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肤膏保肤散,祛疤膏,已经成了保丰药厂最核心的药物。
并且,港城回春药业,已经通过外贸部向保丰药厂下了价值100万的药品订单!
R国夏正药业,也通过外贸部向保丰药厂下了总价超过100万美元的药材、药品订单!
谣言止于智者,公道自在人心!
《京市教育报》的这一篇长篇报道,简直是石破天惊!
紧接着,其他报纸也纷纷跟进报道。
有的是转载《京市教育报》的内容,有的是刊登自己报社记者的调查。
就连《中京日报》这样的报纸,也刊登了“多思、多想,切勿盲从”这样的文章,在文章中还对《南州新报》这样的报纸进行了严肃批评,新闻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而不是信口开河!
如果说之前对“南星”有多失望,有多愤恨,这会儿就有多愧疚。
对南星愧疚,自然就对信口开河做出虚假报道的《南州新报》等数家报纸非常不满!
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群众的愤怒也是恐怖的。
《南州新报》的编辑部都被砸了。
上面不得不下发文件,《南州新报》等数家报纸,停刊!
但仅仅只是这样,依旧不能消除大家心中的怒气。
正巧这时,有报纸报道了保丰药厂和保丰新药厂的事。
“保丰药厂至近还贴着封条,工人们完全不知道何时才能开工。”
“昔日200余职工,如今仅剩七十几位,数百万的外贸订单,如何完成?”
第92章 数百万的外贸订单,上上下下没人能够忽略。 ……
数百万的外贸订单,上上下下没人能够忽略。
如今中夏国出口创汇的,要么是珍稀矿产资源,要么是附加值很低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
这种情况还会维持很长时间。
中夏国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就是廉价劳动力。
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需要外汇,去购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
谁也没想到,中药竟然能打开一个突破口,虽然这个口很小很小,但也足以让人惊喜!
因为外贸订单上是有价格的。
像是中药材,全都是经过净制炮制的,价格是国内的2-3倍。
但这其实并不贵,因为订单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真正贵的是成药。
像保肤膏保肤散,国内售价2元一盒,外贸订单10美元一盒。
祛疤膏的价格更恐怖,国内一盒祛疤膏卖10元,已经是天价了,可在外贸订单中却要卖到80美元一盒。
简直叫人难以置信!
通过内部渠道查到保丰厂外贸订单价格的沙承康,完全无法相信。
她怎么敢这么定价!
而外商又怎么会同意当这个冤大头?
即使这些药的效果好,可是要多花十倍几十倍的价格购买这些药,真不是冤大头吗?!
现在官方汇率是1美元能换本国货币两元,但在黑市上的汇率,1美元至少能换五六块钱!
按照官方汇率算,可能还没翻几倍,但按照民间汇率算,价格就是翻了十倍几十倍啊!
其实也是消费水平决定的。
一盒效果非常好的祛疤膏,国内卖10块,相当于很多城镇工人十天的工资。
而80美元,只相当于现在R国人3-4天的工资,当然这是进货价,零售价90-100美元很正常,那也只相当于4-5天的工资。
如果是在M国的话,100美元大概只相当于人家1-2天的工资。
用这点工资,买一盒效果非常好的祛疤膏,很贵吗?一点都不贵!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越舍得在个人身体外貌上投资。
沙承康不懂那些,他只看到了利润。
大大的利润!
不说别的,在国内按照10元价格买下祛疤膏,再以80美元,不,70,不不不,60/50,哪怕就只按照10美元的价格卖出去,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啊!
还有保肤膏和保肤散也一样,国内才2元,外贸订单竟然卖10美元,外贸单就算只卖2美元,都能赚翻了!
这是多大的利润啊!
沙承康脑子迅速活络起来。
保肤膏和保肤散,他们保丰新药厂也可以生产啊!
只有那个祛疤膏,他们也不是不能生产,但不是特别对。
不过,管他呢!先卖了再说!
