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这么重视的模样,林素娥忍不住笑了笑。
赵春兰不明所以。
林素娥也没有多解释的打算,首接挥手:“走了。”
双脚一蹬,头也不回离开。
身后。
赵春兰冥思苦想了一阵,突然脸颊爆红:“妈是在笑我和陆成军?!”
林素娥己经离开,无法给她答案了。
……
8点钟。
林素娥进入了大兴镇。
她没准备停留,打算穿过它进城,结果却碰到了熟人。
“梨花姐。”
王梨花一脸笑容的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立马看过去,看到人脸上笑意更深:“素娥啊,好久不见了。”
林素娥笑着点头:“是有一段时间了。”
忍不住问道:“梨花姐家里这是有啥子好事情吗,笑得这么开心?”
“哈哈哈。”
一听,王梨花忍不住笑出声:“你看出来了哇?”
“是有件喜事儿。”
说着,她大步走到她身边,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天美怀孕了。”
林素娥先是一惊,然后发自内心的道喜:“好事啊~”
“恭喜梨花姐了。”
王梨花哈哈大笑:“谢谢。”
林素娥问:“几个月了?”
王梨花回答:“才2个月不到,也是素娥你,其他人我都不会告诉他们。”
传统观念里,孕妇怀孕3个月之前,一般都不往外说,担心孩子不稳,三个月怀胎稳了才会往外说。
王梨花话里的意思,就是在表达不把林素娥当成外人。
林素娥领悟到了,心里动容,面上道:“可惜我今天有约,要不然一定去看看天美。”
王梨花摆手:“没关系,下次来就是。”
林素娥道:“我明天没得事,明天来家里看天美。”
“哦,对了,天美在家不?”
王梨花点头:“天美这几天吐得凶,我不放心让她请了两天假,我也在家照顾,明天你过来家里就是。”
闻言。
林素娥面露担忧:“孕吐这么严重吗?有没有去看医生,身体没得问题吧?”
怀孕不是件小事。
不说现在医疗水平还没有那么发达,就是几十年之后,每年因为怀孕死掉的孕妇也不是少数。
生孩子对于女人来说是一道鬼门关,这句话没有任何夸大的意思。
王梨花拍了拍她的手:“不用担心,家保紧张地不行,早就带她去县里看了医生了,说是正常反应。”
“她是第一胎,比一般人反应是大了些,但没有问题,该吃啥子吃啥子,该喝啥子喝啥子,少食多餐。”
林素娥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她喜不喜欢吃酸的?”
“可喜欢了。”
王梨花重重点头,提着手里的东西给她看了看:“你看,我专门托人买的酸杏干,我尝了一下酸得要死,她一口一个眉头不带皱,己经吃完了五斤了。”
林素娥听得口水不停分泌,咋舌道:“是有点儿厉害。”
“我去年腌了一点儿酸黄瓜,明天给天美带些来,看她喜不喜欢吃。”
王梨花笑呵呵:“那感情好。”
“……”
又寒暄了几句。
林素娥和王梨花分别。
她看了眼手表,此刻己经是8点20了,3人约到钢铁厂9点钟集合,时间有些来不及了,于是脚上踩出了风火轮。
8点59分。
林素娥紧赶慢赶赶到了。
何绵和洪丽珍在门口张望,看到她立马迎了上来。
何绵:“你可算是到了。”
洪丽珍:“咱们快走,川剧表演要开始了。”
是这样的。
蒲县最近来了一个拍戏的剧组,剧组中有观看戏剧表演的情节,于是,剧组花钱请了一个戏班子。
剧里的情节不多,只拍了3天就拍完了。
戏班子想着来都来了,干脆做几天生意,首接贩卖起了门票 。
蒲县不大。
这个消息顿时传遍了全县。
大家有时间、有闲钱的,都去看了。
毕竟。
从文 革开始,他们就没看过川剧了,至今也有十几年了。
第314章 再遇沈月
戏台是临时搭建的。
剧组是个民国戏,专门找了一个以前的旧宅子,修缮了一两间,在正中间搭了一个戏台。
拍完戏,剧组就赶下一个场了。
戏班子正好沿用这个场景,加了一些桌椅板凳,首接就能卖票唱戏了。
林素娥3人到的时候,戏台下面己经坐满了人。
她们只能坐最后一排。
好在,戏台足够高,坐在最后一排也不影响观看。
买好票进去。
有做生意的推销零食。
看戏怎么能少了零嘴?因此,林素娥要了一盘瓜子花生福豆拼盘,再要了一壶紫苏饮子。
紫苏饮子是宋代发明的一种饮料,主要材料就是紫苏叶。
这两样东西都便宜,总共花了5毛钱。
门票也不贵,5毛钱一张,就能看到川剧大师的表演。
很快。
表演开始。
听着报幕,她知道了表演剧目——《白蛇传 》。
这真是川渝人民家喻户晓的故事。
甚至,日后随着《白蛇传》电视剧、电影的播出,成为了全国家喻户晓的故事。
回到正题。
她认真的观看了起来。
《白蛇传》是川剧的集大成之作,集唱念变脸喷火杂技于一身,看得人心潮澎湃。
时间悄然流逝。
一晃,就过了2个小时。
11点钟了,林素娥水喝多了,想去上厕所。
她问了问戏班子的人,往宅子里面走去。
这是戏班子特意让人挖的临时厕所。
真是讲究。
不愧是做艺术的。
只不过,这位置着实有些远了,她走了好几分钟还没到,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
就在这时。
前面传来一道羞恼的女声:“你能不能不要跟着我了?”
有些耳熟。
林素娥下意识往发出声音的方向伸长了脖子,看清楚人,挑了挑眉。
还真是见过的。
就在前天赵和刚和钱朵定亲宴上,隔壁桌那对年轻男女,叫做沈月和蒋勇的,他们也是在定亲,不过最后闹得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