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高姐到底是专业的护士,姜爱华不怕苦肯配合,她很快就帮她通了奶。
吃了三天奶粉的小宝宝终于吃上了妈妈的奶,看着他的小脑袋因为用力而泛出的汗,姜爱华心里一片柔软。
三天过去,宝宝脸上的红已经褪出了,雪白的皮肤露了出来,越发显得冰雪晶莹目若点漆,家里人稀罕得不得了,月华每天都过来看宝宝无数次,握握他的小手,亲亲他的小脚丫。
骆川给他取名骆童,小名童童,大家也就从善如流地叫开了。
童童晚上是跟着高姐睡,高姐是母乳跟奶粉交换着喂,并不会过分打扰姜爱华睡觉。
孕妇坐月子只要休息好了,营养充足,才不会得那些乱七八糟的月子病。
她负责带宝宝,还有煮姜爱华的月子餐,前半个月,每天吃四顿,但菜色很简单,都是些南瓜青菜包子清蒸鱼之类的,再加一道清淡的汤,骆川第一次看到她吃的东西的时候脸色都变了:“她在坐月子,怎么吃得比我们还差?”
上社村的亲戚们送了几十只鸡过来,就养在姜家的后院里等着杀给她炖汤喝呢,高姐目前一只都没杀,而且家里人还能天天大鱼大肉的,她刚生产完正是需要大补的时候,怎么能吃这些东西?
高姐忙解释道:“她现在不能大补,宝宝太小,胃口没有长开,如果大补的话一来她的身体受不了,二来补品都会化成大量的奶水,宝宝喝不完,她又胀奶,会很辛苦的,你放心,时候到了我会给她做补品的。”
姜爱华也道:“听高姐的。”
果然,半个月后,她身体恢复得好一些了,高姐果然开始给她炖补品了,每天杀两只鸡,放在一起蒸,连汤带水蒸成鸡汁,油撇掉,只放少许的盐,全端给她吃,姜爱华哪里吃得下这么多?被逼着吃掉四只鸡腿,喝掉所有的鸡汁,当天奶水就多得不行,宝宝喝不完,只能挤掉。
高姐托人从医院买了吸奶器和
储奶袋,让姜爱华把奶挤出来,冻在冰箱里,留着以后给宝宝喝。
姜爱华正式开始了食补的生活。
鸡汤鱼汤花胶汤猪脚汤轮着吃,不时还要补充燕窝海参等营养品,她的气色一日比一日红润,但身材却没有胖多少。
四十天后终于出了月子,她非常满意地对着镜子转了一圈,到底是年轻,恢复得快,而且不过分大吃大喝还加上喂奶,孕前的衣服还穿得进去,脸色白里透红,身体轻盈,状态感觉比孕前还要好,科学合理的坐月子是真的很重要。
出了月子的第一件事,她找了个美容院,做了次全身按摩,还把头发剪掉了。
看着体态轻盈脸色红润的老婆,骆川的眼神像是饿狼看见了小羔羊,自姜爱华怀孕以来,两人怕伤到孩子,同房的次数一个手都数得过来,而且不敢尽兴,他可是素了七八个月了。
晚上他早早下班,早早洗干净,还一个劲儿地催她也早点洗澡,破天荒地把房门锁起来了。
姜爱华满脸通红,这个时候锁门,高姐万一抱宝宝过来岂不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骆川意乱情迷,一边亲她一边含糊道:“高姐是护士,这种事她见惯不怪了……”
姜爱华后面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浑身泛着红晕,紧紧咬着唇瓣,不时发出一声细细的娇吟。
骆川头上全是汗,动作像是要把她逼疯,又像是要补偿前段时间欲求不满的自己,此时就显得非常放纵。
高姐端着宝宝刚洗好的衣服出来晒,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不用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她唇边扬起笑容,孩子爸妈恩爱是好事啊。
小童童一天一个样,出了月后回医院体检就胖了三斤多,整个人胖呼呼白嫩嫩的,而且很爱笑,笑起来一边的脸上还有一个小酒窝,逗得给他做检查的医生都稀罕地抱着不想松手。
高姐把他照顾得很好,姜爱华很放心。
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身体一恢复立刻就要找事干。
她先去了寻味。
自兴德广场开业以来,寻味就自动进入了这个商圈,觉得商场里的饭太贵的,都会晃到这边来吃个面再走,所以寻味的生意直接翻了几倍,姜成才收银,出餐由两个厨师负责,骆英跟新来的服务员一起上菜跟负责店里的卫生,店铺维持着良好的运转。
已经九月中旬,过了暑假人流高峰期,店里的生意淡了下来,姜爱华走进店里的时候员工们正在聊天,姜成才不在店里。
看见她进来,正在聊天的员工一下就散开了,各自找事干。
骆英走过来:“爱华,你过来了?”
