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了洋芋干饭,去地里摘了丝瓜苦瓜,做了个青椒炒苦瓜,烧了一个丝瓜蛋花汤。
她又从泡菜坛子里捞了一碗泡菜出来,李秀芬泡的泡菜特别好,颜色粉红,酸辣爽口。
这口差不多到腰的泡菜坛子是个宝,里面什么都有,嫩姜、萝卜、豇豆、藠头、辣椒等等,白老爹牙口不好,白珍珠就把泡菜细细的切碎,再用辣椒油拌一下,特别下饭。
等她做好饭,白老爹和李秀芬才起床,这会儿天色也才刚亮。
“怎么又起这么早?”李秀芬心疼的不行:
“家里又没人看你表现。”
白珍珠把耳锅里温着的热水舀进洗脸盆里,边道:
“这几天太热了,爸还要割烟,早点吃了饭早点出门早点回。”
李秀芬一想也是,就说要去喊白静思起床,白珍珠又赶忙拦住:
“让三哥三嫂多睡会儿,我把菜给他们留出来了,他们开学就睡不成懒觉了。我去镇上也不着急,派出所到点才上班呢。”
李秀芬也心疼儿子儿媳,于是就没管。
吃饭的时候老大老二两家也起床了。
农村的人一般都是趁着早上凉快先干活,家里有馒头饼子就着开水垫垫肚子,等热了再回来做饭吃。
到了七八点,白静思两口子还有孩子们才陆续起床。
张敏敏还挺不好意思的:
“妈,珍珠,你们怎么不喊我呢。”
白珍珠正在洗衣台里洗衣服,随口道:
“妈心疼你们上班没有懒觉睡,让你们多睡会儿呢。三嫂,饭在锅里。”
张敏敏更不好意思了,她娘家妈都不让她睡懒觉,冲在菜地里拔草的李秀芬甜甜笑道:
“妈,今天中午我做饭,让您尝尝我的手艺。”
“好,厨房里面的菜随便你整,柜子里还有腊肉腊肠。”李秀芬高声回了一句,然后嗔了白珍珠一眼。
早饭做的挺多的,白珍珠又让几个孩子洗了脸过去一起吃饭。
平时老大老二他们在外面干活不能及时回来做饭,几个小子也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吃。
在爷爷奶奶家吃了饭,白文斌和白文杰就回自己家生火烧水。
十二岁的白文斌已经会做饭了,白文杰才开始学,但是煮粥没有问题,爸妈回来再烙个饼就行。
等白静思吃了饭,就跟白珍珠骑着自行车去了镇上。
金凤村到镇上骑车半个小时,到了之后白珍珠先去买了两包五块一包的娇子烟 。
派出所管理户籍的民警是白静思的高中同学,跟白珍珠也认识,以前同级不同班。
进去之后白静思说明来意,对方检查了手续很痛快就给办了。
就对白珍珠说了一句:
“你离婚这事儿在镇上传的沸沸扬扬的。”
白珍珠知道,沸沸扬扬的肯定是补偿款和抚养费,别说下溪镇,恐怕整个县都是头一次听说。
白静思眼中看不出情绪:
“让他们说去,我妹子问心无愧。”
那人看了白珍珠好几眼,上学那会儿白珍珠可是全校最漂亮的女生。
现在虽然离婚了,也不过才24岁,正是大好的青春年华。
这样漂亮的女人,手里又有钱,离婚虽然难听,但是日子肯定不会难过,他倒是很佩服白珍珠的勇气。
“不过是一些酸话而已,妹子你别放在心上,没什么大不了的。”
白珍珠爽快地笑起来:
“谢谢哥,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现在是重获新生。”
那人被她的笑容晃了一下眼睛,心里暗骂她前夫是个眼瞎的狗东西。
离开的时候,白珍珠把买来的烟放在了对方的办公桌上。
从派出所出来,白静思看了看时间:“珍珠,我要回家给你三嫂取东西,你是直接回家还是跟我一起?”
