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高二,孟繁。”
“但我有出息啊,”孟繁笑着回他,“老师,我这么有出息,你可不能说我,不然我要不高兴的。”
“我可不敢说你,我要说你,校长得批我一顿,”班主任摇了摇头,“你都不知道,我收到那些电脑的时候,有多震惊。”
“不是惊喜吗?”孟繁笑呵呵道。
“你要是寄点别的过来,我会惊喜,一口气寄三十台电脑过来,吓都要被你吓死了,”班主任无奈道,“走吧,去校长办公室聊,大家都在等你。”
孟繁点了点头:“那咱们早点讲完,下午我还要赶车回学校上晚自习呢。”
“没事,待会儿让校长亲自开车送你去学校,”班主任说着,脸上逐渐带了几分笑,“你现在是有这个权力的。”
虽然收到三十台电脑这件事确实让人震惊,但自己的学生能有这样的出息,也让他感到十分骄傲。
两人一起走到校长办公室,里面果然坐了几位学校领导。
孟繁进门,校长便起了身,伸出双手:“孟繁同学,你给学校捐赠的三十台电脑我们已经收到了,但你还是高二学生,这件事我们还得好好聊聊,这些电脑价值不菲。”
“都是二手电脑,没有花多少钱,”孟繁坐在校长面前,看向一旁站着的初中班主任,“老师知道的,我从初三开始就写文章赚生活费养活自己了。”
“对,”班主任点头,“不过你后来没有在《读懂》投稿。”
“嗯,我换了个杂志,《读懂》的投稿风格更偏现实,我的文章风格不太符合,所以后来我是投稿的《博群》,”孟繁从书包里抽出两本《博群》杂志,“这两本都有发布我的小说,而且是长篇连载小说,目前其中一本已经出版、再版,另一本也已经签了出版合同,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版。”
她过来,主要是来说明一下自己有能力捐赠,否则她一个高二学生捐赠电脑,学校再怎么样,也不好平白收下她的东西。
“出版了好,那你高中的生活费和学费都不缺了。”班主任松了口气,最先在意的还是从初中开始就在担心的这件事。
虽然知道孟繁投稿短篇也能赚钱,但真要论赚钱的数额,肯定是出版更能赚钱。
“对,不止覆盖了我的生活费,还有几万的存款,今年过年前后,我跟网上的朋友认识,合作投了个网站,这段时间在做二手电脑的生意。”孟繁看着校长,认真说道。
校长也认真看着她:“那你给学校捐赠,是觉得之前上课的课程太少了?”
“我知道学校已经努力了,但我想如果学生们能够多上点计算机课,那么即便初中毕业不再上学,或许也能凭借自己了解的计算机知识,找到不错的工作,”孟繁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这批电脑不多,与我们学校的电脑加起来,也就是多增加一节课。”
这时候计算机发展快,想要通过简单懂一些计算机操作,就能找到好工作并不容易,但至少能让初中毕业的学生们多一些选择机会,而不是去纯靠体力的工厂,做流水线工作。
“但你现在还在读高二,以后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少,”班主任在一旁说话,飞快看了眼校长,“孟繁,你的任务,是需要先确定自己的生活无忧。”
班主任也希望学校好,希望现在的学生好,但孟繁同样是他的学生,眼看着她从初三刚开学时的吊车尾一点点成长起来,他希望孟繁的一切都好。
校长只是看着孟繁:“我能看看你们建设的网站吗?”
