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川在停车场的位置等她,见她下车,过来紧紧地抱了她一下,拉着她的手就往病房走。
姜爱华一边走一边道:“怎么会这么突然?除夕的时候给你打电话也没听你说起呀?”
骆川脸色紧绷:“初一的早上还好好的,去了邻居家打牌,突然就喘不上气了,邻居把她送回来,我马上就把她送到医院来了……我姑姑他们也在。”
正说着,病房就到了,房间里有一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妻,应该就是骆川的姑姑跟姑父了。
看见骆川拉着姜爱华进来,骆川的姑姑骆英迎上来,脸上虽然含笑,但眼里的忧虑很明显:“你就是骆川的女朋友爱华吧?”
姜爱华连忙道:“姑姑你好,我是姜爱华。”
骆英仔细地打量着她,身上穿着白色长款棉服,脚上踩着黑色棉靴,脖子上围着火红色的围巾,脸只有巴掌大小,皮肤白皙,五官非常立体,眼睛又大又明亮,眉宇间一股挡也挡不住的自信飞扬。
这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那么自信飞扬,眼里有光,样貌长得还好,跟他们家的骆川正好配一对。
骆英对姜爱华的相貌很满意,但很快又想起身后病床上的母亲,她的笑容一闪而逝,对姜爱华道:“骆川说他交了女朋友,他奶奶虽然嘴上没提,但我知道她心里记着的……她刚刚醒来的时候说想见见你,我就让骆川叫你过来了。”
姜爱华走到病床前看着脸上罩着氧气罩的骆川的奶奶。
骆奶奶的年纪其实在农村人里并不算特别大,大概只有七十岁左右,干瘦干瘦的,因为生病的缘故,皮肤特别地苍白没有光泽。
骆英目中含泪:“老太太身体一直都很好的,虽然是一个人住,但每天都会在村子里转悠,最近还迷上了打牌,村里无人不知。”
谁能想到心梗说来就来,上一秒还在打牌跟人家吵吵嚷嚷,下一秒就捂着胸口说呼吸不了了,把邻居吓个半死。
大年初一的若是倒在别人家里可是很不吉利的。
还好骆川回来过年了,骆奶奶被送回家,骆川就马上把她送到了医院里。
骆奶奶被推进急救室抢救,
但抢救的结果并不太理想,医生让留院观察,呼吸机一直都没离过身,一边输液一边随时准备急救。
骆奶奶刚刚醒了过来,突然问起骆川的女朋友,说她想见一见。
骆川就赶紧给姜爱华打电话了。
第106章
骆奶奶说完要见姜爱华的话后,又陷入了昏睡中。
心脏监测仪的曲线高高低低的,虽然变化不是非常剧烈,但一直在变动,姜爱华知道这样的曲线并不是好征兆。
她陪着骆川在病房里等着骆奶奶醒来。
骆川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五点钟了,骆英家里可能有客人需要招待,他不由开口道:“姑姑,姑父,你们先回去吧,奶奶有我跟爱华照顾就可以了。”
骆英家里还真的有客人在,远嫁的姑奶奶今天回来,家里只有公婆在,她跟丈夫都过来了,眼下见骆奶奶的情况还算稳定,她就准备回家吃了饭再来:“我跟你姑父先回去,晚点我给你们带饭过来,今天晚上你守夜,明天换我来。”
她一个出嫁的女儿,肯来守白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骆川点点头,送骆英夫妻出门。
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在姜爱华旁边坐下。
姜爱华心疼地看着他眼下的青黑,从昨天到今天,他肯定都没有好好地睡过一觉。
大过年的医院非常安静,病房里只有他们三个人,姜爱华看见旁边的病床空着,忍不住悄声道:“你去那里睡一下,我看着奶奶。”
骆川睁开眼睛看着她,昔日的桃花眼撑起了三层的眼皮,可见是累得狠了。
姜爱华把他牵到床边,把他按下去,拉上棉被盖好:“睡一会儿吧,你放心。”
骆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眼睛闭上,几乎是秒睡。
姜爱华把他的鞋子脱掉,把他的腿也放进了棉被里,又压了压,像拍月华睡觉一样拍了几下,骆川睡得更熟了。
夜幕渐渐降临,天气越发寒冷,窗外又下起了雪,姜爱华身上虽然穿着厚厚的长款棉服,还是忍不住有些冷得发抖。
医院里没有空调,不能制暖,越是冷的天气,对于老人的病越不利。
她忍不住回去看了一眼监视器,曲线还是高高低低的,骆奶奶手上的点滴似乎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一瓶点滴快打完,她出门找护士换新的点滴,值班护士也冷得发抖,换点滴的时候插了好几次瓶口都没插进去。
总算换好点滴了,护士调了下点滴的速度,又看了一眼监视器,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没说什么,转身离开。
姜爱华跟在她的身后,轻声道:“护士小姐,老人家的情况是不是不太好?”
护士的声音也放得很轻:“这瓶药滴完还是这样的话,明天要叫医生再换一种药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药效果不大。
姜爱华叹了口气,转身回病房。
时针指向了晚上八点钟。
骆川的姑姑还没有过来,但姜爱华也不饿,骆川睡着了,想必也不想吃饭。
只是天气太冷了,她忍不住在病房里慢慢地活动着,尽量让身体暖和一点。
病床上的人突然发出了一声呻吟,姜爱华一惊,连忙上前察看骆奶奶的情况。
骆奶奶此时睫毛动了动,睁开了眼睛。
姜爱华对着她一笑:“骆奶奶,你醒了?”