白珍珠道:“我去买点礼,回头去大舅二舅家走一趟。”
“那行,买了东西你就直接回家,天太热了。”白静思就骑着自行车走了。
白珍珠则去了市场,买了两刀子五花肉,看到市场居然有卖牛肉的。
这个年代这里的人很少吃牛羊肉,因为没有很好的烹饪技术,膻味比较重。
而且这个时候的牛都是用来犁地的,是每家每户最重要的劳动力。
白珍珠问了一下价格,牛是早上才杀的,牛腩七块一斤,价格是猪肉的两倍多,她让卖肉的大叔割了五斤牛腩。
既然准备开饭馆,这些菜色都得试试。
然后又去商铺买了两个橘子罐头,酥心糖和奶糖各称了两斤,看到有炖肉的大料也买了一些。
这些东西加一起挺沉的,还好她骑了自行车。
到家张敏敏已经把午饭做好了,白静思也回来了,就等她开饭。
张敏敏厨艺还是不错的,熬了一锅绿豆稀饭,炒了个土豆片炒腊肉,一个炝空心菜,凉拌豇豆,还用面糊烙了葱花鸡蛋饼。
这些菜在农村已经算很丰盛了,平时来了客人才这么吃。
白珍珠的户口从裴家迁出来了,白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饭桌上,又说起了上户的问题。
第21章 我离婚怎么了
听说白珍珠就算城里有房子也上不了户,李秀芬急了:
“那怎么办?现在你和朔朔的户口迁出来却没地方上,那不成黑户了?不行你就迁回家来。”
这个时候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界限分明,很多农村人为了享受城里人的福利和便捷,削尖脑袋往城里钻。
也就是这两年,上面出了一个“农转非”的政策,可以买卖户口。
白珍珠笑着道:
“不用,我去买一个户口就是了,我在沅县有房子,买了户口就能上户,不麻烦。”
张敏敏也想起来了:
“对对,我外婆那边有家亲戚年初就在县城买户口了,花了九千多。”
李秀芬一惊:
“九千多,那么贵?”
白静思道:
“贵是贵了点,但是珍珠要想上户这是唯一的法子,以后朔朔上学就方便了。”
张敏敏又道:“现在好像用不了九千了,珍珠,你到时候问问就知道了,这都是明码标价的。”
白珍珠在朔朔头上摸了摸:“好的。”
她记得这个买户口的热潮好像就维持了两年,后面户口就不允许买卖了,倒是方便了她。
吃了饭,李秀芬就把白珍珠买的东西分别装好。
看到还多了一坨肉,愣是没认出来:
“珍珠,这一坨是什么,看着也不像猪肉。”
“那是牛腩。”白珍珠边洗脸边道:“妈,你把你晒的笋子泡上一些,晚上我做个笋子炖牛腩让大家尝尝,喊大嫂二嫂晚上别做饭了。”
李秀芬气得在她背上拍了一巴掌:
“又乱花钱,还牛肉,那玩意儿又贵又不好吃,买了干啥?”
白珍珠就笑着道:
“我不是要开饭店吗,这道菜要是好吃,就跟酸菜鱼一样做成店里的招牌菜。”
听她这么说李秀芬就不再说什么了,又开始担心牛肉这么贵,做的菜万一没有人点怎么办。
总之,她有操不完的心。
白珍珠哄了朔朔睡午觉,自己也眯了一会儿,估摸着大舅二舅也差不多午休起来了,就提着东西先去了大舅家。
白家在金凤村本来是外来户,白老爹大名白大海,他本是沿海一个小渔村的人,父母在他十几岁出事故双双死了,他一个人过不下去就跑去参军,后来抗美援朝的时候为了救战友受伤。
回国后,他被战友带回了家,这个战友就是白珍珠的大舅。
在李家养伤期间,白老爹跟李秀芬处出了感情,两人结婚后就直接在金凤村安家落户,几年前李家的老人已经接连去世了。
白珍珠和白静思的名字就暗含了他思念故乡的意思,只是老家也没什么人让他惦记,不过一个念想。
听说白珍珠离婚,昨天大舅二舅来过家里了解情况,只是那会儿白珍珠不在家。
两个舅舅家挨着的,白珍珠先去了二舅家。
二舅二舅妈坐在廊檐下乘凉,其他人大概还在午睡。
“二舅,二舅妈,起了啊?”
“珍珠来啦,快来坐。”
二舅妈冯翠热情地过来接白珍珠手里的东西:
“来就来,提东西干什么?”
白珍珠就把其中一袋递给冯翠:
“给孩子买了点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