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南方早茶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26 K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34:29

  景宁十九年,太子十四岁,与太子妃完婚。

  彼时太子后院已经有了一位侧妃,两位良娣,三位侍妾,但没有一个孩子。

  大婚第二日晨起,太子妃曾氏便问贴身丫鬟,

  “太子呢?要去给皇祖母、父皇母后还有母妃他们请安,可不能晚了。”

  太子晚了倒无事,可她要是去晚了让长辈等着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说不得就被训斥她拉着太子贪欢。

  今儿一早李安宁就起床梳妆打扮,随后去了寿康宫,这些年太后身子愈发差了,在代王与代王妃方氏成婚后,她似是了解了一桩事,心气没了,渐渐的缠绵病榻。

  太后还是在皇后与贞贵妃的伺候下才上了妆容,太医说她只怕光景就是这两年了。

  “儿臣参见父皇,皇祖母,母后,母妃。”有宫人拿来蒲团,太子与太子妃齐齐跪下磕头,又给几位长辈上茶。

  “上前让哀家瞧瞧,果真是个好孩子,聪明伶俐,又孝心可嘉。”太后摸着身上的香囊说道:“你的心意,哀家一直戴着。太子妃,你要好生为太子打理东宫,管理好后院,别出了差错。”

  “儿臣受教。”

  皇后与李安宁也说了类似的场面话,皇帝勉励了太子与太子妃几句,不久就面露疲态,说道:“朕刚下早朝乏了,先回勤政殿眯一会儿。”

  “皇帝要爱护自个的身子,你看看你,日夜不停地看折子批折子,前些日子不是还动了怒?连胡太医都说你情绪这样一上一下极其容易坏事。”太后忍不住劝说,这两年来,不知怎的,皇帝愈发容易疲惫,太医把脉,诊断出脾虚气短,许是跟皇帝上了年纪有关。

  加之最近几年战事不断,皇帝又要忙着处理北边打仗,又要注意南方天灾,整个人都苍老憔悴了不少。

  “朕知道了。”皇帝不耐烦。

  “陛下,陛下,西北急报。”陈云海急匆匆进来,皇帝面色凝重,随着陈云海走了。

  李安宁把太子妃带回了翊坤宫,还没成为太子妃之前,曾氏也曾来过几次翊坤宫,故而不拘谨,只问李安宁,“母妃,父皇他?”

  “老毛病了,前两年就这样,这些年操心政事,后宫妃嫔有过一次争端,便是太后与皇帝前些日子也吵了一次,陛下累得不行。”李安宁解释,她没有瞒着太子妃,因着太子妃也住在宫中,势必要清楚这些事。

  皆是因为婉贵嫔,去年婉嫔又生育了一位公主,皇帝本打算给她晋升为贵嫔,但是被太后阻止了,说婉嫔即便生育有功,可她升的太快了,从一个更衣到一宫主位竟然还没有五年,岂不让人非议?

  况且,诞育有功不过是晋封的一个说辞,也有妃嫔生了皇嗣依旧在原本的位份,像章美人呆在美人位份上好几年,也不见皇帝心疼她一下。

  被太后堵住了话,皇帝只得缓了一年,今年年初又寻借口给婉嫔晋封,让她成了贵嫔。

  李安宁讽刺地想,从前皇帝还说让哲嫔在嫔位上呆两年就给她晋封,如今浑然忘记了这回事,这最后一个贵嫔之位,叫婉贵嫔得去了。

  除却她自己升了位份,她家里也水涨船高,从一个小小的卖鱼家成为了皇商。而且,十二皇子三岁多,活泼好动,常被皇帝带去勤政殿玩耍,旁人一看,就越发讨好婉贵嫔与十二皇子。

  “母妃喝茶。”太子妃安慰,她不好顺着贞贵妃的话说下去,贞贵妃能隐隐不喜皇帝,她却不行。

  “行了,咱们日后相处的日子多着呢,你先回东宫吧,一摊子事情等着你料理。从前是刑侧妃代为管事,三个月之前,本宫已经让南枝去收拢了她手中的权力,还有那些管事嬷嬷,你要是不喜欢,就都换了吧,都是小事。”李安宁对曾氏这个儿媳妇很好,也不愿意她为难。

