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叔姜成锐点头:“是很好,厨房卫生间还单独分开,不会有油烟跑到大厅里,明年在厨房对面的位置再建一间放杂物的,就成三合院了,气派得很啊!”
姜成敏道:“成才时来运转啊,这房子起得顶呱呱的,爱华,这房子总共建了多少钱啊?”
姜爱华一边把菜端上来一边道:“差不多一万二吧,还欠好几千没还呢。”
看客厅这两套桌椅倒是还见得人,但房间里的烂床烂柜就差远了,一看就是没钱买新的了,不过建房子欠钱是必然的,几个叔伯都没有任何的疑问:“你爸妈现在领工资,这点债算什么?”
“就是,家里还养着这么多鸡,还怕日子不好过啊?”
姜爱华把菜全端上桌,几个叔伯完全没有嫌弃没肉吃,光看这鸡蛋的分量也不少了,还这么大盘,够吃的了,土豆丝也溜得酸酸爽爽,大家吃得心满意足。
姜爱华带着两个小的在茶几前吃,叔伯们虽然招呼她一起坐,但那一桌全是大男人,就她一个女的,还不如带着两个小的吃。
她另外蒸了三个水蛋,专门给姜子杰跟月华吃的。
姜子杰吃得满头大汗,他觉得大姐家的饭真是太好吃了,汤也好好喝,还专门给他跟月华蒸了鸡蛋羹,又滑又嫩,拌着饭他就吃了两碗,吃得肚皮溜圆。
他爷爷安排完摆酒当天各人的活后要带他回家,他还老大不愿意:“我回去睡醒了还来。”
姜爱华道:“你想来就来。”
月华挥着小手跟他告别:“哥哥再见。”
姜子杰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从此以后,姜子杰天天都来,帮着带月华,帮姜爱华捡鸡蛋,递柴,很是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他来了能带着月华玩,姜爱华也很欢迎,经常留他吃午饭,他不挑食,什么都吃,也不会闹着非要吃什么,但姜爱华每天最少都要给月华蒸一碗鸡蛋羹,他来了,就放多一只鸡蛋,分给他一半。
姜子杰吃了半个多月都长胖了一圈了。
有一天谢小英又在抱怨姜爱华爱顶嘴不敬长辈,姜子杰竟然大声反驳她:“奶奶坏蛋!不许说大姐的坏话!”当场把全家人都吓到了。
骆川年二十的时候最后一次来收鸡蛋,这才看到姜爱华家的新房子已经修好住进去了。
进了冬天,母鸡不爱下蛋了,三天两头才下一只,所以他有近二十天没来了,姜爱华留下摆酒要用的三四十斤鸡蛋,剩下的也就两百斤左右:“这么久没来了也没多少,还卖得出去不?”
骆川道:“你家的蛋不用愁,早就被人订完了,而且要过年了,价钱还涨了两毛,这里二百二十斤,一斤一块七,一共374块。”
姜爱华从小兜里掏出一万块钱还给他:“没用上,还给你了。”
骆川
抽烟的动作都停止了:“为什么没用?你不是说钱不够?”
姜爱华道:“是不够,超了三千多,但我不能用你这个钱。”
骆川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没接她递过来的钱:“我不懂你的意思,宁愿欠材料商的欠工人的钱,不愿意用我预支给你的?”他语气已经不高兴了。
姜爱华把钱硬塞到他的口袋里:“我是有苦衷的——”
骆川不相信,退后一步,不让她塞钱。
姜爱华叹了口气,只好跟骆川解释清楚:“你不了解我爸妈,特别是我妈,房子建好后,竟然就想辞职回家了……”
骆川愣住了:“不养鸡了?”
