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王海燕嘴上说着不好意思,手已经喜滋滋地接过那两捆袜子,“一捆得有五双吧?在街上买一双袜子至少要三块五,这么多袜子,要三四十块钱呢,我可不能白拿你的,等会儿拿钱给你!”

  赵如月知道她是口是心非,说等会儿拿钱,真会给才怪了,她就是想占个口头的便宜。

  东西给都给了,赵如月可不会在这方面吃亏:“一家人说什么给钱不给钱的,这里还有丝巾和手套,我给你挑红色好看的,过年戴着应应景!”

  说着又打开另一个袋子,掏出放在上层,早就准备好的丝巾和手套,不由分说地全塞王海燕怀里。

  继续说道:“我们这边不生产这些东西,运货过来远,进货价和运费比较贵,镇上那些袜子价格才卖那么高,我这是回来过年,顺道捎回来的厂家直批,运费还比别人低,价格肯定不会定那么贵的。”

  有摸了半天袜子的急性子邻居,发现这袜子摸起来,比自己在镇上买的手感好很多。

  听赵如月说她卖的价格会比镇上的便宜,立刻按捺不住追问:“你打算卖多少?我们邻里邻居这么多年,可要给个真正的实惠价!”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问,完全没人提这些袜子的花色颜色问题。

  甚至有些上了年纪的大娘觉得,那大红大绿的颜色好,比街上卖的那些喜庆。

  赵如月顺势说出这些东西要卖的价格:“放心,我又不是做完这一单全家人就跑路了,往后还要继续当邻居,怎么也不会坑你们,不过只买一两双的话,肯定便宜不了多少,不到五双的,都是按照单价三块一双来卖。

  但是买五双只要十块钱,十双只要十五块钱,不分大人小孩全都一个价,这样我方便算钱、找钱,毕竟我也不是专门做生意的,可没那么多零钱找零,你们要是买不了那么多,可以自己找人凑一凑。”

  赵如月回来之前跟宁绍明大概地算过,他们回来的车费因为是包车,比去汽车站买票坐车便宜许多,一个位置才一百八十五块钱。

  就算把他们两个的位置也算进成本里,哪怕全都以十双十五块钱的这个价格卖出去,只卖出一袋袜子也能回本,并且小赚。

  有个大娘听到赵如月后面那几句,不解地问:“你们俩不是认识人有货源吗?年后不打算继续做这个生意了?”

  赵如月笑道:“我的婶儿诶,哪能一直有这种好事,你看到这些袜子的花色没,红红绿绿的,全是圣诞节特供款,工厂生产的优等品!

  这个节日城里人一年就过那么一次,我们运气好才捡漏到这些货,卖完就没有了,别说年后,就是明年这个时候也不会再有。”

  大娘哪知道什么圣诞节,她只知道这袜子喜庆好看,还是优等品,还便宜!该下手时必须下手,错过就没有了!

  这会儿屋里只剩下女人了,刚才一起进来看热闹的男人们,一看全是这些袜子、丝巾、围巾什么的就没了兴趣,也不耐烦继续待着。

  宁绍明往房间里搬完东西一出来,那些男人立刻拉着宁绍明出去。

  都想跟他聊聊他们在外面这一年遇到的事,最重要的是给他们介绍货源的那位朋友,以及那位朋友家开厂的亲戚。

  有人明年也想出去打工,想问问宁绍明能不能带自己一起出去,给介绍个工作,要是能进熟人的厂肯定是最好的。

  有人则是想知道他怎么走的大运,认识到那样的贵人。

  这些人里,要么是跟宁绍明从小认识,一起长大,要么是看着宁绍明长大的,当然也有宁绍明看着长大的。

  明明一年前,大家还是一样的小镇普通人。

  但是一年后,宁绍明竟然认识了那么一个家里有亲戚开厂的朋友。

  他整个人看起来也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仿佛有点城里人那个味儿了。

  这让不少人心里十分复杂,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堂屋里,赵如月已经开张了,几乎每个人打算买袜子的人都是十双十双地买。

