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童扑扑扑地喷了她一脸的口水。
姜爱华大笑:“童童应该是反对的。”
第179章
姜爱华跟骆川搬到F市生活后拮据了好长一段时间,第一个大项目赚到的钱全都投到了厂房的建设里,转化成了一栋栋房子,就这些还不够,还把家里的积蓄几乎全投进去了。骆川有大半年的时间没在晚上九点前回过家,第二天六点钟又早早地出门了,忙乱了大半年,F市的瓷砖厂终于完工了。
此时他们的账上只剩下了不到一万块钱。
虽然没什么钱了,但新厂房开张的时候还是张胆结彩,烧响了鞭炮请了舞狮队,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番,从此以后,他们在F市终于能安定下来了,门面有了,办公室有了,仓库也有了,员工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五六个涨到了现在的二十几个,业务、前台、财务、仓管一应俱全,大家喜气洋洋地派烟派糖,庆祝新公司的落址。
姜爱华订了六个生意兴隆的大花篮,带着儿子来参加公司的开张仪式,一岁三个月的童童学会走路不久,迈着小脚嗒嗒嗒地在路上走,也不要人抱,小脸红通通又白嫩嫩的,眼睛圆滚滚又黑漆漆的,上下一共长了八颗牙齿,看见人就笑,像个招财的童子,把员工稀罕得不要不要的,超想抱住吸一口。
他走到骆川的面前,抱住他的大腿:“爸爸,抱。”
骆川满面笑容地把他抱起来,一家三口在公司门口的招牌下拍了合影。
吃完开业酒回来,骆川喝得满脸通红,躺在床上道:“我挑的好日子,刚开张,就有大订单,爱华,你现在知道一个门面的重要性了吧?”
姜爱华把睡着的儿子放到一边的小床上,免得被他的酒气熏着了:“知道了知道了,你喝多了,早点睡了。”
骆川连连摇头:“没,没喝多……我跟你说,有了门面还不算,车,咱家的车不行了,捷达——过时了,现在的大老板,不是宝马—嗝—就是奔驰,你等着,最多到明年三月,四月吧,四月,我要换一辆奔驰,商务款的。嘿嘿,开着它出去谈业务,一下车我就要让那些项目负责人们知道,我骆川是个有实力的人……”
姜爱华看着这个醉鬼在发酒疯,摇了摇头,商务款的奔驰,大几十万呢,新公司刚开张,兜里只剩下万把块钱了,希望他只是在家里吹牛,不要被别人听到:“好好好,奔驰就奔驰,真赚到钱了你买法拉利我都没意见,快睡了~”
骆川嘿嘿一笑:“我知道你不相信我,你等着,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姜爱华道:“好好好,现在谁不说我在过好日子?”
骆川眼神迷离地看着她:“不够的,不够的,咱家这一年都穷成什么样了?两个保姆,全辞了,没钱请~呵呵,我永远记得那天,两个保姆走了,你开始吃苦了,我知道的……”他喃喃地说着,声音渐渐低沉了下去,终于沉沉地睡了过去。
姜爱华叹了口气,帮他把被子掖好,起身忙活厨房里的事了。
其实说实话,这一年来要说家里谁最辛苦还真比不出来,只能说两个人都很辛苦,他苦的是外面的事业,她苦的是带孩子跟家务,两人都不轻松,但幸好各自都能体谅对方。
希望公司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在F市有长足发展吧。
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姜爱华问起骆川还记得昨天晚上说的话不:“听说你明年准备买奔驰了?”
骆川呛了一口汤,神色怪异地看着她:“开什么玩笑?你知道一台奔驰要多少钱吗?”
姜爱华当场翻了个白眼,她就说,酒鬼的话怎么能信呢?