  “母妃,就属您最疼儿臣了。”太子妃撒娇,她年轻,作这等姿态让李安宁心都软了。

  “去吧,福顺还说到时候去找你玩,你们好好亲香亲香。”

  太子妃便离开了翊坤宫,等她回到东宫正院,便听见嬷嬷回禀,“太子妃,刑侧妃、曹良娣、武良娣以及几位侍妾都在等着给您请安。”

  “让她们进来。”太子妃端庄地坐下,又让人给她们上茶。

  待见完了这些后院的女子们,太子妃才舒了一口气,“还好都没有孩子,不然我该怎么办呢?”太子的长子长女不是由她所出,总是会惹起事情。

  “太子妃不必担忧,贞贵妃疼您呢,这些女子伺候完太子后都赐药的,不许她们在您之前诞下太子的孩子。”

  *

  才过了一会儿,忽的金桂哭丧着脸说道:“娘娘,娘娘,大事不好了,陛下在勤政殿晕厥,现下太子殿下正在勤政殿侍疾,太后还有皇后娘娘刚听见信儿,已经去了,娘娘,奴才让人准备了轿撵,咱们是否立马动身?”

  “快去。”李安宁有些焦急,想起方才在寿康宫陈云海说的话,不住地想,是不是边关出了问题,皇帝才这般?

  勤政殿外跪了几个大臣,没有宣召他们不能入,只能瞧着几位娘娘进了勤政殿。

  “究竟怎么回事,皇帝怎么会突然昏厥,现在还没有苏醒?”太后问太子,又看向几位太医,“皇帝何时能醒过来?”

  “回皇祖母的话,是因为政事,父皇急火攻心。”太子回答,西北打了败仗,还被武国联合科查部等几个大部落一举吃下了三个州,皇帝不气才怪了。

  皇后与李安宁倒不像太后那般惊慌,毕竟太子在这里,如若皇帝有了甚么差错,也不会出大事。

  过了半个时辰,皇帝醒了,但半边脸却失去了控制,嘴巴抽抽,眼睛也不受控制地眨动,“朕,朕……”他又怒又怕,身为皇帝,怎么能变成这个样子?

  “启禀陛下,您体内虚火旺盛,又兼之气血上涌,以至中风偏瘫……”太医心头正打鼓,怕皇帝一怒之下让人把他们拖出去砍了。

  有一句话他没说,以皇帝这两年的身体状况来看,这回中风多半是难治,只能一直斜眼歪嘴了。

  皇帝一下子遭罪,偏偏朝中正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处理,有几位大臣上折子,让太子代为监国,皇帝不允。

  这是确诊中风的第五日,皇帝在勤政殿大发脾气,“他们,他们都当朕是死了吗!”一个个都说太子能历练出来,太子有明君之姿,全然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还是说,这些都是太子授意的?太子见他出事,便按捺不住自己的狼子野心,已然要取他而代之?

  不可避免的,皇帝想到了自己。他想起自己当皇子时默默无闻,除了抚养他的贵嫔,谁也不把他当回事,后面他一跃成了太子,被先帝教导,受宫人们畏惧,渐渐的,他变得不同了。

  甚至后面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在想,先帝甚麽时候驾崩,他会不会又想起了南王,想复立废太子?在这样的忧愁下,他胆战心惊了一年。直到先帝驾崩那一日,臣子们跪下朝他喊“吾皇万岁万万岁”,他才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如今他是皇帝,太子是不是也如他当初那般想,盼望着他死?

  正在这时,夏忠实回禀说太子殿下来了,皇帝不耐烦,挥挥手,“不见。”想了想,他又说道:“去把小十二叫来,朕想见他了。”

  一个风华正茂的储君,一个受大臣们信赖的太子,注定被皇帝猜忌。

  至于十二皇子,才三岁的年纪,很多事都不懂,不过他被婉贵嫔教得很嘴甜,父皇长父皇短的,哄得皇帝很高兴。

  宫中的风向向来以皇帝为主,得知皇帝不见太子却召了十二皇子去陪伴,不少人心中泛起嘀咕,太子殿下这是失宠了?

