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不是吧,我看丹洁比小夏高一点呢。”

  叶菁不太高兴,这不是说她女儿还比不过小一岁的堂妹?

  王海燕也跟她杠上了,虽说养小叔子家的孩子没花她家的钱,可这一年她也帮着看过孩子,她认为小夏长得好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在上面。

  “两个孩子在外面玩滑板呢,叫她们进来比比看不就知道了。”

  叶菁也非要挣这一口气,还真把两个孩子叫进来了。

  赵如月抱着一包衣服出来的时候,两个小姑娘脱了鞋,正背对着背比身高。

  王海燕咯咯咯地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她看到赵如月,还把赵如月叫过来一起看。

  语气夸张地大声说:“哎呀,你看看,不贴在一起的时候还好,两个孩子看起来身高体型都差不多,这一贴在一起看,才看得出小夏竟然比丹洁还高一寸,身上的肉看起来也更结实。”

  宁丹洁被她夸张的语气说得,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不知所措地低下了头。

  宁时夏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知道大人们在玩什么,为什么非要她们比高,只是敏锐地察觉到二姐好像因为大伯娘的话不开心了。

  “我的脚要被冻成萝卜脚了!”宁时夏蹦跶着挣开大伯娘拽着自己的手,一手拿起鞋子,一手拉着二姐就跑,“二姐我们不跟她们玩了,上隔壁小卖部看电视去!”

  可以离开这里,让宁丹洁狠狠松了一口气,穿着袜子跟妹妹一起跑到门口,才想起来自己没穿鞋,转身回去把自己的鞋拿上,跟在妹妹身后跑了。

  堂屋里,王海燕还在振振有词地跟叶菁说:“你们平时劝孩子多吃点饭,别总惯着孩子挑食,小夏一顿能吃两碗饭,肉和菜也能吃不少,孩子吃得多养起来是有点费钱,可吃得多才能长身体。”

  叶菁心说:费钱也不是费你的钱,孩子也不是你养的,你得意什么?

  她脸上带着笑,语气却十分敷衍,嗯嗯地点头应了几声,想岔开话题,于是看向抱着一包东西要出门的赵如月。

  “三弟妹,你拿的这一大包东西都是什么?要扔掉还是给人送去?”

  赵如月低头看了一眼:“收拾房间整理出来一些小夏穿不下的衣服,想给对门我族弟的女儿送去。”

  她顿了顿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二嫂,里面有一些是妈从你那里拿回来的衣服,丹洁和小夏穿着都不合适了,我拿去送人,你应该不介意吧?”

  叶菁怀疑赵如月是故意的,这是拐着弯地嫌弃婆婆从自己家,给她女儿拿了不合适的衣服。

  可这个三弟妹又一脸看起来特别真诚的表情,让她捉摸不透。

  这事叶菁也知道是自己理亏,之前婆婆去她那儿帮忙带丹萍的时候,带着给小秋和小夏买衣服的钱,想顺便在县城给两个孩子买衣服。

  正好他们夫妻俩遇上点事急用钱,就跟婆婆商量着,挪用了一点两个孩子买衣服的钱。

  让婆婆带着丹洁穿不下的衣服回来,给小夏穿,先应应急。

  她以为丹萍比小夏大一岁,丹萍的衣服小夏肯定能穿得下,谁知道小夏长得那么快。

  那些钱目前还没还给婆婆,叶菁现在也不好在弟妹面前多说什么。

  只能维持着笑脸,作出大度的样子说:“这有什么好介意的,既然家里孩子都穿不下,该送人就送人,有人愿意要也不用浪费了这些好衣服,当初买的时候也不便宜呢。”

  赵如月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我先送过去了。”

  她带着衣服走到对门的族弟家,一走进去,被酒味熏得忍不住捂住口鼻。

  堂屋没人,赵如月听到里面好几个男人猜拳劝酒的声音,猜测他们大概在厨房喝,一点也不想往里走了。

  她站在门口喊:“鸿利,冬兰在家吗?”

