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煮饭好吃是好吃,底下还有锅巴,就是太麻烦了,不如电饭锅方便,得时时看着火,控制火候,不然一个不注意就容易把饭煮糊,我都不敢分心去干别的太久。
前几天我带去修理店问,那边说修好要五十块钱,我的老天,那么贵!我再加点钱够买个新的电饭锅了。”
她想着,家里这电饭锅用那么多年了,花五十块钱修,还不如买个新的用,只是花那么多钱,难免会心疼,就一直拖着了。
赵如月真是哭笑不得:“妈,孩子瞎说的话,你还真信啊?”
邓细妹当然知道外孙女的形容有点夸张,但是孩子说得高兴,她听得也高兴,夸张一点怎么了。
只要电饭锅只真的被修好了不就行了。
赵如月:“让你外孙女带你去看吧,明天你把你那个拿来,我看看能修就修,修不好你可别赖我。”
“那感情好,我上午过来,正好能帮你们擦擦桌子洗洗碗。”邓细妹知道赵如月两口子每天开店很忙。
有时候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她也想过来帮把手。
可宁绍明的父母都没来,也不知道那老两口怎么回事,竟然一点都没帮衬。
他们都不来,邓细妹自己来的话,总觉得不太好,怕被人说闲话,只能偶尔来一回,还不敢来得太频繁,免得别人说宁绍明亲近岳父岳母,冷落他自己父母,不孝。
赵如月看着她妈把那电饭锅里里外外摸了一圈,也没摸出什么名堂来,压根看不懂哪里坏了又被修好了。
但就是要看一看摸一摸,同时还跟外孙女一起吹吹牛,然后抬头一看,天色不早,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去了。
宁时夏依依不舍地送走她外婆,才拉着妈妈要妈妈给自己洗澡。
平时洗完澡,宁时夏会直接回房间,看她的小人书,看一会儿困了就很自觉地爬到床上睡觉。
今天晚上却一反常态,拉着赵如月,非要妈妈陪。
第87章
赵如月知道女儿一般不会瞎闹,可能是有不想让爸爸和哥哥知道的悄悄话想跟自己说。
这太难得了,以往两个孩子遇到什么事,他们俩商量着就能解决了,很少需要家长出主意。
家长起到的作用,只有帮忙干一些他们两个孩子太小,没法干的活。
这样是很让人省心没错,可作为家长,在很欣慰孩子会独立、动手能力强的同时,难免会有点挫败感。
有时候真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孩子。
曾经赵如月意识不到这一点,现在意识到了,可现在女儿突然缠着自己跟她一起睡,她还是难免会因为被需要,内心有种被需要的满足感。
不过她还没洗澡,对女儿说道:“你回房间等妈妈,妈妈先去洗澡。”
“好,”宁时夏听话地点头,但还是不放心地叮嘱,“妈妈一定要来呀,爸爸不许跟我抢妈妈!”
宁绍明听了好气又好笑:“这是我媳妇儿,我们先认识的。”
宁时夏一顿,想了想爸爸说的确实没错:“好吧,是我跟你抢,但是我就抢一天。”
她伸出一根短胖的食指,认真地比了个一。
宁绍明好笑道:“行,让你抢一天。”
赵如月不管这幼稚的爷俩,提着装衣服的小篮子往卫生间走。
洗完澡把自己的衣服洗干净,晾在晾衣杆上。
两个孩子的衣服,宁绍明刚刚洗完澡,已经顺手搓洗干净晒起来了。
平时他们俩就是谁看到家里有换下来的脏衣服,谁就顺手搓一搓。
两人都默认,谁有空谁就多做点家务。
结婚这么多年,没因为这些日常琐事闹矛盾,就是因为两个人都不是睁眼瞎。
不过现在是夏天还好,冬天一家四口换下来的衣服,洗起来也个力气活,水还冻手。
赵如月打算这个月的月底看看,店里出新产品后收入怎么样。
要是能有闲钱,等添置了商用烤箱,就在入冬前买一台洗衣机。
晒完衣服,她洗澡时被弄湿的头发也差不多干了。
回到女儿房间打开门,里面有些昏暗,只有书桌那边有亮光。
小姑娘正坐在书桌前,开着台灯,看图画故事书。
听到动静宁时夏转头一看,是妈妈来了,她才放下故事书,打开房间的大灯,关掉台灯。
拉着赵如月爬到床上:“妈妈快来,我们说悄悄话。”
赵如月从善如流地跟着闺女爬上床。
她闺女为了营造说悄悄话的氛围,还特地弄了个毯子,两个人一起盖,大热天的也不嫌热。
赵如月也乐得配合她玩,压低声音问:“你要跟妈妈说什么悄悄话?”
