衣领回了家。
第59章
这事儿动静挺大,据说郑月英把卫家从村尾骂到村头,还跑到大队去让村长评理。
村里就没谁不知道这事儿的。
这事儿闹得卫疆也知道了,村长专门给他去的电话——
“疆子,我们村干部和保卫科的同志已经做过你二嫂的思想工作了,也想继续帮忙,但村子现在在发展,事儿多,这毕竟又是
你家家事,你二嫂那脾气你也晓得,我们也为难。”
卫疆再打电话给宋盈君的时候说:“你也该多请两个人在家里帮忙了,我有几个兄弟也退伍了,让他们上咱家帮忙看看。”
“我已经请了两个男迎宾了。”
“那行,你考察一下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是再不行,就让我兄弟顶上也行。”
虽然用不上卫疆的兄弟,宋盈君觉得也是得再多请几个人了。
村尾的大桥工程进度很快,来村里吃饭的,也有一批固定的,镇上的各大厂和单位的职工。
更不用说到了周末的时候还有附近镇和市里的人。
火锅店一开起来,人手严重不足,虽然食材提前处理过就行,但就只宋盈君一个人还是险些忙不过来。
几个孩子偶尔早放学和周末会帮忙,时不时给客人摆个碗打个热水,把菜端上桌之类,但宋盈君尽量不让她们帮忙。
宋子君还是改不掉她莫名的愧疚感,好几次都跟宋盈君提读完小学不读的事儿,说她自己成绩不行,不如趁早帮宋盈君忙。
她觉得自己不配这么舒服。
宋盈君因些每晚都给宋子君洗脑:“你知道晓华姨吧?”
宋子君点点头,她最喜欢晓华姨,谈吐大方,每回来都给她带好吃的糖果饼干,还有金币巧克力和她没见过的外国巧克力。
金币巧克力姐不让她吃太多,但晓华姨带来的,姐看过说是黑巧克力,只要她乖乖正常吃饭,没管她吃多少。
另外两个妹妹都不爱吃黑巧克力,说苦,不够金币巧克力好吃,但她就爱吃这个!
这个吃进去是有点儿苦,可是特别香!从舌尖香到喉咙,特别好吃!
她还喜欢晓华姨的衣服,头发,还有她说话的样子……
于是她说:“知道的,大家都说晓华姨特别厉害能干!”
宋盈君见妹妹眼里闪着光,知道妹妹是崇拜孟晓华的,说:“晓华姨就是念了很多书,现在才这么自信和过得自由自在,也就是别人说的厉害能干。”
宋子君有点儿反应过来了,很多事她其实都懂,她也知道姐姐希望她念书,想了想,说:“那我继续念书,以后像晓华姨一样出息!”
宋盈君笑着摸摸妹妹的头:“你就念好书,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哪怕没跟晓华姨一样,那也是有出息。”
宋盈君这段话宋子君听得似懂非懂,什么都不干,也叫有出息吗?
可姐姐看她的眼神又让她忘了这些疑问,反正她知道,她姐是世界上最疼她的人!
她听她姐的!多念书!以后有出息了,让姐不再像现在这样开店辛苦了!
宋盈君见妹妹打开了心结,又去给卫家娣做思想工作。
没想到卫家娣小人鬼大,比宋子君还早慧。
宋盈君才说个开头,她就笑眯眯地说:“嫂,我会好好读书的,我喜欢读书,是老师教我们,课余时间替家里人分担家务。”
说着她又窜下床去,在床对面的写字桌边的椅背上挂着的书包里翻,再回床边坐宋盈君旁边,手里多了本音乐书。
宋盈君看着上头印着的歌名《人人叫我好儿童》正纳闷呢,卫家娣就唱了句——
【好孩子!爱劳动!人人叫我好!儿!童!】
调子是对的,就是卫家娣是吼着唱,儿歌唱出了“大河向东流哇”般绿林好汉的气势。
宋盈君给听笑了。
卫家娣性格比宋子君乐观外向,宋盈君确定她真的这样想,这才放下心来。
剩下丫丫,宋盈君让苏美兰跟孩子说说。
苏美兰说:“老板娘,丫丫没觉得在干活,她天天回来跟我说玩得特别开心呢!”
苏美兰还哭笑不得地给宋盈君展示丫丫的玩具——
一套日历纸折的桌椅,一块块对叠好几次的厚纸板拼成的,别说还做得挺好看。
一些吃完的果冻塑料壳,什么形状都有。
还有吃酸梅粉的小勺子,冰棍削的小铲子等。
苏美兰一一数完:“呐,这些都是她们玩过家家的玩具,桌子,椅子,还有纸折的篮子呢,这果冻壳每次玩完她还要洗干净擦干,她说这是她煮饭的锅……她还有个箱子专门收着呢,我都不能碰……”
“她最爱玩开饭店的游戏,在你家的时候她看着两个姐姐帮忙,两个姐姐又不让她干,她看着手可痒了,回家玩到我不喊她都不停。”
苏美兰无奈又宠溺地看向女儿的房间:“之前在镇上的文具店那儿买过过家家的玩具给她,她也全部收进箱子里,就是平时不舍得拿出来玩……”
宋盈君了然,看着苏美兰说:“你们现在这样,挺好的。”
苏美兰眼眶热了热:“所以我一直都很感激你。”
宋盈君不好意思起来:“别别别,又说这个,你帮了我不知道多大的忙,我来跟你商量个事儿……”
店里人手不足确实不能一直这样拖,宋盈君打算再招个两个女工。
宋盈君说:“你对我两个店都上手了,到时新来的人得拜托你给我带带,你的工资也得再提提了。”
苏美兰也没再推辞,她是知道老板娘这个人的,她要是不肯提工资,老板娘肯定会在别的地方补给她,她就马上答应了。
苏美兰也早想跟宋盈君提了,自从村里的火锅店红火起来,她跟宋盈君就改了镇上开店的时间。
早上苏美兰干完农活,先在火锅店帮忙,跟宋盈君备一些菜,紧接着她上镇上小学对面开店。
下午小学放学和工人下班那波生意,她时间缩短了,每每都要跟客人道歉说她要打烊了。
然后她要赶回村里,这时火锅店正是多人来吃晚饭的时候。
虽然时间能勉强凑合,可到底只有两个人,干一段时间之后,两人都明显有点儿吃不消。
但苏美兰不好意思先提这个。
她知道做生意难,很多看着不起眼的地方都要花钱。
她觉得老板娘自己一个人能想么这多么开店的主意,还能快速落实下来,这点特别厉害也特别不容易。
但宋盈君先提了,苏美兰是说干就干。
宋盈君买了红纸,拿了几个小孩子练字的毛笔和墨水写大字。
苏美兰自己煮了一小锅浆糊。
两人很快就在村里显眼的地方,和镇上的店门口都贴上了招女工的红纸。
女工还没招到,有些晦气的就先上门了。
来的人是宋志国,提了好些东西来——两盒年糕,两桶花生油,几袋腊肉,一箱苹果。
宋志国还是习惯性挂着那副慈父的嘴脸,说:“我跟你妈都舍不得吃,自个儿留一点,你带着几个孩子,分给孩子们吃。”
宋志国这人说话的方式,宋盈君熟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