你说你是跟保丰药厂签订的外贸订单,呵呵,保丰药厂完不成订单,他们保丰新药厂这是在帮助兄弟单位呢!
总不能耽误外商的事儿吧,那可是要赔违约金的,还耽误给国家挣外汇!
说干就干。
沙承康立刻就让保丰新药厂抢订单。
前期很多出口订单其实都是这样,外汇不会直接到厂子手里,而是到外贸部,国家会兑换成自己货币再拨到厂子里。
同样的,如果厂子完不成订单,就会要求其他厂子共同承担生产任务。
这种模式在其他出口商品那里行得通,但在药品这里,能行得通吗?
沙承康才不会去考虑这种事,反正他就是要抢订单。
总不能保丰厂完不成任务,就不做了吧。那不是白白把外汇往外扔?
至于说秦天南的事出现反转,报纸上都开始为她澄清,原先被误导的人也都纷纷醒悟过来,这对沙承康来说,暂时顾不上了,他得先把订单抢过来,把钱给挣了。
秦天南那边就算是口碑反转了又能怎么样,保丰厂能开工吗?
保丰厂还有多少工人?
沙承康还过来找秦天南,索要祛疤膏的配方工艺。
这无耻嘴脸真是把秦天南都给气笑了。
沙承康说得冠冕堂皇的,现在保丰厂的生产暂时跟不上,那就先由保丰新药厂承担生产任务嘛,日后等保丰厂恢复了,那就看国家怎么分配。
秦天南当然不可能把祛疤膏的配方交出来,沙承康要不到,就让外贸部的领导出面,约谈秦天南。
反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如果秦天南不交出祛疤膏的配方工艺,保丰厂就等着倒闭吧!以后的外贸订单,绝对不会给保丰厂一分一毫!
这年头类似的事情很多,如果得罪某些人,那些人是宁肯损害国家利益,也一定要给你一个教训的。
反正损失的是国家的钱,又不是他们的钱,他们若不教训你,怎么能彰显自己手中握着的权力。
沈成山跟沙承康说,拿不下祛疤膏的配方工艺,那就不拿了。
原本还想着如果秦天南配合的话,就给她一部分订单,现在既然这样,那就一分都不给她留。
整个外贸订单中,挣钱最少的就是原料中药材。
但也能挣钱。
其次就是保肤膏和保肤散。这两款药保丰新药厂已经复刻出来,都已经上市销售,完全挤占掉保丰厂*的市场份额了。
沈成山给沙承康的意见就是,先把这两个部分的订单给完成交货,拿到钱。
最后再交货祛疤膏。
名字也叫祛疤膏,牌子也是保丰厂的,至于说有没有效果,那就不好说了。
你说以后没有订单了?
那至少现在这笔订单是吃到了。
早期没有在国际贸易中吃过亏的国内很多厂商,就是这么单纯。
沈成山带着上面的调令,去了机械厂新厂长赵泾川的办公室。
上面都没给机械厂打招呼,直接就要把沈成山调走,还不是调到其他机械厂,而是要调去保丰新药厂。
这调令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赵泾川压着调令,也没说不给批,只说让沈成山再考虑考虑,就算是要调职,去庆市农机厂,或者是洛市轴承厂都可以啊,都算是专业对口,这去保丰新药厂,实在是浪费了他这个人才啊!
沈成山却非常坚决。
赵泾川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在调令上签了字,同意了。
沈成山终于成了保丰新药厂的厂长。
虽然保丰新药厂的地位跟机械厂压根不能比,但他是一把手,他说了算!
而且他一接手厂子,就从保丰厂手里抢来了几百万的外贸订单。
这批外贸订单做下来,保丰新药厂的效益必然会非常可观。
高红霞让沈成山把她也安排到厂子里去上班,就在财务室上班,坐办公室。
还有沈文慧,安排到宣传科了。
不仅如此,高红霞还利用这个关系,安排了不少人进厂。
沈成山没理会,这些都是小事,他在抓生产任务。
倒是高红霞有些担心:“老沈,这批外贸订单做完,以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