骆英在寻味上班已经一年多了,是店里的老员工了,她又是骆川的姑姑,经常到家里去看望新出生的小侄孙,两家人的关系处得很好。
姜爱华笑道:“对,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干,就来店里看看,我爸呢?”
骆英就拉了她的手到一边,显然有话跟她说:“你爸刚出去了,最近有个女人天天到店里来找他,你知道吗?”
姜爱华一愣:“什么时候的事?”
她又是怀孕又是坐月子的,根本没有精力管别的事,姜成才天天都到她家看童童,怎么从来没有提起过他找了新人的事?
见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骆英低声道:“估计是你在孕期,你爸没提,但是我看着那女人不像个好的,还什么都不是呢,已经对着我们店里的人指手划脚,一副老板娘的架势了。”
骆英看了她一眼:“你别觉得大姑多嘴,我看你爸不理她,但是也没开口赶她走,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啊,要拒绝就得干脆一点,别让她影响了咱们的生意……”
姜爱华神色一凛:“我爸去哪里了?”
骆英低声道:“我刚才跟他说了,有什么事跟那个女人说清楚,不要这样不声不响的,别到时有理变没理了,他听了后就把那个女的带走了。”
姜爱华深吸了一口气:“我知道了,我会好好跟我爸聊一聊的。”
姜成才会找对象的事,姜爱华不是不有做过预设,罗家珍孩子都已经生下来了,他也才四十七八,想再找一个也不奇怪。
但他要找什么样的人,姜爱华是要把关的,万一真娶了那种别有用心的,看中了她家这点子产业,以她们姐妹三个都是女儿为由闹出事来,姜爱华不想碰这种麻烦。
她得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她回到家给姜丽华打电话:“爸找了个新对象这件事你知道吗?”
姜丽华已经开学了,刚刚结束半月期的军训回到宿舍就听到了这么爆炸性的消息,她直接跳了起来:“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姜爱华蹙眉:“你也不知道?我孕期消息不灵通就算了,你天天跟爸住在一起也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姜丽华沉默了:“其实也不算是完全不知道吧,我回老家办升学宴的时候,当时来了好几个不认识的人,听婶婶说是媒人没经过我们同意,直接带过来的要跟爸相亲的……”
“直接带上门了?你们没把人赶走?”姜爱华问。
姜丽华道:“赶了,赶都赶不走,因为是我的升学宴,不敢闹太大,赶了一次不肯走就没人说了,那个女的叫谢天娇,可自来熟了,还留下来洗碗,后来我见客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把她赶走了。”
姜爱华有点生气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瞒着我?!”
姜丽华委屈道:“你那时都快生了,爸不让告诉你,而且爸当场就拒绝了,我以为没事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应该是谢天娇不肯放弃,过来缠着爸了。”
要知道姜成才的条件在宁安县城可能不算什么,但在梨花镇跟上社村这种小地方却算得上是富翁了。
而且还是个只有三个女儿的富翁,年纪不十分大,更重要的是不能再生了,只要他的三个女儿一嫁,那剩下的家产……
只怕那个女人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姜爱华道:“你不知道就算了,我去打听一下什么情况。”
她现在想要做什么事情,很少有做不成的,她去找李翠红打听:“这个谢天娇是哪里人?”
李翠红还对谢天娇在姜丽华升学宴上出现的事印象深刻,闻言惊讶:“她呀!好像是跟春花一个村子的吧,我不太认识,但是听说她老伴前两年死了,家里有三个凶神恶煞儿子的,爱华,你爸可不能沾这种人啊。”当时不是都赶走了吗?怎么又提到这个人?
三个儿子,若姜成才真跟谢天娇结婚了,以后还能有安宁?别到时候房子铺子全给人占了,还生出许多是非来。
姜爱华倒不是反对姜成才继续找对象,毕竟他还算年轻,一辈子且长着呢,但她不会想让姜成才沾上谢天娇这种人。
就她两次的表现来看,此人脸皮应该相当厚,而且为人相当难缠。
她倒不担心县城的产业会被夺走,毕竟房子铺子都在她的名下,等两个妹妹成年了,她会一分为三,房子留给姜成才养老,但家里的养鸡场还有田地房子就不好说了,毕竟那是在老家,姜成才有处置的权利。
但偏听则暗,只有自家人这样评价谢天娇,她觉得还不算全面,她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正好,陈春花跟她一个村子的,那再方便不过了。
她抱着童童去找陈春花。
第156章
陈春花看见她抱着童童过来,眼睛都亮了,立刻就伸手接了过来逗她:“哎哟哟,你可是稀客啊,这么小年纪就会串门啦~”
童童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她,吐出一个小泡泡。
陈春花稀罕得不得了,掂了掂他的身子:“好像又重了,长得可真好,难怪叫童童了,可不就像是观音娘娘座
下的仙童?“又白又嫩,漂亮得不得了。
姜玲跟小浩也围上来,拉着弟弟的手不放,还抢着要抱弟弟。
姜爱华道:“总算坐完月子了,我也出来喘口气,一直闷在家里哪里都不能去,快闷坏我了。”
陈春花扑哧一笑:“你这显眼包就是在拉仇恨了,还快闷坏你了?我要有你这么好命啥也不用干,多生几个也不怕~”
孩子有护士退休的专业保姆带,做饭有钟点工,上无公婆下无小叔小姑,全家人看她脸色做事,皇帝都没她舒服吧?
