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重紫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吱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6 MB   上传时间:2025-07-15 16:26:30

  屋里的人俱是一愣。

  刚才他们还在商量着去拜访三驸马石祟兰,怎么眨眼的功夫,宋墨就改变了主意?

  廖碧峰初来乍到,自认还没有摸清楚宋墨的脾气,看了严朝卿一眼,见严朝卿正垂着眼睑喝茶,没有说话,他便也没有吭声。

  陈核应声退下。

  廖碧峰继续着刚才的话题:“国公爷虽然有续弦之意,但世子爷已到志学之年,二爷也过了垂髫,好一点的人家,未必愿意把女儿嫁进来;差一点的人家,又起不到联姻的作用,于现在的局面无益。这次国公爷推了宣州卫都指挥使彭枫之女,求娶长兴侯幼妹,就可以看出国公爷的打算。公子趁机去拜访石祟兰,让石家知道世子爷有大志,以石家一惯的作派,多半不会答应国公爷的求娶,倒是个好主意。”

  严朝卿微微颔首,也称赞道:“石家向来重利轻情,喜欢与豪门权贵结亲,要不然,石祟兰也不会尚了公主。国公爷想娶石家的姑娘也是因为如此。世子爷的计策甚好——如果让石家觉得这门亲事他们根本没办法从中获利,甚至有可能得罪了世子爷,肯定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了。”

  官场上向来有不欺少年郎的说法,就是说少年人有无限的可能,说不定哪天就青云直上成了人上人,何况宋墨的势头如此之猛,石瑞兰如果答应将妹妹嫁给宋宜春,就等于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地站到了宋墨的对立面。

  宋墨没有做声,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廖碧峰以为宋墨在为宋宜春的婚事烦恼,想到宋墨和宋宜春之间的矛盾,他不由欠了欠身,给宋墨出主意:“世子爷,府上没有主母主持中馈,国公爷要续弦,天经地义,谁也不能阻拦,可如果您成了亲,那就不一样了——国公夫人是填房,世子夫人乃元配,一个占着长幼,一个占着嫡庶,国公府的内务会落在谁手里,这个时候就看谁的身份更显赫一些了。”他说到这里,又看了严朝卿一眼,把两人之前商议好的话轻声说了出来,“延安侯汪清淮的妹妹,太夫人娘家陆舅爷的次女……还有万皇后所出的景宜公主,都到了适婚的年纪,世子爷明年一月就要出服,早做打算,正是时候!”

  宋墨嗤笑:“我父亲恐怕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吧?”

  廖碧峰笑而不语。

  宋墨却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先让他去石家碰碰壁也好。”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样子。

  话虽如此,但只要石家不明确地拒绝英国公,这桩婚事就有可能会成。

  廖碧峰忙道:“那三驸马那里?”

  “就安排在后天吧!”宋墨淡淡地道。

  会不会太晚?

  廖碧峰刚想再劝宋墨几句,却感觉到衣袖被人拽了拽,接着就听到了严朝卿的声音:“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告辞了。世子爷也好休息休息,明天一早赶往大兴。”

  宋墨“嗯”了一声。

  严朝卿和廖碧峰起身告辞。

  待出了正院,廖碧峰忙低声问严朝卿:“那陈曲水是什么人?世子爷竟然待他如此的客气。听世子爷的口气,他好像在谁家做幕僚,怎不请了过来?”

  严朝卿还真不好回答他。

  要解释陈曲水是谁,就得说到窦四小姐……显然,世子爷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把窦四小姐给牵扯进来。但又不能不向廖碧峰说明陈曲水的身份——廖碧峰现在是世子爷的幕僚了,若是对世子爷的事一无所知,就很容易判断错误,从而坏事。

  窦四小姐马上要嫁人了,就算是世子爷和魏廷瑜的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来往了。

  世子爷怎么认识窦四小姐的,以后有机会再告诉廖碧峰吧!

  严朝卿很快就想好了说辞:“陈曲水名波,从前是那个弃城而逃的福建巡抚张楷的幕僚,后来回了老家真定,在北楼窦家七房谋了个账房的差事,颇受窦大人的看重,帮着照看窦大人留在真定的嫡长女。世子爷出事的时候,他正好在京都,因受过定国公的恩惠,曾帮过世子爷的忙。又因窦家在他落难的时候收留了他,他念着旧恩,不愿请辞,所以一直留在窦家。他既然来了京都,世子爷肯定是要尽一尽地主之谊的。”

  廖碧峰却觉得严朝卿话里有破绽。

  若真是如此,世子爷应该关心陈曲水在窦家过得好不好才是,可听世子爷那口吻,却好像对那家小姐的婚事更在意。

  想到这些,宋墨那若有所思的表情浮现在廖碧峰的脑海。

  他心中微动。

  难道世子爷……

  但他很快就把这个念头压在了心底。

  他没有和世子爷一起经历那场劫难,想要得到世子爷和世子爷身边心腹的承认,还要些日子。

  这件事不急,他迟迟早早会打听出来的。

  廖碧峰笑着向严朝卿问起宋墨去大兴田庄的事来:“到时候要不要我跟着?”

