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聊着这一年各自身边发生的事,说着说着,谈到孩子读书的问题。

  有几个人年纪比赵如月和吴丽都大些,结婚也比较早,小孩比她们家的孩子大好几岁,现在已经上初中了。

  其中一个说起这个,眉头不由自主就皱起来了:“我家那小子说读不下去,不想去学校了,可他初中都没毕业,年纪也不够出去打工,我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另一个说:“我儿子也是,我们一年到头不在家,没法管他,他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也不太懂,又溺爱孩子,那小子这个学期都没怎么去上学,拿了生活费,骗他爷爷奶奶说去学校了,其实是去县城的那个什么网吧打游戏。”

  赵如月诧异地问:“他没去上学,老师不给你们打电话,也不来家访吗?”

  “电话打过,老师也来家里找过,可我们都不在家,离得太远也回不来,知道又有什么用?我们总不能不干活了,回来专门守着他,来回一趟路费可不便宜,总是回来,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去。

  唉,他不想读就不读吧,反正那小子也不是读书的料,我跟他爸现在只要求他能混到个初中文凭,到了年纪,就带出去跟我们一起干活挣钱去。”

  “现在镇上和附近村子好多小子都这样,学习好的少,混的多,我听人说,很多初中生半夜都爬墙跑出学校,去游戏厅和网吧玩,老师也没法管,有些厉害的,连老师都打!”

  “啧啧,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管,一个个都是小少爷小公主,想想我们以前,哪敢打老师啊?不被老师收拾就不错了,以前老师家农忙,还得去帮老师干活呢!”

  “要是我家的孩子跟如月家的孩子一样读书厉害,我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供他读,可他自己不争气呀!”

  “像小丽家的妙妙那样也不错,小丽,你家妙妙学习成绩也挺好的吧?是不是快上初中了?”

  吴丽点头:“今年九月份就上初中了,妙妙还好,比较懂事,让我们俩很省心,就是我家圣德太皮了,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聪明是挺聪明,就是不把那点聪明用在学习上。”

  有过来人告诉她:“趁着你家圣德还小,你跟文发可得好好管管,要不等他上初中就难管了。”

  那几个儿子上初中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点头,说自己儿子就是这样,小时候虽然也有点淘气,但还是挺听话的,大人能管得住。

  有个人的儿子,小学时学习成绩也不错,时不时考试还能拿奖状回家。

  可一上初中就变了,特别不耐烦大人的管教,说也说不得,多念叨几句还跟大人急眼。

  身边这一个个例子,让吴丽听着越发担忧自己儿子以后也变成这样。

  几人聊着天,菜择好了,话题也变成了别的事。

  等饭菜做好上桌,其他人都把刚才聊的事情抛到脑后,只有吴丽还一直记着,并且为儿子的事心烦不已。

  赵如月看出她整个人吃饭时全程都有些心不在焉。

  等吃完饭,其他人都回去了,赵如月跟吴丽认识最久,关系也比较好,就特地留下来关心了一下:“你今天怎么了?吃饭的时候跟神游似的。”

  吴丽跟她说出了自己担忧的事,边说边叹气。

  赵如月听完也忍不住跟着叹气:“这事确实不好办,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个家长都很头疼,别看我家这两个孩子看起来挺好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

  吴丽对这个也特别有感触:“这话确实没错,像妙妙就不怎么用人教,她自己就会主动学习,脾气也好,特别听话懂事,还会帮大人照顾弟弟,圣德就太不让人省心了。”

  她想了想跟赵如月说起自己心不在焉地吃饭时,想出来的办法:“你说,我和文发把圣德带到鹏城去上学怎么样?我听那几个嫂子说她们儿子的事,很多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离得太远没法管,孩子才变成那样,我们把孩子带在身边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

  赵如月听得心里一咯噔:“那妙妙呢?”

  “妙妙天生就懂事,不用我们操心太多,而且她也快要上初中了,不好转学,听说没在那边上过小学,去那边很难跟上别人的,圣德还在上小学,转学就比较方便点。

  而且圣德当初提前了一年上学,转学过去可以留一级,比较好追上别人的进度,妙妙成绩好,以后可能要考高中和大学。

  她就算去那边读了初中、高中,高考的时候也要回来考,何必再折腾呢?

