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徐玲娣问起他们在那边过得好不好,两人一脸讪讪,半晌才说出来,买的房子出了点问题,孩子读国际学校排队还没排上。不过不要紧,徐君君已经在想办法转去爱尔兰。
徐麒鸣姗姗来迟,就空身一个人,说是家里吵架吵翻了天,他宁愿自己出来清静清静。转头忍不住向阿姐阿哥诉苦,说徐斌斌买了别墅之后,要他们搬到一起住,既可以帮他带孩子,原本的房子租出去,还能用房租帮他还贷款。
“从我们两个人的劳动力,到我们口袋里剩下那点钱,他全都打算好了……”徐麒鸣说得抹眼泪,叫徐玲娣给他评评理。还有他老婆陈寿珍,也不让他省心,前段时间因为带孩子的问题跟儿媳起了冲突,迁怒到他头上,两个已经退休的人吵到要离婚。
徐玲娣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安慰:“同住嘛,总归有矛盾的。”
三姐弟上一次见面不算愉快,但他们过去也没少吵,吵完也就结束了。再次见了面,还是三姐弟。
徐麒麟照旧大家长的派头,不管自己家怎么样,总要关心一下小辈,看着凌田说:“田田呢,现在好不好?”
徐玲娣很有面子地说:“田田蛮好,自由职业,不用上班,在家里画画也赚得不少。而且我们田田……”
“这个酒怎么倒?”凌捷打了个岔,没让徐玲娣继续往下显摆。
可徐玲娣趁着摆贡品的功夫,又蹲在墓前偷偷跟姆妈感叹:“到底还是生女儿比生儿子好吧……”
凌捷在旁边听到,说了句:“能不比了吗?”
徐玲娣一怔,想起两个人为这事拌过嘴,倒是笑了,说:“我就随便比比,习惯了,忍不住。”
凌捷也笑出来,摇摇头,无可奈何。
扫完墓,各自返家。
凌田跟着爸妈的车子走,在车上对凌捷说:“其实外婆总是比来比去,只是想让阿太喜欢她。”
“嗯,我知道,”凌捷点头,表示自己并没有跟母亲不开心,“就是这么被从小比到大,有时候忍不住会想,到底是她先喜欢我,还是我争取到了她的喜欢,就因为她可以拿我出去跟别人比,成为她的骄傲。”
“那我呢?”凌田忽然问,“我好像从来没有给你带来过什么骄傲,读书也是你跟爸爸一路拉着我。”
凌捷说:“我要是为了跟人家比,为了骄傲,就不生你了。”
“啊?这么狠的吗?”凌田惊了。
田嘉木开着车,哈哈笑起来。
凌捷也笑,给她解释:“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只要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给你外婆打几下骂一顿,痛心疾首地说,凌捷!你怎么变成这样?!知道的是我少考了五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怎么大逆不道了。现在要是问她,她肯定会说根本没有的事情,说我跟她翻旧账,生孩子真的没意思,辛辛苦苦养个白眼狼。可这些事真的发生过,我不是说她不爱我,她肯定是爱我的,也为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一直觉得她对我的爱建立在许多条件上,我必须听话,健康,学习好,工作好,嫁的好,生的孩子也要好。
“所以我从怀着你的时候起就决定了,不拿你跟别人作比较,当时算是计划外怀上的,那一年装修房子,筹备婚礼,还要上班。别人都备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每天忙得什么都顾不上,发现怀孕是婚礼之后一个月。后来产检,双顶径,胫骨长,每次的指标都差那么一点。就连做胎心监护都总是不合格,被医生留下来重做。生下来倒是还行,体重也有六斤多,但是抬头、翻身、爬、长牙都比别人晚……”
凌田听得惭愧,从 B 超开始就遥遥落后,也是没谁了。
凌捷继续说下去:“那个时候,我都觉得不要紧,英语里叫 late bloomer,上海话叫晚发囡。直到后来才发现,这件事其实没那么简单,你慢慢长大了,上幼儿园,上学,我也忍不住拿你去跟别人比,可能我做的还不如你外婆好。”
凌捷坐的是副驾驶的位置,从后视镜里看着凌田。
“对不起。”她忽然道。
“什么对不起?”凌田问。