校长办公室是有电脑的,只是款式比孟繁这次寄过来的这批二手电脑还要落后些,电脑连了网,平常可以处理一些必须要网络才能处理的事。
孟繁先跟班主任道了谢,让他安心,随后起身,当着大家的面输入网址。
“这个网站一开始刚建立,是因为我们收到了一批清仓的碟片,转手卖出去,一张碟片能赚几块钱,后来又发现了清仓的二手电脑,就开始做二手电脑生意,”孟繁简单介绍情况,“这批往学校送的电脑也不是第一批,而是第二批,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卖出了不少电脑,利润也是有的。”
当着校长和各级校领导,孟繁没有隐瞒电脑的利润,将回收成本说了说,同时让他们看到了网站上销售的价格。
“这个价格倒是合算,花钱买也行。”学校的其中一个领导开口。
校长看向孟繁:“我们可以从你手里买,孟繁,毕竟你的情况确实特殊,如果你已经高中毕业在创业,或者是大学毕业开了公司,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接受你的捐赠,但你还在读高二。”
“高二我也是在创业的。”孟繁捐赠这批电脑,也不是完全为了现在的学生,同时也是为了她自己,如果前世她有机会多学一些计算机知识,或许毕业出去,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更何况这批电脑说是有成本,实际她不仅没花钱,还从系统手里赚了一大笔。
“那我换一个条件可以吗?”校长目光温和地看着孟繁,“你给学校捐赠了电脑,镇政府可以给你荣誉,你愿意把自己的户口从村里迁到镇上吗?我可以去跟镇政府商量,给你批一块不错的地皮。”
孟繁蓦地抬头看向校长。
“你们家的情况我知道,你们村里不少人我也认识,知道你从家里把户口单独立出来之后,村里就给了你一块小小的地皮,那么小的地方连个柴房都建不起来,或许以后你也不会回老家去,”校长沉声道,“你们家的事,作为外人,我们不好插手,不过这次你给学校捐赠了电脑,我去帮你跟镇政府申请,要申请下地皮来问题不大。”
孟繁确实不愿意回村,哪怕知道以后村里的户口值钱,她也没意愿回去。
她原本的打算是等什么时候去大城市买房,然后把户口迁出去。
但那样的话,她跟这里就再没有干系了。
镇上的地皮比她捐赠的这批电脑值钱。
孟繁脑海中思绪闪过,只是道:“如果可以的话,就迁出来,如果不行也没关系,捐这批电脑,我只是希望能让学校的学生多上些电脑课。”
“今天镇政府那边也休息,之后等那边上了班,我再去帮你问,”校长微笑,“你现在这个岁数就能建网站,以后肯定会有出息,但就算出去了,也可以再回来,我们镇就是你的家,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回来,都能有个落脚点。”
说着,校长又道:“不过地皮批下来,房子得你自己造。”
孟繁确实被说动了,这时候的宅基地管理相对没有后世那么严格,但批下来给她,那就是属于她的。
村里给她的那点地方,就只是一个落户口的名义,实际地皮并不属于她。
如果这里能有一块属于她的地皮,也意味着她的户口有了一个真正的落点,彻底绑定她跟那块宅基地。
“谢谢校长。”
捐赠电脑是她发自内心的,但或许能得到宅基地这件事,确实给她带来了意外惊喜,连带着坐车回嘉宁镇的时候,她的心情也依然很好。
这个消息还没有确定,宅基地也未必能批下来,所以她并没有将这个好消息跟孟玉兰分享,回到镇上之后,便直接去学校,开启假期后的学习状态。
直到一周后,收到了来自班主任的电话。
“看你什么时候课程少一点,请个半天假,在工作日的时候带上你的户口本过来,”班主任的声音中带着笑,“一切以你的时间为准,你那边确定时间之后,一次性把迁户口的事解决了。”
“真的批下来了吗?”孟繁震惊,她以为这会很难。
“不要小瞧你自己,”班主任笑道,“这次能批下来,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你自己,高二就这么有出息,以后肯定更有出息,镇政府也要投资的嘛。”
“投资?”
“对啊,哪天你成了大老板,回来镇上投资,或者是在县城里投资,那都是好的,”班主任依然带着笑,“不过你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把好处拿在手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反正这次迁户口,是没有额外附加条件的。”
孟繁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笑:“老师,你带坏我了。”
好好坏坏不说,孟繁迁户口这件事确实定了下来,且就像班主任所说,镇政府那边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说是她捐赠和特殊情况的审批。
至于以后她再有大出息会不会回报家乡,全由她自己决定。
周四下午主课不多,孟繁请了半天假,回镇上去处理户口的事。
给她的宅基地位置在路边,这里原先是一排旧仓库,这些年申请宅基地的人家越来越多,就把这排没什么用的仓库拆了,正好空了个位置给孟繁。
宅基地面积不大,只有五十平,但比村里那块连柴房都建不了的地皮,却好上许多倍。
她能在这里建一栋只属于她的房子。
第144章
“你要建房吗?”