  圣德读书不太行,以后考不上高中的话,可以在那边读个中专,听说那边的中专读出来学校还给联系工作。”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最让吴丽无奈的一点:“我们不是本地人,带孩子去那边读书,择校费可不便宜,我们俩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挣的那点钱,真不够把两个孩子都带去,要是有钱的话,我怎么可能不想两个孩子都带在身边呢。”

  赵如月听她话里的意思,似乎是真打算带黄圣德去了。

  “要不,你们回县城?我现在开店卖MP3、MP4,生意不错,货源是厂家直供,在厂家那边有熟人,货源很稳定,现在县城卖这些的店不多,文发口才那么好,我觉得你们也可以开店卖那些,如果做成了,既能挣钱,也能离家近点。”

  赵如月没把话说得太绝对,其实如果他们真愿意做,凭黄文发那三寸不烂之舌,又有自己的经验和帮助,想失败都很难。

  想当初她和宁绍明回来的时候,可没人帮忙,也没人告诉他们怎么开店。

  他们几乎全是自己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要是吴丽和黄文发回来,有人带着做,情况可比他们那时候好多了。

  不过赵如月也不能直接打包票说一定能成,她只能给个建议,毕竟什么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能成功的。

  吴丽摇头:“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你们能成是你们有创业的闯劲,也有本事,我们俩不行的,没有那么大勇气。

  万一开店不成,赔本了,那我们这两年的工就白打了,还不如老老实实打工,安安稳稳地挣一份工资,文发才升到炒菜师傅的位置没几个月,我们实在不敢像你们当初那样,说辞职就辞职了。”

  她这么说,赵如月也不好再劝下去,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

  只是让吴丽再多考虑考虑,只带一个孩子去,另一个孩子也太可怜了。

  就是上辈子,她都没有过只带一个孩子在身边这样的想法。

  跟吴丽聊完回去后,赵如月跟宁绍明说起这个事,让宁绍明改天遇到黄文发的时候,也劝劝黄文发。

  宁绍明也觉得这样不太好,隔了一天遇到黄文发,跟他聊到这事,就劝了几句,也跟他说,不想开电子专营店,可以开餐饮店,自己可以帮忙。

  可黄文发也跟吴丽一个想法,还是舍不得刚涨薪的工作,仍然更倾向于继续去鹏城打工。

  看他心意已决,宁绍明就没再劝,回去后跟赵如月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别人已经决定的事,我们也没法强求,劝也劝过了,就这样吧。”

  几天后,镇上去鹏城的人一起包的长途车来镇上接人。

  赵如月看到吴丽和黄文发带着黄圣德上了车。

  黄妙妙没哭,看起来很淡定的样子,脸上甚至还带着些笑意。

  倒是黄圣德不想去陌生的地方读书,舍不得跟自己玩得好的小伙伴,哭得稀里哗啦的,还扒拉着车门,不想上车。

  黄文发板着脸,揍了他一顿,把他直接提溜上去了。

  车子开走后,赵如月听到有嘴碎的人问黄妙妙:“妙妙,你爸妈怎么只带你弟弟,不带你一起去?”

  赵如月皱眉刚想说一下那个人,就听到黄妙妙说:“带我去干什么,我又不像圣德那么皮,用不着我爸妈天天盯着,他们把圣德带走,我还自由了,不用再带圣德了,要不他有点什么,总是害我被骂!”

  那人又问:“那你爸妈走了,你想你爸妈怎么办?”

  黄妙妙:“我不想。”

  “怎么会不想?为什么不想?我看别人想爸妈都想到哭了。”

  黄妙妙不屑地说:“想有什么用?哭又有什么用?只有弱者才会哭!”

  那个人还想继续追问,赵如月就走过去打断了:“妙妙,你跟我来一下。”

  黄妙妙也不耐烦应付那个人了,跑到赵如月身边:“什么事呀,如月阿姨?”

  “你跟我去我家一趟,有点东西给你。”

  黄妙妙忙不迭跟着赵如月走了。

  其实赵如月没什么给她,只是想带黄妙妙离那个人远点。

  她带着黄妙妙回到家,想了想,想起吴丽说黄妙妙晚上睡觉脚抽筋的事。

  就给黄妙妙拿了一瓶给自家孩子买的儿童钙:“我听你妈说,你睡觉时会脚抽筋,应该是长身体缺钙了,她说要给你买钙片,我也忘了问她有没有买,刚好想起我这里有几瓶儿童钙,你拿一瓶去吃,看看能不能缓解。”

