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料台上好几种小菜,如果有个味道比较稳定的话,客人的抱怨会比较少一点,因为至少有一个比较好吃,不会让人觉得店家不想让客人拿太多,才故意这样敷衍。
宁绍明仔细尝了尝,又认真观察过。
苏胜楠她奶奶用来做酸萝卜的那些萝卜,每个都不大,应该是那种河边沙地长的小白萝卜。
最大的只有两根手指粗,不到一个巴掌长,咬着很脆。
他观察完又拿一个萝卜啃,边吃边问:“你那个小徒弟家里的萝卜还有多的吗?”
赵如月也在啃,她根本停不下来:“没问,你想买?”
宁绍明说:“要是她家有比较多,或者可以稳定供应的话,可以买回来切成小萝卜丁,放在店里当免费的小菜,这样小勇和小春可以少做一样,买酸萝卜花不了多少钱,也不会增加多少成本,还能给他们省点事,现在他们也挺忙的。”
店里暂时不打算多招人,只能在别的地方给员工减少一些工作量了。
第117章
本来能跟老板学技术,苏胜楠已经够高兴的,没想到给老板送个谢礼,竟然还给自家送来了一个小生意。
赵如月赵苏胜楠说要买她家腌萝卜的时候,苏胜楠想着,既然老板和她家人都喜欢吃,干脆都送给她。
家里还有不少,这些腌萝卜,只有盐花了点钱,萝卜是自家地里种的,还特地选的长不大的小萝卜来腌,算起来根本没花什么钱。
自家留一小坛子,其他全送来,也不心疼。
可听到老板说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只要她家的腌萝卜,味道跟她现在送的差别不大,以后会一直跟她家买。
苏胜楠那些还没说出口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因为她家是真缺钱。
她感觉自己快被接二连三的好事砸晕了。
回家一说,她奶奶也很高兴,张罗着明年多种点萝卜。
他们家有好几块地在河边,却不是好地,而是沙地,以前要么种萝卜,要么种西瓜。
种西瓜需要比较费心管理,种萝卜就好收拾多了。
这次打算全都种上萝卜,又听苏胜楠说:“我师傅说,这种小萝卜腌出来的酸萝卜最好吃。”
她奶奶种了一辈子地,稍微一琢磨就知道该怎么做自家能多种一季,多增加一些收入。
转眼又是一年,镇上很多出去打工的人,多数在过年前几天放假,回老家过年。
平日里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大城市里,越是临近过年,城区越是空旷,店铺关门回家过年的也很多。
但县城和镇上的店铺,却是越临近过年,生意越好。
年前几天都是集日,镇上的集市和县城的商场、市场……到处挤满了买年货的人。
出门一趟,午饭当然不会回家再吃,有些人甚至早早出门,连早饭都在外面的店里解决。
宁绍明的两家餐饮店忙得脚不沾地,镇上幸亏有放假了的宁丹萍和赵如月娘家的几个孩子帮忙,宁时春和孙佳佳才不至于忙到,连上个厕所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县城这边除了原先的服务员,同样放假的宁时秋和宁时夏也去帮忙了,只是县城的客人比镇上还多,镇上也就上午这段时间特别忙,到了下午集市散了就好点。
县城的店是从早上到晚上九点多都还有不少客人,宁绍明不得不招了两个临时工来帮忙洗碗,让原先洗碗的大婶也充当服务员招待客人。
面包店里,宁绍明这几天特地把平时做面包和蛋糕的量翻倍,每天依然卖得精光。
赵如月的电子专卖店更是生意红火,第二批MP3和MP4她进货的数量比上次翻了一番,可在过年前这几天也卖得差不多了。
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样式卖完后,还是不断有客人来问。
但临近过年,工厂那边都放假了,也没法临时进货,只能推荐别的样式。
有些人买了MP3或者MP4后,听说她家下载音乐的速度特别快,也特别全,就又顺便在她店里下载音乐或者视频,店里的这台电脑忙到机箱都快冒烟。
幸好这电脑不是买的整机,而是她自己组装的,性能比较好,才没在重压之下罢工。
就这样赵如月也要两边跑,把一部分要下载音乐和视频的设备带回家,用家里的电脑下载好再送到县城,才勉强能支应得上客人的需求。
原本她还会接维修MP3和MP4的活,但年前光是卖东西和下载东西都忙得要命。
维修的活只能推到年后,要是谁等不到年后,就只能去找别人修了。
于是维修的话也攒了一大堆。
年前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算完。
大年三十这一天,明明早上还忙得脚打后脑勺,一过大年三十的中午,拥挤的人群像是涨潮后又退去的潮水,十分迅速地消失了,各自退回家里,杀鸡宰鸭,准备年夜饭。
街上变得空荡荡的,只留下一地的垃圾。
赵如月和宁绍明关门前,把四家店的员工都聚在一起,给他们发准备好的年货分,有一部分是每个员工都能得的东西。
分别是一盒用礼盒装的各种比较耐放的面包,一盒店里做的桃酥礼盒、然后还有一桶油、一箱水果、一张面包店一百块钱面值的购物卡。
而丁勇和宁时春这两个掌勺的厨师,除了员工都有的年货,购物卡比员工多一张,还有三包干货,分别是一包干香菇、一包桂圆干、一包核桃。
另外还每个人还额外多发了一个月的工资,当做过节红包。
宁时春和孙佳佳不在县城,赵如月就把他们的提前留出来,跟自家买的年货放一起,等会儿回去的时候再带回去给他们。
店里的员工都没想到,过年还有这么多东西发。
丁勇喜滋滋地说:“听说我爸单位,连工资都拖欠,更别说今年的过年福利了,这次没准我带回去的东西是全家最多的。”
“是呢是呢,”平时负责洗碗的婶子也抱着东西笑眯眯地说,“我之前听说,别家店都不发过年的东西。”
甚至有些店只是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就算过节福利了。
这洗碗的婶子交际能力非常厉害,跟附近别家店的员工几乎都认识,所以别人那边但凡有点事,她很快就能还知道。
之前看别人家比他们放假快的都没发什么东西,她都没对过节福利抱有什么期待,毕竟是私人店铺,不发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只要这份工作能一直做下去,她就很高兴了。
但是能有过节福利,当然是更高兴的。
昨天老板让人把那些过节福利送来的时候,店里的人还以为那些油这是老板买回来留着店里用的,水果、干货什么的,买那么多,是留老板自家过年走亲戚。
没想到是发给他们,高兴过后,又有个甜蜜的烦恼。
“这么多东西,可怎么带回家?”
