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长姐太泼辣[九零]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尚云端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45 KB   上传时间:2025-05-24 13:29:42

  她妈不是没有劝过她的,带着姜玲她还可能找个不错的,但带多一个儿子,这就不好说了。

  陈春花想都没想就否认了她妈的提议,她没打算再婚,目前最重要的是好好赚钱,把孩子养大要紧。

  进入十一月,天气突然一反常态地变得不好起来,一时晴一时雨的,姜爱华家田里的稻子熟了,玉米、番薯已经陆陆续续提前收成了,土豆还得等上一个月,姜成才跟罗家珍要上班,姜爱华怕一直下雨影响晒稻谷,挑了个好天气一口气请了10个人,一天的时间就把五亩地的水稻全部都割完运回了家里。

  晒稻子的时候也非常辛苦,经常能碰到下雨天,反反覆覆晒了差不多有一周左右才晒干了,厨房的位置又堆满了粮食。

  尾稻不用交税,口感较好,一般人都是留下来吃整年的,五亩地的水稻收了四千斤左右,比不上第一季的产量,但也不差了。

  四千斤的稻谷也足够全家人吃全年了。

  姜爱华家没有养猪,倒是建了两间猪圈,猪圈空出来打扫干净,把地里收回来的玉米跟红薯都堆了进去,一亩地的玉米跟红薯,把一间猪圈堆得满满当当,这是养鸡场半年的口粮了。

  她在9月底的时候又多捉了300只小母鸡,现在养到半大了,每天消耗的粮食也不少,趁着姜成才放月假的时候又多修了两间鸡窝,现在也挤满了小母鸡。

  刚晒完稻子,气温突然急转直下,枝头一下就挂霜了,又加上这雨连连绵绵不断,人只要一出门就一脚泥,进出变得非常不便。

  姜爱华庆幸自己挑了个好天气一口气请了那么多人帮忙,这才赶在还有太阳的时候把稻谷全晒干进仓了,村子里那些地种得多的还有好些稻谷没有收回来,被雨一淋,再一冻,直接在枝头就结出冰霜来,太阳出来后再照一照,发芽了。

  而大部分人虽然把稻子收回来了,可是没有太阳晒,在家里一直堆着,也开始发芽,整个上社村,不,应该说是整个梨花镇的人们都焦虑得不得了。

  尾稻比早稻一百斤要贵十块钱,种田为生的农民都指望着尾稻能卖点钱好过年的,现在稻谷没晒干,不是发霉就是发芽,甚至还有很多烂在地里没收完,就没有哪个人不焦虑的。

  只有五亩稻谷的姜爱华家反而是村子里少有的没有受灾的了。

  但天气骤冷又下雨,她出入也很不方便。

  姜成才夫妻从每天晚上都回来变成了几天回来一次,就这样还因为路太烂摔了好几回,姜爱华心疼了,让他们一周回来一次就好,怕姜成才担心家里只有她跟月华,她还去梨花镇买了一条半大的黑狗回来守门。

  天气一冷也影响了母鸡下蛋,150只下蛋的母鸡平时每天能下一百二十多只鸡蛋的,这几天只有一百只左右,每天也就捡个八九斤鸡蛋。

  姜爱华算了一下,现在才十一月,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母鸡不爱下蛋了,等到十二月一月二月这三个最冷的月份来临,下蛋的母鸡肯定会更少,收入可能要锐减了。

  哎,搞农业,真的很难赚钱啊!

  她也想到县城去生活,但她没有本钱,暂时还离不开农村。

  这天一大早天色就阴沉沉的,九点多开始,从小雨下成了中雨,清溪里的水都上涨了不少,姜爱华抱着月华坐在家里,从大门往地里看去,发现还有人在冒着雨收割留在地里的稻谷。

  唉,遇到天灾,农民的日子可真难啊!这个时候还没有收完稻子的,基本上在枝头也冻坏了,收回去得另外放着,免得跟好的混在一起,当了来年的谷种,这种有**成都是不会再发芽的了。

  一直下雨,温度很低,姜爱华家没有温度计,但她估摸着现在也就六七度左右,嘴里呼出的气都是白色的,家里的火盆一早就烧上了,她跟月华两个人就在门口烤火,火里还烤着几个番薯跟芋头当早餐。

  这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不但没停,到下午的时候反而越下越大了,这时候就算是披着雨衣也不可能在田里割稻子了,冻坏了身体要看病,花的钱说不定比这收回来的稻子还贵……

  姜爱华下午披着雨衣喂完了鸡,回来的时候看了一圈家里的泥房子,连续下了这么多天的雨,今天还这么大,泥墙根都泡得湿湿的,看着更危险了。

  她进屋后把存折跟现金都拿了出来,在数家里现在有多少钱。

  自从月华找回来后,家里的经济大权就名正言顺地交到了她的手上,连姜成才跟罗家珍的工资也都交给她保管,她每个月去一回梨花镇上的农信社,把大头都存进去,如今看了一下存折的余额,有7500块钱了。

