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珣听了事情的原委之后,脸色冷了几分:“她倒是觉着自己金贵,朕还没到要死的时候呢,她肚子里那个真以为是李家的指望!”
萧景珣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要是这话被李桐听见了,李桐怕是能吓的连觉都睡不着。
“皇上正当盛年,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做什么,什么死不死的,皇上往后可不许说了!”
顾窈说这话时,表情严肃,声音里也透着几分怨怪。
她这般反应,叫萧景珣愣了一下,立刻道:“好,朕的错,朕往后不说了还不成,朕知道窈儿舍不得朕!”
顾窈伸手用力拍了他的手背一下:“皇上还说!”
她的声音清晰,很是认真,叫端嬷嬷和蒹葭也吓了一跳。
蒹葭眉眼间露出几分担心来,怕皇上生了娘娘的气。毕竟,娘娘可是对皇上动手了。
若是认真追究起来,可是以下犯上,比四皇子妃身边的那个宫女出言不逊冒犯永安公主的事情可严重多了。
蒹葭正提着心,却听萧景珣笑呵呵道:“窈儿如今是愈发厉害了,好了,朕不闹了,往后绝不说这个字,省的叫窈儿担心。”
顾窈眉头舒展开来,这时才后知后觉觉着自己似乎反应大了些。
她的脸颊红了红,道:“皇上答应了臣妾,可不许反悔。”
许是因着重生的关系,她很是忌讳这些,她好不容易有了倚靠,也有了祉哥儿,便想着陪着他们一路走下去,她都不敢想若是有一日萧景珣出了什么事情,她该如何在这宫里头活下去?
虽然纵是那样她也一定会努力活下去,保护好祉哥儿的。可她被萧景珣护了这么久,早已经习惯被人护着的那种安心的感觉了,她不想这日子有什么变动。
如今这样就很好,即便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可萧景珣圣体康健,就不会真的生出什么事情来。
许是看出了顾窈是真的担心,还有几分害怕,萧景珣站起身来,将她搂到自己怀中,安抚道:“行了,是朕的错,朕定能长命百岁,护着咱们窈儿还有祉哥儿好不好?”
顾窈伸手抱住了萧景珣,将头埋在他的身上,抱的紧紧的。
这一刻的安静带着几分能够安抚人心的作用,萧景珣保证的话也着实安抚到了顾窈。
顾窈的心慢慢平静下来,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萧景珣亲自盛了一碗汤递给她,等到用完了午膳之,和顾窈出去散了会儿步,也没去勤政殿,而是在昭阳宫处理起宫务来。
后殿
宫女珊瑚给自家公主倒了盏茶,忍不住道:“皇上可真宠贵妃娘娘,不仅陪着贵妃娘娘用了午膳,而且,这会儿都没摆驾去勤政殿呢。”
“这整个后宫里,也就贵妃娘娘有这份儿体面了,便是执掌六宫的娴妃娘娘,怕是在皇上心里都比不得贵妃娘娘三分。”
程淑看了她一眼:“这话往后可不许再说了,娴妃和母妃交好,你这话若是传到外头去,我也保不住你!”
珊瑚连忙点头:“奴婢知道了,奴婢也只是私下里和公主您说说。”
珊瑚迟疑一下,又道:“皇上一直在前殿中,公主这会儿离开也不是,待着也不是,是不是该过去给皇上请个安?”
