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难从命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云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9 MB   上传时间:2025-07-20 14:22:21

  瑶华,父亲,赵宣桓,加起来足以否定她的一生。

  锦秀仍然惊魂未定,“小姐,你走了之后,大太太果然像你说的那样,又问我一遍到底是谁安排的我哥嫂,我就像小姐教我的那样,没说出是二小姐。”

  容华道:“就算你没有咬出瑶华,大太太也早就看出来了。有些事不需要说明白,再说你这样知恩图报护着二小姐,二小姐是大太太的心头肉,大太太怎么会为难你。”

  容华看了眼锦秀,笑着又道:“偷偷摸摸在府里安排自己亲眷的丫鬟不止你一个,大太太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你的事放在明处说,大太太不得不给个态度。”当年就是因为后门的侯妈是七七的表亲,她经常让七七通过侯妈来回传递东西,出了她和赵宣桓的事之后,大太太换了府里不少的丫鬟、婆子,她让木槿去打听过,这个规矩大概也是那时候立的。

  现在几乎所有的小姐都在大太太掌控之中,这规矩也就没有开始那么严格。

  锦秀又道:“小姐,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容华微微思量,这样看来瑶华很在意义承侯府的事。

  第一次见赵宣桓的时候,她和瑶华躲在屏风后面,她从屏风的缝隙里不小心看到赵宣桓,瑶华一定也看到了。

  她喜欢上赵宣桓,莫非瑶华也……

  瑶华向来是个情感不外露的,让人看不透。

  容华看向窗外,也许大太太和她一样,都犯了一个错误,她们都没有看清瑶华的心思……

  “小姐,”锦秀道:“您到底想的是什么?”

  容华看向锦秀,她想什么?这几天她也反反复复地这样问自己,直到今天她才想得透彻。

  她想要的是堂堂正正的正妻身份,一个能自我保护的地位,她要利用这个位置尽可能地保护、照顾自己。

  其他的,她也不想去求。

第40章 心机(上)

  大太太急匆匆地赶到二小姐处,还没进屋门就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里面湘竹在焦急地道:“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话语中夹杂着哭腔,“小姐你可别吓我们。”

  “慌什么慌。”大太太三步并作两步跨进暖阁,她此刻心里焦急,不由地肝火上亢,再看湘竹束手无策的模样,火气顿时高涨,顾不得别的厉声将湘竹骂了下去。

  瑶华咳嗽了一阵,本来脸上颜色如雪,现在倒出现了异样的潮红,初晓急忙上前去给瑶华揉胸口,大太太也在一旁柔声道:“顺过这口气就好了。”

  瑶华又咳了几声,这才止住。

  大太太又问屋里的翡翠,“药呢?快把药拿来。”

  翡翠急忙把熬好的药膏子舀了一些拿过来,大太太接过碗,亲手将药喂给瑶华吃,瑶华吃后靠在床头,长吐了一口气,咳声渐弱,总算是缓了过来。

  瑶华微微睁开眼睛,神情虚弱,带着许愧疚,“母亲,又让你担忧了。”

  大太太拍拍瑶华的手,“太医让你静养,你不能不听,要是再这样胡闹下去,我真是白疼你了。”目光一转看向初晓。

  “你屋里的丫鬟要是不得用,我就给你换两个得力的来,省得她们整日里在你耳边嚼舌根。”

  瑶华不禁拉紧大太太的手,“母亲不要怪她们了,是我硬要她们说的,我心里真正在意大姐,她出了这样的事,我岂能不想?”说着又咳嗽几声,挨在引枕上,没有挽起的长发从引枕上滑落下来,胸口微弱地起伏,似乎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楚楚可怜,让人不舍得责怪她。

  “姐姐在侯府不容易,身边只有几个陪房还算可靠些,我们姐妹又难见面的,有些话也不好跟我讲,我着急也没法子。我在这里养病,平日里多想想父母和姐姐还好,若是连这些都不能想了,心里就太静寂了。”

  大太太鼻端都是浓浓的汤药味,再想瑶华不知道每日要吃多少苦药汤子下去,心里顿时凄然。瑶华向来病着,却不忘在她面前露出笑容来,那种乖巧、安慰她的笑脸,总是触动着她。

  府里没有别的女儿在她面前会露出这种软软的笑容。也没有谁是真的为府里的事担忧的。

  瑶华因大太太的宠爱,说话没有拘谨,拉着母亲软声说话,大太太听了这些体贴的话,平日里绷着的神经渐渐松懈下来。

  说起了容华,瑶华道:“这次我病大好了,八妹妹打发锦秀来给我送东西,”说着微微笑笑,“送的礼物都是极称我心的,八妹妹才到府里来,我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身边更没有东西送与她,就想着等母亲来了跟母亲说说,多关照八妹妹那边一些,我听说八妹妹那边的使唤丫头不多,才有一个二等丫鬟,一个参照二等丫鬟,三等丫鬟倒是不缺,可身边没有几个得用的也是不行的,”说着又拿起帕子捂住嘴,咳嗽几声,“我这边又多占了三四个,平日里大多时间都是闲着,母亲不能偏我太多。”

  说着叫来翡翠,“这丫头也是母亲暂时借我做针线的,如今她的手艺我也学得差不多了,又有湘竹接手,翡翠也可以回母亲屋里了。”

  大太太点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这府里的姐妹你都挂念着,你有几个心肠?我是怕你累坏了,不然有些事还真的想和你说说。”

  说着大太太道:“你素来是看人准的,你觉得你八妹妹如何?”

