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可宁丹洁这个年纪也知事了,这次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去。

  叶菁气得想动手打孩子,可宁丹洁一溜烟跑到了别的亲戚身边,她顾忌着面子,不想在亲戚面前丢脸,只好暗自狠狠瞪了宁丹洁一眼,先把气憋回去。

  宁丹洁看着她的反应,心中若有所思。

第155章

  在宁绍贤葬礼剩下的时间里,宁丹洁认真地观察,其他人在场的时候,跟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她妈妈是什么表现。

  然后她就发现,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她妈妈总是会装作是贬低她,实际上炫耀她的一些优点。

  而且只要有外人在,她就不会轻易对自己发火,更不会一生气就动手打她。

  宁丹洁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硬生生改掉了自己怕生,不爱跟不太熟悉的人接触的性格。

  尤其在不太熟的亲戚面前,以前她总是能避开这些亲戚就避开,叶菁回家后没少骂她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她之前才会在电话里问宁时春,能不能不带宁丹洁来,这孩子在亲戚亲戚面前不太会来事儿,也是原因之一。

  宁丹洁突然之间变得在亲戚面前这么会来事,这大大满足了叶菁的虚荣心,叶菁完全没意识到孩子突然有这么大的转变,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只觉得这次她被逼着带宁丹萍来参加宁绍贤的丧事,竟然因祸得福,这件事在她看来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了,毕竟现在孩子能给自己长脸。

  至于孩子回家后变得更不爱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这点,对于叶菁和宁绍贤来说更加不算什么需要重视的事。

  毕竟宁丹洁以前回家,要么自己看书,要么帮叶菁做点她从工业园一些厂里接的,缝珠子亮片的手工活,给家里挣钱,这在他们看来都是懂事的孩子应该做的。

  老三家那两个孩子不也帮家里干活么,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而已,老三家孩子以前甚至还跟老头子一起出去捡破烂,他们觉得自己家丹洁在家帮忙还能坐着,多轻松啊。

  可他们只看到人家的孩子帮忙干活,却没看到人家的孩子干完活,人家家长给多少零花钱,人家孩子挣的钱,大人也没要。

  就算赵如月和宁绍明以前还在苦兮兮打工的时候,也不会一点零花钱都不给孩子,更不会要孩子自己攒下来的钱。

  赵如月听宁时夏说,宁丹洁没有零花钱,只有过年时能自己留下一点点压岁钱当零花钱,还挺惊讶的。

  毕竟宁老二夫妻俩再穷,也不至于给不出孩子每天几毛的零花钱,现在的孩子对零花钱的要求也不高,每天给个三五毛钱孩子都很开心的。

  宁时夏还说,宁丹洁要买什么都得先申请,每一分钱花在哪里,全都要详细地跟父母说清楚。

  比如她要买铅笔,就得先申请,不能虚报,也不能卖太贵的,一支铅笔三毛,如果她爸妈有三毛,绝对不会多给一毛。

  如果给五毛,找回来的两毛,也得带回来给父母,换做大部分父母,剩下的两毛钱,可能就直接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买点零食吃了。

  “不行的,”宁时夏又说,“丹洁姐说,二伯和二伯娘不许她买零食,说那些都是吃不饱的玩意儿,花钱买不划算,买了都是浪费钱,家里又不是吃不饱饭,没必要吃那些。

  丹洁姐自己有一点压岁钱,也不能花自己的钱买零食和课外书,她的压岁钱都是有数的,买什么也得详细地记下来,二伯娘和二伯会查账,要是买了他们不让买的东西,他们会生气打骂孩子。”

  宁时夏说着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她见过二伯娘板着脸瞪堂姐的样子,那个表情特别阴森可怕,好像看仇人一样。

  赵如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说道:“那以后丹洁来找你玩,你多带点她喜欢吃也能吃的零食,不过给别人吃东西,得提前问清楚别人吃了会不会不舒服再给。”