孟繁听着身旁的方言,转头看去。
“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这一排宅基地现在都换好有了主,你这边是最后一家,我们之前商量过,要一起买砖头水泥建房,这样能建快点,你要是也一起的话,跟我们搭个伙,顺便也给你一起建了。”
说话的人岁数比较大,基本不会讲普通话,但方言讲话,会更容易让人信任。
“大概要多少钱?”
“那得看你建几层楼,一起买砖头水泥的话,光是这些东西一层几千块差不多了,再加上人工费,装修钱,我们家比你这儿大一点,算出来盖一栋楼将近十万块钱,里面要弄好点,二十几万也有可能的。”
孟繁没想到建房这件事会来的这么快。
但如果这时候不建房,以后自己再来建房,那要花费的钱肯定会比现在要多不少。
而几万块的造房子费用对她而言并不多,重点是她平常要上学,根本没时间管这些事。
想着,她看向陪着一起来的班主任。
班主任则看向镇政府的人:“我跟她单独聊几句。”
镇政府的人点头。
班主任便带着孟繁走到了一旁,直接问道:“你有意向吗?造房子花的钱可不少,你现在才读高二,其实没必要这么着急,等毕业后再造也来得及,这块宅基地既然到了你手里,它就属于你,不会有变动的。”
“我有点想造,手上的钱也是够的,但我还在上学,对造房子的事也一窍不通,这事应承下来,后续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孟繁最纠结的问题。
“如果你主观意愿是想造房的,可以请镇政府的人帮忙,给你请一个工头盯着,这边的这排房子造起来,镇政府的人也看着呢,他们最好是这边一点问题都没有,”班主任说着,又道,“刚才那人说的也是对的,如果能一起造,有些费用确实可以省一些。”
“那就造吧。”孟繁决定了,跟班主任一起找了镇政府的人员,再跟这边要造房子的人家说了一声,最后确定这排造房子的事算上孟繁一份。
至于造房子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如何处理,镇政府那边推荐了可以信任的人,可以在做工的时候顺便帮孟繁盯紧了。
最后是价格,这就简单了,大家一起造的是毛坯硬装,完全可以根据地基面积和层数,直接确定定价。
孟繁的层数跟边上的邻居一样,都是三层加顶层半屋顶和晒台,估算基础的价格就要五六万,但大概率后续还会增加。
她同意了报价,给镇政府的人留了电话,之后等开始动工的时候,把钱打到镇政府的账户上,会有人帮她处理这些事。
处理好这些事,孟繁坐上了回嘉宁镇的车,在车上的时候,她拿着刚刚到手的一张类似“房产证”的证明,看着上面的内容,心里都觉得有些恍惚。
回来这一趟,她不仅有了新的宅基地,甚至属于她的房子也在建造计划中,以后她回来这里,就不用担心没地方去,完全可以住到自己家里。
想到这里,孟繁算了算手头的存款。
在之前触发活动,十万块返现五倍的时候,加上她手上原本就有的现金,她手上的存款就达到了90万,这么大的一笔钱,就算是去大城市买房,也完全没问题。
但她身份证上到现在才刚刚满十八周岁。
而现在的房价对比以后的房价,涨幅固然惊人,但再惊人的涨幅,都比不上系统活动返现,她这时候拿着手上的钱去买房,等待多年以后的暴涨,反而不如握着现金等待合适的返现活动。
遇上倍数多的返现活动,她手上的钱能直接从10万变成50万,自然也能从100万变成500万,而房价要是能涨五倍,哪怕时间拉长到十几年,在某些大城市,也绝对称得上是“冠军涨幅”。
不过她没想到自己还没遇上合适的返现活动,就有了新的宅基地。
孟繁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变化,笑着伸出手去晃了晃,这时候的温度正适宜,造房子不冷不热很合适,不出意外的话,在过年前,她就能得到一套毛坯带硬装的房子。
很快,眼前的风景越来越熟悉,不远处就是嘉宁中学。
她收回目光,没等她开口,前排就有人起了身:“学校门口停一停。”
这时候的客运汽车都没有固定的站点,想要在哪里下车,喊一声就能停车让乘客下车。
孟繁也起了身,拎着包快步走到车门口,抬手看了眼时间,这个点到学校,只能上半节自习课。
喊停车的乘客跟她一起下车,她进了学校,那位乘客去了保安室登记,特意给在学校的孩子带了东西来。
她看了眼,便带着笑容,步伐轻快地往教学楼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