程淑想了想,摇了摇头:“我心里有这份儿敬意就好了,倒不必凑上去。我若心存感激,往后好好敬重母妃就是了。”
珊瑚想了想,也觉着自家公主这话不错。
毕竟,自己姑娘姓程,而不是姓萧,纵是因着世子的缘故被封了永安公主,也要拎得清自己的身份才是。若觉着自己和大公主萧玉寰一个样子,那就只能叫人看笑话,更叫人看轻了。
倒不如好好孝顺贵妃娘娘,回报贵妃娘娘的庇护。皇上看在眼里,就知道她们公主是个好的了。
这边,顾窈坐在软塌上看着棋谱,突然觉着身下一疼,心中暗暗腹诽了一声。
她就说自己今日怎么这般烦心,还朝着萧景珣发起火来。
顾窈看了眼坐在那里批着折子的萧景珣,趁着他没注意,忙起身朝屏风后走去。
端嬷嬷瞧着自家娘娘这动作,也跟了上去。
顾窈在端嬷嬷耳边低语了一句,端嬷嬷小声道:“奴婢今个儿还想说呢,娘娘的小日子迟了两日,要不要叫太医来诊诊脉。”
顾窈听着随口道:“迟一两日有什么,哪里用得着传太医过来。”
她才刚说完,就后知后觉明白了端嬷嬷的意思,一时忍不住低笑一声,对着端嬷嬷道:“嬷嬷想什么呢,祉哥儿还这般小,我若再有孕了,哪里能顾得过来。”
“再说,这样对身子也不好,我是巴不得没有呢。”
端嬷嬷听着也笑道:“是这话,不过若是有了,娘娘和奴婢自也是要高兴的。”
顾窈和端嬷嬷去了隔间好一会儿才出来,出来时已换了身衣裳。
她走到萧景珣面前时,萧景珣放在手中的折子,伸手将她拉到了自己的跟前。
“怎么,可是小日子来了,怪不得脾气这般大,连朕都敢打呢。”
听萧景珣这般说,顾窈脸颊一下子就红了:“皇上和臣妾说这个做什么?”
萧景珣不由得挑了挑眉:“怎么,和端嬷嬷说得,和朕说不得?”
顾窈听着萧景珣这话,脸愈发红了起来,连耳垂都红透了。
她心想,姑娘家的这种事情她不和端嬷嬷说,难道和他说不成?萧景珣这话说的好没道理!
第185章 大恩典
顾窈脸颊红了红,低声反问萧景珣道:“怎么说,说臣妾来了小日子,不能服侍皇上了叫皇上到别处去?”
顾窈说着,见着萧景珣有些无奈的样子,忍不住就笑了。
“行了,皇上快去勤政殿处理宫务吧,您在这看折子像什么样子。”
顾窈轻轻推了萧景珣一下,从他身上站起身来。
萧景珣将手揽在顾窈的腰间:“对,美人在怀,朕是没心思看折子。”
顾窈瞥了他一眼,没理会他,而是将软塌上放着的几本折子拿起来交给了崔公公。
然后才推了推萧景珣道:“皇上快去吧,臣妾还要歇会儿呢。”
萧景珣拍了拍她的手道:“那你好好歇着,若是不舒服,叫小厨房煮碗红枣银耳汤暖暖身子。”
“知道了。”顾窈点头应道。
萧景珣见着她应下,这才转身离开了。
端嬷嬷看着皇上离开的背影,又看了一眼眉眼间俱是笑意的顾窈,抿嘴一笑,忍不住道:“瞧皇上这样子,倒像是年轻了好多岁,偏爱这样逗娘娘您,非得逗的您面红耳赤才罢休。”
“皇上如今也真像是个孩子一样。”
顾窈一听就想起了刚才萧景珣问她小日子的事情,还说什么和端嬷嬷说得,和朕就说不得了?
她一时脸颊就红了起来,在端嬷嬷面前有几分不自在。
“皇上也真是的,就会说些有的没的,咱们女人家的事情他又怎么懂?”
端嬷嬷听得一笑:“不管皇上懂不懂,皇上将娘娘放在心上是真真儿的,要不然,皇上也猜不出来。奴婢觉着,皇上心里头都记着娘娘的日子呢。”
顾窈有些害羞,将话题转移开来,说道:“永安那边可送去午膳了?”