  她家是跟宁绍德夫妻俩不来往了,但孩子是无辜的,孩子之间玩得好不只因为她们事亲戚,还因为她们之间又友谊,要不然那么多亲戚,不见得互相之间都能玩得来。

  宁时夏点头:“我知道的,我每次都给丹洁姐带书和好吃的,她也悄悄给我带过,有时候丹洁姐的舅舅阿姨家会给她家送零食,这时候二伯娘和二伯就让她吃零食了,妈妈你说怪不怪。”

  “确实挺怪的。”赵如月知道怎么回事,却不好对孩子说。

  无非就是家长不想给孩子花钱。

  别人送的不用花钱,当然会让孩子吃了。

  虽然觉得宁丹萍有点可怜,但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她也管不着,况且这种事说出去,有些人可能还觉得父母做得对,她自家的事都忙不完呢。

  原本前几天就要去仓库那边看看,因为宁绍贤去世回来帮忙办丧事耽搁了几天。

  送宁绍贤出殡下葬后,又在老家待了一天,第四天就赶到了仓库那边。

  刚到仓库,到处看了看,就有负责客户的员工来找她:“老板娘,你可算来了,有几个人来了好几次,想找你谈进货的事。”

  自从遇到那几个远房亲戚的事后,赵如月听到有几个人找自己,都有点应激了,担心又遇上那种人。

  好在这次不是,来找她的是附近一个高中小卖部的负责人,按理说小卖部开在学校里面,在学校里算是独门生意,根本不缺客人。

  那些有点钱的学生一下课或者一放学,跑小卖部的速度不要太快,东西根本不愁卖。

  什么东西想进学校小卖部卖,还得塞钱走关系才行,那个高中小卖部的负责人会主动来找,让赵如月挺惊讶。

  她招待人之前特地去打听了一下,又去看最近的本地报纸和电视台,这几天忙着老家的事,她也没顾上看。

  这一看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原来是那个学校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而出问题的正好是小卖部里卖的面包。

  电视台有个节目还对这件事做了特别新闻报道,新闻标题就是——自未来穿越而来的‘面包’。

  起因就是,本来很多孩子买东西都没有看生产日期的习惯,但偏偏有个学生在那个小卖部买面包后,突发奇想看了一眼生产日期,发现自己买的面包,日期竟然是三天后。

  跑去小卖部询问,被小卖部的售货员嘲讽了。

  这下售货员算是捅了马蜂窝,学生们听话的时候很听话,较真的时候也是特别较真,又是容易热血上头的年纪。

  那个学生受了委屈,回到班级跟朋友和同学一说,她的同学和朋友就跟她一起去找老师反应。

  结果问题反应上去后,老师只说一句已经跟领导说了,就没有了下文。

  迟迟得不到满意的答复,这些学生一气之下,就给本地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写信,把这事捅出去了。

  因为现在的孩子又多是独生子女,几乎每个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关注这事的家长很多,在省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现在上面非常重点关注学校里学生的饮食问题。

  原先跟小卖部合作的面包供应商,肯定没办法继续给小卖部供货了。

  有那么多双眼睛在明里暗里地盯着,小卖部的负责人也不能再搞什么暗箱操作,只好正常去找其他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价格也比较便宜、利润空间比较大的供应商。

  找来找去,就找到了赵如月这里。

  首先她这里离那个高中非常近,面包当天做出来,当天早上过来拿都来得及赶在早读前上架,卖给早上想买面包吃的学生。

  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小卖部那边可以每次少进一些货,当天不够卖的话,还能临时过来拿货,不用压货,可以保证面包每天都是新鲜出炉的。

  其次由于这边网店做起来了,每天出货量很大,有个人买家在她家网店少量买的,也有在她家网店少量买过后,找客服问能不能大量批发,自己再通过各种形式零售,挣个差价。

  在她家大量批发的客人各个地方都有,现在很多做实业的企业还没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她家在这方面比辐射到周边的厂家有优势。

