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步走!”
声音一起,原本细碎的踩地步伐,变成了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
走过主席台,正步切换,大家又换成齐步走,一直走到属于他们的班级位置。
这一次,他们要听学校领导的讲话。
对比之前的检阅仪式,学校领导的这次讲话显得枯燥了一些,让原本并不说话的学生们,都开始窃窃私语。
之前军训学的习惯,在这里破了。
“虽然舍不得,但总算是结束了,这段时间可累死我了。”
“可不是么,跟军训对比,我宁愿写试卷。”
“我不想军训,也不想写试卷。”
孟繁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对话声,忍不住翘起嘴角。
这时,身旁有人戳了戳她的手臂:“下午没事,我们去逛街不?”
“要去,正好我要去买一些吃的东西,不过得先回去把军训服换下来,”孟繁低声说道,“我们约个时间在市场那边见面?”
“好啊,不如去书店吧,看看有没有新上的小说,这段时间累的,晚上我都没兴趣看小说,”喻思彤动了动手臂,“唉,这校长怎么能有这么多话可以说啊?”
“讲多久了?”边上同学问道。
另一个同学立即回话:“至少二十分钟了吧。”
孟繁抬起手腕,悄悄看了眼手腕上电子表的时间。
“多久了?”喻思彤凑过来,贴着她看时间。
“二十三分钟吧,”孟繁敲了敲手表表盘,“感觉上面的颜色好像淡了?”
“应该是没电了,得换电子,正好待会儿我们一起去买,我知道有一家店,卖这种电子表的小电子。”作为本地人,喻思彤对嘉宁镇大街小巷都十分了解。
“那待会儿我们一起去买。”
即便聊着天,主席台上校领导讲话也十分漫长,光校长就讲了四十分钟,加上其余大大小小的领导,总共讲了一个半小时多。
总算,讲话走到尾声。
讲完结束,大家排着队往教室走,全部坐下后,班主任就走了进来。
“这十天大家都累了吧?”
大家异口同声:“对。”
“接下来有两天半的休息时间,你们回去好好休息,不过回去之前先把衣服洗了,洗完后晾上,九月一号开学过来,所有的军训服都得上交,一样都不能少,”班主任说完,直接拍了拍手,“好了,解散。”
大家没想到班主任只说这一句,听到“解散”的时候还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都开始欢呼。
随后快步离开教室。
孟繁跟喻思彤自然也离开了教室,一路走到校门口。
“那就说好了,下午两点我们在书店见。”
“好。”
说完,两人在校门口分开。
回到住处,她推门进院子,正要上楼去,就听到了房东的声音:“哎,是孟繁吗?你今天有封信寄过来,来拿一下信。”
“我的信寄来了?”孟繁快步走到房东家门口。
“对,就放在门口的桌子上,你自己拿。”房东在里屋喊话。
孟繁看向桌子,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信件,拿起之后,好奇问道:“大姐怎么知道是我啊?”
“你们的脚步声跟推门进来的声音都不一样啊,”房东笑着说道,“时间久了,谁进来的声音我都听的明明白白。”
孟繁恍然:“大姐你真厉害,那我先上楼了。”
“去吧。”
孟繁转身,往楼梯口走去,一步步上楼,顺便打开手上不算厚的信。
应该不是被退稿吧?
她打开信,从里面抽出了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立即笑着握了握拳。
这次故事她寄出去三个,前面两个在孟玉兰刚从她这里离开的几天后就寄了,第三个故事则是在报到后写的,也在当天寄了出去。
但军训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回音,她以为是没有被收稿。
可这三个故事的剧情都不短,第三个故事甚至达到了一万三千字,即便手上有初稿,再让她重新抄写一遍,她也觉得累,所以就想等退稿信件回来之后,再用那份往别的杂志寄。
她打开杂志社寄回的回信,上面写了因为一开始收到前两个故事的时候,犹豫排版问题,所以打算再探索,这才没有在第一时间给回复。
没想到这个时间,她的第三个故事就寄了过去。
杂志社确认过三个故事的水平,决定要刊登,但需要她保证接下来还能继续投稿,不能让杂志社在连载的过程中开天窗。
虽然她的这些故事都相对独立,但也需要连载的保证。
信的最后,还写了杂志社的联系方式,让她有时间往杂志社打个电话,说一下她的情况。
孟繁看了眼电话,打开另一张汇款单,看到上面的金额后,立即决定要继续投稿。
这家杂志居然给了她千字八十的金额!
