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9:59,草坪另一侧,「北方电报公司」办公楼。
麦考夫站在三楼走廊西侧末端。
刚刚结束对这家电报公司的第一批指纹采样,准备下楼。余光瞥见窗外景象,让他蓦地停下脚步。
不是驻足欣赏草坪茵茵的自然风光,而是发现直线距离十二米外的剧院三楼窗户有异样。
一位女士,向窗外扔出一只盒子?
下一秒,“轰”的巨响在半空炸裂。
霎时,滚滚黑烟,弥散半空。
北方剧院与北方电报公司避无可避,都被笼上一层阴霾。
雷斯垂德走在麦考夫身后,也把剧院三楼窗口发生的事瞧了个正着,认出了扔弹者是莫伦。
他失声叫了出来:“我的上帝啊!是海勒小姐!我……”
雷斯垂德硬是把那句「我就知道要发生大事,这么快就应验了」给强制咽了回去。
麦考夫侧目,“您认识这位拆弹女士?”
“哦,对,是的,我认识。”
雷斯垂德努力维持平静,“是之前案件的受害者,我做的报案笔录。您可能也听说了,海勒小姐是萨米沃尔案的原告。”
麦考夫缓缓点头,“前段时间,报纸上有很多相关报道。”
雷斯垂德暗松一口气。
幸好他的反应快,没把莫伦与指纹检测的关系给说秃噜嘴。
麦考夫忽然笑了,“探员先生,有没有人告诉过您,您具备一种美德——诚实。”
“啊?”
雷斯垂德迷惑,怎么突然跳话题?
夸他诚实是什么意思?他明明没说实话。
麦考夫伸手。
指尖轻轻地扣了扣指纹样本文件夹。
雷斯垂德背脊一僵。
不会吧?这个福尔摩斯看出什么了?
麦考夫没再说话,又转头看向窗外。
黑烟随风开始慢慢变淡。
楼下的人群总算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不安地大喊大叫起来。
两栋建筑却都有一个角落很安静。
莫伦望见对面办公楼的三楼窗户。
雷斯垂德低着头,还有一位陌生男士正向她看来。
隔着草坪,硝烟将散未散。
两人遥遥相对,彼此的目光在空中直直相撞。
第17章
发生爆炸,歌剧表演不可能继续。
经科林的剧院相关应急预案中却没相关条目,只能先组织人手疏散观众。
他想不通,北方剧院怎么就会有炸弹呢?“伦敦以前发生过类似的荒唐事件吗?应该没有吧?”
“其实是有的。”
莫伦随手举例,“1814年10月17日,圣吉尔斯教区发生了「啤酒洪水」事故。”
缪克斯啤酒公司使用巨型啤酒桶酿酒,每只酒桶巨大到能装600多吨啤酒。
巨型酒桶不是摆在地面而被安置在架子上,工人们在厂房内走时需要仰视高处的酒桶。
那天,酒厂里的酒桶突然相继炸裂,一千四百多吨的啤酒像是山洪倾泻而下。
不只工人们被卷入啤酒洪水。因为酒厂的地势较高,附近居民区的地势较低,酒水直冲居民住宅。
莫伦在翻阅伦敦生活史相关书籍时看到这起事故。
她简述后续,“据不完全统计,那场特殊的「啤酒洪水」造成两条街房屋被毁,八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经科林瞧着徒手扔炸弹的海勒小姐,她说起这个案例是要说明什么?
五分钟前,三楼的服务生惊魂不定地跑到经办公室。
科林被告知一位客人从307包厢抱着一只盒子冲出门,她狂奔到走廊东侧盒子扔出窗外,然后就炸了。
经科林找到莫伦询问具体情况。
他惊疑不定地问出了那个问题,就听莫伦说起骇人的伦敦旧闻。
科林听懂了莫伦的潜台词,对比啤酒洪水的死伤,今天剧院是有惊无险。
如果让爆炸发生包厢内,距离最近的客人会当场死亡。
接下来,不只是隔壁房间受到牵连,被炸裂的砖石从三楼坠落砸向一楼观众席,慌乱会引发踩踏事件。
那会造成多少伤亡?
