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榆还能把未来狼人杀,套个小兵小鬼杀的壳子搬运过来,这个都不需要去院子里,围着火炉就能玩儿。
而且玩这个,叶榆终于不再是游戏王,几次套路过后,不管她是小兵还是小鬼还是村民,都在第一局被套出去,拿个军官的角色,也只能自救一晚上。
“……”
话说这个人更多才好玩,但其他人都不在意,简简单单一个小游戏,他们能够玩很久,笑点也足够低。
不知不觉,快到12点。
叶红军赶紧把100响的大红炮拿出来,摆在院子里,不只他们家,院里其他户人家也行动起来。
12点左右,点燃。
砰!砰!砰!
整个四九城都笼罩在鞭炮声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叶榆:“……”
这个时候,对于一个听力敏锐的人那是相当震撼,叶榆甚至怀疑,春节放鞭炮驱的那个年兽好像就是自个儿。
果然,没有一个习俗是完全没缘由的。
尽管需要耳朵塞上棉花,可这样的春节过得实在太有意思,明年后面若是春节真的全被取消的确有亿点点可惜?
等十年后,很多旧习俗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有的也成为非遗被保护。
叶榆影响不了烨国政策,主要是那太花费精力,小小恶作剧一下还是可以的,能不能成功看天意,天意不强求。
趁着叶红军王来娣他们不注意,叶榆溜回了房间,连续三个瞬移,开始物理投放兽吼声,即一种末世基地发明的声波小设备,目的是为了补货中低阶异兽,现在播放的是未来最难听的一种异兽声音。
一个瞬移播一次,于是四九城这一天不少片街区在12点多疑似听见隐隐约约“年兽”吼叫的声音?哎哟我去,竟然真的有年兽?还有人说这是龙叫的?
咳咳咳,不管如何——
“新年快乐呀!”
等叶榆瞬移返回时,王来娣已经把饺子又热上了。
有好吃的!也算是抚慰叶·年兽·榆受伤的耳朵。
每个人都来小半碗,更岁交子,寓意着明年吉祥如意、财源滚滚,比饺子更让小孩欢喜的还有压岁钱。
压岁,压祟,红包是要放在枕头下一整夜的,有时会回收,有时不会,今年叶红军夫妇承诺不回收他们的。
叶保国叶卫国为此而欢呼。
叶榆也有,按照计算,过了年她就算十八岁,叶红军王来娣还是为她准备,且因她马上成年,已经是最后一年领,备的还是最大那个红包。
叶保国叶卫国5毛钱,叶榆有10块,这就是差价呀。
叶榆炫耀够了,也给了叶保国叶卫国一个五毛小红包。
皆大欢喜。
饺子吃完后,叶卫国又急冲冲拉着叶卫国去捡院子里的未燃尽的哑炮了,院子里小伙伴们也这么想,捡起来堆在一起,今晚舍不放,春节还有那么长的时间。
捡炮的僧多粥少,晚了去就真没了,不着急不行啊。
有时,小孩子们还会因捡炮引起纠纷,除非真的打上头了,大人一般都不会插手这种纠纷,即便真打架,也是各拍自家孩子屁股三十大板。
叶卫国也不是缺那点哑炮,叶榆买的另一百响还剩下不少,但他才不要输,小孩儿们的娱乐似乎还有最后一项,激烈的抢地盘之战才刚刚开始。
反正最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的。
今晚的月亮很亮,与点点星光一起,把四九城的欢乐照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天刚亮,叶红军王来娣已经在房间外唤人。
今天可是大年初一,一年的头一天,不管昨晚什么时间睡,都不允许赖床,勤奋早起才是一个主流好开头。
见面第一句:
“新年快乐。”
今天的早餐也是饺子,多种馅儿的,每一种馅都有吉祥的寓意,白菜谐音“百财”、芹菜谐音“勤快”、葱谐音“聪”、胡萝卜则是“红红火火”。
最特殊的饺子当属于一个放了钱的,过去是铜钱,现在是硬币。
王来娣一直盯着叶榆吃慢点儿,不要把硬币吞了下去,越叨越是,最后这个硬币饺子还真让叶榆吃到了。
“呀,今年你运最好,我记得去年是二丫吃的吧?”
叶卫国:
“妈,你这是封建迷信。”
“一边去,新年不许乱说话。”王来娣给小儿子碗里塞一个饺子,还念两句童言无忌。
春节嘛,本来就是一种希望与期许,不管是科学也好,玄学也罢,人活着或者多多少少带点儿信仰,这也是精神支柱。
早饭过后,今天不清扫垃圾,也不忙活什么事儿,主打一个清闲。
叶卫国兄弟俩倒是跑出去了,年纪也不小了的叶保国是被叶卫国硬拽出去的,和小伙伴们在胡同里挨家挨户拜年,用一两句吉利话,换五花八门的零食。
富一点的有糖和饼干,普通一点的有瓜子花生,最穷的往往也有自制的红薯干、爆玉米花儿。
除了灾荒那三年,人们也不会吝啬这一点东西,何况这也是为了来年更顺心如意,国人信这些的很多。
小孩们每个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脸上挂着开心纯粹的笑容,嘴巴麻溜那几个更是吉利话不重复地往外蹦。
第67章 羊肉羊骨
叶家也同样备了一些小零嘴。
因今年从下半年开始, 叶家日子过得着实不错,他们备的比往年更多一些,王来娣准备了少量的水果糖、饼干、自南方来的果干, 当然, 更多的还是瓜子、花生。
选择先来叶家拜年的小孩可惊喜了, 赶紧去通知要好的小伙伴们,晚一点来, 糖果饼干果干这样的好东西可就没了。
叶榆不和小孩子争抢, 选择眼不进为净,出了堂屋。
前院正有几个大爷大叔在聊昨晚的事情, 躲在后院墙角偷听一耳朵, 发现居然是“年兽”的事情。
消息竟然蔓延得如此快?