凌捷说:“可能就是因为我,没给你个好身体,怀孕的时候特别爱吃粽子,一早上能吃三个,后来没能照顾好你。真想回到过去,你小时候,重新再来一遍,我可以做的更好一点……”
不知道为什么,凌田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感动。
她想说,其实是她自己做得不够好,要是重新再来一遍,她要更自律,更坚强,更……
但两人都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然后同时决定,还是算了吧。
凌捷摇摇头,说:“我不想再带一遍孩子。”
凌田也摇摇头,说:“我也不想再上一遍学。”
一车三个人一起笑出来。
凌田笑完了,才对母亲道:“你要不去跟外婆说一下,我觉得阿太是喜欢她的。”
“为什么?”凌捷没懂她何出此言。
“因为阿太还是保佑了我们的,”凌田给她解释,“去年这时候我其实已经得病有段时间了,自己不知道而已,扫墓那天才想到要去看病,后来一下就去对了科室,查出来是什么病因,很快好起来,血糖也控制住了……”
凌捷笑,说:“你还真会解释。”
凌田也笑了,望向车窗外。她是真的这样觉得,过去一年发生了许多事,但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好。
比如父母之间的关系,闹到分开,又和好了,甚至比从前更加和谐。
田嘉木已经搬回家里,虽然两个人还是分房住,都说夫妻分房不好,其实只要分过,都觉得真香。
还有律所那件案子,本以为那个“等天收的”逃到国外,很难再抓回来。结果前一阵人家自己跑到中国驻伦敦大使馆,交了《自愿回国自首申请书》,向边检申报行程飞回上海投案了。据说因为那笔赃款是通过非正常手段汇出去的,钱庄高额抽水,他自己又投了几个不靠谱的项目,亏得一塌糊涂,在那边混不下去了。
虽然退赔不了全部,只要人回来,势必会跟那个客户互相指证,总算可以证明双方均存在绕开监管的主观恶意,律所在这件事上没有管理不利的责任。其他合伙人也算化险为夷,苦日子当然还是得过一段,但总不至于要把自己的个人财产搭进去。
父母之外,还有她自己,去年刚确诊的时候觉得天都塌了,结果起起伏伏,一年过去发现活得也挺好的。
最近这段时间,她专注于接各种约稿。
平台上的邀请数量不算太多,定价不贵,但一直没断过。
还有科研插画也继续在做,李理转了栗静闻的微信给她,说:【师姐有篇文章要约配图,不知道你没有时间。】
凌田回:【A 医附的约稿肯定优先啊。】
然后跟栗静闻私聊了要求,加班赶出来,又跑税务局去代开发票。
出图,付款,一路顺利。
栗静闻非常满意,说:【你以后科研配图的活儿我帮你介绍。】
凌田回了句:【谢谢师姐。】
大家都默契神会地不提辛勤,她隐隐感觉他们都已经知道她跟他分了。
她对自己说,这样挺好。她没影响到他在医院的工作,她在 A 医圈子里的机会也没受到影响,生活总归还得继续。
所有这些约稿的收入加起来,足够她给自己交社保,支付医药费,买动态血糖仪和胰岛素泵的耗材,过健康简朴的生活,每天的时间安排也都靠她自律。
曾经的她自以为完全没有自律的能力,甚至说过自己唯一一件坚持了二十二年的事就是不自律。
据凌捷说,她婴儿时期连吃奶都没规律,这一顿 200,下一顿 50,吃着吃着睡着了,半夜三更饿醒了又起来嗨。
长大了也是这样,高中走了艺考,更有了艺术做借口。凌捷说,你怎么不吃早饭?对身体不好。她回,搞艺术的几个吃早饭?凌捷说,你文化成绩提不上去怎么办?她回我是美术生,文化成绩也就这样了。凌捷说,你没事别老在房间里呆着,多出去运动运动。她回美术生都是很宅的。但其实她也知道自己的艺术水平不过如此。
现在真的过上了卖画为生的生活,反倒自律起来了。
她不贪心,谨记要提高的是质量、口碑、单价,绝对不是卷数量,尽量掌握着生活的节奏,每天好好安排时间。
早餐之后,关闭所有社交软件,开始深度工作。
天气好的话,中午散步去大学食堂,找唐思奇一起吃个饭。天气不好,就自己在家做。
饭后回到书桌前继续工作,累了停下冥想休息,晚上尽可能不熬夜。
过去她总觉得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工作都得加班,自己有病,不适合当苦力,等于被迫过上老人生活,但其实谁又应该 996 呢?