新公司开业后,骆川上下班的时间总算是规律了许多,许多
非必要的出差也都让业务员们去了,他开始在办公室坐镇,还真有几分老板的架子了。
第一个大型项目的案子果然对于接下来的订单是有效果的,有大国企在后面背书,还有人在背后推他一把,他的公司又陆续接到了几个中型项目的订单,业务员们忙得热火朝天,账上终于有盈余出来了。
骆川很高兴,想请从中牵桥搭线的那个国企领导到家里来吃饭,跟姜爱华商量:“卢工很不好请,想请他吃饭的人排队都排到几个月后了,我另辟蹊径,说请他到家里来做客,他考虑了一下居然答应了。”
卢工名叫卢真宁,今年四十一岁,已经做到了国企分公司的总项目负责人了,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卢总,更喜欢别人管他叫卢工,骆川第一个大项目就是中的他的标,又因为会做人又听劝,立刻就在F市买了地建好了厂房,做的比说的多,所以卢工很欣赏骆川的行动能力,觉得他是能干大事的人。
像这次邀请他吃饭,说实话坐到他现在这个位置上,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腻了,他肯答应就是给面子了,但骆川竟然说要请他到家里吃,还请了他的老婆孩子,这就是有私交的意思了,刚好卢工还挺欣赏他的,想了一下竟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可是贵客,财神爷,人是请到了,但吃什么却让骆川犯了难。
什么龙虾鲍鱼海参,卢工估计都吃到吐了,为人也不爱喝酒,就爱喝茶,这个倒好办,骆川到处找茶行,买了一饼上万块钱的普洱茶准备送给他,但吃什么却不好安排了。
他回来找姜爱华商量:“什么鸡鸭鱼肉鲍鱼龙虾,卢工都吃腻了,他好不容易能答应来咱家吃饭,我们得让他留下个好印象才行。他手里的人脉非常广,公司有两个新订单都是他牵线搭桥的,虽然该有的好处没缺他的,但如果能把关系再稳固一下就再好不过了。”
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吃腻了,那还能吃啥别出心裁的?姜爱华也犯了愁,这顿饭该怎么做?
把人请家里来却要去餐厅吃肯定是不行的,还得她来做。
她想了想,这卢工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迁就他的口味,既然还请了他的太太跟孩子,不如就从这两个人身上下功夫吧:“他太太是哪里人?”
骆川一愣,想了一下:“好像是广东人,我见过几回,她的口音跟香港人很像。”
姜爱华又道:“她儿子多大了?”
骆川道:“十二三岁的样子,不是六年级就是初一吧,但具体的也没问。”
姜爱华心里就有数了:“我知道做什么了。”
骆川半信半疑:“真的?你先说给我听听。”
姜爱华道:“广东人口味很清淡,而且爱喝汤,我想办法煮个广式的汤吧,至于主食,也偏清淡点吧,做个清蒸石斑之类的,炒点荷兰豆百合木耳之类的清爽不油腻的配菜,他儿子么——”她一笑:“你觉得我们寻味的火鸡面怎么样?我不做那么辣的,做鲜一点的,再拿微波炉烤一烤,再配可乐跟冰豆奶,学生们就没有不爱吃的。”
骆川眼睛一亮:“好主意!卢工肯定是什么都吃过了,所以吃什么已经无所谓了,但是按照他家里人的胃口来准备一顿饭,一定能给他留个好印象。”
请客选了周六的晚上,姜爱华做菜,姜丽华帮忙带童童,骆川出去接客人了。
他出去后不到半小时就带着卢工一家三口过来了,卢太太个子长得娇娇小小的,但打扮得很入时,脸上挂着矜持的微笑,礼貌中带着疏离,他们的儿子十二三岁的样子,瘦瘦长长的,长得比他妈还高了。
一进骆川家的门,卢工就愣了一下:“小骆,你家房子装修得很温馨呀。”
骆川咧嘴一笑:“我哪里懂这个?都是我太太设计的,我就照她说跟装修师傅说,没想到搞出来还像模像样的,这颜色看久了比较放松。”
姜丽华牵着童童从屋里出来:“姐夫,你回来了?”
