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佳傻眼了,她是真没经历过。
那天晚上,她就跟宁时春抱在一起睡了一晚上,她是真以为这样就算睡了。
造孩子真的还得这样吗?
孙佳佳看到后面,声音都有点抖:“丽丽,那个女的是不是很疼啊?她怎么一直在那么痛苦地叫。”
原来造孩子这么疼,怪不得以前总听长辈说,要孩子不容易,那么疼,可不是不容易么。
“她不疼,她很舒服,”丽丽听到她这么问,都要怀疑她是真的经历过,还是嫌自己总给她介绍对象太烦了,才那么说。
“你不是经历过吗?怎么还会觉得疼……哦,我知道了,是不是你俩都是第一次,宁时春技术不够好,把你弄疼了?
你等着,我给你拿另一张碟,你带去跟他一起看,你们照着做就不会疼了,其实刚开始的几次是会有那么一点疼的,忍忍就过去了。”
孙佳佳已经红成了一只虾,忙说:“不用不用,你自己留着看就行。”
丽丽不由分说地塞给了她:“怎么不用,他技术不好,以后难受的是你,拿着拿着,不用跟我客气!”
孙佳佳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了。
她想起宁时春昨晚的表现,他好像也不知道生小孩要那样做的样子。
只是收下后,要怎么把这个碟片给他看,又成了个问题。
宁时春帮忙做好要摆摊的东西,又做好面团,终于能抽空去找她。
孙佳佳的好朋友丽丽一直看他不太顺眼这事,宁时春也知道,但他没往心里去,因为他知道丽丽对自己对象很好,经常收留她。
宁时春知道这会儿想见孙佳佳,要直接去丽丽家。
不过今天很奇怪,丽丽好像没那么敌视他了,却又用一种很奇怪的、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他们。
不等宁时春问,孙佳佳赶紧拉着宁时春往河边走,那边人比较少,适合说话。
宁时春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跟孙佳佳说起自己涨工资的事。
孙佳佳也很高兴:“那我明天也去店里帮忙。”
她觉得自己果然没选错,丽丽介绍的那些人再好也不如宁时春踏实。
宁时春迟疑道:“可是我三婶说,你去家里做客,不能让你干活。”
“没事的,我们之间现在还需要分得那么清楚吗?”
宁时春想到昨晚,脸又红了:“好、好像确实不用分得那么清楚,在我心里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
“这就对了,”孙佳佳再接再励,“你明天要一个人支撑厨房里的所有事,厨房里的事我也帮不上忙,只能在外面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了,这样等以后你自己开店的时候,我也能帮得上你。”
孙佳佳说的话,完全符合宁时春对未来的畅享。
他立刻有些激动地握住孙佳佳的手说:“好!我们一起努力!明天我三叔和三婶都去县城找人修整县城的铺面,你去了有什么不会的,问我妹妹就行,丹萍脾气也挺好的,我会跟她说,让她带带你。”
孙佳佳说去就真的去了,她也不管别人在心里怎么想自己,说她倒贴也罢,脸皮厚也好,只有她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比在家里累死累活还得不到认可要好多了。
至少宁时春的家人里,除了他妈妈,其他人都没有看不起她。
他三婶看到自己去帮忙,还问她有没有吃早饭,然后不等她回答,就让宁时春给她煮一碗米粉吃。
还问她:“让他给你煮羊肉米粉好吗?”
“好,谢谢三婶。”孙佳佳厚着脸皮应下。
她不挑食,早上吃一碗煮米粉,这在她家,是她爸和她弟弟才能有的待遇,她在家只能喝掺少许大米的苞米粥配咸菜。
就这样,多喝一碗,她奶奶都要拿眼睛瞪她。
“别客气,来这里就当在自己家,”赵如月说完对着厨房又说道,“小春,我看佳佳唇色有点苍白,你给佳佳多放点肉,多吃肉补气血。”
厨房里传出宁时春的声音:“好的三婶,我知道了。”
孙佳佳笑笑,没有就这么站着等,十分有眼力劲儿地帮忙收拾桌上客人吃完的碗筷:“这些收拾起来后,要放到哪里?”
赵如月正想说让她不用干这些,坐着等就好。
就听到宁时春说:“三婶你让佳佳做吧,我们都说好了,提前学起来,以后我们开店就不会手忙脚乱的了。”
他这么说,赵如月也不拦着了,给孙佳佳指了指放碗筷的地方,回到后面房间,把刚刚的事告诉他。
然后说道:“我看跟佳佳在一起,小春也成长了不少,也更有担当了,已经开始学想着开店的事了。”
宁绍明听了也觉得欣慰:“他要是真能成长起来,我也就放心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想明白,真的把店开起来后,那些彩礼根本不是个事。”
其实宁绍明也可以提醒宁时春,但他总觉得,上赶着不是买卖,别人教着催着去开,总是不如他自己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这件事。
赵如月说:“他们俩都还不到二十呢,慢慢来吧。”
宁绍明:“也不是小孩子了,放我们那会儿,有些人孩子都满地乱爬了。”
赵如月心里在想着:等再过十几年,你儿子闺女长大的那个时候,别说二十了,三十还像个孩子的一抓一大把!
她提前给他打预防针,以免闺女这辈子还不想结婚的话,他催婚不成破防:“时代在进步嘛,你总不能拿老一辈的眼光来看年轻人,以前我们爸妈那一代,孩子还能随便生呢,轮到我们又怎么样?”