  瑶华想了想,脸上露出肯定的笑容,“兴许像佛家说的,万物都有个缘法。之前府里少了五妹妹,母亲极伤心,现在可不送回一个八妹妹。我素来和五妹妹交好,看得出来八妹妹和五妹妹一样,是个聪明剔透的,母亲看在五妹妹的面上,也要多疼八妹妹一些。”

  大太太想起五小姐容华,脸色顿时一变,却也不作声,又和瑶华说了会儿话,“眼见就是冬至,冬至大于年,府里这几天就开始忙了,你这边也要好好养着,等到祭祖那天,以前你不曾见的亲眷们,也该好好亲近一番,方才是道理,好让人知道,我们的二小姐病已经大好了。”

  瑶华微微一笑答应了,“我这病如今一日好似一日,偶尔紧起来也是无碍。”

  大太太看瑶华那样子,又像是比往日强些了,心里顿时敞快,正说着话,冬蕊进来道:“大老爷回来了。”

  大太太这才从瑶华处出来。

  出了瑶华的院子,冬蕊在一旁悄悄道:“大老爷脸色不好看,进府就找太太。”

  大太太心里一惊,加快了脚步。

  进了屋看到大老爷在套间里换衣服,大太太连忙走进去,换下两个伺候的丫鬟,软语道:“今天这么早就回府了。”

  大老爷并不吭声。

  大太太拿件深蓝色大襟褂给老太爷换上,趁着系纽扣不时地看大老爷的脸色,大老爷始终阴沉着脸,手里攥着封信,径直从套间出来进了暖阁,一声不吭地坐下来,手里的信也拍在桌子上。

  冬蕊机灵地端了茶,又和其他丫鬟一起退下去。

  大太太端起桌上的茶递给大老爷,“先喝点茶。”

  大老爷接过茶碗,凑到嘴边,又没心情喝了,直接将茶碗丢在桌上,顿时泼洒了一桌的茶水。

  大太太忙将桌上的信拿起来,“怎么了这是?”低头一看信封上的字,是陶正川的信,大太太正不知能不能打开来看。

  大老爷已经道:“看看吧!”

  大太太便将信函拿出来,脸上顿时有几分的尴尬。

  大老爷怒气冲冲,“好不容易花银子给他捐了个直隶州州判,过了年便可上任,不知道听了谁的教唆非要回来参加明年的秋闱,他肚子里有多少水我还不知道,看不上这从七品的官,我看他丈人能给他个什么好前程。”

  “说的好听,说咱们陶家祖籍就是京师,才想要举家从朝阳府搬迁过来,三弟妹的娘家不也在京师里?以为我看不出来。”

  大太太任大老爷发泄怒气,一句话也不敢说,陶正川向来性子懦弱,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多半与他新纳的继室廖氏有关,老爷这火气也在廖家身上。当时她是极力促成这门亲事,一不小心大老爷这把火就会烧到她身上。

  大太太只能小心地劝慰,“既然已经捐了官,三叔不愿意不如就给了二叔,也不算白花钱,再说三叔的学问虽然不如你,可也不是很差的,这不还有小一年的时间,说不定下下苦功,也就能考上了。”

  大老爷看了一眼大太太,“你懂得什么?现在秋闱有多难?寻常人家子弟根本想都不要想。”

  大太太又道:“我们家也不是寻常人家,再说不是还有廖家……”

  “廖家?”大老爷顿时瞪起眼睛,“廖家要是能管,为什么不直接给他捐个京官?亲家老爷不也才做到翰林院侍讲,今年才疏通去了春坊。虽然春坊官是为翰林官迁转之阶,那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有结果的。”

  可是这时候又不能得罪廖家,大太太只能再劝慰,“三叔能下这样的决定,想来廖家也是给了话的,只要廖家肯管,等个一两年那也是好的,再说,三弟妹进了京能和廖家多走动一些,也是好事……”

  大老爷看了大太太一眼,大太太柔和的目光总算让他将胸口的怒火压了下去,说起正事来,“圣上已经御批,捕拿川陕总督、建威将军苏锡尧押送进京会审,查他贪墨军费等三十二条罪名。”

  大太太不禁惊讶,“老爷之前不是说,这件事上面不会查起来吗?”

  大老爷叹口气道:“圣上的心思谁能猜得透。苏锡尧的案子上面着了庄亲王主办,庄亲王是有名的和气王爷,涉案的贵勋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谁知道半天不到,圣上又钦点了一个人协办。”

  大老爷目光灼灼,“你猜那人是谁?”

  大太太问道:“谁?”

