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长姐太泼辣[九零]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尚云端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45 KB   上传时间:2025-05-24 13:29:42

  陈春花道:“他的铺子生意这么好,你卖火鸡面的话,还卖得出去不?”

  姜爱华眨眨眼:“试试咯,总得给我爸找点事做。”

  

第134章

  陈老板的店铺从阳春白雪跨到下里巴人,姜爱华的铺子夹在中间,也需要取一个名字。

  是跟着“临宋”取仙气飘飘的名字呢,还是跟着“大高兴农家菜”这么接地气呢,一家人还专门为此开了个会。

  姜成才是没有意见的,叫啥他都没想法,所以真正有参考意义的就是三人:姜爱华,姜丽华还有骆川。

  月华还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她的意见不列入参考。

  姜爱华拿了三张纸,一人发一张,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名字写一来,投票决定。

  这个姜家著名的投票流程骆川还是第一次参加,他饶有兴致地拿着纸翻来覆去地看,姜爱华跟姜丽华已经在认真思考叫什么了。

  骆川稍微想了一下,马上就在纸上写了两个字。

  姜爱华跟姜丽华都还没想到,看他已经写好了,不由得凑过去看。

  白纸上写着两个潦草的大字:寻味。

  姜爱华一拍桌子:“这个好,我们有‘回味’鸡蛋,有‘寻味’餐厅,听起来就像是系列的品牌,简单又有意义。”

  姜丽华也放下了笔:“我也同意,投寻味一票。”

  骆川摸摸脑袋:“这就定下了?你们不都没想出来?”

  姜爱华笑道:“看见这两个字,我觉得没必要再想了,这名字不俗也不雅,尽显中庸之道,很适合我们餐厅的定位。”

  她开这个餐厅主要是不想姜成才无聊闷出病来,赚多赚少她是不在意的。

  名字定下来,接下来就是找广告公司定做招牌,等招牌的时间里,姜爱华在家里教姜成才怎么做火鸡面。

  火鸡面其实主要就是酱料的比例要配好,配好了怎么拌都好吃,跟炒菜比起来,这种速成的面食轻松了太多。

  姜成才刚开始有些笨手笨脚的,做坏了几回,但一回生两回熟,姜爱华一点点地仔细指导他,他进步得也很快。

  等招牌做好挂上去,他的手艺也算过关了,可以开始营业了。

  现在还是夏天,火鸡面还是以冷的面为主,到冬天的话,姜爱华订的六头炉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有铺子在,终于不用出去吹风了。

  火鸡面的价格是姜爱华定的,一份素面三块钱,加一颗煎鸡蛋五毛,另外也可以加香肠、鸡柳等,一份面吃到饱也就三四块钱,差不多跟她摆地摊的价格一样了,主打一个经济实惠。

  招牌终于挂上去了,姜爱华挑了个日子,在店铺门前放了一串鞭炮,庆祝店铺开业。

  事实证明,只要东西味道好价格实惠,还是会有人来吃的。

  有过来尝鲜的幼儿园家长认出姜爱华来了:“哟,原来你在这里开店啊,我还以为吃不到你家的地道火鸡面了呢,还开了店铺?你怎么不去学校门口宣传一下?可多人问了。”

  姜爱华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第二天就印了几百份传单到学校的门口派发,效果还真不错,店铺迎来了客流的高峰期,店里面坐满了带着孩子来的家长,一人点一份火鸡面,吃得热火朝天。

  看着小客人们吃得满头满脸大汗,店里的开水虽然是免费的,但不解辣,姜爱华灵机一动,第二天就搬回来一个大冰箱,订了一冰箱的本地黑豆奶放在冰箱里卖。

  辣火鸡面就着甜甜的冰豆奶,简直是人间美味加上最佳搭配,装豆奶的瓶子是玻璃瓶,用完后是要回收的,负责豆奶配送的小哥一天就来送了三回的货,三冰箱的豆奶都卖完了。

  晚上店铺打烊,姜成才翻出柜子里的钱一算,开业两天的营业额就有三千多块钱。

  虽然赚的钱都花在大冰箱上了,但这也太值了,难怪爱华当初一定要留下一个店铺自己经营,这一天就能赚回一个月的租金啊。

  姜爱华忙道:“这是刚开业才这样的,而且老顾客们知道我在这里开店才赶过来支持,过几天客流就会正常了,不可能天天赚这么多的,等人流真多起来,估计要等明年兴德广场开业吧,这里慢慢转成商业中心,到时人就会多了。”

