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重紫_分节阅读_第307节
小说作者:吱吱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46 MB   上传时间:2025-07-15 16:26:30

  书房的氛围却被窦德昌这么一闹腾,变得轻松起来。

  男人坐在一起,不是讲女人,就是谈朝政。

  有两个小字辈在场,自然不能讲女人,就只能谈朝政了。

  宋墨心中一动,先问起戴建:“……听说他出身寒微,所以对黄白之物特别看重,有这回事吗?”

  女婿不是读书人,自然对这圈子的事知道得少。难得他好奇,又闲坐着无事,就当是给小辈们提个醒。

  窦世英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谁说戴建对黄白之物特别看重?真正看重钱财的是出身世家的姚相——他精通术数,在户部做了六年的尚书,连皇上都悄悄地向户部借银子使。据说他们家就连扫地的丫鬟也会算术,家里日常的开销一律上账,若是后世要修食货志,我看也不用找什么资料,直接拿了姚相家的账册就知道当时的物价是多少了!”

  他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窦世横生怕他们误会,忙道:“你们别听他胡说!姚相那是当堪者当用,省的全是国库的银子,对亲戚朋友、同僚故旧却多有救济,为人很大方。记账,不过是他的习惯而已。至于说到出身,戴相家里倒是稍有几亩良田,供他读书出仕都没什么问题。反而是梁首辅,父亲早丧,靠着寡母帮人洗衣攒下几个钱才能交了束修,所以他虽然天资聪慧,但举业却一直不顺,断断续续,年过三旬才中举。之后又做了几年清贵的翰林,好不容易入了阁,先是被曾贻芬压着,后又被叶世培压着,像个傀儡似的没声没息。掌权之后,从前欠的人情要还,亲戚朋友要养,百年之后儿孙的出路要铺,由不得他不重视金银之物。”

  像梁继芬这样的读书人很多。

  窦世横说着,颇有些唏嘘。

  窦世英却不以为然,道:“他爱金银之物,也是人之常情。可我就是看不惯他又要银子又装清高的样子,每次见到姚相都像姚相差他几百两银子似的,甚至看到那些新晋的士子里家境优越些的就觉得人家要么是用银子拼出来的,要么是靠了祖上的余荫,没有几个是真才实学,不免有些过了。”

  这一点,显然窦世横也没有办法否认。

  他沉默未语。

  宋墨却在心里摇头。

  这话题偏得,都快找不着北了。

  “看样子这内阁大臣也一样是个普通人。”他只得笑着把话题又重新拉了回来,“几位内阁大臣中,沐相的家境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吧?”

  “嗯!”窦世横点头,“不仅沐相,就是何相,也都出身名门望族。戴建虽然差一点,但也不是个缺银子的……”

  窦世英插言道:“所以每次内阁大臣齐聚,我们的梁首辅都会觉得很难受!”

  窦德昌“扑哧”一声笑,又换来窦世横的一顿训斥。

  宋墨却在心里琢磨着。

  这样看来,戴建和沐川都不可能为了钱财和匡家过不去。

  他抬手摸了摸下巴。

  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有趣了!

  到底谁才是幕后的那只手呢?

  ※※※※※

  魏廷瑜直到快午膳时候才出现在静安寺胡同。

  窦明因为还在小月子里,是污秽之身,不能走亲访友,而他则借口窦明需要人照顾,在厅堂里喝了杯茶就走了。

  窦世英对魏廷瑜也很冷淡,吩咐高兴送客,自己回了书房。

  想着魏家的糟心事,窦世横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书房里的气氛也随之低落起来。

  窦德昌就嚷着肚子饿了:“七叔父,我们什么时候用午膳啊?我早上只喝了半碗粥。”又把气氛炒热了起来。

  窦世英失笑,吩咐仆妇们摆膳。

  吃到一半的时候,槐树胡同的窦博昌和窦济昌俩口子带着孩子过来了。

  窦世英自然是喜形于色,道:“你们怎么来了?”

  窦博昌和窦济昌的岳父岳母都在京都。

  窦博昌笑道:“我们昨天就去给岳父岳母拜过年了,惦记着四妹夫和四妹妹这是第一次回娘家拜年,我们就过来凑个热闹,也免得四妹夫想打马吊都凑不齐角。”

  窦世英笑得见牙不见眼,忙命丫鬟去吩咐厨下的重新做桌酒宴上来。

  窦博昌和窦济昌却说自己已经在家里用过午膳了:“……早知道如此,就应该来七叔父家蹭饭吃的。”

  可窦世英怎么会让他们在一旁干坐着,少不得你推我让一番,重新整了桌酒菜。

  而内宅因有了几个孩子的嘻笑吵闹,平添了几分年节特有的喜庆和热闹。

  六伯母和舅母几个围坐在炕边说着家长里短,蔡氏却把窦昭拉到了一旁,悄声道:“还好那天你没有去!我见过不要脸的,却没有看见比魏家更不要脸的!想占媳妇的陪嫁,竟然说得那样的理直气壮。那魏廷珍好歹也功勋世家的宗妇,怎么说话做事那么没谱?也难怪她的婆婆瞧不起她,一直抬举石氏和冯氏两个儿媳妇了。”