  加上零散的现金五百多块钱,一共就八千块钱左右。

  今年村子里建楼房的人多了许多,姜福添家拿到卖山的钱后就开始建,建了两层的小楼房,用大白抹了一遍就住进去了,虽然看着简陋,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非常好的房子了。

  旁人问一问花了多少钱,姜福添伸出了两个手指——两万,并表示还有材料费跟人工没有还完。

  所以村子里现在对于建楼房有一个说法,存款不到万元不打地基,因为光是打一楼的地基就需要六七千块钱了,另外几千只够建起一楼的壳子,要想盖二层,那得再加一万。

  姜爱华家的存款不够一万,所以一直没有动工。

  姜成才跟罗家珍都觉得到明年年中的时候,家里的存款怎么说也能凑够一万了,到时马上就开始动工建楼房,先把第一层建起来再说,二层等有钱的时候再建。

  但姜爱华的想法跟他们有点不一样。

  她没有跟姜成才夫妻讲未来的规划,她计划着等丽华考上县城的高中,正好是月华可以上幼儿园的时候,到时搬到县城里去生活。

  上社村太穷了,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留在这里会耽误了丽华跟月华的成长。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姜爱华发现重生后命运的轨迹变了,变得不可控了。

  一些预想中的事虽然发生了,但时间对不上了,像月华被送走,时间就大大提前了,差点让她失去了妹妹,还有陈春花的事,是因为她卖掉了家里的山,导致两人的命运冥冥中被绑在了一起,最后她跟姜兴民离婚了……

  这是姜爱华完全预料不到的结果,她想到自家那即将迎来的大祸,就像一个炸弹随时埋伏着,不知道哪一天会爆炸开来,所以她想带着家里人离开这里。

  那个悲剧是发生在上社村的,如果她能带着全家去县城,进入一个完全新的环境,是不是就可以避开了?

  她不敢再对自己未卜先知的能力有自信,因为她隐隐觉得很多命中注定的事情还是会按照它原来设定好的轨迹发生,她如果强行更改结局,就会有另外的一方付出代价……

  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在上社村养个三四年的鸡,技术肯定已经到家了,本钱应该也攒下来一点了,她就可以到县城的郊区去租一块地,继续养鸡。

  这样一来,家里就没必要非要建两层的

  楼房了,那么贵,而且住的时间还不久,为什么要浪费这个钱呢?

  只要建一套三间的平房,面积做大一点,就可以住得舒舒服服了。

  但她知道她只要说出来,姜成才跟罗家珍是一定会反对的,在这个年代的人们的观念里,只有二层以上的楼房才是出人头地的象征,一层的平房修得再华丽,那也是瓦房。

  穷人才住瓦房。

  姜成才跟罗家珍虽然在经济问题上对她让步了,但这种关系到面子跟出息的事,他们打心底还是会反对的。

  所以姜爱华就没有提。

  钱还远远不够呢,这么早提出来干什么?吵架吗?

  掏光口袋只有八千块钱,一层的房子都建不起来,没必要因为这件事争吵。

  但天上下着大雨,姜爱华看着墙根的泥土全湿了,心里有点发愁。

  下了这么久的雨,这破泥房已经成了危房,她住在里面,瓦片上不时还漏下来几滴雨,屋里比外面还冷,还潮,而且看着真的不太安全啊……

  她有点担心。

  半夜,雨声越发大了,天气愈发寒冷,姜爱华搂着月华睡得正香,突然听到自家的黑狗疯狂地叫了起来,而且还用爪子一直扒拉着门。

  姜爱华一惊,立刻把灯打开,以为家里来贼了,但从窗外看出去,雨声刷刷地一片,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

  姜爱华心里有点发毛,但小黑还是对着她的房门疯狂地叫着,一定是有什么不对劲。

  姜爱华连忙穿衣起来,想开门又有点不敢,但想了想,小黑为什么是对着门内狂吠?要是发现家里进贼了,它肯定是对外吠的,难道是有危险?!

  她的芯子里毕竟是个几十岁的成年人,生活经验跟阅历不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能比的,家里养的动物突然失常,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人类难以察觉的危险,例如地震什么的……

  想到这里,她一惊,迅速回到房间里连棉被带人把月华抱了起来,打开门冒着雨跑到了厨房,被子一卷把月华放在桌子上继续睡,她又跑回去,把存折跟钱全部都拿上,拿了几件厚厚的衣服,刚想穿上,突然听得头上一声脆响,似乎是横梁断裂的声音,她吓得差点尖叫起来,连滚带爬地跑出房间,刚冲出门,背后“哗啦”一声巨响,三间泥房瞬间坍塌,成为了一片废墟。

  

第46章

  小黑扑上来,疯狂地咬着她的裤腿把她往厨房的方向拖。

  姜爱华已经完全吓懵了,冰冷的雨水不停地打在她的头上身上,把她的衣服全都打湿了。

  就差一秒钟,她就被埋在废墟里了。

  她吓得瑟瑟发抖,反应过来后一把抱起一直在咬着她裤腿的小黑,冲进了厨房里。

  进了厨房后,她感受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不是地震,是雨下太久了,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房子直接塌了。

