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我听说最近大伯和大伯娘也总是吵架,还闹离婚,你爸妈不闹离婚,已经比大伯和大伯娘好很多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离婚无异于天塌了,宁丹萍觉得宁时夏说得很有道理,她安慰自己,至少她比那些单亲家庭的同学好很多。

  她班上有些同学家以前也和当初的她家,还有小夏家一样,父母和睦,对他们也好,每天的衣服都特别干净整洁,时不时就能买点新文具和新玩具带到学校来。

  后来他们父母离婚后,那些同学身上的衣服就变得脏兮兮的,有时候好几天都不换。

  要是谁家父母又各自再婚,更是成了没人疼没人爱的小白菜。

  所以她们也特别害怕自己父母离婚。

  宁时夏给宁丹洁身上的伤都上好药,把自己带出来的碘伏、棉签和药膏全都给她了。

  “丹洁姐,这些药你带回去偷偷藏起来,也自己给自己上药吧,你身上那些伤,一天要涂三次药,才能好得快,你总不能一天跑来我这里三次,万一被你爸妈发现就糟了。”

  宁丹洁本来还想推辞,但一听到宁时夏的话,她就把尚未说出来的推辞的话咽下去了:“谢谢你小夏。”

  “不用谢,一点药而已,我家还有呢。”

  宁丹洁带着宁时夏借给她的漫画书回去了,昨天她妈妈打了她之后,好像又后悔了,抱着她抹眼泪,还答应让她出门玩。

  她妈妈问她想去哪里玩的时候,宁丹洁说想去书店看书。

  本来叶菁想着要是宁丹洁想去的地方离家不远的话,她就亲自带着她去。

  宁丹洁选的书店确实离她们家不远,可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一钻进书店里,看起书来就废寝忘食的,需要等很久。

  如果不想等那么久,倒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把孩子想看的书买回家,让孩子在家看。

  可花钱叶菁更不乐意,他们家现在供房子可不容易,简直是一分钱都快要掰成两分钱花。

  婆婆生病认不得人,他们又跟婆家人闹翻后,有时候家里日子不好过,叶菁还得回娘家薅点东西,那个月的日子才能过得松快点。

  她回去的次数多,她娘家嫂子就不太高兴,她妈也明里暗里地跟她说,让她好好在婆家过日子,都嫁出去了,别总是往娘家跑,这样影响不好。

  每每这时候,叶菁才想起婆婆的好来,以前婆婆给她家那么多东西,隔三差五就给,可从来说过嫌弃他们的话!

  叶菁手头不宽裕,既不想花钱给孩子买书,又不想陪着孩子在书店话费那么长的时间。

  宁丹洁虽然是小孩子,但小孩子往往感知更敏锐。

  她察觉到了妈妈不想跟自己一起去,贴心地表示,她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不用家里人陪,自己一个人去书店也行,反正书店离家也不远,书店里还都是跟她一样去蹭书看的学生,不会出事。