  窦家之所以没有把窦明小产的事告诉窦昭,是因为窦昭正怀着身孕,她们两姐妹的关系又很紧张,既担心窦明受刺激,又怕窦昭烦心。但在郭氏和蔡氏代表窦家的女眷去看望窦明的时候,六伯母还是以窦昭的名义让她们代送了一份补身的药材给窦明,窦昭还是刚才遇到六伯母的时候才听她提起,郭氏和蔡氏去魏家发生了什么事,她根本就一无所知。

  前世,她的嫁妆也不好,魏家却从来没有打过她嫁妆的主意,怎么重生一世,田氏和魏家都变得让她有些不认识了?

  窦昭不由蹙眉,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蔡氏就把田氏怎么对窦明不满,魏廷瑜又怎么和魏廷珍一条心,逼窦明把嫁妆交出来,王家又是怎么对窦明不理不睬的……像说书似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窦昭非常的意外,道:“王家怎么会对窦明的事不理不睬的?”

  蔡氏见六伯母等人正说得高兴,没有谁注意到这边来,她这才悄声道:“听说王家二太太对七婶婶常年住在王家很是不满,怂恿着王家二爷和老太太闹了几场,偏生王家大太太也不作声,王家老太太一气之下,就带着七婶婶住到了王家位于京郊的别院里。这件事京都的人多不知道。五姑奶奶派人给柳叶儿胡同送的信,落到了王家二太太的手里,王家二太太把信给压了下来,王家老太太带着七婶婶回京都过年的时候,派人去看望五姑奶奶,这件事才被捅穿。不过,已经晚了,魏家见柳叶儿胡同那边没有动静,魏廷珍把五姑奶奶狠狠地羞辱了一番,还把五姑奶奶身边两个最贴心的一等丫鬟给卖了,五姑奶奶的人托王家找了这大半个月也没有踪影。魏府的人如今都知道他们的夫人和大姑奶奶正在斗法,都不敢到五姑奶奶屋里去服侍呢!”

  “那现在怎么样了?”窦明的嫁妆比窦昭当年要多得多,如果落到了魏家人的手里……窦昭颇觉得像吞了个苍蝇似的恶心,“五伯母就没有和魏家理论几句?”

  “谁说没有去?”蔡氏生怕窦昭误会了槐树胡同,急急地道,“那魏廷瑜借口窦明小产,把七叔父请去了济宁侯府,谁知道却是让七叔父去商量五姑奶奶嫁妆的事。七叔父气得咬牙切齿的,要不是我婆婆及时赶到,只怕两家就要扯破了脸,大吵起来……现在这件事就这样搁着了,说是春节过后再说。可听魏家的口气,要么让五姑奶奶把陪嫁交出来给窦家托管,要不就休妻。七叔父为这事,气得好几天都没有上衙……”

  听说父亲被气病了,窦昭原以为自己会很平静,可实际上她心口像插了把刀似的,痛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了。

  “你们也是的,”她不禁嗔怒道,“这么重要的事,你们怎么能不告诉我?父亲身边本就没有人服侍,我们要不回来侍疾,他岂不更是形单影支!”

  “四姑奶奶可别动怒!”蔡氏慌张地解释道,“是七叔父特意嘱咐的,让我们都不要告诉您,怕您知道了生气,动了胎气……”

  

  第三百六十一章 女儿

  

  还好父亲、六伯母和舅母等人对自己爱护有加,没有把窦明的事告诉自己,要不然,要她听着窦明和魏廷瑜狗咬狗似的互相攻讦,肯定会恶心得吃不下饭去的。

  窦昭决定等会儿好好安慰安慰父亲。

  蔡氏却道:“四姑奶奶,我听婆婆的意思,初五那天会请了魏廷珍过来说话,您要不要也去听听?再好好教训魏家的人一顿,也算是您这个做姐姐的对妹妹的维护了。”

  窦家的人都知道窦明和窦昭的关系不好,窦昭也说了,不准备和窦明走动,但看在同为窦氏女的份上,会维系大面上的客气。可蔡氏家学渊源,觉得窦昭这么说不过是因为自矜身份,故作大方罢了,如果有机会,谁不希望捅对刀一手?她这才帮着窦昭出主意,趁着窦明连自己的陪嫁都快要保不住的狼狈时候,让窦昭做出以德报怨的姿态,出面维护窦明,在大义上站住脚,窦昭有恩于窦明,让窦明对窦昭有气了也只能忍着。

  窦昭何尝不明白。

  可她一点也不想和窦明沾上关系。

  既不会在窦明落魄的时候落井下石,也不会在她得意的时候打压陷害,她有自己的好日子要过,犯不着为她着急上火,劳心劳力。

  “家里有五伯母和六伯母,哪里就轮得到我一个出了嫁的姑娘出面?”窦昭很明确地拒绝蔡氏的提议,“让别人看见了,还以为我们窦家没有人了呢!”