  但哪怕暂时不受待见,太子依旧是储君,没有人敢不尊敬。

  而太子本人也很耐得住,并不为此有异样,甚至见了十二皇子,还摸摸他的头。

第120章 骁勇善战过了几……

  日,西北战事连连失利,皇帝终于下旨调动大军前去抵守,同时为了提升士气,命太子前去监军,代皇帝御驾亲征。

  此圣旨一出,前朝后宫都一片哗然,西北如今是个火坑,战事节

  节败退,皇帝已经处死了几位害的州县失守的官员,可以说,谁去益州都讨不着好,除非是打胜仗。

  而且,战场上刀剑无眼,哪怕太子不需要亲征,可到底危险,怎么好让太子去那等地方?

  朝臣们反对,后宫妃嫔们也觉得奇怪,陛下如今处理政事不顺,不该把太子留在京都替他批折子麽?

  然而皇帝并没有改变主意,太子也只能听命,他把手里的人与李安宁说了,并且嘱咐李安宁,“母妃,我总觉得父皇此举也有试探我的意思,总之你留在京城,如果出事,只管去找这三个大臣,他们都效忠于我。”

  “父皇目前还是信任我的,信我不会逼宫。”太子叹息,他明白皇帝在担忧甚么,“只是我担心,如果战事拖个一两年,会有巨大的变动。”他长期在外,皇帝又有其他皇子伴驾,焉知会不会动歪念头?

  “蕴儿,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母妃,母妃受不住的。”李安宁拉着太子的手,哽咽道:“你自生下来就没有离开过母妃,现在一去归期不定,我怎么能不难受。”说着,她还在心里咒骂皇帝,自个不好了就去折腾她儿子。

  望着太子远去的背影,李安宁几乎落泪,转头,她听闻了皇帝宣婉贵嫔去勤政殿,与十二皇子一道用晚膳。

  夜了,听说十二皇子也没有回广春宫,而是与皇帝歇在勤政殿,一连好几日,父子俩都是同吃同住,这在皇子当中可是头一份,太子都比不得。

  就十二皇子这个受宠的劲儿,连皇后都侧目,去看望皇帝时忍不住开口劝说,“陛下,臣妾知道十二皇子活泼可爱,您爱得不行,可如今太子正在外督军,您在宫中如此偏爱十二皇子,怕是会伤了太子的心啊。”

  “太子是臣,是子,岂轮得到他质疑朕的举动?”皇帝的嘴经过太医们的针灸已经能正常说话,但左眼依旧外斜,附近的皮肉时不时抽搐,显得格外丑陋。

  “陛下,您——”

  “皇后不必多说,朕还有政事,你先回吧。”皇帝打断了皇后的话,语气中是浓浓的不耐。

  “陛下,您喝口茶。”夏忠实小心翼翼地端来了茶水,他瞧着皇帝的神色,说道:“陛下可要歇息?”

  “不必了,朕看会儿折子。”先前有太子帮着照看,皇帝便没感觉到太过辛苦,只不过现在所有折子都得他自己看,这疲惫感就涌了上来,“上点参茶。”

  只是喝了参茶不久,皇帝忽的流鼻血,血滴在白黄的折子上,很是显眼,在夏忠实“叫太医”的呼喊声中,皇帝只觉得头晕脑胀,刚想站起来,头一疼,径直地倒在地上。

  短短一个月,皇帝晕厥了两回。眼看着就大事不好,前朝后宫暗流涌动,官员与后妃们似乎在谋算甚麽。

  广春宫中,云雀小声埋怨道:“娘娘,明明陛下喜欢您,可皇后娘娘却不许您在勤政殿中等陛下苏醒。”她的娘娘是贵嫔,有资格给陛下侍疾的。

  有品级的后妃都去往勤政殿,可皇后娘娘只留下了贞贵妃,将其他妃嫔赶回去了,又言安排妃嫔轮流侍疾,而婉贵嫔宫里皇嗣多,她顾不过来,就不必侍疾了。

  这不是明摆着隔开她麽?是怕皇帝宠爱她,还是怕皇帝爱重她的十二皇子?