陈春花生两个孩子的时候有沈秀莲帮忙照顾,亲妈也不时过来帮一把,说实话在很多农村妇女里算是很好的了,但也免不了要亲力亲为照看孩子,喂奶洗澡洗衣服洗尿布还要带睡,孩子一岁前基本没有睡过整觉,但就这样还被她妈教训,说她不干家务,怕婆家嫌弃。
沈秀莲就笑笑说让她多歇一歇,但话里话外也在暗示自己算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婆婆了,有谁能像她一样,生个孩子就啥也不用干的?
哪家的媳妇不生孩子?只看孩子算什么活?能干的儿媳妇都是孩子家务一把抓,有空还能种出一院子的菜,最好还能到地里帮忙干活,这样的媳妇才受欢迎呢!
家家户户找媳妇的标准都是越勤快越好,仿佛媳妇越累干得越多,他们脸上就越有荣光,全然不顾她的身体状况是否合适。
要是让人知道姜爱华不但不干家务,甚至连孩子都要保姆带,月子里除了喂奶啥事不沾,传出去肯定会被那些苦过来的婆婆妈妈们骂死,这是找了个祖宗当媳妇不成?
但陈春花却不会这么想了,爱华拼命赚钱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吗?生产坐月子的时候都不对自己好一点,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享受?
陈春花早就觉悟了,谁的建议都不会听,就听姜爱华的没错。
她如今能过得这么好,全是因为姜爱华的提携跟帮助。
她的工作是爱华介绍的,建房的这块地是她已经谈好价格后问她要不要买的,商铺也是她建议一起修起来的,现在铺租已经涨到了四千块钱一个月,而且因为兴德广场的开业,县城里已经隐隐有风声政府部门想要集体迁到这附近来,已经在规划建房用地了。
这消息一出,附近的房价地价都疯涨起来,等铺子的合约一到期,租金肯定能翻倍,陈春花就算是只靠这三间铺子的租金啥也不干,也能舒舒服服地把两个孩子养大。
想当年为了买这块地,她几乎把积蓄都掏空了,建房子的时候更是凑不齐钱,抓襟见肘,她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去借钱,连她堂兄都借了她3000,她父母哥嫂可是一毛不拔的。
后来她自己去摆摊卖宵夜勉强把建铺子的钱凑够了,铺子租出去收租金,她父母哥嫂的嘴脸立刻就变了,小浩还小的时候她求着她妈到县城来帮忙看一下孩子,她妈永远都一副关我什么事的态度,但知道她的铺子租出去有钱拿了,她妈立刻就表示愿意过来帮她看孩子了。
她每每想到这里就不由得冷笑,在她最困难最需要人帮忙的时候父母就当看不见,等孩子都上学了就要过来帮忙照顾了?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她根本就不需要帮忙了好不好!
来一回就说一回家里过得怎么困难,让她多帮帮她在农村的哥,见她没省着花钱又在那里指手划脚,指责她不会过日子,钱应该存起来,如果怕自己存不住,她可以代为保管。
陈春花当时的白眼都能翻到天上去,娘家人要真会规划会理财还能把日子过成这样?一辈子口袋里都没超过五千块钱的人居然在教她应该怎么用钱,不觉得很讽刺吗?
她懒得跟她争辩,该怎么花就怎么花,班照常上,房租照常收,三不五时地给两个孩子炖补品,把他们养得健健康康的,日子不知道过得多有滋味。
她能过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没听他们在那边指手划脚地乱讲,而是紧跟着姜爱华的步子实现的。
姜爱华说得没错,他们要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有能耐,早就发达了,还至于总盯着她这一亩三分地?
她深以为然,娘家人再想亲近,再想修复关系,她都视而不见,只当普通亲戚来往,离得远远的。
对于姜爱华的儿子童童,她也是打心眼里疼,满月的时候给他送了一对金镯子。
她妈知道后脸都黑了,话里话外说她连自己的亲侄子都没送过这么贵的礼,竟然给姜爱华的儿子送金镯子?!真是白养了她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