她寄出去的三万三千字,直接就汇了2640块钱,足够她交一年学费的,这样的好杂志社,还打算跟她继续约稿,她自然是求之不得。
想着,而完全没有任何犹豫,二话不说就拿出自己的手机,给杂志社打了电话。
那边很快接起电话。
“喂,您好,这里是《博群》杂志社。”
“你好,我是孟……我是星星河,之前给你们投稿过连续的三个故事,叫《闯关得二百万大奖》……”
写的时候不觉得,这会儿念出来,孟繁总觉得有种莫名的尴尬。
不过那边显然很见多识广,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也知道了她打电话过去的原因,立即喊了人过来接电话。
“你好,星星河,我是负责你的主编,这次希望你回电,主要是想要了解一下你的写作情况。”
说起来还是那件事,就是杂志社需要确定孟繁能不能稳定更新。
《博群》杂志社是半月刊,也就是每半个月都要出刊一本,连载不能中断的话,孟繁必须每半个月至少寄出一篇故事,且要求故事的水平在线。
“我知道啊,像这种解谜类的故事会比较费脑细胞,但我们也需要满足读者的期待,”那边快速说道,“如果你这边短时间内不能写稿,我们只能把连载的登载时间往后推。”
简单来说,那边需要在存稿充足的情况下,才会愿意刊登。
目前的三个故事,最多只能支持一个半月的刊登。
这要是还在初中的时候,孟繁觉得这件事难度不小,毕竟那时候她的时间有限,每半个月能抽出时间来写一个五千字左右的故事,已经不容易,这要每半个月写出一个万字以上的故事,是很难完成的一件事。
但现在她有学习小屋,至少在时间上十分充裕。
别说是每半月一篇,灵感充足的情况下她一天写一篇都不成问题。
“我没问题的,虽然现在手上没有存稿,但接下来我会写出来,尽快寄过去,”孟繁立即回道,“至少保证每半个月会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至少的话,也会有多的,是这个意思吗?”对方问道。
“嗯,是这个意思,”孟繁给了确切的答复,“接下来我也会努力多写几个故事,让你们手上的存稿比较充足。”
“好的,那就这么确定了,”那边笑着回话,“主要就是这件事,那我在这里等你寄稿件过来。”
“好。”
电话挂断,孟繁心里略微提起了心,倒不是怕时间不够,主要是怕到时候没有灵感。
但这个故事是有基础大纲的,相比于之前每次写文章都得现想故事,这次会相对简单很多。
更何况……
她拿起手上的汇款单,看着上面的2640元。
这个故事一篇万字,每千字80元,半月写一篇,赚800块,一个月就是1600块,这个故事要是能多写写,她就真的不用发愁了。
她得写,就算是憋,也要把故事憋出来!
第76章
写稿的事处理好,孟繁将汇款单放在一边,将身上的军训服换下来洗了个澡,随后将衣服洗好晾出去。
下午两点的时候,已经准时到了嘉宁镇的书店门口。
喻思彤晚了两分钟到,一看到孟繁,就拉着她往书店里走:“不知道有没有新上的小说可以看。”
嘉宁镇的书店比孟繁家那边的小镇书店规模大一些,但跟县城里的书店没法比,这里有基础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辅书,有各种杂志,也有一些小说,但整体的书目并不太多。
喻思彤只看了片刻,就知道没有喜欢的小说。
“都不上新的,难不成还得去县城里买书?”
“你们要买书?小说吗?”边上跟她们一样在挑书的人问道,“你们可以邮寄购书啊。”
这话一出,孟繁跟喻思彤同时看过去:“怎么购?”
“我们出去聊。”对方说着,往书店外走去。
到了离书店有些距离,对话声绝对传不到书店的位置,她才从身上的背包里拿出一个厚实的本子,本子里是她自己从一些杂志上撕下来的广告页。
打开本子,里面是丰富多彩的书籍列表。
孟繁以前在杂志上买过书,不过是在蒋秋的介绍下,买了一套英语故事书,之后她就再没买过,这会儿看到这些,心里十分惊讶,她以为杂志邮购只能买那些正经的书籍。
“这么多书都可以在杂志上买吗?”
“重点是这些书都打折啊,我的天,比在书店里买要划算好多,”喻思彤震惊道,“打七折,打六折,还有打五折的,真的都这么便宜吗?”
“当然,这些都是人家仓库发出来的,虽然打了折,但你放心,肯定都是正版书,”对方保证道,“如果你们想要买书,我可以帮忙。”
“免费帮忙吗?”喻思彤惊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