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伦没有详述这段论概念,而是举出了实例。
“我们都看到了洛根、伊娃尸体的异样,两人使用真名且回应了幽灵。两人的身体在死亡前突变了,就像是二次发育。”
麦考夫继续说:“名字与声音是幽灵用来攻击人类的特殊手段,却也令人怀疑这与幽灵的固有属性相关。它们是否也会惧怕暴露真名?”
诺亚有点明白了:“爱丽丝遗作的名叫《不该存在的爱情》,而我们亲眼看到了幽灵红茧是爱心形状的。换句话说,爱丽丝真正想表达的是「不该存在的红茧」。”
红茧是幽灵的老巢,葬送于此的人类不计其数。
爱丽丝认为这种东西就不该存在于地球,那么又要如何毁去红茧呢?
恰如幽灵获得人类真名就能入侵人类大脑,人类需要反过去寻找幽灵老巢的真名。
红茧的名字,被藏在了爱丽丝的遗作诗歌里。
四阶幻方,取用自然数1~19之中的十六个数字。
不存在的三个数字5、10、15,对应到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顺序中的E、J、O。
爱丽丝诗歌最后一段话「我只能把这份无妄而错乱的爱情藏在诗歌里」,翻译一下就是把字母顺序被打乱的红茧真名藏在诗歌里。
调整三个字母顺序,得到名字Joe。
诺亚:“爱丽丝最后的半句诗「那是不能被人发现,触之即死的秘密」,说的是幽灵们不能被人类发现真名,否则它们就会死去。”
莫伦:“不错,刚才我们就是这样推测的,然后再结合万斯的遗言「死亡森林的本质是爱情」。对于一段爱情来说,不爱了就是致命一击。因此,有了那句「Joe,我不爱你,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爱你」,红茧也应声被毁。”
“原来如此。”
诺亚恍然点头,他总算清其中关联,但又有了新的疑惑。
“这个红茧是从哪里来的?所谓幽灵又是什么呢?对幽灵来说致命的控制话语又是谁设定的?”
莫伦与麦考夫对视一眼,缓缓摇头。
在爱丽丝与万斯的书中不曾提到死亡森林的成因。
两位以什么为根据发现灭杀红茧的方法?又是否知道它的来历呢?
爱丽丝关注死亡森林,是否与她的猎魔经验有关?
万斯是否因为研究心形线,才会对森林核心区域投以注意力?
在两人之前,还有别人抵达过森林核心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在一百年前被那两位带进坟墓里。
莫伦:“以下,仅是我的猜测,可能与事实有出入。红茧不一定是地球产物,三百年前被伦敦地下室不知名的炼金术士带到美洲。”
地洞里存在大量神秘符号。
入洞时,只有莫伦看得见。在红茧被毁后,三人原路返回时,全都看清了岩壁上的图案。
诺亚提到伦敦某间废弃地下室出现类似符号,疑似出自某位炼金术士之手。
那位炼金术士也许就是死亡森林的创造者。他在森林核心布置了阵法,让红茧扎根于此。
如今没有更多线索去推测他的原始动机,但能对红茧的属性做一些分析。
莫伦推测:“我认为红茧像是一种能量储存与转换器,它能提供幽灵所需的能量,甚至能改变四周环境。
一直笼罩在死亡森林的剧毒黑雾,就是植物、土壤、河流变异后的产物。所谓三年一度的『开雾日』,更像是幽灵休眠与苏醒的周期规律。”
幽灵的实质是什么?
以传统定义,它很难称为智慧生命体。
芬妮的经历却表明幽灵可能是另一个纬度的未被认识的智慧生命。
它潜入人的大脑,拥有了人类思维,宛如第二人格的存在。当它吞噬或绞杀了主人格,谁又分得清幽灵人与正常人的区别呢?
莫伦接着说:“幽灵们的意识相通,Jeo是它们共同的名字,但它们未尝没有离开红茧,变为独立个体的本能追求。我在进入森林腹地后行动异常困难,那就是体内的未知意识作祟,它不愿意返回红茧身边。”
麦考夫简单地提了几句从白石里取出的『水晶骨』,分析红茧与森林的生态关系。
“大自然有时会形成自我平衡。红茧让森林充满黑色毒气,给了幽灵合适的生存环境,也孕育出了具备奇特药效的植物。相对地,也产生了幽灵的克星——浸泡在河水里的白石。”
白石某些成分与河水发生反应,对幽灵起到攻击作用,就是地球自然力量对红茧的反制手段。
诺亚听出来了,这是相生相克。
“这样说来,如果没有人类进入死亡森林,幽灵只能困于红茧的能量范围内,行动距离受到限制。直到某天,红茧报废或是老死,幽灵们也就一起死了。”
当幽灵以雾气形式出现时,得益于红茧的能量供给存活,但也同时受制于红茧而无法离开死亡森林。
只有潜入适配的活人大脑,再得到『水晶骨』作为防护物品,幽灵才能顺利离开森林,成为独立的个体。
偏偏,『水晶骨』在白石中形成。
幽灵无法以雾气状态砸开白石获得『水晶骨』,那是拥有血肉之躯的人类才做的事。
诺亚又梳了时间线:“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死亡森林是在三百年前,也就是十六世纪初被发现的。”
诺亚:“森林生态被改变需要一定时长,说不定那位炼金术士才是最早从欧洲到美洲的人。他是特意选择当时的无人之地作为实验场吗?”
