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练硬笔字一直都是用的之前某次长期阅读活动奖励的钢笔和墨水,用到现在,墨水已经消耗了许多,她之前还担心用完之后去买别的墨水,写字效果没有系统墨水那么好,现在可以兑换,就方便多了。
不就是1积分、2积分,她完全没问题。
想着,她拎起之前一直被丢在地上的书包,将书包里全部的作业都拿出来,一一放在桌上,随后坐定,开始写作业。
普通的作业也有积分奖励,只要达到对应标准即可。
之后六号七号两天时间,孟繁一直都在学习小屋里待着,写作业、练字、刷试卷。
作业写完,积分+1
字练完,积分+1
试卷刷一张,积分+1分
……
期间还要抽出时间来看专业书,以提升专业书籍阅读的百分比。
两天时间,在学习小屋又换算成六天,在七号上晚自习之前,她总算是刷足了10积分,成功开启学习小屋的初始电源。
与此同时,之前通过系统“现实商城”购买的电脑,在学习小屋里突然出现。
学习桌再次延长,一路到电源接口附近。
孟繁兴奋地将扁扁的大号电脑显示器搬上桌,又将主机和键盘、鼠标等都一一装好,按下启动键,成功开启电脑。
电脑组装好之后,就已经装了系统,她这会儿打开,就是正常的系统界面。
她看了眼时间,距离晚上晚自习,还有两个多小时,而她只需要五分钟时间,就可以到达学校。
也就是说,她还可以在学习小屋里待上六小时时间。
足够她用新电脑写一篇新文章。
她笑着将椅子拉过来,坐下后单手放在键盘上,另一只手打开文档,随后开始写《闯关得二百万大奖》的第六个故事。
第六个故事她之前一直都没有灵感,直到这一刻,她突然想到了该怎么写。
眼前就有电脑,那就写电脑世界的闯关。
主角之前得到了五十万大奖,买了奢侈品,买了车,也买了电脑,漂亮崭新的电脑为简陋的出租屋增添了一些现代化色彩。
所以她突然想要得到剩下一百五十万大奖,她需要用那一百五十万,买一套能给匹配新电脑的房子。
而这次闯关,她意外进入了光怪陆离却可以实现一切梦想的的虚拟世界。
第90章
新故事的开端,女主需要做的是抵御外界给予她的一切。
这次孟繁在写的时候,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解谜上,而是放在了女主在虚拟世界受到的诱惑。
不仅仅只是吃穿用度上的诱惑,在虚拟世界,女主甚至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那里,她就是主宰,一切都任由她所为。
可能是因为打字的疲惫感并没有握笔写字带来的疲惫感强烈,等她感觉到手指有些疲惫的时候,已经写了三个多小时,足足一万多字。
而这,剧情的发展还只是在中间阶段。
孟繁放下手,张握几回,还是觉得手指疲惫,但相对于手写而言,这次她的动作已经快了不少,不过更重要的是她这次写完,可以直接在文档上进行修改,而不需要重新再抄录一遍。
相对于之前每次写过一篇文章后的疲累,有了电脑之后感觉会好很多。
她抬手看手表,实际时间距离晚自习开始还有一小时不到。
她一直待在学习小屋的话,还能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又握了几回手指,她抬手打了个哈欠,还是保存了文档,然后从椅子上坐了起来,躺到铺在地上的被褥上,抓过闹钟设好时间,扯过被子盖着自己的肚脐,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休息时,她脑子里还满是接下来剧情。
直到闹钟响起。
忘了放作业!
孟繁直接蹦起来,飞快地将桌上摊开的全部作业和书本合拢,数了几遍,确定没有遗漏之后,才将它们都一一塞进书包里,随后直接从一旁的袋子里抓出一包零食,背着包快步走出学习小屋,出门往学校走去。
距离晚自习十分钟不到,好在她住的地方不远,可算是没有迟到。
坐下后,她喘气将包里的作业和书全部都拿出来。
“你要吗?”喻思彤问道。
“什么?”孟繁看着喻思彤的手,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用,我自己全部做完了,高中了还抄作业啊?”
“这话说的,抄作业是本性,放假期间不做作业才正常,”喻思彤说道,低头写了几笔,随后丢下笔,“果然,只有你这样做完作业的人,才有勇气踩点到教室。”
孟繁失笑,下意识看向四周,果然看到了不少抄作业的同学。
“其实我下午也赶了会儿作业,不过我以为高中大家不会抄作业,都没敢来教室做,”孟繁说道,将着急忙慌抓过来的作业都捋了捋,“早知道的话,我下午就提前过来了,大家还有伴。”
正说着,班长走进教室,开口就说了作业的事:“我刚从办公室过来,各科老师都说了,请各位课代表在晚自习之前,将该收的作业都收一下,没做完的,晚自习结束之前,自己把作业交到老师办公室去。”
话音落下,教室里瞬间响起一声震惊的“啊???”
言下之意,要么是现在就交,要么就是等晚自习结束,去跟各科老师面对面。
孟繁跟喻思彤对视,两人都耸了耸肩。
随后喻思彤起身去收作业。
其余课代表也都走到最前面,一桌一桌开始收作业。
“孟繁,”班长走到她面前,“老班喊你去一趟办公室。”
孟繁正交作业,听到这话愣了一下,很快点头:“好。”
随后跟喻思彤说了一声:“思彤,作业都放在这里,都交了,你看一下啊。”
“没问题,交给我。”喻思彤举手。
孟繁这才起身,往老师的办公室走去。
这不是她第一次来高中老师的办公室,相较于以前初中的办公室,高中老师的办公室明显更大一些,几乎占了一个教室那么大。
她径直走到班主任面前:“老师。”
班主任抬头:“孟繁啊,之前给你申请的补助下来了,不过不是直接下来,需要你去办理一些证明文件,你们村里的村干部能联系上吗?”