  叶菁想了想就顺势答应了,不然宁丹洁就算能出门玩,也不能出去玩太久,更别说一个人跑来宁时夏家找她,两家的距离还是蛮远的。

  宁丹萍背着空书包出来的,回去的时候带着书和宁时夏给她的东西,叶菁看到她回家,抬头瞥一眼就继续埋头做手工,根本没想过检查她的书包。

  她现在做的那些手工活,是从县城工业园的工厂接的兼职。

  主要是按照衣服上印的图案,给衣服上缝亮片,做好一件按照图案的难度,可以拿到五元到十五元不等。

  叶菁工作日课不多的时候,一天大概能缝两件,周六周日可以多缝一些。

  可是她偏偏赚过一节课能拿到几十块钱的课时费,现在这个让县城很多女人很满意的兼职,她就不太满意,总觉得要花的时间太多,挣到的钱太少了。

  宁丹洁回到自己房间,把宁时夏给她的零食牛奶、漫画书和药藏好之后,小心翼翼地离开房间,走到客厅。

  她爸妈在的时候,除了写作业的时候,其余时间不允许她一直待在房间里,也不许她锁门。

  刚开始宁丹洁还反抗过一次,跟他们闹脾气时,生气地跑到房间里,把门锁起来。

  那次她爸妈轮流在外面踹她房间的门,从那以后,她房间的门锁就坏了,一直没修好,相当于没有锁。

  宁丹洁本来心里还介意自己昨天被打的事,可看到妈妈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样子。

  她感觉有些心疼妈妈,觉得妈妈既要照顾爸爸,又要努力挣钱养家那么不容易,自己竟然还记恨他们实在太不应该了。

  宁丹洁对于自己竟然有过记恨父母的想法,还跟别人说他们的坏话,而在心里感到十分羞愧,认为自己太不懂事了。

  她走到叶菁身边问:“妈妈,我也想学做这个,你可以教我吗?等我学会了,就可以跟你一起挣钱,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叶菁听到女儿这话,心里一喜,觉得缝缝补补的事,女孩子本来就该会,学这个正好,等教会女儿之后,自己就能更轻松些。

  可惜这次工厂给的截止日期太近,工期太赶,她现在需要赶工,只能等下次工厂那边给的工期没这次那么短,再慢慢教了。

  叶菁遗憾地叹气道:“我这里用不上你,别来我这里捣乱!”

  她的语气说不上好,宁丹洁心思又比较细腻敏感,就觉得自己好心想帮忙却得不到夸奖,反而遭到嫌弃,心里特别难过。

  只好回房间假装在写作业,实际背对着房门口,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砸在书本上,晕湿了好几页书。

  另一边,宁时夏也回了屋里,宁丹萍问她:“你在外面跟丹洁玩什么?怎么不叫她进来?”

  宁时夏做了个封口的手势:“我答应了丹洁姐要保密,不能告诉你们。”

  “好吧。”宁丹萍憋笑,其实刚才两个孩子坐在门口说话,没注意到自己声音有多大。

  她们坐在客厅里,没刻意偷听也听到了不少内容,只是两个孩子想保密,大人也乐得配合。

  宁丹萍正要再说些什么,赵如月的手机来电铃声响起。

  自从她店里也开始卖手机后,她也把家里人用的小灵通换成了手机。

  赵如月看了一眼,是她娘家嫂子陈芳妮打来的电话。

  接起来后,陈芳妮跟赵如月聊了几句,才说到正题:“这个星期六你们有空回镇上吗?”

  “这个星期六?”赵如月想了想,没想起是什么特殊日子。

  她走到挂历边上翻看挂历,看到农历的日期,才想起那是她母亲的生日。

  当即说道:“当然回,到时候我跟绍明带个蛋糕回去,家里还需要什么,你只管说,我们一起带回去就行。”

  陈芳妮道:“没别的了,你们带蛋糕回来就行,别的我跟你大哥买。”

  她跟赵鸿发只是想着,兄弟姐妹自从过年后,好久没能聚一聚了。

  而且赵如月家搬到县城后,能见到的机会也比以前少了很多,他们和老人们也挺想念她家的两个孩子,不如趁着这机会聚一下。

  陈芳妮生怕赵如月又说要买别的东西,忙说:“还要给赵如媛打电话,问问她能不能回,先挂了。”

  赵如月想着母亲整寿,自己只带一个蛋糕可不行。

  又拉着宁丹萍陪自己去县城的百货商场卖衣服的地方逛,给父母都买了一身新衣服,额外再给她妈买了一双鞋和一条金项链。

  本来想着给买个金镯子,但她买了,她大姐和她三妹是不是也要买?