骆川忙给卢工介绍:“这是我小姨子姜丽华,在F师大上学,我老婆在厨房呢——”
听到客厅的声音,姜爱华穿着围裙从厨房里出来,温婉地笑道:“客人请入坐,我在厨房稍微忙一会儿,等一下就可以吃饭了。”
卢太太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姜爱华,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五官长得很姣好,皮肤白皙,笑容很亲切也很自如,没有一点谄媚的感觉。
卢太太心里不禁点了点头,自从知道丈夫要去别人家吃饭的时候她还挺惊讶的,卢真宁到了这个位置已经不会轻易跟别人亲近了,在她看来,肯赏脸到他家去吃饭就是一个表态,她也就随口问了问这个主家的情况。
得知这对年轻的夫妻都是从小县城里过来F市开公司的,男主人是个小货郎出身,女主人家里好像做点食品的小生意,而且看着就没什么文化的样子,她想不通卢兴宁怎么会有兴趣跟这种背景的人交往。
他们的背景里唯一能让她高看一眼的就是他那个考上了F师大的小姨子,有个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只能说他们家也算跟文化沾了点边吧。
没想到一进门就被这个家的装修闪到眼睛了,她以为这种从小地方把公司开到市里的暴发户会喜欢大红大紫的俗气装饰,却没想到整个房子都以淡色系为主,偶尔有一点颜色鲜艳的小物件点缀,让人看了眼前一亮,整体的感觉非常舒服,让人一进门就有非常有放松的感觉。
卢太太家是住别墅的,肯定比这套百多平的房子大多了,但她家的装修却以中式暗红为主,家具也都是古朴厚重的红木,看着庄重肃穆,但却少了几分温暖温馨的感觉,此时看到这种暖色调的装修,不禁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对骆川跟姜爱华的轻视又减了几分。
她老公就是做房产的,每年精装毛坯房都不知道建多少,自然知道骆川家这种装修风格并不是现在流行的,所以自然是人家有意为之的设计了。
审美这么好,可见他老婆也不是一个庸俗没品位的人。
第180章
卢太太跟丈夫儿子一起在沙发前坐下,骆川在沏茶,突然有个小胖子嗒嗒嗒地走到她的面前,伸手递给她一颗糖果。
童童继承了骆川跟姜爱华的好相貌,长得跟观音座下的仙童一般又白又胖,兼之现在个子还十分矮,所以对于妇女儿童的杀伤力简直逆天,卢太太十分稀罕:“哎哟,你儿子可真可爱!”这句话倒是百分百真心的。
骆川笑道:“过了一岁两个月才会走,现在皮得不得了,爱华每天眼睛都不敢眨,一秒钟不见就不知道钻哪里去了。”
卢工也笑道:“男孩子是皮一点的,我家小晨小时候不也一样,三五个大人都看不住的。”
一旁的卢夕晨板着脸听着老爸说他小时候的糗事,但眼睛却盯着小弟弟不放。
他的脸看起来好好捏的样子,好想捏一把啊~
此时小胖子嗒嗒嗒地走到他的面前,也递给他一颗糖,卢夕晨抓住,然后趁机捏了一下他胖呼呼的手掌,哇,好软啊,好想再捏两把。
但是小胖子把糖给他后转身就走了,奔厨房去了。
姜丽华连忙跟上去抱住他:“妈妈在做饭,你跟小姨玩~”
姜爱华在厨房忙活了半个小时左右,菜陆陆续续地端上饭桌了,此时客厅里已经分成了三派,骆川跟卢工在谈笑风生,卢太太正在跟姜丽华低声讨论着什么,而另外一派,卢夕晨如愿以偿地把小胖子抱在怀里看动画片,不时捏一捏他鼓鼓的脸颊。
气氛还挺和谐的。
姜爱华扬声道:“请客人过来吃饭了。”
骆川连忙把卢工一家人请到餐桌前坐好,盖着菜的碟子一个个揭开,就连卢工的眼神也不由亮了。
姜爱华没有准备很昂贵的食物,而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一条刚刚出炉的清蒸石斑鱼,热油是现场浇在葱丝上的,边
上淋上一圈的酱油;一碟荷兰豆木耳百合红萝卜片炒牛肉,颜色搭配异常鲜亮,裹满酱汁的牛肉片还散发着热气跟诱人的甜香;一碟开背蒜蓉清蒸虾,虾尾打了个结,一只只撑起了脊背驼着蒜茸,此外还有一碟香煎小羊排、一碗卤猪尾、一碟酿三宝、一碟椒盐排骨、一碟焯得油光发亮的嫩绿菠菜,主菜一共八个,然后姜爱华打开了瓦罐里的汤,闻到罐子里传出的清香味,卢太太眼神都变了:“这是——石橄榄汤?”