  进了厨房后,她浑身湿透,冷得发抖,马上开始在灶前点火,装了水在大锅里烧,准备洗一个热水澡。

  衣服被她扒拉出来几件,但不可能齐全,幸好,她昨天晚上把存折跟现金找出来数,直接放在枕头下面了,否则也得被压在废墟里。

  姜爱华一边烤火一边庆幸,还好今天只有她跟月华在家,更庆幸的是小黑,她把小黑抱过来,拿毛巾把它身上的雨水擦干,抱着它一起在灶前烤火。

  “小黑,等我家缓过来了我要奖励你吃大鸡腿!今天若不是你,我跟月华就要没命了!”她抱着小黑亲了好几口,心里一万个庆幸。

  还好养了一条通人性的狗,是它发现了房子要倒的征兆,提前把她叫醒了。

  姜爱华望着外面黑漆漆的天,凭感觉判断了一下时间,现在可能是半夜三点钟左右,人睡得最熟的时候……

  太庆幸了,重生一回从来没有遇过这样的危险,差点连命都搭上了……

  如果她跟月华被压在废墟里,从现在到天亮估计还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天一直下大雨,离她家最近的邻居都有几十米,有没有人能发现房子倒塌了都不一定,她跟月华有可能被活活闷死在里面。

  水很快就开了,被全身淋湿的她根本就烤不暖,直接把热水提到卫生间里痛痛快快地冲了个澡,换上带出来的衣服,总算是暖下来了。

  厨房没有地方可以睡,但灶前堆满了晒干的用来点火的稻苗,而且还正对着有余温的灶口,这个位置倒是可以半躺着将就一晚上。

  她整理了一个灶前的位置,铺上柔软的稻苗,再把月华从桌子上抱了下来,被子盖好,就这么将就着闭上了眼睛。

  姜爱华是被院子外面的喧闹声吵醒的,天已经亮了,有村民去清溪对岸的地里看庄稼,结果一眼就发现了倒塌的房子。

  村民大惊,立刻大喊救命:“救命啊!救人啊!姜成才家的房子倒了!”

  喊救命,那就是出大事了!离得近的男人们听到呼叫立刻就拿着铲子、锄头等工具朝姜爱华家奔了过来,妇女则一家家去喊人帮忙,很快就惊动了全村人。

  第一个赶到姜爱华家的就是那个发现房子倒了的村民,叫陈树生的,他一边大叫人帮忙一边就开始搬瓦跟砖,雨衣被甩到一边都顾不上了。

  姜爱华立刻惊醒,马上就打开厨房的门:“树生叔,我们没事!”

  陈树生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吃惊地看着姜爱华从厨房里出来,惊喜道:“哎呀,太好了!”

  姜爱华连忙把他请进屋,又赶紧去生火烧开水。

  陈树生刚进来,村子里的大部队就接二连三地跑进了院子里,手里都拿着铁铲锄头之类的工具,听见人没事,所有人都大松了一口气,等姜锦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院子里足足站了二三十人。

  姜锦源见姜爱华跟月华没事,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你爸妈没回来吧?只有你跟月华在家?”

  姜爱华道:“对,这几天太冷了,我让爸妈留在果园里睡了……还好留在了那里没回来。”

  众人听了直点头,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姜锦源道:“这屋子什么时候塌的?”

  姜爱华道:“可能是两三点的时候,我当时睡得正香,我们家小黑一直在狂叫,还扒门,我觉得不对劲,就赶紧把月华抱到厨房来了,什么东西都没来得及带出来,房子就倒了……”她心疼得直哆嗦,这阵子天气冷又下雨,骆川没有下来收鸡蛋,她的房间里放了足足八天的鸡蛋,有七八十斤呢,这房子一倒,肯定全没了。

  不仅如此,屋里的家具、衣物、被褥也全都压在了下面,幸好因为一直下雨,姜成才怕客厅漏水,把稻谷全都放在厨房里堆着,不然她家连口粮都没有了。

  村里人劝道:“人没事就好,你们两姐妹也算命大了,钱财身外之物,以后再赚就是了。”

  其他人也纷纷应和,安慰起姜爱华来,让她不要着急,现在雨下得这么大,挖废墟也不方便,清理的事只能等雨晴了再说了。

  姜爱华连忙跟他们道谢,毕竟大家都是一片好心来帮忙的,结果家里啥都没有,连杯热水都喝不上。

  村里人也不以为意:“还弄啥呢?家里都成这样子了,等天气好了,再叫我们一声,我们过来帮你们挖东西……”

  天气冷,又湿,大家伙见没事了,也着急自己家里的事还没有忙完,于是陆陆续续离开了。

  姜锦源冷眼看着,姜福添那一家竟然一个人都没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长姐太泼辣[九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