  “看世子爷到时候怎么安排吧!”严朝卿也看出了宋墨的心思,想着要是被传出点什么话来那可就不得了了,他打定了主意不让廖碧峰跟过去,因而说起话来就带了几分推脱,“陈曲水毕竟是帮人做事,看他能不能走得开再说吧!”

  廖碧峰“嗯”了一声,转移了话题,回去之后吩咐自己带来的小厮注意有没有陈曲水的拜帖。

  第二天下午,小厮来回道:“没有看见有个叫陈曲水的拜帖。”

  难道这个陈曲水拒绝了世子爷的好意不成?

  廖碧峰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陈曲水却已到了大兴的田庄。

  他怎么会以自己的名义给宋墨回帖,那岂不是把自己暴露在了英国公的眼皮子底下?

  宋墨的邀请既然不能推辞,自己直接来见他就是了。

  宋墨见到他兴致颇高,请他品茶。

  只不过寒暄了几句之后,话题就转到了窦昭的婚事上。

  陈曲水最佩服窦昭有识人之能。

  当初在田庄的时候,窦昭小心翼翼甚至是有点敬畏地将宋墨送走了,他还有些不以为然,后来所发生的事却一一印证了窦昭的明智。

  他觉得和宋墨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完全有必要的,因而根本就没打算将自己的真实来意告诉宋墨。

  “上次舅太太回来的时候四小姐的嫁妆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只等着姑爷除服之后定日子了。”陈曲水道,“崔姨奶奶就让我们来问问七老爷,看小姐是从真定出嫁还是从京都出嫁?请谁做全福人?京都的高门大户嫁女儿都有些什么讲究?小姐这边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减的东西……林林总总,说起来都要两刻钟,更不要说得办的事了。”他苦笑,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感慨道,“成亲可真是件麻烦事啊!”

  “是吗?”宋墨突然间觉得有些失落。

  窦昭嫁人之后,心里装着的,口中叨念的,将是魏廷瑜……他再去见她,就算她再坦荡,魏廷瑜再不在意,恐怕也有些不合时宜了吧!

  他顿时若有所失,意兴阑珊,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三驸马府的……

  而知道陈曲水来了京都的纪咏却是十分的兴奋,他问子息:“消息可靠吗?”

  “可靠!”子息拍着胸脯道,“他就住在四小姐的笔墨铺子里,前两天还去拜访了窦家的几位老爷。今天去大兴拜访朋友的时候被我们发现的。”

  纪咏大感兴趣,道:“查出陈曲水朋友的身份了吗?”

  “查出来了。”子息道,“此人姓严,名云,字朝卿。是英国公府世子爷的幕僚。”

  纪咏很是意外:“英国公府世子爷的幕僚……那应该是在福建认识的……”他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有关英国公府的传言,不由沉吟道,“知道陈曲水来京都干什么吗?”

  “听说是和窦家七老爷商量窦四小姐的婚事。”子息道,“济宁侯再两个月就除服了。”

  纪咏不由撇了撇嘴,道:“难道窦昭还真的准备嫁给这个姓魏的不成?”

  子息冒汗,忙道:“这婚事是窦四小姐自幼订下的,窦四小姐不嫁给济宁侯还能嫁给别人不成?窦家不就是以此为借口推了何家的求亲吗?”

  纪咏却自顾自地道:“我总觉得窦昭嫁给这个姓魏的太亏了……”

  这么一说,他心里就很不舒服起来,好像看到有灰尘落在了窦昭原本纤尘不染的衣襟上似,不把那灰尘扫落,心里仿佛始终横着根刺似的。

  他拍了拍衣襟,道:“走,我们去见见陈曲水。”

  “这,这,不大好吧?”子息跳起来就拦在了纪咏的前面,“陈先生是来商量窦四小姐婚事的,您去见陈先生,怎么说啊……”要是公子再做出什么“路见不平”之事把这件事搅黄了,那可就糟了!