有的还挺准确,从哪里到哪里,叶年兽榆的路线都摸得透透的;有的则非常夸张,比如年兽长了十只眼睛十只爪子,还有一对飞天翅膀,谁谁谁亲眼目睹。
“……”
嗯, 挺夸张的。
有些东西是无法禁止的, 否则不会到了末世,全世界玄学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明面上再怎么封口,也封不了私下。
叶榆不知道年兽恶作剧有没有用,哪怕明年为了调查,再多过一年春节,这也是赚啊,指不定这玩意儿年年有呢。
正月初二又叫姑爷节,即出嫁的女儿领着女婿和儿女一起回娘家的日子。
王来娣属于远嫁女, 今年不打算回娘家了,计划今年年末春节时再回一趟王家沟,主要是为了看一下叶榆的生活及生活环境,拜托娘家人照顾一下女儿。
计划虽然已经做在那里,到时候还是得看厂里工作时间安排。
像王来娣这样的远嫁女儿,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辛酸苦辣往往只能一个人扛着。
叶兰今年也回不来,好在叶杏嫁的近,几乎从来不缺姑爷节。
“瞅我干嘛?”叶榆伸手往下巴摸了摸,也没摸出一粒饭啊。
王来娣:
“你说我瞅你干嘛?”
今年叶榆也满十八了,她两个姐姐基本上都在这个年龄阶段嫁人,可偏偏叶榆作为下乡知青,王来娣还真不想她那么早嫁出去,嫁给乡下泥腿子或者其他省知青,那以后能够见到这个女儿的面就更少了。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不止是重男轻女思想作祟,更多的是有闺女人家对于女儿未来的无可奈何,女儿嫁的近一些,至少能看顾一点。
“妈,你想多那么多干嘛!”叶榆却满不在乎,还在夹菜往嘴里塞,不急不慢吞下去才回,“我未来要么寻十个八个好看帅气的上门女婿,要么自己养活自己……别别别,您别瞪眼,大过年的不吉利,什么?养老问题?你去看看护林员,七、八十岁健壮如飞,等真老了不是还有保国卫国他们不孝儿孙吗?指不定还能去国家免费养老机构混一口饭吃。”
叶卫国听话只听一半:“我儿孙很孝顺,我现在就可以挣钱养三姐!”
大姐叶杏出嫁时,他年纪还小不觉得,二姐二嫁和三姐下乡轮着来,他不止一次想过,要是姐姐不嫁就好啦。
叶保国挣不了钱,但还是承诺:“我以后可以工资交一半。”
首先,他也舍不得几个姐姐出嫁;其次,三姐很厉害,她在哪儿,哪儿就会过得好像比过去更好,就像他们家现在。
叶榆:“哇。”
叶红军王来娣:“……”
得,话题作罢。
不管如何,兄弟姐妹几个关系好,他们看着也舒心。
早饭过后,王来娣夫妇就开始倒腾自己,重视程度不比昨个儿大年初一少,甚至于在面子工程上更胜一筹,
连仨姐弟也不放过。
十点钟左右,叶杏抱着还走不稳当小儿子上门拜年,后面跟着刘大海,他左手牵着大儿子,右手提着年礼。
刘家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人家,拜年礼很多都是刘主任爱人准备,他们哪怕因身份地位对
两个儿子亲家备的东西有区别,但也会比普通家庭强上一些。
今年年礼又增加了两成,两斤猪肉、两斤红糖、两斤饼干、两斤柿饼,都是好事成双,光是这两斤猪肉,哪怕看着没什么肥肉,全是精瘦肉,也绝对不能说差了。
此外,叶杏还亲自给父母各织了一双毛手套和一双袜子,给叶兰叶榆备了一盒雪花膏和两张工业票,叶保国、叶卫国则是蓝墨水和笔记本,家里还在读书的只有他们。
这些才是她本人的精心挑选。
当着女婿的面,王来娣先接过刘大海的东西,只说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东西,刘大海本来也不是多会做人的人,彼此你来我往客套到头发丝都写着“尴尬”两个字。
直到大外孙叫了“姥姥姥爷”,小外孙噗噗了“姥”一字,叶红军王来娣才露出真正的舒心笑容,赶紧把红包递上。
每个红包都是1块钱,比叶保国叶卫国的还多,也不算少了。
叶榆姐弟三个虽然是长辈,但还未成家立业,属于小长辈,哪怕准备红包也只是角分红包意思意思一下。
他们被叮嘱接待一下俩侄子,尤其是会跑会跳的大侄子刘文林,小名文哥儿。
叶保国叶卫国当长辈很过瘾,把昨晚玩的玩具都拿出来,小孩子就没有不喜欢玩的,三人很快玩到一块儿去了,其实主要是叶卫国,叶保国属于添头。
完全不需要叶榆帮忙。
叶榆也不想和这个年纪的小朋友一起玩,主要是逗哭不能还回去不说,还得自己去哄,更受不了叶红军和刘大海两个大男人间的尬聊,起身去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