赵如月道:“这还不简单,我跟郑师傅说好了,分两批回镇上,把你们送到家门口,车费我们也包了。”
“老板大气!”
“老板也太好了!”
“明年我一定更勤快努力干活!”
一群人七嘴八舌嘻嘻哈哈地说好话,把赵如月逗笑了:“别贫了,郑师傅的车已经在门口等着,谁先回去,你们自己商量好。”
员工们又赶紧商量谁先回去,分好了人,第一批送到之后,郑秀又来接第二批。
赵如月和宁绍明各自检查好店里的水电、门窗,锁上店门,带着中午闲下来后,才临时抓紧时间跑去买的年货,坐上郑秀的车,长舒一口气:“可算忙完了。”
“是啊,这几天累得我每天回家倒头就睡,有时候还没法睡整觉,很多长途车半夜才到服务区,跟别人约好去接,睡到一半又得爬起来去接人,”坐在驾驶座上的郑秀也感慨,“去年我都不敢想,今年是这么过来的,往年这个时间,我已经在家杀好鸡了。”
郑秀过年前这几天也忙得很,在县城和镇上来来回回地接送客人,以往还要等一段时间车子才能做满。
这几天,车子只要往客运站那边一停,要不了几分钟,车上的位置就坐满超员了。
人是一车一车地来回拉,除了凌晨去服务区或者县城客运站接打工坐长途车回来的人,很多时候来回都不会空车。
毕竟有人回镇上,也有人从镇上去县城玩,平时去县城的都没那么多,一到过年,很多人都想带家里孩子去县城逛逛,买点年货或者给孩子买新衣服。
今天这是她的最后一车,只有赵如月一家四口和他们家的年货。
“不过忙也是值得的,年前这段时间,挣的比平时一两个月挣的钱还多。”想到这段时间挣的钱,郑秀又觉得不累了。
到了家,宁时春和孙佳佳正在店里打扫卫生。
镇上的人散得比县城还要快,店里早就没客人了。
不过赵如月提前打电话回来,让宁时春和孙佳佳都先别回家。
他们俩忙了那么长时间,突然闲下来,还挺不习惯,干脆帮忙把门面和厨房里里外外全打扫了一遍。
年前要大扫除,但因为前面的店铺还要招待客人,赵如月和宁绍明就只先打扫了后面住的地方。
本来想着今天回来再打扫店铺,没想到回来的时候,他们俩已经打扫得差不多了。
赵如月从车上下来,看着正在装垃圾的宁时春和正在归置扫把簸箕的孙佳佳说:“好不容易没客人了,你们怎么不多休息一下?”
宁时春憨厚地笑了笑:“闲下来反而浑身不自在,刚好有空顺手就做了。”
“别收拾了,过来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留着我们自己收拾就行。”
两人听了忙放下手上的活过去帮忙搬东西。
东西搬下来后,赵如月就给他们俩分。
宁时春也没提前知道还发过年福利这事,收到的时候人都是懵的:“是让我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吗?”
“不是给他们的,给他们的是另外的东西,到时候你三叔自己拿去给他们,这些都是你的员工福利,佳佳也有,等会儿你帮佳佳送到她家去。”
孙佳佳看到这么多东西,心里想的是,如果自己已经跟宁时春结婚就好了,那样他们的小家就能有两份福利,现在这些东西送到她家,有多少能进自己嘴里?
可她不带回去也不行,县城的员工应该也有这些东西,她爸妈肯定会知道的,要是不带回去,他爸和她奶奶还不知道说什么难听的话。
孙佳佳只能收下,然后跟赵如月和宁绍明道谢。
不过收下东西之后,孙佳佳私下跟宁时春说:“我爸妈不知道我在店里干活算正式员工,还拿工资,这些东西就算是你今年给我家送的年礼,你可别再送别的去了,知道了吗?”
“这样真的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听我的!要不然你买别的东西送去又得花钱,彩礼得攒到什么时候?如果我家里不要那么多彩礼,我们也不用这样。”
孙佳佳没跟宁时春说,其实在她家里人以及很多人眼里,她现在就是倒贴宁时春的免费劳动力,所以是不能拿到过节福利的。
但是自己的日子到底好不好,只有她自己知道,只要她能确定宁时春自己不是这么想的就好。
宁时春想到彩礼的金额,就听了孙佳佳的,没再另外买东西。
他今年才攒了六千块钱,要是按照这个攒钱的速度算,还要四年他们才能结婚。
三叔把镇上的店彻底交给他来管后,又给他涨了点工资,如果工资能全攒下来的话,再要两年多就攒够彩礼钱了。
不过在店里干了一年的活,后面几个月又自己管着一家店,宁时春想着自己应该也锻炼出开一家店的能力了。
他计划着,明年再在三叔店里做半年,然后提前跟三叔说一声,再招个人来镇上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