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难从命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云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9 MB   上传时间:2025-07-20 14:22:21

  陈妈妈还有其他事,不便多聊,于是就辞了出去,容华站起身送到门口。

  等陈妈妈出了院子,木槿在容华身边小声嘟囔,“大太太这是在小姐身边安插了眼线。”容华也不接话,转身回到屋里,刚坐下,锦秀倒了杯茶跪下来高高地举过头顶,“如果不是小姐,我早就被大太太逐出府外,这份情我这辈子永远记在心里。”

  容华急忙接过茶将锦秀扶起来。

  以前在府里,容华就知道锦秀是个本分的丫头,所以她才会冒着危险……“你也是因为我才会如此,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锦秀勉强笑笑,“也不全是因为小姐,其实我心里也是有愧的。”如果不是对五小姐有愧疚,她也不会那样心虚,那年大太太准备谋害五小姐说的那些话……二小姐竟然是那样的人……这些秘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锦秀神情复杂,容华低声问:“怎么了?”

  锦秀抬起头,八小姐目光柔和,让她从心底里生出一股亲近来,只是这些事八小姐还是不知道的好。

  眼前她倒是有事要告诉八小姐。

  锦秀看看屋子里的木槿,欲言又止。

  容华道:“都是自己姐妹,无妨的。”

  锦秀这才低声道:“陈妈妈让我过来盯住小姐,特别是这两天,不管小姐有什么举动,都要告诉她知道。”

  容华看了一眼木槿,木槿忙走去门口守着。

  锦秀接着说:“左春坊薛中允的夫人刚才来过,听说是来给王家提亲的。”锦秀顿了顿,“还有一件事很奇怪,刚才陈妈妈让崔执事家的去叫郎中,说是四姨娘病了,让崔执事家的带几个信得过的婆子过去,还让她们不要声张。”

  这么说大太太是对四姨娘下手了?大太太这时候对四姨娘这般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六小姐?

  “听说大太太去了义承侯府?”

  锦秀点头,“义承侯府来人说是大小姐身子不舒服,让大太太过去。大太太屋里的人说,大小姐可能是……要小产……”

  小产?这样说来昨晚回来时,大太太避开淑华而让她搀扶上马车,就是因为知道淑华怀孕?

  薛夫人上门提亲,侯府又在这时候报信,万一大小姐真的小产,为了保住大小姐在侯府的位置,大太太对薛夫人只能言听计从,王家那门亲事也就坐实了。

  锦秀道:“我再出去打探打探,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消息。”

  容华摇摇头,“陈妈妈让你过来盯着我,你现在倒跑了出去……还是让木槿出去看看,府里还会有什么动静。”

  木槿点点头,走了出去。

  大太太到了义承侯府,在门口等着的是詹二太太,詹二太太说了些情况,“大奶奶昨晚不下心摔了一跤,当下就见了红。”

  大太太二话不说急着往淑华住处走,站在屋门口大太太看了一眼里面的人,独不见二奶奶,就知道淑华昨晚一定是因为二奶奶的妹妹生了气,二奶奶不敢见她避了出去。

  大太太心里又急又气,急的是淑华好不容易怀了孩子却保不住,气的是蔡夫人偏要在这时候生出事端,淑华也藏不住事,这时候分不清孰轻孰重,才有今天这样的祸事。

  蔡夫人忙从屋里迎出来,“亲家太太也不要太着急,昨晚已请了御医来看,开了安胎的药,说不定就能得用。”

  大太太进屋往内室里看了一眼,淑华躺在床上,面如金纸,分明是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这样子哪里还能保住孩子。

  正思忖间又听淑华叫她,大太太转头来向蔡夫人道:“我进去看一看。”

  大太太进了屋,坐在淑华床前的圆杌上,淑华勉强露出一丝安慰的微笑来,“母亲来了。”

  看到这种情形,屋子里的丫鬟们悄悄地都退了出去。

  大太太点点头,低声问:“昨晚我走的时候不还好好的?怎么就?”

  昨夜和赵宣桓争执的事,淑华没跟任何人说起,只有秋荷才知道真相,淑华吩咐秋荷对外面一致说是她不小心摔了,碎了的花斛,也是她不小心碰到的。

  母亲本来对赵宣桓就颇多微词,如果在知道她小产和赵宣桓有关……

  淑华迟疑了一下才道:“是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说着眼睛泛起泪光来,“也可能我没那个福气,好不容易怀上了,却……”

  大太太急忙安慰,“这时候不能哭,要调养好身子,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说着掏出帕子来给淑华擦眼泪。