端嬷嬷点头道:“自是不敢怠慢了二公主,按说皇上在娘娘这儿公主该过来请个安才是。不过,公主倒是没过来。想来,公主也是心中有所顾忌,孝心都在心里呢。”
顾窈点了点头,她不用想也明白程淑的顾忌,更对她多出几分怜惜来。
她想了想,便对着端嬷嬷道:“你去准备些礼物,送到永安那里去,就说本宫见她在宫中住了有段日子,叫她回奉国公府住上半个月陪陪府里老夫人和夫人,过后再回来,要不然,奉国公府那边儿也要担心的。”
端嬷嬷听着,点了点头道:“这是最好不过了,其实皇上原本意思也没说将永安公主拘在宫中,不过到底是封了公主,不住在宫里奉国公府和永安公主大抵都怕落了旁人口舌,这才没敢说要回府去。”
“娘娘给了这恩典,倒不如给个大恩典,直接叫皇上下旨,让永安公主往后每月前半月住在宫里,后半月住在奉国公府。这样两边都不必为难了,二公主心里头也自在。”
“有旨意在,旁人都挑不出错来,往后永安公主行事也不必这般小心谨慎。”
顾窈一听,觉着这法子好,她虽对程淑很好,可到底还是没有想到这层,这宫里头再好也并非是程淑自幼长大的奉国公府,而且,她是程淑的母妃,程淑定也不好在她面前说想要回奉国公府看她亲娘去。
倒是她一时疏忽,叫这孩子受了委屈了。
“还是嬷嬷有心,我只想着护着她,倒没想到她在宫里头自不自在。还以为进宫前说了一句她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她想回去了本宫也不拦着她,她就能明白了。哪里想到她本就是皇上新册封的公主,又不姓萧,若没有旨意,行事上哪里能那般随意,是我思虑不周了。”
端嬷嬷听着她这话:“娘娘无需自责,娘娘对二公主已是不错了,娘娘每日里要侍奉皇上,照顾祉哥儿,还要插手后宫的事情,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
“奴婢也是今个儿瞧着二公主这隐忍委屈的模样,才觉着该叫二公主松泛松泛,若不然一味拘束在这宫中,说是恩宠,可公主反倒是要被这恩宠给压的喘不过气来了,往后也怕移了心性。”
顾窈点了点头:“恩,那嬷嬷去勤政殿和皇上说说,皇上应该会同意的。”
端嬷嬷笑道:“娘娘的意思,皇上哪里有不允的。”
“奴婢这便去一趟。”
端嬷嬷说着福了福身子就转身出了殿外。
不多时,一道旨意进了昭阳宫。
程淑听着圣旨,眼底露出几分不敢置信和欣喜来。
“二公主,快领旨吧,皇上待二公主着实是上心,这往后呀二公主就可府里和宫中两头住了。”
“皇上说了,本朝以孝治天下,虽说认了二公主为义女,二公主便是皇家的人。可生恩也是恩,自不拦着二公主回奉国公府老夫人和夫人那边尽孝。”
“儿臣领旨谢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程淑送走了宣旨的公公,眼圈一红,带着几分欣喜对着珊瑚道:“珊瑚,咱们往后可以有半个月住在府里了?祖母和娘亲也不用一直担心我了。”
珊瑚也高兴道:“是啊,奴婢真没想到皇上会下这样的旨意。这定是贵妃娘娘的意思,不然,怎么皇上前脚才离开昭阳宫,后脚皇上的旨意就到了呢?”
“贵妃娘娘定是觉着公主您受了委屈,所以才给了您这个恩典。”
“公主该去谢恩才是。”
程淑点了点头,又叫珊瑚伺候着她重新梳洗了,才去了正殿谢恩。
顾窈没等她跪下就伸手将她拉了起来:“不必这样,原是本宫没想到,如今既想到了,自不会再叫你受了委屈,记挂着府里的。”
“对了,本宫叫端嬷嬷准备了些东西,你过会儿出宫时一并带回去,就当是本宫给府里老夫人和夫人的礼物了。”
“不许再谢,不然就生分了。”
程淑含着泪,莞尔笑道:“是。”
顾窈又和程淑说了几句话,便叫她下去了,又命人送她和珊瑚回奉国公府。
……
奉国公府
董氏正在屋里看着账本,就听着外头一阵脚步声,有丫鬟急匆匆进来,满是喜色回禀道:“夫人,咱们姑娘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