“也是,说来说去,还是我大哥造孽!”
“大嫂上次去看过后,回来说什么时候判了吗?我都没来得及问。”
“那个事牵扯的人不少,还是跨省的案件,没那么快,还有得等,不过大哥手上的货没卖出去过,应该不涉及到贩。毒,再加上他认罪态度好,还提供了一些线索,命应该是能保住了。”
两人正说着,听到宁时秋喊:“爸爸妈妈,郑阿姨来了!”
“来了!”
宁绍明提着赵如月的包走出去,那包里放着卷尺之类的工具。
他们得先去把房子量一下,才知道大概要买多少材料,然后跟工人谈价钱。
到了地方,宁绍明量尺寸,赵如月拿着本子记。
她边记边大概在另一张空白的地方一个简单的平面图。
四个房子都量完,又马不停蹄地去找工人。
在县城没有什么人力市场,很多小工都是蹲在批发市场附近的路边。
没人找他们干活,他们就在批发市场帮人搬货卸货,也有开着三轮车等着帮忙运货的。
但是批发市场也不是时时都有那么多来采购的人需要人帮忙搬运东西。
像赵如月自己家,每次都是包车来的,他们买的东西很多都不算重。
司机会帮忙搬东西,加上她自己和宁绍明力气也不小,每次来两个人足够了,根本用不上雇人。
两人一到批发市场附近小工聚集的地方,还想着先好好看看,一群小工就围了上来,主动问他们是不是要找人干活,然后此起彼伏地喊价,还有越喊越低的趋势。
但是他们找人干活也不是只图价格低,最后找了一对说自己砸墙、砌砖、刷墙、安装修理门窗、铺地砖等等都会的夫妻。
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还请人把自己做过的活都拍了下来,做成一个册子给找小工的人看,价格也在正常范围内。
赵如月觉得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还挺花心思,不是那种干一天算一天的人,于是就选了他们。
到了地方,赵如月先拉闸断电,然后把需要砸掉的墙附近的电线,全部暂时改到另一面不砸的墙上。
接着才让他们砸墙。
正好要砸墙的房子有两间,他们还以为是男的负责砸墙,没想到那对小工夫妻俩,问清楚要砸哪里后,检查了一下,就一人轮着一个锤子,分别负责一个房间,同时开工了。
需要砸墙的这两间,选的是只有厨房,没有厕所的两间,一间准备开面包蛋糕店,一间开米粉店。
有厕所没厨房的两间,一间用来开赵如月的维修店,另一间租给纪慧萱。
小房间没必要留下,砸掉,后面的厨房面积太小,不够用,也要砸掉。
厨房的墙砸掉后,得重新再砌一个合适的,面包店和厨房跟米粉店的厨房也有区别。
面包店的厨房更大,还需要弄个让人看到里面的大窗户,米粉店的厨房,窗口就不需要那么大,只要足够传菜就行。
砸下来的砖修整一下,能用的砖就用水泥刮刀修一下,就可以重新利用。
赵如月看那对夫妻会的东西,不是两个人各自会一点,各自负责不同的活,加起来才会那么多,而是夫妻俩都是每样都能干,但拎出来一个也是能单独干活的人。
干脆就让他们各自负责一个店,仔细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这样他们只需要负责自己那一间就行,还不容易弄乱。
砌墙的水泥沙子和砖头早就准备好了,全都分别堆放在房子里。
那对夫妻干活的时候,赵如月和宁绍明也不是双手插兜看着,也得帮忙修那些砸下来还能用的砖头、搅拌水泥、给他们打下手,拎水泥到旁边,好方便他们砌墙。
一个上午过去,两个房子的小房间和厨房被砸掉后,又从新砌好,建筑垃圾也清理干净了。
新砌的墙还需要晾干,两个装修师傅开始修理门窗,把门窗该修的修改换的换掉后,才能清理其他墙壁,给墙壁找平后,刮水泥再刮大白。
在两个师傅修理门窗的同时,赵如月也开始着手处理水电。
水电是她自己亲自上手做的,本来还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但是转头一想,现在装修市场也规范不到哪里去,没准别人的手艺还不如她。
县城很多人装修,水电还是走的明管明线,做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合她心意。
她还有电工证呢,电工证也是自己考的,不是买的,现在考证市场也不规范,找来的人可不一定有,有也不一定是自己考的。
而且这是自己的房子,只要注意安全,做成什么样都没人会指责自己,做错了随便改,多好的练手机会,错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
赵如月一咬牙,真就直接自己上了。
第110章
“咦,现在就要安装水管和电线吗?”两个装修师傅都觉得很惊讶。
他们也做这一行好几年了,在县城接过不少活,不能说已经把县城的商品房都看过,但也见了不少。
他们见过的每一户,几乎都是在刷完墙壁后,才会走水电。
平时专门做水电师傅交流时,那些师傅大概说起来,也是说等刷完墙才会做水电。
赵如月刚好有些累了,她放下手中的开槽机,坐下休息。
这开槽机是她借的,现在没钱买这些工具,好在有夜校班的同学。
她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说读书时的同学以后都是人脉了。
看看现在她这些人脉,想借点什么工具都能借得到,要不是读了这个夜校班,她上哪认识这么多人平时根本不会接触到的人去?
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不得不说,这钱确实花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