  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蔡氏有些讪讪然。

  窦昭懒得理她,坐到了炕边听六伯母和舅母说话:“……届时东大街、西大街和长安门都有灯市,非常的热闹。我小时候曾和父亲来过一次京都,印象最深的就是京都的灯市,到如今也念念不忘。到时候舅太太不如带了璋如去看看,那样的盛况,可不是时时有的。”

  原来正在说元宵节的灯市。

  赵璋如睁大了眼睛望着母亲,满脸的期盼。

  舅母听了笑了笑,带着几分遗憾地道:“那天的人多,我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她一个大姑娘家的,毕竟不方便,如果她父亲在就好了……”

  窦昭忙道:“舅母,这件事您就交给我好了——颐志堂有很多护卫!”

  舅母有些犹豫,却在赵璋如殷切的目光中败下阵来,笑道:“那好吧!到时候就麻烦世子爷了。”

  “不麻烦,不麻烦。”窦昭笑道,索性做人情,“还要谁要去的?到时候一起去。”

  “我要去!”蔡氏知道婆婆是希望她们能和窦昭走得近些,因而立刻笑道,“到时候我和你十哥带着仁哥儿和复哥儿一起去。”

  两个小家伙听到母亲说自己的名字,不由支了耳朵听,知道元宵节可以去看花灯,立刻欢呼起来。

  窦品媛不乐意了,她抱着母亲的大腿,软糯糯地喊着郭氏:“娘,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郭氏欲言又止,可望着女儿的眼中不由闪烁着水光。

  就在年前,窦博昌的妾室白姨娘,为窦博昌生下了庶长子窦蕴。

  窦品媛的声音越小了。

  窦昭很是同情郭氏,却又怒其不争。

  女儿怎么了?难道女儿身上流的就不是窦家的血了?女儿就一定不如儿子孝顺懂事了?

  窦昭摸了摸窦品媛的头,对郭氏道:“十嫂也带品媛一起去吧!我多派几个护卫和老成的嬷嬷,肯定能把品媛照顾好的。”

  “去嘛,去嘛!”窦品媛见四姑姑为她说话,娇儿撒得更欢了。

  郭氏处境艰难,就更舍不得女儿失望。

  她感激地望了窦昭一眼,笑着对窦品媛道:“那你要听嬷嬷们的话,不可以到处乱跑……”

  “我听话,我听话!”窦品媛的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却让窦昭看着心酸。

  回家的路上,她依在宋墨的肩头问宋墨:“如果我一直生女儿,你会对女儿们好吗?”

  宋墨敏感地道:“出了什么事?是不是你嫂嫂看什么花树之类的,说你会生女儿?我们家子嗣单薄,就是女儿,一样也金贵着,你别胡思乱想的。”说着,搂了窦昭,道,“更何况是我们的女儿,身上流着我的血,也流着你的血,肯定是最聪明、最漂亮的,谁也比不上!女儿多了,我们还可以挑女婿,把别人家的好儿子都挑到我们家来,逢年过节就往我们家送酒送茶,稀罕死那些生儿子的!”

  窦昭扑哧一声笑,道:“你少哄我开心!”

  “我真是这么想的。”宋墨笑道,“要是一屋子的姑娘,天天像看花儿似的,想想就觉得赏心悦目。可要是一屋子的小子,你想想,个顶个五大三粗地往那里一站,那有什么意思?”

  窦昭想想,还真像他说的,如果多生几个女儿,好好打扮打扮,岂不是像看花儿似的?

  “你就死劲地吓唬我吧!”她抿了嘴笑,“凭我的样子,怎么也不可能生出五大三粗的儿子来,要真生出五大三粗的儿子来,肯定是随了你们宋家的祖辈!”

  “那不可能!”宋墨道,“英国公府是有名的出美男子,当初太祖皇帝收养我们家老祖宗,就是看着他乖巧听话,长相俊美。”

  “真的吗?”窦昭笑着扳了他的脸,“给我看看,到底哪里漂亮?”

  宋墨不屑地轻哼,摆出副矜贵清高的模样。

  窦昭哈哈大笑。

  夫妻一路说笑地回了颐志堂。

  窦昭这才记起元宵节的事,忙跟宋墨打招呼,又怕夏琏等人到时候有事,道:“我让段公义和陈晓风他们跟着就行了。”

  宋墨想了想,道:“护卫就用段公义他们,他们毕竟和窦家的人熟悉些,用起来也顺手,其他的,就交给廖碧峰好了,你不用管。”然后奇道,“元宵节的时候你不准备出去吗?”

  窦昭知道宋墨那天要在宫里当值,京都的花灯再好看,一个人看却没意思,她不想出门。

  “我这个样子,还是别和他们挤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1页  当前第3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7/4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重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