  但即使是这样,经营一个铺子的收入也比租出去多多了,姜爱华其实也不想姜成才太累,每天能有个两三百的营业额她也满足了。

  果然,热闹了几天后,熟客都来过了,店里的生意渐渐地淡了下来,再也没有出现过排队的现象,姜成才只在午饭跟晚饭的时候忙几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挺清闲的。

  虽然姜爱华早就跟他讲过生意会恢复平淡,但姜成才看着做出来的面没有卖完,心里还是有点着急,姜爱华把没卖完的面打包好送给扫街道的清洁工吃,还安慰他:“这样正好,我看吃饭的时候人也不算少了,你一个人还忙得过来,也不会太辛苦,钱哪里赚得完呢,细水长流才是硬道理。”

  姜成才只好把焦急的心按捺下来,第二天就不再准备那么多酱料跟面了,卖完后直接打烊回家,有时候还能赶上新闻联播呢。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月底姜爱华把账拿出来盘点,惊讶地发现开业首月的营业额竟然有两万多块钱,刨掉开业前三天那一波熟客,店铺其他日子的营业额也有一万六千多块钱,相当于每天有五百多块钱的营业额。

  然后姜爱华分析了一下收入的构成,发现每天五百多块钱的营业额里,竟然有近两百块是豆奶贡献的。

  一瓶玻璃瓶的本地黑豆奶卖一块钱,一天能卖出近两百瓶,它的利润直逼主食的利润。

  难怪都说酒楼的利润都靠卖茶卖酒,她家这间小铺子因为放了一个冰箱的豆奶,利润也几乎占了

  半壁江山。

  饮料的市场果然很巨大啊。

  姜成才看着女儿列出来的数字,有点不敢相信:“这是开业首月才这么好吗?以后会不会没这么多了?”

  姜爱华有点犹豫:“应该吧,以后做不到这么多也不用沮丧,我觉得做个五六千也不少了。”因为不用铺租,五六千营业额的话,扣除水电跟成本,净利润也有个三四千块钱了,跟家里养鸡场的收入不相上下,很不少了。

  只有五六千的话,那岂不是要少三分之二的客人?姜成才开了一个月的店,心里也有点数:“我觉得应该不至于少三分之二那么多,因为兴德广场的农民工们也陆续有人过来吃,虽然不会一直来,但也陆陆续续地来……”

  这个项目有几百号人呢,姜成才之前略微数过一下,每天穿工衣过来的人大概有四五十个的样子,而且他们非常喜欢喝冰豆奶,吃三块钱的特辣素面,起码要拿两瓶豆奶,一顿饭就要五块钱了……

  姜成才想了想:“我想在店里再加一个冰箱,一个冰箱的豆奶已经不够卖了,客人几次反映豆奶不够冰……”

  姜爱华精神一震:“不用买!我让豆奶公司的人免费送一个冰箱过来。”

  啊?姜成才傻眼,闺女这是想钱想疯了不成?就算豆奶好卖,人家老板还能免费给你送冰箱?

  姜爱华笑道:“爸,你就等着吧,他只怕要求着给我送呢!”

  她说这话当然不是没有依据的,在几十年后的便利店里,几乎所有的冰箱都是由饮料厂家配送的,在冰箱上面可以贴广告,里面可以摆饮料,有些特别大的品牌便利店,饮料厂家还得付放两个冰箱的租金呢,但在这个年代还没有流行这样的规矩,所以店铺里的冰箱都是店家自己买的。

  姜爱华打算在自家店里开个先例,让厂家提供冰箱。

  她找到送豆奶的小哥,把自己的要求说了,让小哥回去问问老板,能否配冰箱。

  送豆奶的小哥叫王振兴,是个只有十九岁的愣头青,豆奶厂在城西,而姜爱华的铺子在城东,一东一西隔了好几公里的距离,别的豆奶业务员都嫌这里的距离远不愿意送,皮球踢来踢去,踢给了他这个刚入职不久的菜鸟。

