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范小蓉跟赵如月太熟了,一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笑着解释道:“姐不用担心我,我不是跟人闹矛盾才想离职,我早就升职到管理层了,也没什么人能欺负我,只是觉得继续待在现在的企业,已经学不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该学的已经全都学会了,后续上升空间不大,所以才想辞职出去自己创业。”
听到她说没受委屈,赵如月就放心了。
范小蓉有能力、有经验,工作这些年也攒下来不少人脉,也还年轻,正是有闯劲、该拼事业的年纪,会有自己创业的想法很正常。
现在很多行业刚起步,正是创业的好时候,赵如月也挺支持她的:“要是创业的钱不够,别自己硬撑着,跟我说一声,我能帮的话,肯定会尽量帮你。”
范小蓉就知道赵如月会这么说,她小姨对她也很好,但是小姨眼界有限,把创业视作洪水猛兽,更希望她拿一份稳定的工资。
“谢谢姐,要是真需要帮助,我肯定不会跟你客气的,不过我跟别人合伙创业,合伙人能投的资金不少,她负责钱,我负责业务,应该不会缺钱。”
赵如月听到她说跟别人一起创业,脑子里不由冒出来一个人的脸:“跟你合伙创业的人,不会是当初我们全家一起去羊城的时候,遇到的你那个邻居兼同事吧?”
如果是那个女孩子,那她家境确实不错,要上班了,父母都特地先来到她上班的地方,替她安排好住的地方,直接在她工作地附近买了一套房子,还给她装修好等到能入住才走的。
范小蓉道:“就是她!当初你帮忙修过她家漏水管的那个女孩子。”
赵如月感慨:“那可真是太有缘分了。
“是啊,本来她是想着在外面工作一段时间,在别家企业里多积攒一些经验,然后再回到她自己家的公司工作,但时候后来跟我处得好,知道我有心想辞职出来单干,二话不说就也要跟着我一起。”
范小蓉一庆幸自己在鹏城的时候没有真的寻短见,她现在非常信封一句话:活着就有无限可能。
那时候的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么毁了,不如死了算了,重新投胎没准阎王爷看自己那么可怜,会给她投胎到好人家。
事实告诉她不一定,她的人生不一定就这么被毁了,那时候真死了也不一定真能投胎到好人家去。
但这些都是假设,只有她努力工作后,得到的结果最真实,所以她有继续往更高的地方闯一闯的想法。
“你以后开的公司,打算做什么业务,还是销售?”赵如月问道。
范小蓉摇头:“确切地说是做营销和广告,销售包含在营销里,广告是我合伙人以前学的专业,我还没怎么接触过,以后可能我就先负责营销这个方面的业务,广告方面由她负责,不过我已经打算在业余时间报班学习,同时也跟着她多学学。”
赵如月建议她:“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继续进修学历,哪怕是成人继续教育也是不错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反正能学到相关知识的方式,我都会去尝试,要是到时候不适应再说。”反正她现在哪怕只是自己给自己托底,也有很多试错的机会。
范小蓉又说起以后赵如月这边货源的事:“你店里的货源不用担心,过两天厂子那边会有新人来跟我交接工作,顺便跟你对接,这次我离开厂里,是跟他们和平解除劳动关系,没跟厂里闹掰,我以后在羊城见到什么新的款式也还是会跟你说,新接手的业务员跟我关系也很好,到时候如果我没办法来,也会让她带来给你。”
赵如月说道:“你们要是忙的话,我自己去拿货也可以,现在路上也不像以前那么乱了,明年就是奥运年,各地的治安都好了很多。”
说到奥运,范小蓉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你不说这个我还真忘了,我合伙人给我弄了几张比赛的门票,我本来想这次一起给你们带来,出门之前一直想着千万别忘记这事,结果竟然越念叨越容易忘记,给拉在家里了。”
赵如月惊讶地说:“你合伙人可真厉害,听说门票很难弄到,她竟然还有多的送人。”
“其实比赛的门票还好,有些不那么热门的比赛,票就没那么难抢,想乒乓球之类在国内热门的,想抢都抢不到,不过最难抢的还是开幕式的门票,那个是真的想抢都难,就算找黄牛买,没正经门路,也容易被骗,得自己申请,然后再抽签。”
赵如月想起来,奥运会她忙着各种事没多少时间去关注,倒是家里的孩子,因为上学时学校和老师总提起,很多作业和活动都时常与奥运相关,他们就比她关注很多,前阵子赵如月也听几个孩子说,他们自己捣鼓着抢票了。
“开幕式门票小秋和小夏几个孩子也在家里用电脑弄,我没问过具体情况,倒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抢到,比赛门票这次忘了没关系,反正离奥运会还远着,等过段花时间,两个孩子放寒假,我再带他们去羊城玩一趟,到时候去找你。”