骆奶奶吃力地发出声音:“你是姜爱华?”
姜爱华忙道:“对,我是姜爱华,是骆川的女朋友,骆奶奶,你要喝点水吗?”
她连忙要倒暖壶里的水给她喝。
骆奶奶却突然伸出一只手,颤巍巍地。
姜爱华连忙拉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她心里不由一酸。
骆奶奶握住她的手突然用力,就像是掐住了她一般,声音也变得清晰起来:“骆川不入赘!”五个字,铿锵有力。
姜爱华一愣,她没想要骆川入赘呀?
但此时面对病中的姜奶奶,她连忙解释道:“当然,我不会招赘的,骆川当然不会入赘了。”
骆奶奶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手一松。
监视器的声音突然滴滴地响了起来,成为了一条直线,姜爱华大惊,使劲地按病床旁边的铃:“骆川!医生!医生!快来人呀!”
骆川听到动静,迅速翻身起来,一看监视器,脸色大变,正想冲出去叫医生,医生已经带着护士闯进来了,一看病人的情况,来不及准备推到手术室去了,马上吩咐护士把除颤仪推过来,现场抢救。
护士把骆川往门外赶:“你们先出去,不要影响医生抢救病人。”
骆川的身体如寒风中的落叶一般抖了起来。
很快又来了一个医生两个护士一起参与抢救,病房的门开开合合,两人大气也不敢喘,守在病房门口一刻也不敢离开。
过了二十分钟左右,医生把骆奶奶的病床推出来,马上推入了手术室,护士拿了手术同意书给骆川签,骆川看也不敢看,直接签名。
手术室的灯亮了起来。
姜爱会紧紧地拉着骆川的手,低声安慰他:“一定会没事的。”
拐角处两个人影奔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两大袋东西,正是骆英跟骆姑父两人。
两人是冒雪骑车过来的,冷得瑟瑟发抖,但一看骆奶奶进了手术室抢救,骆英的脸更白了。
半个小时后,手术室的灯突然灭了,骆川的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完成手术?
果然,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病人抢救无效,于21:42分逝世。”
骆英手里的饭掉到了地上:“妈!”号啕大哭的声音响彻了医院。
骆奶奶大年初二在医院病逝,享年69周岁。
姜爱华没有回家,而是跟着骆川一起帮忙办丧事。
两人还没有订婚,所以她没有带孝,而是帮忙搭灵堂、买香烛纸钱、给来烧香祭奠的人准备回礼的东西。
宁安县葬礼的习俗大同小异,给每个来烧香的人派一条白毛巾,通知他们送葬的时间,又要统计大概的送葬人数,给他们准备席面。
她一项项写下来,有条不紊地照着规矩办,让骆川只要守在灵前尽孝即可,其他的事她几乎全包了。
东西全是她一手一脚经手的,本子满满地写了几页,同族的人虽然要招待自家的客人,但也抽空过来帮忙了,一切都听她的调度。
两天下来,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骆川找了个非常能干的女朋友,虽然没有带孝,但老人家的丧事是她一手经办的,一点儿错也没有出。
骆奶奶在家里停灵两天,初五正式送葬。
初四的晚上,姜爱华听到骆川打了个电话,说了不到两分钟就挂了,脸色阴沉得可怕。
姜爱华看着他这些天因为守灵基本上没有睡过,整个人憔悴不堪,此时见他不高兴,忍不住问道:“怎么了?”
骆川目光沉沉:“我打了个电话给我妈,告诉了她奶奶明天出殡。”
见他脸色如此难看,姜爱华也能想象到结果:“她不肯来?”
骆川的母亲在他十五岁的时候改嫁了,嫁到了隔壁县,离宁安县也就四十多公里的距离。
骆川摇了摇头:“她说家里有客人,还要照顾孩子走不开……”他冷哼一声:“算了,不来就不来,都已经跟我们骆家没有关系了。”
虽然是这样说,但他如果真的不在意,就不会挂断电话后一直不高兴了。
姜爱华没有见过他家的人,连骆川的奶奶都才见了一面,说了一句遗言后就逝世了,他那早已远嫁他乡的妈,就更不可能见到了。
见姜爱华沉默不作声,骆川看着她,这几天真是辛苦她了,为了能让他安心守灵,她几乎把所有的事都包下来了,虽然他们还没有结婚,但她做的全是一个孙媳妇做的事。
他心里一暖,忍不住抱住她,低声道:“爱华,这些天辛苦你了。”
姜爱华摇摇头:“也不怎么辛苦,你同族的叔伯兄弟们还帮忙呢……明天出殡也安排好了,过了明天就好了。”
骆川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收紧双臂,眼睛又红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骆奶奶竟然会这么年轻就去了。
是的,69岁,在农村还是相当年轻的年纪。
主要是骆奶奶还能吃能喝,平时种地种菜都是一个人,一百斤的东西挑了就走,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谁能想到她居然会死于心梗?
骆川很后悔没把她送到市医院去,如果第一次抢救回来后直接把她转到市医院,她是不是就能保住一条命了?
虽然奶奶跟他的关系并不
算太好,经常骂天骂地,说见到他就烦,不许他经常回家碍眼,但骆川的心里还是把她当成最亲的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