  淑华哽咽了两声才止住,压低了声音,大太太忙将耳朵凑过去听,“刚刚太医说,我这身子如果小产,势必要修养个一年半载才好,大爷身边如今连个正式的妾室都没有,婆婆肯定会以此为借口,让大爷将贾三小姐纳为妾室,贾家也不是寻常人家,万一她再有了身孕……母亲,你要想想办法,就算真纳妾也要让大爷纳我们家的人,千万不能……”

  大太太忙握住淑华的手,“放心,你的心思我都清楚,我会去跟你婆婆说。”又安慰了淑华几句,让淑华好生休息,这才走了出来。

  现在只有想办法让赵宣桓再纳陶家女儿进门,再做其他打算,大太太拿定主意跟着蔡夫人到西厢房里说话。

  大太太和蔡夫人进屋里坐下来,丫鬟端了茶水便关了门出去。

  大太太喝了一口茶,仔细地思量了一下,便开口,“淑华嫁过来三年了,夫人也知道她是个心重的,对姑爷又牵挂极深,否则也就不会有今日之事,我心里也是气她不懂事,可是眼见在这时候,女人第一次怀胎是最重要不过的,万一小产再不得休息,只怕日后……会遗祸无穷啊!”

  蔡夫人也道:“我知道这里面干系大,所以才叫亲家太太过来。”

  大太太拿出帕子擦擦眼角,“我吃过这样的亏,我是知道的,这些年有多不容易。”说着眼泪又流下来。

  蔡夫人急忙一旁劝慰,“亲家太太这样说,弄得我也心酸了,都是我没有照顾好淑华,才让她出了这样的事。”

  大太太道:“生儿育女是做媳妇的责任,您不怪罪淑华我已经十分感激了。”

  蔡夫人叹口气道:“我哪里会怪罪她,我心疼她还来不及。”

  大太太将帕子捏在手里,“淑华万一小产,一定要修养个一年半载的,刚刚淑华跟我说,除了担心孩子,再就是担心姑爷……姑爷身边除了她也没有个人照顾,她怎么也放心不下,我已经答应她,来帮她跟夫人讨个情面,好让她安心休息。”说着又拿起帕子擦眼泪。

  蔡夫人目光一闪,嘴上急忙说:“亲家太太快别说的这样客气,您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大太太眼睛通红,似乎深受打击,神情萎靡,看起来十分可怜,“我家里原是有几个及笄的小姐,可也嫁出去了不少。”三小姐、四小姐的婚事还是蔡夫人插手才有的。

  “今天上午王家找了左春坊薛中允的夫人来提亲,我原本以为提的是夫人说过的,吏部尚书王大人,谁知道却是王大人的三弟弟。”说到这里,大太太难免脸上一僵,不情愿起来。

  “虽说嫁给王大人的三弟弟好歹是个正妻,可谁不知道王府的三爷生来就是痴傻的。”王家也不是什么世族,只有王大人这一枝独秀,她也托人打听过,王家老太太已经病得卧床不起,想必是因为放不下那个痴傻的三儿子,才让王尚书想办法给他三弟弟寻门亲事。可是,等到王老太太一咽气,王尚书又会管他这个傻弟弟到几时?王家的家资又不丰厚……嫁过去的除了有个正妻的名声,别的什么也得不到。

  大太太咽下这口闷气,关键时刻为人解忧,蔡夫人这一步走得还真是又准又狠,尚书府一定会记住她这个大人情。可恨的是蔡夫人到了最后一刻,还瞒着她,生怕她知道真相会不同意,还找来了贾家三小姐做要挟。

  若是没有蔡夫人的默许,二奶奶怎么敢放任她妹妹做出那种事。大太太攥紧了手,她早没看出这一步棋,现在落得淑华没有了孩子,她也一败涂地,连个“不”字都说不出来。

  大太太说到这里,蔡夫人眼睛中也流露出一丝的悔意。

  蔡夫人怎么也没想到,算计来算计去,最后的代价是淑华肚子里的孩子,那毕竟是宣桓的血脉,长房的第一个孩子。

  大太太看时机差不多了,便道:“夫人看看能不能从淑华妹妹里选一个过来做妾室?这样淑华也能放心养病,她妹妹过来也能帮淑华分担一些。”大太太知道,这些事想来是蔡夫人一人说了算,只要蔡夫人答应了,这事便可成了。

  蔡夫人思量了很久,才点头,“好。”

  大太太心里一喜,“您看我府里哪位小姐合适?”

第32章 交易(下)

  蔡夫人道:“全凭亲家太太安排,只要八字相合。”

  大太太皱起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意,忙谢过蔡夫人,刚取了茶碗喝上一口水,就有丫鬟推门来报,“大奶奶小产了。”

  饶是有了心理准备,大太太手里的水还是一抖撒了出来,也顾不得许多,三步并作两步,朝着主屋走过去。

  蔡夫人急忙让人去请郎中,整个侯府又忙做一团,蔡夫人不忘吩咐,“让人去门口拦了大爷,要是大爷这时候回府,让他先去别处歇着,不要到这里来,女人小产,总是不洁的。”

  自有丫鬟出去截了赵宣桓,说了大奶奶的情况。

  赵宣桓脑海中浮现出昨晚淑华噩梦惊醒后的模样,不由地皱起眉头,“太太在吗?”