  本来过年就要给家里人添置点新衣服、新鞋、新袜子什么的,既然这里的质量好又便宜,当然不买白不买。

  十双看起来有点多,但全家人分一分,每个人也就一两双。

  要是家里人多,还像宁家这样没分家,买二十双回去也不够分的。

  没带钱的赶紧回去拿钱,赵如月说袜子只有那两袋,卖完没有了,让不少人有一种紧迫感,生怕自己回来晚了买不着,回去拿钱都是小跑着的。

  偏偏这些人在路上遇到熟人,还兴奋地跟人家说,赵如月这里有便宜袜子卖,让人家也赶紧去。

  结果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一袋袜子几乎卖光,来的人才慢慢减少。

  还有人卖了袜子,又看上了别的东西,问赵如月怎么卖。

  那些东西赵如月还没分拣好,再加上坐车那么久,到家也没能好好休息,就要应付这么多人,实在是有点累了。

  就跟她们说这些明天才卖,想挑好的明天记得早点来。

  女人们买完东西,又聊了一会儿才慢慢散去,等宁绍明回来,剩下的人也走了。

  宁绍明在外面应付那些来打探的男人也不轻松。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感觉身体累、心也累,很想马上回房间躺下好好歇一会儿。

  但是事还没完,父母哥嫂八成也有一肚子话等着问他们呢。

  宁绍明正想趁大嫂拿赵如月送她的东西回房放,父母、大哥和侄子也还在外面没进来,跟赵如月说自己的想法,改改对家里的说辞。

  门口忽然冒出两个小脑袋。

第32章

  两个孩子看屋里只剩下自己爸爸妈妈,便小跑着进来。

  宁时秋已经懂事了,好久不跟父母接触,又觉得自己是哥哥,是大孩子了,不能像小孩子一样跟父母撒娇,在他们面前还有点不好意思靠太近。

  宁时夏一个三岁的小孩,没什么都不懂,所以完全没那些顾虑,一跑进来就黏在香香的妈妈身边。

  她一手半抱半拖着滑板,一手抱住赵如月的胳膊,奶声奶气地问:“妈妈你累不累?”

  赵如月下意识想跟上辈子孩子每一次问她类似的话时一样,回答:妈妈不累。

  话没出口,她对上孩子天真的眼神,又想起每一次说自己不累,其实并不是真的不累,那些累也没有消失,只是被积累在她心里,越积越多。

  直到某一天突然爆发,让孩子感觉到十分莫名其妙。

  赵如月又犹豫了,对待这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才是对的。

  如果说不累,会不会又重蹈上辈子的覆辙?

  说累的话,又会不会走向另一个不好的结果

  回家前一天晚上,困扰得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问题,在这时候突然具象化,让她有些无措。

  不过孩子只是年纪小,不是傻子,尤其是这孩子还很聪明活泼,很懂得观察。

  没得到回答,宁时夏也不知道什么尴尬。

  她无师自通,在询问没有得到答案之后,很快改成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断:“爸爸妈妈看起来都累了,我和哥哥给你们铺了床,你们快去休息吧,等休息好再吃东西。”

  宁时夏说完转头看向宁时秋:“哥哥这样行吗?爸爸妈妈才回来,刚才还干好久的活,最需要休息,不马上去吃早饭,奶奶应该不会生气吧?”

  赵如月知道老一辈以及她这一辈的人,对于一日三餐,总是有一些固执的规律,很是看不惯年轻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拖延。

  家里每天三餐必须吃,而且没有意外的话,吃饭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差不多。

  一旦到饭点,做好饭,必须一叫马上来吃。

  谁慢一点必然挨骂,也不许说等会儿再吃,更不允许说什么没胃口,说没胃口的都要被批成矫情。

  宁时秋说:“我问过奶奶了,她说爸爸妈妈不管先吃早饭再休息,还是先休息再吃都可以,他们先休息其他人就先吃,提前把他们那一份留出来就行。”

  宁时夏点点头,放下自己的宝贝滑板,牵起赵如月的手,又转头去牵宁绍明:“我带你们去休息!”