  只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被纪咏鄙视地瞥了一眼:“我是窦昭的表兄,我关心一下她的婚事,难道也不行吗?”

  这算是哪门子的表兄!

  “行,行,行!”子息闻言一阵天昏地暗,道,“不过,问姑太太应该也是一样的吧?陈先生一来,就去拜访了姑太太,窦四小姐又是从小跟着姑太太长大的,有些事,姑太太说不定比陈曲水知道的更多……”

  在给太太通风报信之前,他无论如何也要把纪少爷先拦下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 喝酒

  

  可子息怎么拦得住纪咏!

  纪咏大摇大摆地穿过抄手游廊到了前院。

  迎面一大群人簇拥着个老者走了进来。

  那老者中等个子,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穿了件半新不旧的宝蓝色杭绸直裰,腰间坠着个红玛瑙的小瓶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还透着几分少年人才有的新奇。

  他一看见纪咏就呵呵地笑了起来,道:“见明,你怎么知道我来了?我还特意嘱咐他们,让他们不要告诉你。听说你在翰林院里干得不错?来,我瞧瞧,有没有长进一点?”

  “曾祖父!”纪咏睁大了眼睛,回头狠狠地瞠了子息一眼,一副“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的样子。

  子息不由缩了缩脖子,忙道:“是两位老爷吩咐的,说是老太爷的意思,想给您一个惊喜,我们才没有说的。”

  “我看惊倒是有,喜可不知从何而来!”纪咏嘟呶着,板着脸走了过去,给纪老太爷行了个礼,喊了声“曾祖父”。

  纪老太爷习惯性地伸手去摸纪咏的头,不曾想纪咏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稚气的少年了,长得比他老人家还高了一个头,要举起手来才摸得到纪咏的头,他笑眯眯地说了声“乖”,场面不免有些滑稽。

  纪颂和纪颀垂下眼睑,全当没有看见。

  其他的人也纷纷别过头去。

  纪咏嘴角微抽。

  纪老太爷已拉了纪咏的手,一面往里走,一面和他说着话:“你这是要去哪里?今天难得大家齐聚一堂,你就不要出去玩了,陪陪我这老头子。我从江南带了几块砚台来,是你大伯父孝敬我的,其中有一块易水砚、一块龙尾砚,你帮我掌掌眼。”说着,回头扫了身后跟着的孙子、重孙们一眼,笑道,“等会你们也一人拿一块去用。”

  纪咏的几个堂兄听了纷纷上前凑趣地向纪老太爷道谢,嚷着纪老太爷偏心,道:“有砚无墨有何用?您老人家不如好人做到底,赏几块松烟墨给我们使使吧!”

  “就知道不能开口,”纪老太爷一副心疼肉痛的样子,“一开口就要大出血!要砚有一方,要墨没有,你们是要还是不要?”

  大家都喜欢老顽童似的纪老太爷,笑着起哄:“自然是砚也要,墨也要。”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进了厅堂。

  纪咏呲着嘴,牙疼似得跟着纪老太爷身边。

  如果是别人,他可以甩都不甩就走人。可面对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赢过的纪老太爷,除了长幼之别,他还有种对强者的尊敬,虽然心中不愿,他还是陪着纪老太爷在厅堂坐下。

  纪老太爷就倾着身子对纪咏道:“你的房师杨大人对你赞不绝口,还特意写了封信给我,夸你通晓稼穑,非一般读书人可比。他如此看重你,我既然来了,怎么也要见见他——你明天陪着我一起去拜见杨大人。我们同为南直隶人,远亲不如近邻,你平日无事,应该常去请教才是。”

  有什么好去的?

  每次去了都说要农事,害得他到处找懂农事的管事询问,这才没有穿帮……

  纪咏闷闷地应了一声“是”。

  纪老太爷脸上笑开了花,不再理会纪咏,和纪颂、纪颀说着话。

  去找陈曲水的事自然就泡汤了。

  不仅如此,纪老太爷还今天拖着纪咏去拜访这个,明天拖着他去拜访那个,美其名曰要介绍些老友让纪咏认识,纪颂和纪颀自然是全力支持,以致于纪咏除了去翰林院,其他的时间都用来陪纪老太爷了。

  转眼间就到了盛夏,纪老太爷却没有一点要回去的意思,反而兴致更浓,要把年轻时走过的地方都走一遍,没有走过的地方要弥补遗憾,更是得走一遍了。

  偏纪咏的人来禀回,说陈曲水过几天就要启程回真定了。

  纪咏烦不胜烦,袖子一甩,不奉陪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1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4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重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