姜爱华道:“所以你懂了吧?如果知道你给我预支了一万块钱,够还这房子的债,她肯定要辞职回来的,但我家的情况远没到可以不干活的地步,背着债她反而能好好地上班,你还是赶快收回去吧。”
如果是这种原因,那他还真不能强迫姜爱华收下这笔钱了,这不是在帮她,是在给她找麻烦。
姜爱华想了想,低声道:“我以后可能会跟你借钱的,希望你到时不要推脱了才好。”
借钱?她借钱干什么?骆川不解地看着她。
姜爱华心里早就盘算着等丽华上高中,而月华上幼儿园的时候举家搬到县城去住,这虽然是两年后的事情,但她现在就得开始准备了。
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落脚的地方,她不想租,想买块地皮自己建。
但她算了一下,养鸡的收入加上姜成才夫妻的工资,在未来的两年内能攒下5万块钱就不错了,而且还得非常非常节省。
她不知道两年后5万块钱能不能在县城的郊区里买下一块地皮,建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就是全家谋生的工作,因为王老板就在县城,宁安县是有路通向他的养鸡场的,距离也是十几二十公里左右,所以姜成才跟罗家珍的工作可以不用变动,但姜爱华得解决自己的工作。
没有收入就没有话语权,妹妹去上学,她得搞自己的事业。
她觉得养鸡就挺好的,又是在县城的郊区,但宁安县城本来也不是特别大,说是郊区,其实去县中心也就二十分钟以内的车程,一边养鸡一边搞个农家乐生意应该会不错的。
这两个主要问题得提前解决,而最有可能给她提供帮助的,就是骆川。
骆川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两人交情还算不错,而且他是个本地人,又经常开着货车大街小巷去卖东西,如果有心打听,这些消息应该是最容易知道的。
所以深思熟虑了一番后,她决定先找他帮忙:“我想你帮忙留意一个县城郊区有没有人卖地。”
卖地?骆川不解地看着她:“你想在县城买地?”
姜爱华就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不用特别着急,但如果有合适的,你就帮我留意着……”她想了想:“我现在身上没有多少钱,如果真有合适的,可能没办法付全款,所以可能要跟你借钱——”但她又急急道:“你放心,我很快就会想办法还给你的。”
骆川笑了:“你准备带着全家搬到县城去?你爸妈同意吗?”
姜爱华道:“他们不会同意的,所以我打算先斩后奏。”
骆川就叹了口气,这果然很姜爱华啊,只要她认定了的事,她一定要想方设法做成的!
姜爱华道:“你得帮我保密,这事他们还不知道,我准备等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再跟他们说。我是不会留在上社村的,要想过更好的日子,还得到人多的地方去。”
第56章
姜爱华道:“到县城后,我是准备继续养鸡的,你有没有兴趣?”
骆川听到她要搬到县城去就已经很有兴趣了:“你想说我们合伙,租一个地方下来养鸡,顺便做点农家乐的生意?”
姜爱华道:“对,县城离得近,鸡蛋的运输成本也就下来了,到时可以养多一点,肯定会有赚头的……”
骆川点点头:“那我先帮你留意着,觉得合适的就跟你说一声。”
姜爱华点头:“好,还有两年的时间,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对了,我家二月七号要摆酒,你有空过来吗?”
那必须有空啊,都快过年了,谁还没空啊?
得到他会过来的消息后,姜爱华又打电话给陈春花:“春花姐,到时你放假没有?有没有空来?”
陈春花道:“我们粮行28放假,但我可以提前一天请假回家,刚好坐骆川的车一起去你家,到时跟我堂哥一起回去。”
陈春花要来,而且肯定会带着两个孩子来,那姜爱华就有必要提前跟沈秀莲说一下了,免得到时跟张小燕碰头又摩擦出什么火花来。
张小燕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了,在家里作威作福的,沈秀莲疲于应付,结婚才短短四个月,她头上的白发都多了几根。
一听到陈春花要来,沈秀莲立刻就满嘴答应:“我会叫姜兴民跟小燕在家,不让他们过去。”陈春花会带着她的两个孙子过来,她可想着孩子们了,自然也不想让张小燕过去了。
转眼就到了二十六,姜家同房的叔伯兄弟们都提前过来帮忙了,从村子里的祠堂里把摆酒用的桌椅板凳搬过来在院子里放着,院子放了二十张桌子就摆不下了,剩下的五桌全都挤在客厅里了。
这次姜家摆酒25桌,已经是很大规模了。
姜成才夫妻两天前就已经回来了,500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萝卜白菜堆了小半间厨房,肉却只有25斤,鸡蛋三十多斤。
没有鸡,年前的鸡贵,而且还不好买,再买就超预算了。
但就这两个肉菜,已经够了,上社村的人摆酒大都如此,有两个荤的就算是不错的了。
二十七当天一大早,先是伯母婶婶们先来帮忙,切土豆丝,切萝卜,洗青菜,叔伯们晚了一个小时左右,把肉切得薄薄的,用大盆装着,正忙得起劲呢,结果发现猪肉佬拎着一个大猪头过来了:“谁来接一下?”