  她们也买的话,她三妹还好,龙虾生意做得不错,一个金镯子,肯定是买得起的。

  可三妹家有三个孩子要养,压力也不小,没必要为了跟自己一致,多出这么一笔本来不用出的钱。

  大姐就更不用说了,同样是要养三个孩子,她家条件不好,压力比三妹家还大。

  她们三个都是出嫁的女儿,容易被人用来比较,赵如月就干脆买了一条不容易被人看到的金项链,到时候私下给她妈。

  再叮嘱老人家,自己戴着开心或者看着乐呵就行,别让别人知道。

  赵如媛正在跟丈夫商量事,两个人脸上都带着难色。

  接到娘家大嫂打来的电话,赵如媛跟丈夫对视一眼,她丈夫忙给她使眼色。

  其实不用他使眼色,母亲整寿赵如媛肯定也是要回去的,她就跟大嫂说了自己回去的日期。

  挂了电话后,她丈夫凑过来说:“我们正商量那件事,大嫂刚好打电话来,这不就是缘分?可见老天爷也是赞同的,要不大嫂以往给你打电话都是晚上打,为什么偏偏这时候打来?”

  “你少给我说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那事我还得再想想,可不能把我姐给坑了!”

  她丈夫凑过去给她捏肩膀:“行,你好好考虑,其实你仔细想想就知道,那不是坏事,姐以前帮我们,我肯定不会坑她。”

  赵如媛嫌弃把他拍开:“少来了!说什么不会坑我姐,可现在我们这一片,谁不知道那块地已经是废地了!”

  “那也不一定啊,万一……”

  “你先闭嘴,别说话!我再好好想想。”

第141章

  邓细妹跟儿子儿媳还有女儿们千叮咛万嘱咐,他们几家刚过上好日子没几年,要懂得惜福,虽然是整寿也不用搞得多隆重,一家子聚在一起吃个饭就行,就像她和老头子五十整寿的时候一样。

  可现在日子好了,物质条件丰富。

  四个子女里,三个兜里都有余钱,还有个手艺特别好的女婿在,再怎么不隆重,能置办的菜色,也比以前他们五十整寿的时候好很多。

  毕竟他们五十整寿的时候已经是九几年。

  那时候他们几家经济条件都很差,一桌菜也就跟那年代过年时的年夜饭差不多的水平,真就是全家聚一聚、吃一顿饭就完了。

  现在的不隆重,比那时候镇上隆重办整寿的人办得还要好。

  只是请了血缘比较近的近亲们,就差不多有三四桌。

  再加上赵如月姊妹几个,带着丈夫孩子来,加上父母和哥哥一家,又是至少两桌。

  还有跟他们父母走得近,互相帮助过的邻居、父母的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跟他们父母一样都上了年纪,难得能聚一聚,以后就是见一面少一面了,还是几十年的老交情,怎么也得请来,这又是一两桌。

  另外再预备着一桌,以免临时有计划之外的人来。

  别人特地来给祝寿,哪怕自己没邀请他们,在这种好日子,作为主家也不能说,我家没吃的了,你把礼物放下就走吧?总得让别人吃个饭再走。

  这一算下来,怎么算都至少得预备够十桌的菜。

  几个子女商量过后,就定下了十桌的菜量。

  邓细妹嘴上说着,十桌每桌算十个人就是一百个人,哪有可能来那么多人,这样太铺张了,别搞这些。

  可儿女们坚持该请的人一定要请,她拗不过,只好随他们了。

  转头出去跟人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像是带着埋怨,嫌儿女大了不听话,可那脸上的笑,压都压不下去。

  听人家说那是她儿女孝顺,才想给她好好办,别人想办还没那个福气,儿女这么孝顺,以后她只等着享福就是了。

  邓细妹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她只可惜二女儿送自己的金项链没法拿出来给别人看。

  虽然儿女孝顺自己让她很高兴,可她也记着自己还有个女儿现在日子依然不太好过。

  也不是说揭不开锅,现在镇上揭不开锅的人家几乎没有了,家家户户隔三差五都能吃上肉,只是大女儿家没有余钱而已。

  现在大女儿至少不需要娘家接济,邓细妹已经十分欣慰了。

  可是她要是把项链拿出来跟别人炫耀,倒像是在点其他没给自己送金饰的女儿一样,这可不是她想要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