  豆奶业务员的底薪是很低的,只有一百多块钱,收入都是按卖货的箱数拿提成的,卖一箱豆奶拿三块钱提成,还得送货上门,商户离得越远当然就送得越少,所以位置在城东的寻味当然不受欢迎了,老的业务员早就有自己的业务范围了,这种偏远的订单,当然要推给新来的业务员了。

  王振兴就是这样接手了寻味的订单,他年纪轻没经验,知道这么远的订单是别人不要的他也得接,否则一个月就只能拿底薪,还不够交房租呢,远就远吧,一天订一件也有三块钱,最多他多出点力,把三轮车蹬远一点。

  没想到这个刚刚开业的寻味却是个被草盖住的金蛋,一天最少要订十箱以上的豆奶,他这个月光是靠寻味就提成了上千块钱,乐得他啥也不干,只盯着寻味了,姜成才在屋里忙出餐,他还主动上去收空瓶子,还帮忙收拾卫生,害得姜成才都不好意思了,请他吃了好几次面。

  寻味每天消耗的豆奶数量都快赶上大商超了,别的业务员嫉妒得脸都绿了,恨不得把这个订单抢到手里来,按照这个订单量,王振兴只要维护好这个客人就可以每个月拿一千多块钱的工资,足足是他们这些老业务员的两倍!

  不是没有人打过抢单的主意,特别是最开始区域经理派单时推掉的那个老业务,买了烟酒送经理,口口声声这个订单本来是分给他的,现在他要要回来,王振兴当然不答应,他虽然年轻,却不是傻子,这个单子明明是人人都嫌远不要才推给他的,现在他做起来了,敢过来抢?

  最后闹得连总经理都知道了,总经理批评了那个业务一顿,王振兴保住了单子。

  所以寻味现在就是王振兴的衣食父母,寻味的需求就是最重要的需求,虽然他也觉得姜爱华要厂里给店里配冰箱这件事有点离谱,但考虑了一下,他还是满口答应,回去就跟区域经理汇报了这件事。

  

第135章

  区域经理听到这个要求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虽然寻味的业务量挺大,但我们一箱豆奶才赚多少钱?一个冰箱又值多少钱?要是让它开了这个头,以后所有的便利店商超都要求我们送冰箱,我们送不送?”

  王振兴道:“可是寻味的冰箱里只卖我们家的豆奶啊,它没卖别的饮料啊!我们怎么保证寻味只卖我们家的豆奶?如果冰箱是我们提供的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要求店家冰箱里只能卖我们家的豆奶,否则我们就要收回来,如果别的便利店跟商超也要求我们提供冰箱,那我们不是求之不得吗?到时冰箱里只能放我们的豆奶,我们还怕豆奶销不出去?”

  区域经理就陷入了沉思。

  王振兴就加了一把火:“经理,寻味这个月在我们这里订了这么多豆奶,听说真美的业务也听到风声去接触了,现在店家有这个要求我们不赶紧满足,万一真美比我们先一步把冰箱给他们送过去,我们的单子就黄了……”

  真美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他们卖黄豆奶。

  但是无论是黄豆奶还是黑豆奶,在消费者眼里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喝起来味道都是一样的,都微甜能解辣,如果寻味真的改订真美的豆奶,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大损失了。

  区域经理站了起来:“我去跟总经理请示一下。”

  最后公司的处理结果出来了,公司同意在寻味投放一个冰箱,但所有权还是归公司所有,里面只能放本公司的豆奶,冰箱的维护工作交给王振兴负责,如果寻味违反约定不再售卖本公司的豆奶,公司有权收回冰箱。

  总经理还再三强调这是个例,是看在寻味初创的基础上对它生意的支持,其他的商超跟便利店不享有这样的优惠服务。

  王振兴听得眉头直皱,心想寻味一个月得订多少箱豆奶啊,你一个破冰箱都送不起?还生怕人家占了你便宜似的,还要他再三跟寻味强调冰箱的所有权?拜托,他到底知不知道寻味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人家买不起这两三千块钱的冰箱吗?