  “太太、亲家太太都在。太太说请大爷放心,等事情完了,就叫您过去。”

  “哪位郎中在?”

  丫鬟道:“府里常用的李郎中。”

  赵宣桓迟疑了一下,点点头,这才转身去了书房。

  淑华屋里,丫鬟们络绎不绝地忙活着,所有的窗子都紧紧地关上,内外都上了厚厚的帘子。

  按郎中的方子抓了药熬好,大太太将药碗接过来,亲手喂了淑华,又看着淑华睡下这才放心。

  蔡夫人等大太太从屋里出来,上去悄声道:“亲家太太忙了一天,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饭菜,怎么也要吃些饭才好。”

  大太太叹口气,“这时候我也没什么胃口,家里还有许多事等着我。这边有蔡夫人照顾着我也放心,就先回去了。”

  大太太语气坚决没有转圜的余地,蔡夫人也不再深让,亲自送大太太出去。

  刚走到园子里,就看见佑哥追着乳母跑着玩,蔡夫人走过来被佑哥一眼瞄到,佑哥立即像乳燕归巢般扑进蔡夫人怀里,口里还喊着,“祖母……祖母……”蔡夫人弯下腰,慈爱地摸摸佑哥的额头,“都出了汗,”吩咐佑哥的乳娘,“要仔细着点,别惊了风。”

  乳娘眯着眼睛笑意连连,将手里的外褂给佑哥穿上,“刚才在书房那边跟大爷玩了一会儿,就出了汗。”

  佑哥也认真地说:“……大伯……举……高。”

  赵宣桓竟是在家的,淑华出了这么大的事,他都没有露面,大太太脸顿时沉了下来。

  乳娘见势头不对,又将话遮过去,“桓大爷要出去,佑哥拉着不让走,大爷这才陪着佑哥玩了一会儿。”

  蔡夫人冲乳娘使了个眼色,乳娘忙不敢再多说什么。

  蔡夫人知道大太太气赵宣桓刚才没去淑华屋里,也不甘示弱,“宣桓是喜欢孩子。”言下之意是怪淑华没有给赵家生下孩子。

  脸上却故意黯然,“看我,又说这个……”

  蔡夫人又转头叫佑哥,“快给亲家老太太请安。”

  佑哥机灵的眼睛看看大太太,然后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大太太,蹦出一个字来,“太……”

  大太太也笑了,“佑哥,好孩子。”

  将佑哥交回乳娘手里,蔡夫人边走边陪着大太太说话:“过两天就要到冬至了,府里二房三房也该回来了吧?”

  大太太道:“可不是,府里老太太的寿辰也要到了。”

  蔡夫人似是忽然想起什么,“听说陶家三老爷新纳了继室?”

  大太太还没说话,蔡夫人便笑着说:“听说是先帝高宗继位时立过功的廖家。”蔡夫人顿了顿,“说来也巧了,我和她大伯家的姐姐,安国公的正妻也是极为要好的。”

  大太太心里一惊,原来她盘算什么,蔡夫人全都知晓。

  坐在马车上,大太太想起自己第一次小产的事来。那年正好赶上二房娶亲,府里上上下下全都由她一个人打理,她生怕办得不够周到,婆婆会不欢喜,许多事都亲力亲为,于是劳累过度,二房好日子当天,她就……

  婆婆不但没有说些安慰的话,反而怪她没有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她委屈到了极点,要不是有夫君在一旁拉着她的手,她还不知道这一关要怎么挺过来。

  婆婆也说不让夫君来见她,可到头来也没有避讳那么多。

  淑华才嫁到赵家三年,竟已经是这般光景,赵宣桓对她不闻不问不说,还有闲心哄着佑哥玩。

  大太太想着眼睛又湿润起来。

  到了陶府,大太太下了马车,刚走过垂花门两侧的走廊,就看见研华站在一旁等她。

  大太太心里冷笑,到底是母女连心,四姨娘病了的事研华定是知晓了,她下令不准让人去探视四姨娘,研华自然是着急。研华现在向她问四姨娘的事,虽然她能用话暂时将研华稳住,也难免研华再问三问四的,还是拖研华几天的好。

  大太太拿定主意,走过来时,已经面带凄色,到了研华身前就伸出手。

  研华惊讶地握住大太太的手,大太太手冰凉,指尖还微微颤抖,研华不由地问:“母亲,怎么了?”话一出口,大太太的眼泪就掉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0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难从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