  大老爷目光闪烁,“武穆侯。”

第41章 心机(中)

  大太太大吃一惊,“怎么会钦点武穆侯?”

  大老爷眉头微蹙,“这桩案子牵连甚广,上有王爷压着,下也要有能吏,既要把案子办了,也不能办得过了,是份苦差事。办不好了上面要责怪,办好了又要得罪不少高官亲贵。”

  大太太听到了话外弦音,“这么一说,圣上是想将武穆侯当作能吏用了?”

  大老爷摇摇头,“也不一定,圣上大概是看中了武穆侯冷面的名声,才会有这样的旨意。”

  “我今天特意乘暖轿从武穆侯府旁边经过,武穆侯府前门庭冷清,想来谁也不愿意轻易去探这位脾气差的冷面侯爷口风。”大老爷琢磨了一下皱起眉头,“二姐儿的事先放一放,看看动静再说,万一武穆侯这事办砸了因此获罪……”

  大太太道:“等到武穆侯爷差事办好了得到圣上的信任,这门亲事我们就更不好攀了,再说武穆侯爷的祖母是和硕公主,就算差事办砸了,圣上总会看在和硕公主的面子上……之前为了这门亲事我们已经搭了那么多桥,关键时刻不能错了主意。”

  毕竟是一等侯爷兼一等云骑尉的正妻,武穆侯虽然脾气不好,品行上却没有什么大问题,要不是武穆侯早就定下的正妻突然殁了,这门亲事也不会轮到他们家。

  大老爷尚有疑虑,“武穆侯和大姑爷不同,武穆侯我瞧着身上贵勋子弟的习气不少,为人更是冷漠,不爱与人深交,不似大姑爷……”

  大太太忙道:“二姐年纪不小了,现在哪有这么合适的亲事,二姐嫁过去只要前程好那就行了。再说,老爷的大事才是要紧的,老爷不是说了吗,现在的时局……”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正是这话,有多少人因为拥错了新主子一败涂地,万一将来义承侯府出了什么问题,陶家还要靠着更大的靠山……这事关整个陶家,大意不得,想到这里大老爷才点头,“毕竟是已经承爵的侯爷,有几分傲气也难免。”

  大老爷扫了一眼茶碗,大太太知他要喝茶,忙叫冬蕊进来换了茶。

  大老爷拿起茶碗喝了几口,锁着的眉头舒展开一些。

  大太太趁机又问:“建威将军的那桩案子,不会牵连到老爷吧?”

  大老爷有些心不在焉,“我这里毕竟是小宗,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查到。”

  大太太这才放心,又想及三房要搬迁到京城的事来,“我看不如将三庙胡同那个三进的宅院腾出来,让三房先住在那里,等到有了合适的院子再买一个。”

  大老爷感激大太太的豁达,口气软起来,“那总是分给咱们的祖产。”

  当年分家的时候三庙胡同这处院子是分给大房的,大老爷进京任职之后,开始住在那里,后又觉得宅子太小,才置办了这处。

  这处宅子,东边的正房千禧堂是老太太住的,虽然现在老太太迁去枫华居去养病,千禧堂却也是照常打扫,老太太没发话,大太太也不敢提出要住进去。

  “这几日你去问问母亲,还是请母亲迁回千禧堂来吧!”

  马上就要祭祖了,大太太明白这个道理。

  大太太想起瑶华刚才的话来,于是和大老爷商量,“王家和义承侯府那边的亲事我想等到二姐那边都定下来之后再开始办。”

  大老爷随便答应,“这些事你就看着办吧!”

  又有官员来府里,大老爷迎出去,大太太忙安排人伺候,知道大老爷向来不喜欢她打听这些政务上的正经事,便也不问许多,只叫了陈妈妈过来,“既然瑶华那边有空出来的人手,你就带翡翠去容华那里。”

  陈妈妈点头应承了。

  “明天我还得去义承侯府看看淑华,那边的事我还得和淑华商量商量。”她乍一听淑华小产,确实乱了阵脚,瑶华考虑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嫁去义承侯府的人选她还要再思量思量,八小姐容华如果真的是个恭顺的也就罢了,要是和五小姐一样,真是存了什么心思……她也自有她的方法。

  陈妈妈道:“锦秀那边我再去问问清楚,锦秀对初晓说八小姐要嫁给大姑爷做妾室的话,倒不一定是从八小姐那里听说的,我上次嘱咐锦秀多注意八小姐,那丫头大概从我的话中听出了什么,就自以为是起来。”

  大太太听得这话,“要是容华有什么举动,锦秀早应该到我跟前来说了。”

  说到这里,大太太忽然想起什么,“我记得上次三圣庵里的马道婆进府里来问安,说过大姐儿最近似有一劫,是也不是?”

  大太太这样一说,陈妈妈猛然想起来,大太太信的是通教寺的出尘师太,对马道婆的话也就不怎么相信,要不是为了治二小姐的病,三圣庵的方向正好利于二小姐,需要在那边供奉菩萨,也就不会时时让马道婆进府,“太太这么一说,我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0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难从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