宁时夏凑到赵如月耳边,用很小的声音,放了个震惊她的大雷:“丹萍姐说她得了很重的病,可能快要死了,想求你带她去一趟县城,完成她的一个愿望,要不然她就要死不瞑目了。”
“啊?”赵如月乍一听被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真的。
可上次初中周末放假,她才刚见到过宁丹萍,她看起来不像生病的样子。
不但不像生病了,还因为宁时春来店里干活后,每周她放假和返校都给她准备好吃的。
店里做了好饭好菜,宁绍明不乐意送回老宅便宜以前给他添堵的那些人,就让宁时春也送一点去学校给宁丹萍吃。
宁丹萍伙食上去了,看着面色比以前健康红润很多,一段时间下来,也长了点肉,不像以前一样干干瘦瘦的了。
“丹萍生病的事,没跟她家里说?”赵如月有点怀疑生病只是个借口。
因为她听宁时秋说过,宁丹萍借他的自行车载同学挣钱,是想攒钱买一样她想买很久的东西。
可能宁丹萍想买的东西县城才有,但是宁丹萍每次放假都要回家帮忙干活,估计也怕攒钱的事被家里发现,没收她的钱。
她不敢找借口自己一个人去县城买,才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想让自己带她去。
宁时夏是真以为堂姐要死了,心里可难受:“丹萍姐不敢说,她怕大伯娘骂她,大伯是男的,她不好意思跟大伯说,也不许我跟爸爸、哥哥和爷爷说。
妈妈你帮帮丹萍姐吧,她太可怜了,留了好多血,她说她这两个月,每个月都会流血,第一次流血的时候还很少,这两个月流血越来越多了。
她还给我看过她擦血的纸,红通通一大片,好几张纸叠在一起也擦不完,老师说流很多血,时间久了,人真的会死掉的,以后我们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赵如月刚开始还皱着眉,听着听着感觉不对劲,听到后面就松了眉头,改变了想法。
自己的猜测八成错了,宁丹萍应该不是为了去县城找借口,而是不太懂生理常识。
现在的学校和学生很避讳谈论这些事情,学校可能没正经教过,生物老师上课时,上到相关内容真的很有可能会跳过去不讲。
但是闺女那么大了,王海燕这个当妈的竟然也不教,还不如自己建国前出生的老娘靠谱!
宁丹萍估计真以为,自己每个月流血是因为生病。
她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估计身体还不如现在好,又是第一次来,可能来得比较少。
最近周末她回来吃得好了,偶尔又有人给她送好吃的,身体比以前好,月经量变多了也正常。
赵如月想着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教教自家闺女,但是低头一看,自己家这个,还是个刚满四岁的宝宝,可能说了她也不懂。
还是只简单说一下,等她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再认真地教吧。
赵如月问女儿:“你丹萍姐什么时候给你看她擦血的纸?”
宁时夏说:“今天下午,她又流血了,就偷偷请假出来找我,让我帮忙问问你,等她这星期放假能不能带她去一趟县城,妈妈可以吗?”
“当然可以,这不是什么难事,我明天就抽空去镇初中看看丹萍,对了,妈妈也悄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跟妈妈之间的小秘密?
宁时夏来劲了,不顾额头已经开始热得出汗,钻进她怀里抱住她的胳膊:“什么什么?妈妈快跟我说!”
赵如月边轻柔地给她擦汗边说:“这个秘密就是,女孩子大概长到你丹萍姐这么大的时候,其实每个月都会流血,这是很正常的事,不会死的,你以后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也别怕,回家告诉妈妈,妈妈会告诉你怎么办。”
“真的吗?”宁时夏高兴地说,“那丹萍姐还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对。”她顺便跟女儿讲了,短袖短裤盖住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碰,亲戚和其他认识的人也不行,谁让你觉得不舒服,可以远离他,不用觉得这样不好等等教她保护自己的话,直到女儿在自己怀里睡着。
赵如月把盖着两个人的毯子掀开,只给自己和宁时夏盖了腰部和肚脐眼的位置。
脑子里想着,小男孩也有可能遇上不好的事,改天得跟宁绍明说说,让他也教教儿子如何防范坏人、保护自己。
第二天早上。
赵如月起床洗漱后,把今天去买新鲜肉类的活接了过来,在去拿肉的时候,在大姑姐那里多买了两块加起来足有四斤的梅头肉。
回到家,让正在做纸杯蛋糕的宁绍明停下手里的活,把梅头肉塞给他。
“你昨晚不是想用电饭锅试做蜜汁叉烧没做成?先别忙做其他事了,用这块肉再试一下,我等会儿带一点去镇初中看看丹萍。”
女孩子来月经,就得多吃点肉补补,镇初中食堂混在菜里那丁点肉都不够孩子塞牙缝的,能补充多少营养?
初中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管男女,大部分吃得都多,那胃就跟无底洞似的,她打算多带点。
其实要是带牛肉更好,可惜今天镇上卖牛肉的摊子没出摊,只能退而求其次。
宁绍明接过那块肉,不解地问:“怎么突然要去镇初中看丹萍,她怎么了?”
“这是我们女人之间的秘密。”
她这么一说,宁绍明大概就猜到了,没再多问,快速处理好那块肉,放在一旁腌制。
赵如月着急要,宁绍明只腌制了半小时就放进电饭锅里,按下煮饭键开始煮。
前后不过一个小时,电饭锅做的蜜汁叉烧成功出锅。
宁绍明把肉拿出来,切片分装,又浇上酱汁,色泽十分诱人。
赵如月一看肉做好了,正好她老娘来帮忙,她甚至没等早上客人吃饭的高峰期过去,就把店里的一摊子事暂时扔给老娘,让她帮忙顶一会儿。
赵如月则钻进房间,用拿出一个黑色塑料袋,又装了一份炒米粉、一份一斤装的蜜汁叉烧肉和几个铜锣烧,骑上儿子的自行车往镇初中去。
宁丹萍这时候也已经起床了,她带着一沓纸跑到公厕,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脸色难看地出来。
今天第二天,量比昨天更多了,她担心会渗透纸张染到裤子。
正准备让同学帮忙跟老师再请一天假,就听到有人说:“宁丹萍在吗?你家里人找,人在校门口等你,你快出去看看吧。”
宁丹萍愣了一下,回过神有点疑惑:“是我哥还是我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