  黄妙妙说道:“谢谢如月阿姨,不过你和绍明叔上次送的牛奶家里还有,我妈说怕我又喝牛奶,又吃钙片,会补过头,等我把牛奶喝完,她再在鹏城买了钙片,寄回来给我。”

  赵如月听到她的话也没硬塞,想了想食补可能比药补更稳妥,就又让她带了一箱牛奶回家。

  过完年,赵如月和宁绍明继续开店。

  他们为了让生意尽快回温,做了几天春假促销活动,吸引客人。

  忙过春节促销活动那几天后,宁绍明没那么忙了,想起带他妈看病的事,老二那边还没动静,正想打电话去问问。

  不过还没来得及打电话,就从他爸那里听说,老二终于带老太太去看病了。

  宁达一大早就溜达着来宁绍明这里看电视,跟他说:“你二哥昨晚上来把你妈接走的,说是今天早上从县城出发,到市里时间比较早,就不用排队太久,他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没去,要不然我去了,一准是我当那个看着你妈的主力,那要他还有什么用?”

  他说这话的时候,宁绍德夫妻俩已经带着黄秀华坐上了前往市里的大巴车。

  车上,黄秀华乐呵呵地跟坐在自己旁边的另一个老太太炫耀,自己儿子要带自己去体检这事。

  “我生了三子一女,就这个儿子最孝顺,我说不去不去,他非说不放心我的身体,非要带我去检查一下,你说说,这多浪费钱?我身体一点毛病没有,非要花这冤枉钱做什么?”

  隔壁老太太捧场地说:“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你也是能享儿子的福了,不像我,为了儿孙累死累活,还要遭儿媳嫌弃,不让我带我大孙子!有孙子不能带,你说这让我在老家多没面子?”

  黄秀华想附和几句,跟那老太太一起说说儿媳的不是,但想起这次老二媳妇儿也跟来了,就没好意思说,转而说起别的来。

  说着说着,有点困了,头往后一仰就在车上睡了一觉。

  睡醒后左右看看,似乎忘了自己怎么会在这里。

  她猛地站起来,才看到宁绍德才松了口气。

  宁绍德也在睡觉,她直接走过去把他摇醒了:“老三啊,我们是不是做错车了?走亲戚不是坐这个车,你赶紧让司机停下,让我们下车,要不赶不上去吃喜酒了!”

  宁绍德被摇醒了,刚想发脾气,听到她这些话,只能把气憋回去:“妈,你又糊涂了,我老二不是老三!”

  他们这里的动静,吸引了车上其他人的注意。

  宁绍德看车上的人都在看自己这边,急忙站起身把黄秀华带到她的位置上坐好,压低声音说:“这是车上,你别乱跑,给我惹麻烦!”

  做个隔壁的老太太听到他这话,瞥了他一眼,又看看黄秀华。

  想到刚才黄秀华对自己炫耀儿子的那些话,老太太不由撇了撇嘴。

  有个原本坐在后面的人,也在睡觉,被身边的同伴摇醒了看热闹,迷迷糊糊地从座位上探出身子,伸长了脖子去看。

  迷糊之中,恍惚看到宁绍德的侧脸有点眼熟,她想了想,想起来了是谁。

  脑子还迷瞪着,嘴巴就热情地跟人家打招呼:“宁老板,真巧啊,你也去市里?还记得我吧?我是你那房子对门小卖部的老板娘啊!”

  宁绍德转过去看了一眼,自己不认识这个女的,她那称呼,估计也是把他看作是老三了。

  他正想解释,却又听到那女人说:“宁老板,听说过几天就要去商量拆迁方案了,你接到通知没?”

  宁绍德怀疑自己听错了,但那个人看他不回答,还以为车上的噪音太大,他没听清,又把那句话重复了一次。

  这次宁绍德确认自己没听错。

  老三的房子要拆迁了?哪里的房子?肯定不是镇上的吧?不然自己肯定不会不知道这个消息。

  他老丈人和丈母娘还在镇上,知道消息不可能不跟他们说。

  那只可能是县城的房子了。

  可老三什么时候在县城买的房子?他哪来的钱那么多钱买县城的房子?

  宁绍德回想县城拆迁和即将拆迁的地方,再把自己听说的拆迁区户口冻结的大致时间,和宁绍明开县城那几家店的时间作对比。

  他可以确定,拆迁区户口冻结之前,宁绍明县城的那几家店还没开起来。

  也就是说,那时候他应该还没挣到那么多钱,可以在买房子后,又去县城租铺面,投钱开三家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