范小蓉算算时间,现在她只是刚跟厂里商量辞职的事,厂里离职要提前一个月提交离职申请,后续她还要跟接手自己工作的人交接,正式离开厂里怎么也得要一个月之后。
忙忙碌碌工作那么多年,范小蓉极少能有停下好好休息,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去想的时候。
最开始她想挣钱还欠下的医药费,后来在赵如月的帮助和劝说下,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又想有点存款傍身。
再后来想有个自己的小家,又为买房努力,买了一套又想买第二套,有了第二套,又起了创业的念头,继续为创业的起步资金攒钱。
他们寒假去的时候,自己刚好处于正式离职后到开始筹备开公司一应事务之前,正好能腾出时间来休息一小段时间,就当自己给自己放个假了。
范小蓉想好后笑着说:“那感情好,那时我应该可以陪你们玩几天,到时候你们提前办好护照和港澳通信证,我们可以一起去港岛和澳门玩几天。”
回到家后,几个孩子看到范小蓉果然很开心,然而陪她玩了一会儿,几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游戏卡带一起打游戏去了。
范小蓉装作一脸唏嘘的样子说:“果然你们只喜欢我带来的游戏卡带,一点也不在乎我。”
引得几个孩子轮番上阵哄她开心,范小蓉憋笑半天,终于没忍住笑喷,几个孩子这才知道自己被她忽悠了。
不过他们也早就习惯了,也没生气,只是装作生气的样子,愤愤地要求她也要陪着他们一起玩游戏,才不跟她计较她逗他们的事。
范小蓉乐得跟他们一起玩,跟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就仿佛自己也返老还童,回到了儿童时期似的,可惜她的儿童时期没这么幸福。
所以每次跟他们玩,就像在弥补自己的童年。
因为她不常玩游戏,几个孩子玩得都比她厉害,跟他们玩游戏,几乎每次都是她失误。
但她即使在关键的时候失误,他们也不会大声嚷嚷地嫌弃她,也不会不让她继续玩了,反而会很耐心地教她,仿佛她不是姐姐,而是妹妹。
范小蓉每次跟他们玩完都特别感慨地跟赵如月说:“姐,你家孩子可真好,性格好、脾气好、长得也好。”
然而范小蓉不知道,他们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那么随性、宽容的。
之所以对范小蓉这么好,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范小蓉也是家里的家里另一个编外小孩。
只是她跟姚据不太一样。
姚据现实中来他们家比较多,而她因为要工作,只能在电话和网上沟通比较多,但有什么事都会打电话来跟妈妈说,没事也会打电话回来跟他们闲聊,是他们家另一个形式的编外小孩。
快乐的日子终究是短暂的,范小蓉只有刚到达云山县的这天稍微有空一些,交接的人说是过几天到,其实第二天很快就到了。
她带着新业务员跟赵如月认识了一番,又抓紧时间跟新业务员交接好,就得赶往下一个客户那边。
厂里愿意跟她好聚好散,她也投桃报李,尽量把交接工作做好,帮厂里维护住那些她发展出来的客户。
以后她的业务跟厂里没有利益冲突,现在工作的厂子没准还有可能成为她未来的客户,所以即使即将要离开,范小蓉也想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她有好几个客户在省城那边,赵如月正好也要跟苏胜楠去省城那边看地,就载着她一起去了。
因为赵如月的缘故,苏胜楠跟范小蓉也互相熟识。
为了方便她们说话交流,赵如月让她们一起坐在后座,自己给她们当司机。
这两个女孩,一个是已经创业成功的人,另一个是即将创业的人,在车行就忍不住开始交流经验。
主要是苏胜楠在说,范小蓉在听,苏胜楠跟范小蓉分享自己创业过程中踩过的一些坑,还有一些在不用行业也可以通用的经验。
她们都算是白手起家的类型,苏胜楠的经验对范小蓉来说非常宝贵,要不是互相之间关系好,她可不会轻易教。
赵如月透过后视镜往后看了一眼,会心一笑,脑中浮现出刚认识她们时的样子。
她们当年那稚嫩的脸庞与现在干练的模样在她脑海不断闪现交织,最后定格于现在。
短短几年,跨过各自人生中的坎,她们已经成长到如今坚韧、自信、耀眼的模样。
连一路见证她们成长的赵如月都忍不住心生感慨。
有时身处其中,真的会很难觉到身边人的变化。
她只是在能帮的地方,尽量去帮一把。
一回过神,当年的小姑娘,一个已经被别人称为苏老板,另一个也已然是别人口中的范总。
第148章
“你看这块地怎么样?还有这块,我觉得这两块面积和位置是最合适的,公司也吃得下,”苏胜楠把整理好的资料放到赵如月面前的办公桌上,“我让她们把面积符合要求的地都挑出来了,包括我看好的那两块地在内,省城目前只有这几块地是有意向竞标出售的。”
她们不是房地产公司,但是想买地也得跟别人竞争。
不过现在房产地产市场就是一块香饽饽,不管哪个行业、原先做什么的公司,几乎没有人不想冲进房地产市场咬一口这块香饽饽。
掺一个苏胜楠的公司进去不是什么稀罕事。
她这还算好的,至少还是正经公司呢!