姜爱华笑了笑:“对,我听说卢太太是广东人,所以特地问了问小区里广东来的阿姨,她教我煲这种汤,说广东人比较喜欢……”
卢太太有点感动了,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喝了一口,脸上现出回忆的模样:“真的是石橄榄汤,我都好些年没喝过了。”
姜爱华也没喝过,她连煲汤用的石橄榄都是找那个广东阿姨要的,自己煲了一回觉得还可以这才做了给客人品尝,从卢太太的反应来看,她显然对这个汤很满意。
这时姜爱华又从烤箱里端出了一盘色泽诱人的面出来,一股浓郁的面香登时把桌上饭菜的清淡香味盖住了。
卢太太好奇道:“这是什么面?炸酱面吗?”
姜爱华笑道:“不是,这是我家的招牌,火鸡面,味道会重一些,是给您的儿子准备的,有点辣,不知道你们吃不吃得惯。”吃不惯也没关系,还有米饭当主食呢。
但卢夕晨显然对这盘面感兴趣,夹了一筷子试了,眼睛就像奥特曼看见怪兽一般亮了起来:“好好吃!”反应过来后又被辣向伸出舌头:“好辣!”
骆川连忙递给他一瓶冰豆奶:“火鸡面配冰豆奶最配了,如果你怕辣的话少吃一点就行了。”
但火鸡面的鲜香令卢夕晨爱不释手,半大的小子正是胃口最好的时候,一顿饭下来,那盆火鸡面几乎有一半是他消灭的,冰豆奶跟可乐各喝了一瓶,别的菜倒是没怎么吃。
卢太太不太能吃辣,见儿子这么喜欢吃,也赏脸地夹了两筷子,立刻就辣得放下不敢再吃了,卢工也感兴趣地吃了几口,说了几句味道还不错的话,但显然他更喜欢桌上其他清淡的食物。
卢夕晨小声争辩:“你们知道什么?这面多好吃,我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总的来说,这顿饭算是吃得宾主尽欢。
卢太太喝了两碗汤,吃了一小半碗饭,算是很赏脸了。
吃完饭后,卢夕晨抱着童童不肯放,非要带他去楼下散步,姜丽华陪着他下去了,卢工跟骆川讨论项目建筑的事情,卢太太对那个话题不感兴趣,姜爱华坐在沙发上陪她聊天。
卢太太优雅地喝了口茶:“听说骆太太家里是做食品生意的?有没有考虑做到F市来?”
姜爱华笑道:“其实只是开了个小面店而已,不敢说食品生意,现在是我爸在管着。家里最开始是养鸡的,因为妹妹要读书,所以前期攒了点钱后就在县城里安家了。”说着便把自己创业的事简单地说了一下。
卢太太很惊讶:“我看你年纪很小呀,没想到竟然这么有能耐。”而且还挺有见识的,还知道带着两个妹妹到县城去读书求发展,看着是个很聪明的人呀。
卢太太自己就是知识分子,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她笑道:“你这么有能力,怎么会愿意在家里带孩子?”
她在F市的体育部门工作,工作清闲又体面,老公是国企的大领导,儿子今年已经六年级了。她娘家人早在卢工升职后就叫她辞职回家享清福算了,但她可不傻,回去当了全职的太太相当于眼睛捂住了,耳朵也堵住了,钱她是不缺的,但她得时刻保持警惕性。
卢真宁今年才四十一岁,正是男人一枝花的年纪,长得又不十分寒碜,要说没人往上扑,她可不信。
但骆川呢,三十左右的年纪,长得跟朵花似的,往那群男人边上一站立刻就鹤立鸡群了,而且他还是当业务出身,找老板拉关系不得经常出入那些娱乐场合?什么样的女人能对这种又有钱又有魅力的男人有抵抗力?
难道姜爱华都没有一点风险意识吗?还是说觉得自己生了儿子就有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