一个整个猪头得有二十多斤,姜成敏跟一个兄弟连忙过去接着:“怎么又订了个猪头?之前没说呀!”
猪肉佬却说:“是她外婆家订的,让一早送过来。”
罗家珍大喜:“哎呀,舅家送猪头,这可是重礼啊,快快拿去炖了。”
只打了个电话通知他们来,连门都没上,她还担心娘家人真不来,现在居然一个猪头直接就先送过来了,罗家给她长脸了!
姜爱华冷眼看着,一个猪头不过百来块钱,这就让罗家珍好像长了翅膀一下,都快飞起来了。
她摇了摇头,他们想修复关系,她不管,只要不要惹到她头上,她就当作不知道。
但这个猪头的到来,的确是给这桌酒席添了不少光彩的。
姜成敏是主厨,本来需要处理的就是那25斤的肉炒芹菜,再来一个西红柿鸡蛋,其他的素菜类的都好处理,但一下子来了这么大一个猪头,工作量一下就变大了,时间还一下就变紧了。
但是这个猪头要处理好了,可是一道硬菜啊!姜成才的丈母娘家会做人!
他欢快地忙活着:“成昆,赶紧回去把你家的锅端过来,成锐,你家不是有个大铁桶做的炉子?赶紧回去拿过来,小凤,你去拿个簸箕把砧板放上,双喜,你拿个盆烧点稻草,我把猪头劈开要先烧一烧,动作都快点,这猪头肉得烀上一个半小时以上才软,赶紧的,别磨蹭了,等会儿客人都要来了……”
因为这一
个猪头肉,整房的叔伯婶婶都欢快地忙活起来了,白萝卜本来是要准备清炒的,现在也不用了,切块直接跟猪头放一起炖汤,这滋味可美了。
猪头很快就被劈成了四半,猪耳朵切了下来,一股脑丢进大锅里开始炖,锅里满满地放了一锅的水,姜成敏往里放了烧酒葱姜蒜还有大料,炖了一个小时后再放入切好的白萝卜。
肉香登时弥漫了整个院子。
小朋友们守着锅前不肯走,被姜成敏拿着勺子赶走:“客人还没来呢,都走开,别碍地方。”
到了十点半,罗家人果然是第一个来的,罗家荣肩挑双担,一担是鞭炮,一担是茶果,果然做足了礼数。
李翠红当迎宾,立刻就上前挑了担子:“亲家母,亲家舅舅舅妈表姐,赶紧进屋吧!”
有男人过来直接把鞭炮抱走了,李翠红挑着担子把王四妹一行五人迎进了新房里。
王四妹几人都惊呆了,罗家珍竟然建了一套这么好的房子!虽说是平房,但也太大太气派了吧!
他们里里外外地看了一圈,发现除了客厅里的桌椅还能看,房间里的东西都破得很,心里又舒服了一些,想到女儿家是房子倒了才不得已建这套新房的,这么烂的床跟柜子还用着,肯定是没钱了。
但面子上还是得带笑,夸赞房子好。
罗家珍激动地迎上来,正想说话,外面就响起了鞭炮的声音。
在农村,办喜事如果没有鞭炮响,那可相当于没办。
罗家荣也算下血本了,买了一捆35块钱的大鞭炮,足足烧了三四分钟才停了。
此时上社村的人已经陆陆续续来了,王四妹非常骄傲,大声对罗家珍道:“怎么样?娘家对你够重视了吧?又是大猪头又是大礼炮的,可是今天的头一份了。”
罗家珍满面笑容称是,刚想开口称赞,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天哪,那是什么?”
“箱子外面写着什么?这么大个箱子。”
“熊猫彩电?是——是电视机!”
“什么?!电视机!还是彩电,不得了不得了,这电视好像要近千块钱吧?”
“送电视机就算了,手里抬的那个啥?电视柜吧,齐活了,送了一整套。”
“是那个货郎吧,骆川,还有抬着柜子的,是春花吧,春花也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