  “是啊。”婉贵嫔却担忧起来,皇后防着她,皇帝若是身子一直衰败下去,那她与皇子公主们该何去何从?

  尤其是十二皇子,皇帝喜欢他,给了他比肩太子的待遇,如果皇帝不在了,太子会善待十二皇子吗?想也知道不可能!

  “云雀,我们该怎么办?”婉贵嫔慌张,她到底见识浅薄,一会儿忧心自己与孩子,一会儿害怕眼前的富贵烟消云散。

  皇帝这一昏迷睡了足足五日,他醒来的那一日,却有好消息传来,说是益州那边打退了武国,太子英勇非凡,一箭射杀了武国的一个将军。

  “宣何哲文。”皇帝半边身子都动不了了,只能靠在床榻上,显露出垂垂老矣的颓败之势。真龙已老,底下的幼龙却已经立下汗马功劳,皇帝的手握成拳,心里愈发不安。

  也许,放太子去益州是一件极大的错事。

  *

  京都弥漫着一股寂静,不是因为皇帝醒来而安定下来,反而是各个大臣家中各有算计,一时间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才达到了勉强的平衡。

  入了九月份,各地给皇帝万岁节的寿礼已经呈进京城,十二皇子嚷着要看寿礼,皇帝便赏了他几样,心中却在沉思,太子去益州已经五个月了,这五个月内,太子打了三场胜仗,一举扭转乾坤,先前低落的士气也逐渐高涨,太子啊,还会像十二皇子那般,用孺慕的眼神看他吗?

  文德武功,当初册封太子的诏书上写的词似乎成真了。

  “传令,朕身子欠佳,命太子快马从益州回京辅助朕处理政事。”皇帝咳嗽了几声,半边身子没有知觉,只能由太监们扶着走几步,一般出去走动时,他会命令太监宫女以及侍卫们跪下,就怕那些宫人会不小心瞧见他现在这个样子。

  夏忠实去写圣旨,同时内心有些惋惜,连他这个阉人都明白打仗要一鼓作气,如今太子正是领着大军获胜的时候,皇帝把太子这个压阵的叫走,前线士气会大败。

  也不知陛下怎么想的?

  两日后,益州的太子接到了圣旨,而接到圣旨的前两个时辰,他刚刚夺回了一州。

  “殿下,我们,我们在这里出生入死,正是建立威望的好时候。”其中一个被太子折服的将士说,“就这样回京算甚么?!”

  “林将军,慎言。帝王之令,臣子焉有不受之理?”穿着一身铠甲的太子抬手,打断了身边人的抱怨,他明白,父皇终究是不想他继续在益州立功,这是怕他立功颇多,得了将士们的心,直接号令大军起兵谋反。

  反正这一趟已经不亏了。

  太子返程,伴随着他回京,他夺回蕲州的消息也传回京城。

  那一日,夏忠实在勤政殿里见着皇帝发怒,地上已经砸碎了好一批名贵的瓷器,甚至连皇帝一向很钟爱的手串也四分五裂。

  “陛下息怒。”宫人跪了一地,这几个月来勤政殿的宫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皇帝心情不畅时就会让人更换他们,有的甚至无缘无故就被拖出去打一顿,白白丢了性命。

  在九月底,太子回到京城,他先去给皇帝磕头,直言有愧辜负父皇的信任,没有把剩下的两个州一并夺回。

  “你一路劳累,去看看太后还有你的母妃,她们都记挂着你。”皇帝沉默许久,没有夸奖太子,也没有关心他。

  等太子离开,皇帝看向夏忠实,问道:“朕怎么觉得,太子对朕不那么尊敬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