现在审查不严,有些公司干脆就是空壳一个。
就算资质不够,也可以找人想办法,或是收购一个有资质的皮包公司,或是先跟别人合作,借着那些有资质的公司的名义,先把地拿下,然后再转让,办法多的是,就看人有多大胆。
赵如月大概看了一下,接着就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不怎么看好买省城城区的地。”苏胜楠公司的客户绝大部分都在城区居住,公司当然是离客越近越好。
所以苏胜楠让员工整理的土地资料,全都是城区地块的资料。
赵如月不太建议苏胜楠去蹚这一趟浑水:“别看这些地不大,但它们的位置都在城区,周边的配套设施非常完善,不会因为面积小,抢的人就不多。
另外,那些能拿下地的人,背后多少有点关系,你白手起家,用正常手段不怕跟别人竞争,怕就怕别人不讲武德,不愿意良性竞争,到时候别说买地,可能还会被人盯上。”
现在把目光投向苏胜楠公司主要业务的人还不多,她们的竞争对手少,公司非常不起眼,羽翼不丰,正是需要闷声发展的时候。
因为一块地,过早被注意到,真的是得不偿失。
“那我们买商铺或者商业楼里的办公室?”
赵如月点头:“最好还是在这两种里面选。”
苏胜楠本来想着自己买地盖办公楼更划算,还能多往上建几层,给员工提供住宿。
现在谁都知道城里的地值钱,可也得有门路在不得罪人的情况下买到手才行,要不然后面施工的时候,人家多的是手段去捣乱。
苏胜楠也听劝,分析过后觉得赵如月说得很对。
就把那些土地的资料封存起来,转而看起公司附近的商铺。
放弃买地的选择后,给分公司办公室的进度就加快了很多。
省城的商铺和办公楼不少,只是办公楼出租的多,出售的少,苏胜楠被赵如月影响,很多都是能买绝对不租。
苏胜楠果断又放弃了办公楼,在一个距离省城中心CBD比较近的小区买了几间商铺打通,一共两层楼,每层五间商铺,以后做成办公室、会议室什么的完全够用了。
而且周边的小区几乎都是高档小区,要么就是曾经的机关部门家属区,这代表着需要她们公司父母的人就不会少。
地方是赵如月跟苏胜楠一起去实地看过后,马上就定下来的。
装修商铺可比重建一栋楼方便得多,她们公司也不需要过多地去装修,找了专业的装修公司,跟人家说清楚自己的需求后,装修的进度也很快。
苏胜楠又忙碌起公司生成分部的装修和在省城的业务。
去省城帮苏胜楠找办公地址的事结束后,剩下的事赵如月就不用管了。
赵如月也稍稍有点空闲时间,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有点时间,实际店里的生意依然红火,她还是要坐回自己的小操作间,继续修理东西。
有时候外面客人实在太多,营业员忙不过来,她也会出去帮忙接待一下客人。
今天是星期五,几个孩子放学的时候,赵如月还没下班。
她虽然是店里的老板,却也给自己安排好了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要不这样的话,可能一整天,从上班到打烊的那一刻都要忙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