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时候不平静?
虽然没有理会,但很快,赫连山自打嘴巴。
春季雨多,泥土湿润,有的绿草树叶还挂着水珠儿,山路越发难行,韩景、徐飞、花菲菲有多狼狈,郝连山、谢丹红也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张青黛好很多,她幼年在乡下呆过一段时间,对于山路不那么陌生,有时候还会帮扶谢丹红一把。
与张青黛差不多的还有三位老人,他们并非体力大于年轻人,而是这些天吃过苦太多,背着重物走山路都有,技巧什么的也摔或滚出来了,他们意志力很强。
谢丹红有张青黛的帮助,脚崴了下又站直,郝连山一不留神又摔坑里。
他也知道自己之前的话全成了回旋镖,这下子不是耳朵红,整个人都在冒烟,羞愤的,埋着头走路更容易掉坑,他的衣服连衣领都沾上泥巴。
又过了一会儿。
停车休息期间,另一边,叶榆盯上一棵枝繁茂的樟树,踮起脚尖,往上一跃,轻轻松松跳到一处树丫上。
咔嚓——
几声清脆,树枝折断。
韩景、徐飞、花菲菲都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这树他们可能一下子跳不上去,但两下、三下乃至于爬上去还是轻轻松松的。
隔壁的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惊呆了下巴,不可置信盯着叶榆,她怎么咻一下子爬上去,又咻一下子跳下来,跳下来时,像是猫一样,没有丁点儿声音。
三位老人也很吃惊,但他们年纪大,见过听过的事情更多,回过神也更快,林老爷子叹:“少年英才啊!”
小孩儿中,欧梁不掩羡慕,项星星也学着蹦跶,但她的蹦跶跟不蹦差不多,双脚跳都不会,单脚跳还会平地摔。
白蓉蓉最死气沉沉,项星星拉她跳她也不跳,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一路上,她对项星星的态度最好,在她摔倒时也会伸手,但当她靠近时有会远离。
叶榆可不知简单一跳引来这么多人关注,她只想做几个拐杖。
真不是发善心,主要是这蚂蚁爬速度,即便牛不够她都够了,再这么磨蹭下去,晚饭都赶不上热乎的。
三位老人需要拐杖,他们属于黑五类,不能被特殊招待。
自然而然,三个知青自然也需要。
叶榆也没精细做工,粗暴地折断几截后,丢到需要的几人面前。
有人这个时候才猜到她的意思。
项老爷子、林老爷子、欧老爷子都道谢,项燕吃过药烧退了也来道歉,腼腆少年欧梁也为爷爷说了声谢谢。
谢丹红、张青黛同样接过道谢,张青黛不那么需要,但有拐于她会更轻松,郝连山还在与自尊心斗争中,但在下次启程前,终究把那截树枝默默握在手心。
接下来的速度果然快了一些。
但速度依旧蚂蚁爬,叶榆觉得她与牛迟早会睡着一个,从兜里拿出些红薯干填肚子,除了小孩能分一点点外,没有人能在她饥饿时从她手里分到粮食。
即便现在分让瓜两枣给项星星他们,也已经是心软后的结果。
花菲菲、韩景、徐飞都不奇怪,其他人有人觉得叶榆这样不好,但初来乍到,不舒服也不敢说出来,只能闻着这一丝丝的甜味儿,捂了捂唱空城计的胃。
到了王家沟,星空璀璨,村社前平坝上眼熟的篝火燃起来。
除了大队长和诸位干部,还有很多村民等着他们,一是为了等叶榆四个,但更多是对新知青的好奇。
但情况和他们想的不同。
这人也太多了些,又有老人,又有小孩,他们可不像知青,年轻人只有四个,三个女的,唯一一个男的从头发丝到脚底心都沾有泥巴,这是不是不太对啊?
有人询问。
韩景老老实实回答今天情况,包括抽签,以及一部分人黑五类的身份。
毫无疑问,有人觉得他们也未免太过倒霉了。
但像其他生产队预测那样,归罪埋怨叶榆四个是没有的,至少表面没有,连民兵队长王老三都早被叶榆享福,其他人再有怨声只敢吞在肚子里。
一来他们怕叶榆的身手,二来四位知青这不到1年的时间为王家沟带来许多变化,物质和精神都有。
他们顶多叹一句霉,下次遇见这种情况还是大队长上,毕竟大队长能从一干知青中挑出叶榆四个,绝对鸿运当头。
韩景、徐飞、花菲菲这才单个介绍人,他们在路上已经打听过所有人的大致情况,林老爷子是一位懂草药的大夫,项老爷子和欧老爷子都曾是大学老师。
村民们实在不明白人人羡慕的老师为什么会混到人人喊打的地步,项老爷子欧老爷子他们不敢接近,但对于和善爱笑且又是大夫的林老爷子,好感一下子上升。
这可是医生!
他们村连个赤脚大夫都没有,距离平泉镇又远,很多人过去正是因疾病而丢掉性命或者落下残疾。
没有人不盼着村里能多一个大夫,不管他是什么成份,何况林老爷子济世救人,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村人们因林老爷子这个突破口,对于额外增加的七人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现在还面临个问题,林老爷子他们今晚住哪儿,以后住哪儿。
村社社长有说对黑五类不能太照顾,牛棚之类的就不错。
可他们村牛驴数量不多,牛棚也不大,肯定住不了七人,哪怕他们挤一挤,把牛啊驴啊当孩子的财叔肯定不干。
“不如猪圈?”