莫伦无法回答炼金术士的初衷是善是恶,但知道以人类的发展速度或早或晚会与死亡森林产生交集。
被红茧能量改造的森林,生长出了奇珍异植。
当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死亡森林区域,只要发现这里植物的特殊性,哪怕森林很危险,但利益使然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入林采集植物。
到了那个时候,幽灵们就有了脱离红茧入侵人脑,离开森林而独立“成人”的机会。
麦考夫提醒诺亚:“您别忘了一点,是谁给红茧取名Joe?即便不是炼金术士起的名字,但他保留了这种一击摧毁红茧的声控手段。”
这就像是掌握了高危武器的命门。
麦考夫:“幽灵就像是一种武器。它能攻击人类,也顶替人类。现在我们只知道毁掉红茧可以毁掉尚未成人的幽灵,却不知道如何从人群中分辨出已经成功侵占人类身体的幽灵,更不提获知如何制造红茧。”
诺亚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后知后觉想到一个问题,死亡森林已经存在三百多年,是否已有一只或几只幽灵成功地占据人类身体,前往了普通人类世界?
诺亚不由语气发颤地问:
“是、是不是已经有幽灵成功离开死亡森林了?某天,和我擦肩而过的路人,会不会看起来是普通人类,实则被幽灵主宰了思维意识?”
麦考夫摇头,“我不知道。论上,三百年的时间够长,有可能让一两只幽灵成功成人。”
诺亚哭丧着脸,又问:“那有什么办法区别幽灵人与正常人吗?”
莫伦也摇头:“我不知道,只能给您一个建议。您在创作森林腹地相关诗歌时,不要描写得太具体详细,说不定您的听众里就有未知存在呢?”
诺亚僵笑,不!这种假设太可怕了!
他忽然懂了为什么爱丽丝与万斯要用极其隐晦的手段去传递杀死幽灵的方法。
毁去红茧,不只触动多方利益,更说不定引来混在人群里的幽灵前来复仇。
诺亚深吸一口气。
他决定了,把今夜决战的真相藏在梅林与湖中仙女的转性故事里,起名《死亡森林之魔法绝恋》。将来是否有人能读懂真相,全凭个人本领。
天亮后,三人踏上离开森林之路,沿途顺手采集一些稀有药植。
当作是灭除红茧的报酬,却也不贪多。与来路的用时一样,五天后抵达小镇。
返回北镇,听到冒险者们在议论纷纷。
大家都发现了死亡森林领域的气候变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知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两个始作俑者却已坐上离开小镇的马车。
这次没有乘坐公共马车,而是直接买了一辆马车。轮流驾驶,朝着波士顿的方向去。
距离通关任务截止期限还有六天,此次离开没再上演鬼打墙事件。
麦考夫早在红茧被毁的夜晚提交了任务。
本轮任务「杀死卡伦的白月光」。提交任务,也是一种变相确认,确认只要杀死芬妮身体的未知意识即可。
任务书当场判断成功通关,让他进入了度假时间。
马车离开小镇,向外行驶五个小时。
莫伦看到脑海里的任务书状态发生变化。
「本轮通关任务已完成。随着死亡森林崩溃,您活着的威胁消失。祝您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两人驾车进入城市,这个位置驶出了原定的死亡森林领域范围。
在旅店前停车,两人终是摘下了佩戴许久的白石面具。
第一次看清了对方在本轮任务中的角色模样,但彼此的脸上没有太多获得度假奖励的轻松喜悦。
麦考夫:“您知道的,我对诺亚说谎了。某种角度,已经有两只变异的「幽灵」成功占据过人类的身体。”
莫伦微微颔首,所谓成功案例,说的正是两人自身。
意识进入梦境任务,控制任务角色的身体,何尝不是一种成功顶替。
由此联系到任务注意事项,提示强调任务者不要暴露现实里的真实身份。这种做法,是否与幽灵不能被获知真名的原因类似?
莫伦:“我听过一种说法,人的名字是最短的咒。看来某些时候必须隐藏真名,那是一种自我保护。不过……”
麦考夫接了后半句:“不过,我不喜欢被人决定什么时候隐藏真名。”
莫伦:“我也一样。”
两人说的是隐藏真名,也暗指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梦境世界。
幸运会常在吗?是否终有一日会遇上彼此冲突的任务呢?这种日子什么时候走到头?
莫伦隐晦地问:“我曾经读过一本难看的爱情故事合集,您呢?读过吗?”
麦考夫知道这是指人皮书,“巧了,我也读过。”
两人对视一眼。
现在确定了双方都接触过人皮书,那是梦境任务开始的原因。
麦考夫试探着问:“一本书总有读完的一天,我能知道您还有几篇没有细看吗?”
莫伦反问:“您呢?又剩几篇需要身临其境般阅读?”
麦考夫伸出了左手,“或许,我们能同时给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