  产品只在周边的市场出售,出货量肯定跟她家不是一个量级,她家的东西,成本就能压得比他们低不少。

  另外,那个高中的小卖部负责人也觉得,很多只家长们和学生们知道面包是哪里生产的会更放心。

  赵如月的这个仓库原先不做线下业务,但既然有人主动把生意送上门来,她也不会往外推。

  只是她知道有些供应商为了能拿下生意,会特地给某个进货的单位设置专门的优惠。

  见到那个负责人的时候,见那负责人隐晦地谈起,有多少供应商眼馋学校小卖部里的货架位,想方设法地要进来。

  赵如月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开门见山地跟对方说:“我家也有孩子,看在学校里那些学生的份上,你们要进货,不管进货量多少,我都可以保证,绝对按照我们给进货量最大的批发商的价格给你们,但是想要专门的优惠,那我们可能没办法做到。”

  她家仓库每天出货量那么大,就算是文职工作人员也挺忙的,只为他们一家专门设置一个价格,肯定会给文职文员和财务增加工作量。

  可学校小卖部这边的收入,在线下看来还行,跟网上的单子比起来就不够看了,不值得让她花费太多心思,让员工增加原本不必要的工作量。

  如果是整个省城所有中小学里的小卖部的进货量,她可能还会考虑一下。

  但这可能吗?

第156章

  省城所有中小学都去她那里进货的事,不可能发生,倒是这一单生意之后,赵如月这里多出来不少线下的订单。

  原因是那个高中小卖部的负责人,本来听赵如月那么说,心里还有点不太舒服,毕竟以前被那些想入驻学校的供应商奉承过。

  但是在看到她给的批发价的那一瞬间,他心里那点不舒服,就全都消散了,后来还给她介绍了不少生意。

  虽然没有把去省城所有中小学小卖部都拿下,但也有不少小卖部和周边的单位来跟她拿货。

  因为赵如月能给到的批发价,竟然比以前奉承他的供应商专门给他设置的优惠价格还要便宜!

  而且她家的东西是肉眼可见的质量好,生产操作间也很干净,所有工人都带着口罩,穿着干净的工服,该戴手套的时候都会带手套。

  各方面综合来看都比以前的供应商优质许多。

  只是有时候做生意,不是东西好就能有客户,有些手头上有点权利的人,就是喜欢要点好处。

  那个负责人隐晦地表达出了这个想法后,赵如月原本不太想接这单生意了,但是对方经历了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后,还能安然无恙,想来靠上不小。

  她私下去查之后,发现果然跟自己猜测的一样。

  这么一来,这个人就不能随意打发,她不想跟对方同流合污,就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赵如月为这事苦恼了好几天,每天绞尽脑汁去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合适的方式。

  那就是让对方帮自己给其他单位牵线,相当于他就是个中介或者自带渠道的兼职渠道销售人员。

  到时候给个中介费或者销售提成,这样一来她给对方的好处就可以过明路,中介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给多少个点的提成,完全可以看情况指定,定高一点也不会违反什么规定。

  她自己顺便能开拓一点线下市场。

  哪怕这个线下市场,并不是她急需的市场渠道,但多一个渠道对她的生意没坏处,这样又能不得罪人,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当然如果对方不能接受,只想走歪门邪道的话,赵如月对这样的人就真的无话可说,宁愿得罪人也不会选择跟这个人合作了。

  好在那个负责人不是那种爱走歪门邪道找刺激的那种人,也还没有想捞钱想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只是想利用手里的这点权利,拿点好处,多挣点钱。

  有时候手里有点权利,这点权利又不算多厉害,想把这点权利换成钱也不太容易。

  现在可以有个光明正大的挣钱方式,那对他来说再好不过。

  而且这个负责人自己算过,这样来钱的方式不但稳妥,他自己自带的渠道能顺利变现的话,能拿到的钱比捞回扣能拿到的多。

  他自己单位小卖部的这一单也算在其中,双方签好合同后,赵如月就直接让财务把提成结算给他。

  那厚厚的一沓钱,给人的冲击力是真的非常大。

  于是在拿到第一笔钱后,那个负责人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这项副业中。

  赵如月本来只是想解决一个麻烦,完全没想到这个兼职‘员工’的业务能力那么强,竟然让她家的货在很多中小学和一些单位铺开了。

  后来连省城以及省城附近县市的超市、便利店都来她家进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