  喊了几次,族弟赵鸿利才醉醺醺地出来:“姐,是你啊,你找她有事?”

  “我拿点衣服给思葵,冬兰不在家?”

  赵鸿利皱着眉:“不知道她跑哪里去了,成天不着家,等她回来我非得说她一顿……”

  “得了吧,”赵如月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你还好意思说人家冬兰,成天喝得醉醺醺,她不嫌弃你,你就偷着乐吧!”

  赵鸿利被说也没生气,挠着头说道:“要不我先拿进去放,等她回来我再跟她说一声。”

  “你懂个屁,给你处理,等你喝醉了一迷糊,还不知道给我扔哪里去,我去隔壁看看冬兰在不在。”

  赵鸿利点头:“行,那我先进去了。”

  赵如月嫌弃地挥挥手,往隔壁赵鸿利他哥家去了。

  赵鸿利媳妇也没在这儿,倒是他两个女儿都在。

  他大嫂许萍告诉赵如月:“冬兰她娘家妈又病了,入冬就病了好几次,说是受不得冷,她回去照顾了好几天,他家两个孩子这几天都跟着我,我那个小叔子,成天喝得醉醺醺的,丈母娘生病都不去露个面,留在家里孩子也不管,可真是……”

  她话说一半,注意到两个小姑娘还在,没再继续往下说。

  赵如月也没接那个话,她拿出一件衣服递过去:“刚好孩子在这儿,这些衣服,小夏穿着都短了,思葵就比小夏小几个月,不知道她能不能穿,要是能穿就留下,不能穿,我再去问问有谁要。”

  许萍高兴地接过衣服:“能穿能穿,肯定能穿,思葵比小夏矮一个头,保不齐能穿好几年,这些衣服看起来还很新呢,今年思葵过年也算有新衣服穿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赵如月:“你们愿意要,我也不用再到处找人送出去,给我省事了。”

  在许萍家聊了几句,吃了几颗烤花生,赵如月起身回家。

  今天小年,晚饭吃得早,吃过饭,天还没暗,她娘家人就来帮忙分拣货。

  几个人边聊天边干活,时间过得还挺快。

  赵如月再次注意到外面时,天都黑了。

  她起身正准备把门掩上挡挡夜风,却见一个人急匆匆往这边走。

  人走近了,赵如月才发现竟然是她大姐:“姐,你怎么来了?天宝睡了?”

  赵如艳一把将她拽进屋,把几个孩子赶出去玩。

  然后关上门,压低声音,说了个让所有人震惊的消息。

第38章

  赵如艳眼里闪着八卦的光,兴奋地说:“我公公兄弟家那个娶媳妇儿老大难的老光棍儿子,要有老婆了!”

  她这话一说出来,连在堂屋的另一角,教女儿写寒假作业,不想过来帮忙拣货的叶菁都凑了过来,装作要帮忙的样子,竖起耳朵听。

  赵如月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大姐说的是谁:“住在我家右边,隔了几户的同街邻居?”

  “除了他,还能有谁?”赵如艳一脸嫌弃,“成天好吃懒做,穷得叮当响,听你大姐夫说,这就是遗传的,他这个堂弟的爸也是这样!

  你们没见着么,除了他家,整条街的人家全在我们爸妈那一辈,建起了砖墙瓦房,现在到我们这一代,有钱的人家又要起两三层的楼房,预备着孩子以后娶媳妇儿了。

  只有他家,现在还是泥墙瓦房,他们家那个堂屋,不是我说,连你们家后院的厕所都不如!”

  赵如月忍不住笑出声:“还真别说,我们家后院那厕所,是以前挖沼气池的时候,小秋特地要求他爸把旱厕给填了,重新用砖瓦建的不漏雨的厕所,还用水泥铺了地板、刮了墙面,那地板比堂屋的都光滑。”

  宁绍明一想到这事,也忍不住笑出来:“那时小秋还说,不把厕所建好点,他以后就不拉粑……”

  “爸!!”宁时秋扑过来捂住他爸的嘴,“不许说!”