  宁绍明想得没赵如月那么多,他满心欣慰又骄傲地想着:两个孩子真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心疼父母了,他的孩子果然是最乖巧、聪明、可爱、懂事、机灵的!

  他把东西搬进房间的时候,床还没铺呢。

  这两个孩子肯定是后来看他们都忙累了,悄悄进房间铺床给他们惊喜!

  宁绍明空着的另一只手,牵起站在旁边巴巴看着的儿子,一脸感动地跟着老婆孩子往房间走。

  赵如月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个走向,那个问题,还不等她做出反应,他们已经被两个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她诧异地问:“你们俩学会铺床了?”

  宁时夏骄傲地挺起小胸脯:“我跟哥哥早就学会了!”

  大声说完这句,她声音又弱下去,小小声地:“就是我力气还小,一个人没法干,我就给哥哥和丹萍姐姐打下手,也帮上忙了。”

  宁时秋补充:“对,妹妹跟我一起铺的床,还有丹萍姐也帮忙了,被子太重,我们扛不动,是丹萍姐帮着扛出去晒太阳的,枕头和毯子是我和妹妹晒的。”

  为了请丹萍姐帮忙,他还提前答应丹萍姐,等爸妈把给他买的自行车带回来,下学期开学,每个星期日把自行车借给丹萍姐骑去学校,周五下午再骑着自行车去接她回家。

  还要瞒着大伯家其他人,这样丹萍姐就能把坐车的钱攒下来当私房钱了。

  不过这是他们的小秘密,他连爸爸妈妈也不会告诉。

  赵如月人都换上睡衣、盖上被子躺床上了,才从恍恍惚惚中回过神来。

  她闻着被子上被太阳晒过的味道,凑到宁绍明耳边轻声说:“我们家的两个孩子是不是太有主见了?”

  还知道提前帮他们晒被子铺床,要是没两个孩子帮着干,肯定没人想起来帮他们做这些,得他们回来自己做。

  指望公婆?这事完全不可能指望得上!

  宁绍明回到家,彻底放松下来,沾着都快睡着了,听到她的话,迷迷糊糊地回应:“有主见不是好事吗?”

  赵如月听了他这话,再结合上辈子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年轻孩子的言论。

  脑子灵光一闪,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窍门,但她身体和精神都很疲惫,想着想着也陷入了沉睡。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好在睡前想的事她没忘记。

  已经隐约有点知道,该怎么跟两个孩子相处了,首先就是不懂别乱教,毕竟上辈子不在他们身边的那些年,俩孩子自己也长得挺好,至于其他的……还得慢慢摸索。

  夫妻俩起床后,开始收拾搬进房间的东西。

  给双方父母的衣服、袜子、围巾、手套这些拿出来,分别放好。

  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色塑料袋,把带回来的散装饼干、糖果、果冻,还有水果,每样拿出一些。

  数着要分的亲戚数量,每家一份,一袋一袋地装好,确保每一袋里饼干、糖果、果冻、水果的数量都差不多。

  他们这里外出打工回来,全都是这么给亲戚分东西,大家都一样,他们也不特立独行。

  在老家,也没人觉得散装的饼干、糖果就不高级,毕竟老家本来就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的地方,大部分人家都不富裕,往常想吃还吃不上。

  每年过年的时候,谁家有外出打工回来过节的近亲,分到这么一份,家里没有亲戚出去打工、或者关系比较远,分不到的亲戚都会很羡慕分到的人家,因为分到这些,过年自家就不用再花钱买了。

  两人分了一会儿,房门被打开,门口又露出两个小脑袋。

  这次赵如月身心不累,脑子也清醒,见到孩子一点也不局促了。

  看到他们,就笑着招手:“快来给爸爸妈妈帮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