  冰箱搬进寻味的时候,他满脸笑容地跟姜爱华解释:“这是我们公司在店里投放的冰箱,原则上只能放我们公司的豆奶,但是如果你们有什么非饮料的东西需要存放也随便放,没问题的,如果它坏掉了,我会负责修好。”

  公司嘱咐他的话,他一句也没提,说出来多得罪人啊,好像在这里放了个冰箱还倒欠他们公司几百万似的,有些事他自己清楚就好,没必要让客人知道。

  姜成才没想到女儿一句话就真的让豆奶工厂白送了一个冰箱给自家用,姜爱华也不知道豆奶厂老板的小九九,这个冰箱用来放豆奶,那她买的另外一个冰箱就可以用来放店里的其他东西了。

  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根本引不起她的注意,她现在是两边跑,一边要帮着姜成才看寻味,一边又要帮骆川的瓷砖厂做些文职的工作,忙得很。

  还好只隔了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她两边跑也不费什么时间,还能回家吃饭,这只怕是打工人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了。

  她又留心观察了一个月,发现寻味的生意跟第一个月比竟然没有差太多,客流量起码保住了三分之二以上,店里只有姜成才一个显然忙不过来了,她需要请一个人来帮忙了。

  她问骆川:“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骆川道:“如果你们没要求年纪的话,让我大姑来怎么样?”

  骆川的大姑骆英?姜爱华对她的印象挺好的,骆奶奶住院的时候她帮忙守着,回去吃饭也不忘给他们也带一份,骆奶奶去世的时候也是人前人后地帮忙,跟骆川亲近的亲戚不多,骆英一家算是走得最近的了。

  姜爱华道:“可以呀,也就上上菜搞一下卫生洗一下碗,很简单的活儿,按照宁安县的工资标准,每个月500块钱,一个月休四天,怎么样?”

  骆川道:“行,我打电话问问我大姑。”

  骆英一家平时在家里种地,菜种多了偶尔会拿到街市上卖,平时有散工的话也会跟丈夫一起打打散工,是一对很勤快的夫妻。

  他们的儿子罗文峰在面包厂里当司机,一个月挣几百工资养家,儿媳妇带着孩子跟他们夫妻在老家生活,家里油米菜肉几乎都是自给自足的,日子过得普普通通。

  听到骆川问她愿不愿意到县城工作,骆英惊呆了:“我都五十了,还有人要吗?”

  骆川笑了:“是爱华家开的店,要找个帮忙上餐跟收拾卫生的,大姑你才

  五十而已,年轻着呢。”

  骆英有点紧张:“我先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晚点再答复你行不?”

  骆川道:“当然,大姑你不用担心住宿的问题,我现在搬到河边来了,原来的院子就空出来了,如果你出来工作,房子我可以借给你住,正好表哥不是也在面粉厂上班吗?干脆叫表嫂也带着孩子一起住进去好了,也帮我收拾一下房子,别让它放坏了。”

  骆英一听,心里就有了几分愿意,每个月500块钱呢,一年就能赚六千,她儿子在面粉厂开车也才550一个月而已,家里的房子还是平房,要是两个人一起上班攒钱,建楼房的时间就可以大大地缩短了。

  晚上等儿子下班回来,她就在家里说了这个消息,儿子罗文峰眼睛一亮:“去呀,为什么不去?服务员一个月500块钱已经很高了,那些包吃住的酒楼的服务员一个月也才350而已,而且表弟还要把房子借给我们住,租房的钱省下了,还包了午饭,晚饭我们刚好可以一家人一起吃,若不是表弟照顾我们,根本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

  他虽然是司机,但车子是公车,不能随便开回家里的,所以他每天都要骑十多公里的车上下班,夏天还好,秋冬可真遭罪,想在县城租个房子落脚,费钱不说,还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所以他只能每天坚持来回。

  现在好了,表弟竟然愿意把房子借给他住,他的房子可是有三层的,别说把老婆小孩接过去住,就算把老丈人一家都接过去住也绰绰有余,他也不用每天都紧赶慢赶地一路奔波回家了。

  罗父也很赞成,家里还种着地,养着鸡鸭跟猪,他走不开,得留在家里照看,但县城离得又不远,而且每周的休息时间还可以回来,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长姐太泼辣[九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