  宁绍明的话虽然没能说完,但大家都听懂了,纷纷大笑起来,一时间堂屋里回荡着众人愉悦的笑声。

  直到王海燕疑惑地问赵如艳:“你老公家那个堂弟,说的是镇上哪条街哪户人家的闺女?我记得以前我们村早年间嫁到街上的一个大娘,早些年给他介绍过好几个我娘家村子里的姑娘,他还嫌弃人家是村里的乡下人,不乐意娶,这回真娶到镇上的了?”

  王海燕非常想问镇上谁家那么瞎,竟然愿意让自家闺女嫁给砖瓦房都建不起来的人家。

  但是看在那男的是赵如艳婆家人的份上,她就没把话说得那么难听。

  王海燕知道那男的看不起她们村里姑娘这事之后,即使住在同一条街上,两家只隔着几户,也不再跟那男的一家来往了。

  她娘家村子到镇上,走路也才半个小时的路程,跟镇上能有多大差距?

  镇上不也是乡下么,大家都是乡下人,还要分个三六九等,谁还比谁更高贵了?

  “不是镇上的,他都四十岁了,长得又老又不好看,家里更是穷得很,镇上的人知根知底,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人家三婚的都看不上他!”赵如艳对丈夫的那个堂弟也是十分不屑。

  紧接着,她说出了那个令所有人震惊的消息:“他娶的是家离这里很远的一个傻闺女!听说才二十来岁,要不是脑子不正常,也不可能嫁给他!”

  “!!!!!!”堂屋里的其他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半晌,才有人弱弱地说道:“怎么落到要娶个脑子有问题的地步了?”以前还嫌弃人家村里的姑娘呢!

  赵如月这才想起,上辈子大姐夫的这个堂弟,确实娶了个脑子不太正常的傻姑娘。

  只是那姑娘生下女儿几年后,就得病死了,她去世得早,没人提醒赵如月真想不起来,街上还有过这么一个人。

  那个姑娘长得不错,最主要是皮肤很白很细腻,看着不太像乡下人。

  可是她娘家人说,他们家也是离城镇很远的、山里的村子。

  赵如月上辈子曾经见过,那个可怜的姑娘在脏脏的池塘里洗衣服,还有她被经血染红的底裤,有时候还会去在那里擦洗身子。

  她才知道,那个男的别说卫生巾,连月事带都不给她弄几条。

  她悄悄回家给她拿了一包卫生巾,又把这事告诉了大姐。

  后来听大姐说,姐夫那个堂弟的亲哥的老婆以后会给她买卫生巾,赵如月自己后来忙着养孩子,自顾不暇,就没再关注过她。

  再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她的死讯,说是得病死了。

  赵如月忍不住问:“那姑娘的娘家人,真是她亲人吗?”

  “肯定是啊,”赵如艳笃定地说,“天没黑的时候,我得到消息,抱着天宝去看过,那姑娘跟她妈长得挺像。”

  “没见着她家户口本?”

  赵如艳摇头:“没有。”

  赵如月心里一咯噔:“没有户口本怎么领证?不怕遇到骗子?”

  “我们乡下结婚,办个酒席就行,等生了孩子,给孩子上户口的时候,可以再给点钱,把她户口一起加上。”赵如艳对此习以为常。

  她比赵如月大十岁,身边很多同龄人结婚的时候,大多也是先办酒席,后面才补的结婚证。

  甚至现在也有不少没到领证年龄的年轻人,也是这么办。

  赵如艳还觉得她三妹谈恋爱的时候,电影看多了,瞎讲究,非要等二十岁到法定结婚年龄,可以领证才办酒。

  说什么仪式感,在赵如艳看来就是屁事多,结婚晚多耽误要孩子!

  也就是她三妹运气比较好,先得了个儿子,后面又得个女儿,一下子‘好’字凑齐,儿女双全了,不用糟那么多罪。

  不像自己,三十多快四十才得个儿子。

  赵如月还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能说什么。

  最后只能无奈叹了口气,说了一句:“真是造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