他们今年的养猪指标增加,猪圈有扩张,且因队里新建了砖窑,修得猪圈不仅宽敞,比很多人家里的房子还结实保暖,只是味道可能有点难受,听上去也不太好听。
挺适合。
韩景又建议他们今晚住知青点,明天再搬,大队长一口拍定下来。
没有人寻求林老爷子他们的意见,林老爷子他们更不贪求居住环境有多好,黑五类即原罪,能够不漏风不漏雨已经足够,去年寒冬陆陆续续离开的人实在吓到他们了。
此外,还有分粮问题。
去年,作为第一批主动报名下乡知青,叶榆、花菲菲、韩景、徐飞四个有免费分得口粮,当然,叶榆后来“偶然”猎得野猪两次,分给村人们。
比起四位知青分得的口粮,村民们还是赢麻了,对于叶榆经常上南山打猎,花菲菲他们也跟着的事情,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于期盼下次猎野猪什么时候。
如今,张青黛、谢丹红、郝连山三个也算比较早下乡的知青,依旧有优待,但不是免费得到一整年的口粮,而是按人头每个50斤左右的免费福利,更多的就归于借,需要他们折算人.民币换或者年末粮食来还。
三人当中就谢丹红的家庭条件好一些,出钱补,其他两人只能补一部分,剩下的打个欠条。
另外七人都纯属于借,必须得还,且借的粮还非常有限。
村民们提到分粮都很肉疼,毕竟王家沟的产量就那么多,这些人多分一点,每家每户都少一点。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
偏偏郝连山从来不是个会看眼色的,很是低情商,见到全是土豆红薯,嫌弃抱怨两句,问能不能换一点其他,又说起自己曾经吃过什么。
“……”
不等他说完,他平地摔了个大马趴。
村里们都笑了起来,刚才凝固的空气一扫而空,花菲菲、韩景、徐飞哪怕没亲眼目睹,也能猜到怎么回事,虽然这样形容有点不厚道,但真是好事一件。
第95章 世外桃源
新来的三个知青都是脆皮, 山路走了两三个小时,不仅浑身狼狈,力气也耗得差不多了, 林老爷子他们更不用考虑, 帮忙拎口粮的成了花菲菲、韩景、徐飞三个。
王大妞也能来帮忙。
见是一不到腰线的小女孩, 林老爷子忙说谢谢不用,但当看见王大妞轻轻松松扛起比她身高更高重量更重的麻袋, 他默了。
作为一名老中医, 见过上万脉象,他对于人体比普通人更懂得, 也因此, 内心产生更多疑问。
这王家沟究竟怎么回事?老是打破常规,知青个个大力士,女人和小孩也不再是大众所知的弱者,太多传说中的天赋者。
据说近现医学有一门叫解剖学,真的很想……咳咳咳,打住。
叶榆两手空空走在最前面, 她把自己的背篓也通通都丢给王大妞了。
王大妞本来就是主动要的, 得到师傅回应,开心极了, 麻溜地把一背篓的东西背上,重新拎起一口袋粮食。
别说背篓了,即便叶榆让王大妞背她,她都会很乐意接受,反而是什么都不让做,她会难过和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这个性怎么养成的, 在外面混会吃亏的。
好在王大妞的这个性只针对她妈和师父,花菲菲三个确认过也就不管,只要王大妞高兴,又并不影响她成长就好。
村里人也理解,这才哪到哪儿啊,当学徒的,哪不能服侍三年师父,不是还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况且王大妞的变化他们是见过的,力气现在比成年男人都大,他们自个儿都想跟着叶榆学习呢,背点背篓算什么?!
只有新来的不知情况,很不理解。
但即便他们有异议,也没人理会他们,他们也没力气去异议,腰酸腿软,想要帮小孩儿一把都不行,慢悠悠掉到最后面。
等他们到知青点时,花菲菲、徐飞去厨房忙去了,韩景在院子里燃起一团篝火,叶榆也把不知从哪里拿来的一簇艾草点燃,春夏山里蚊子实在太扰人。
借着温暖明亮的火光,新来的十人看见他们今晚居住之处。
比他们想象更好。
一排排红墙黑瓦,卧室、厨房、小客厅、厕所、浴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么宽敞亮堂的院子,即便他们当中条件最好的韩景,也无法一家占领,院前两排新种的绿树,院中绿油油的半亩土地,葡萄架的下秋、木桩,干净有序。
三只鸡在院里挺胸迈步,当中有一只的体型肥了一圈,正在和一只鸟,叽叽咕咕吵架,跳起来啄鸟会不会过于活泼?
花菲菲介绍:“1号、2号、3号是我们养的鸡,这只储备粮不算,自己飞来的,虽然是麻雀,但他只捉虫子不偷吃粮食,不算四害,还能帮忙喂鸡斗鸡。”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麻雀怎么喂鸡?
刚这么想,他们看见麻雀叼着一只毛毛虫,喂了一只鸡半截,最大圈的那只鸡也喂了另一只鸡半截毛毛虫,两鸡似在比拼?
“……”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来之前,林老爷子说世外桃源不过是打趣,但见到这样的知青院,突然发现,世外桃源也不外乎如此。
韩景将他们领到今晚住的房间。
张青黛、谢丹红和花菲菲一块儿住大间,花菲菲虽然曾经因房间选择事情与叶榆怄气,可真多了俩室友,她有觉得有一点点不适应,甚至还会羡慕叶榆的小单间几分?
才不会,假象,假象。
郝见山住东屋某一间房,是他的固定住所,韩景说村里有一位手艺很好的木匠老师傅,隔天可以麻烦他帮忙打些柜子、置物架之类,还有村里很多婶婶奶奶的竹编藤编手艺不错,可以买些生活必备品。
话说,这些他们当初还是跟叶榆学的,叶榆比他们更懂生活。
至于剩下七人属于暂住,项燕和项星星、白蓉蓉也住西屋大炕,其他人挑东屋的两间房合住。
他们明天或者后天会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