经科林稍作假设,冒起一身冷汗。
幸亏是炸在草坪上方,否则今天的死伤人数会超过啤酒洪水事件。自己职位不保,更可能要赔到倾家荡产。
科林不能更真诚地夸奖:“我代表「北方剧院」向您致以最高的感谢,是您的英勇拆弹拯救了我们。”
莫伦不是为了听感谢词才说一长串话。
她提出要求,“炸弹出现在我朋友抽到的免费包厢里,我希望能彻查剧院的人员往来。”
经科林:“当然,剧院肯定会查清楚。”
莫伦知道会查,关键是谁查。
她直言:“我要全程参与调查。”
“额……”
经科林犹豫了,万一真相对剧院盈利有负面影响,自己人查到什么能掩藏,但外人参与就不好说了。
他想找借口反对,比如为了女士的安全着想不必介入凶残的爆炸案,但莫伦刚刚亲手把炸弹扔出窗。
莫伦瞧出科林心里的小算计。没提必须跟进调查,而是微笑着提起另一件事。
“您说对我致以最高的谢意,难道是在考虑以剧院3%的股权,给我与我的朋友作为精神伤害的赔偿金?这多不好意思。”
什么?!
科林怀疑自己的耳朵在爆炸中受损,真有人不好意思吗?
这话像一盆冰水把他浇醒。
炸弹没在剧院建筑内炸开,但观众们与巡演的剧团仍有可能对剧院索要赔偿。
莫伦与露娜作为最直接的受害方,可以要求昂贵的赔偿金。剧院不给,生意很可能受到更大冲击。
「北方剧院」被投弹的事实无法隐瞒,很可能会见报。
这种事没有更大的爆点,只上两三份报纸,一周后就没热度了。假设让莫伦不满,她暗中推一把,局面变得不可控。
沃尔案的余温尚在,媒体愿意关注案件相关人员的后续情况。
到时候,《海勒小姐在北方剧院遇袭》之类蹭着莫伦舆论热度的报道井喷式爆发,全伦敦都会记住「北方剧院」很不安全,谁还敢来看演出?
别说莫伦做不出来这种事,要不然萨米沃尔怎么会被绞死!
经科林不自然地抹了一把额头虚汗,马上改了口风。
“欢迎!我非常欢迎您监督剧院对爆炸案的调查,赔偿方面也一定令您满意。”
莫伦微笑,“北方剧院有您这样通情达的经,必定会生意兴隆,远离今天这样的灾祸。”
露娜伊迪坐在一旁。
她本来被吓到惊魂不定,但在经办公室“异常友善”的谈话氛围中,也渐渐定下神来。
‘幸运儿就是我,因为身边有莫伦。’
露娜默念了三遍,越念越坚信不疑。
假如今天自己一个人来,已经被炸得四分五裂。多亏有莫伦,活该莫伦一夜暴富,她值得!
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服务生:“科林经,苏格兰场的雷斯垂德警探目睹了剧院发生爆炸事故,希望尽快介入调查。”
雷斯垂德本以为还要多费几句口舌。
苏格兰场可不是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时不时遭遇商家拒绝调查。
他可没有那位福尔摩斯先生的强硬。
今天,麦考夫直接找上「北方电报公司」负责人要求对方配合,召集今天来上班的员工进行指纹检测。
只需十根手指沾上印泥,在纸上按下指尖印记即可。
印泥,办公室职员都接触过。不小心沾到手,也是无毒无害。
以前没听过这种检测?
这不重要。
如果北方电报不配合这么简单的要求,不得不考虑该公司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与政府办公楼继续合作。
想必来自利物浦的罗斯老板,也不愿在伦敦的业务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