孟繁沉默。
“怎么?是有什么难处?或者你想办法问问你们村干部的电话,我帮你去问问?”班主任温和问道,“别怕,你的情况摆在这里,只要相关手续齐全,你的助学补助一般都能下来。”
如果是开学那会儿,孟繁可能还会想要助学补助,但现在她并不缺钱,甚至刚刚她还买了一台八千的电脑,这笔钱甚至足以覆盖高中三年的学杂费。
这种情况,再让她拿助学补助,她总觉得不大好。
“老师,我想助学补助应该要给更需要的人才对,我现在不是很需要,”孟繁最终还是婉言回绝,“是真的,我现在有一个在写的长篇故事,上了《博群》杂志连载,只要在连载,我就能赚钱,生活费跟学费都是够的。”
即便只是明面上每个月两篇的文章,她一个月也能拿到两千多块钱。
高中学费一年是两千多,她住的地方一年房租水电三千多,平常一日三餐她都在学校里吃,一天按明了算是十块,一个月就是三百,所以她平均每个月的学费加生活费,八九百就够。
“真的够?”
“嗯,”孟繁点头,“而且我这次国庆节回家,还有亲戚来看我,给我凑了两千五,庆祝我考上普高,高中三年我没问题的,学校里肯定有条件比我更差的学生,我想把名额让给他们。”
助学名额有限,她占了一个,就会有人没有,她目前的生活条件再占一个名额,她心里过意不去。
“这样……”班主任思索着,“那我能问问你投稿的是什么故事吗?”
“那老师能不能不要说出去?我会不好意思。”孟繁低声道,她怕知道的人太多,自己会在班里成为瞩目的目标,所以就算喻思彤,也不知道这件事。
毕竟高中班里的同学不像初中同学那样了解她的情况,她生活开销多少,他们并不会觉得奇怪。
所以初中那会儿孟玉兰、王美佳跟蒋秋都知道,但高中谁都不知道。
不过班主任知道她的情况,所以还是跟初中一样,她需要露一些自己的东西,不然不好解释她手上的钱是怎么来的,而且不说的话,班主任也还要为她操心。
“那程老师能说吗?”班主任问道,“她那儿有《博群》杂志,我得找她去借一本。”
孟繁轻声:“程老师知道,回头我能问她关于写文章的事吗?”
程老师就是她班的语文老师,除了上课之外,两人平时没什么交集。
班主任笑了笑:“那我去问问看,借一本她手里的《博群》杂志,至于你的事,我肯定不往外说,至于写文章的事,她一定会很乐意指导你。”
说着,班主任起身,去找语文老师借了一本最新的《博群》杂志,两人低声说了些话,班主任回来的时候,语文老师并没有跟着一起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孟繁,与她对视后,笑着看着她点了点头。
这本杂志是国庆之前,孟繁拿到的那本样刊,只发了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那本是这个月五号发行,估计还没有买。
《博群》杂志递到孟繁手里,她立即翻到了属于她的那一页文章。
“星星河,这是你的笔名,有点意思,这是怎么想的?”班主任笑着问道。
“这是因为我写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星星的,那个故事登到了《读懂》上,我很喜欢那个故事,也很喜欢这个笔名,所以笔名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初中的时候你就开始写文章了?”班主任惊讶。
孟繁点头,缓缓说了当时的情况:“我们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好些年时间里,我都是在大伯家生活的,初三国庆之后,大伯母让我一个月回一次家,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得靠自己,所以开始努力上进学习,还开始投稿写文章。”
这些事初中的老师都知道,她确实是从那时候开始上进,只是不会有人想到,她其实是在那时候重生。
一转眼,她重生回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
她看着班主任,说了一些过去的细节,以解释自己为什么能在这个岁数,写出那些有别于这个岁数的故事。
“继续写可以,但不能耽误学习,”班主任听完她的话,突然严肃起来,“以你现在的成绩,如果不能进步,就算是要考大专,也是有难度的,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并不算太高,往年能考上二本的,也就百来个,但你的排名……”
“四百多名。”孟繁记得自己的排名,没想到班主任会突然说起排名成绩。
“对,四百多名,如果一直维持这个排名,本科是完全没希望的,”班主任看着她,“你可以在初三一年时间里,成绩从垫底爬到能升上普高,说明你的天赋不错,你可以继续写文章,但不要浪费了你的天赋。”
“我有学习的天赋吗?”孟繁下意识问道,有些不太相信,虽然她努力考上了普高,但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只能算是有些小聪明。
“当然,”班主任点头,“不是所有人在初三开始努力,还能考上普高的,你可以,就说明你很有天赋,这是你的本事,所以我建议你在继续写文章的同时,把课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只要你能做到,就不怕成绩没有提升。”
孟繁下意识睁大眼睛:“只要把写文章之外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就行?”
她以为班主任会让她暂时不要写文章。
“人总要偶尔放松,”班主任笑道,“总是让自己紧绷着也不好,你能写文章赚钱,赚到的钱能减轻自己的压力,反而有利于你学习,但我们约法三章,平均下来,你每天写文章的时间绝对不能超过一小时,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