现在的她格外爱惜着自己的眼睛,肝脏,肾脏,需要频繁扎针的手臂和腹部皮肤,身体上的一切一切。
不赶约稿的日子,她就会画《废物小队》,画完了发微博和小红书。
过去画《高冷总裁》的时候,程程告诉过她,条漫条漫就是要竖排版,适应在手机上竖屏阅读,别随便挑战其他排版,否则数据马上给你看颜色。
但《废物小队》反正只是为她自己画的,那就索性任性到底了。她用的是传统漫画的排版方式,想象画面被印在纸上,一页页被翻动的样子。数据也确实给她看了颜色,简而言之,就是没什么人看。
她在微博和小红书上的那两个账号都只有两百来个粉丝,其中还有不少是她从“画月”上带来的。
比如每一话都会出现的 HY2405178896。
这位单主很死心眼的在所有平台上都用这个 ID,也许就是为了让她认出 TA 是“画月”上的那个单主。
但 TA 从没私信跟她说过什么,留言评论也只有两个字:加油!
《废物小队》就这样发了两话,看的人也就这么些,点赞、评论更是了了,很快淹没在了数字世界的海洋里。
可能因为经历过《高冷总裁》的热闹,这番冷清确实让她有些失望。
她也曾忍不住去《高冷总裁》那边看过一眼,第三卷 还在连载中,一直排在榜单前列,订阅、弹幕、评论齐飞。
程程为此还发消息跟她炫耀过,问她:【有没有一点后悔退出?】
凌田只回了句:【恭喜啊。】
打开浏览了下内容,果然已经慢慢地改回了程程固执地认为言情番该有的韩漫画风,男主双开门,直角肩,女主比他矮两个头,不到四分之一宽。
评论里又有人在说,是不是换画手了啊?也有人吐槽女主变蠢了,成天没事找事。
但毕竟有前面两卷积累的人气,平台又很舍得给推流,照样连日霸榜。
制作看起来也豪华了不少,甚至还加上了一些动画特效,比如开门走进房间,下雨,下雪,风吹动头发的效果。
凌田在其中品出一丝 AI 的味道,她知道人工添加这些动态效果起码比 AI 多花五到十倍的时间,按程程的脾性,肯定是怎么便宜怎么来。但漫画圈子里对 AI 又挺敏感的,这可能会是一个有争议的点。
还好她已经走了,不管他怎么搞都不干她的事。
她只是把《废物小队》画下去,更新了第三话,第四话,第五话……
L 所在的小队在一次次修补时效报警,又一次次回到空间站进行仿生修补模块的更新之间,杀得一片血雨腥风。
读者渐渐多了一些,但也只是一些而已。粉丝从两百多增加到了将将五百,每一话发出去,能有十来条评论,反复出现的 ID 多起来,开始有人在评论区讨论剧情。
她知道《废物小队》也有读者追看了,忽然又觉得未必需要有多少人气,就这么安安静静也挺好的。她可以画自己想画的,不用去考虑别人喜欢什么,想看什么,期待着什么。 转头又骂自己矫情,装啥呀?你明明还是很想红的。
就这样,画到第一卷 终了,废物小队完成了第一块区域的净化行动。
她把那张“科技增强男人”用在了这一话当中。L 再一次回到空间站检修,X 看着一身破碎的她,终于袒露自己的秘密。
原来他真的不是完全的仿生人,而是跟她一样的废物,残缺得比她更加严重,经历第 9223 次仿生修补之后,原人格保留度仅剩 0.0004%。但他就凭着那一点点原本的人格,在空间站扮演着医疗官中的异类,努力说服每一个自己遇到的“废物”,选择成为科技增强人,回到地表参与净化工作。
他告诉 L 这是为什么:官方已迁移至火星,越来越倾向于放弃重返地球的计划,空间站里的仿生人执行的命令是尽可能引导“废物”们选择进入数字方舟,为量子云增加算力,所以地表的科技增强人才会越来越少,直至被抛弃在那里自生自灭。
但 X 并不认为这是正确的,他发现了数字方舟的问题——
当痛苦和死亡消失,快乐便不再是快乐,生命也不再是生命,创新衰减,文明停滞,数字人一心求死而不能。
而且,在绝大多数人口数字化后,量子云或将因为缺乏观察者持续坍缩。到了那个时候,无论地表还是数字方舟,碳基或者硅基,都不再会有人类生命。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废物,妄图拯救世界。
好中二的虚构故事,她却把自己画哭了。
完成最后一格的细节刻画,她保存退出,关了电脑和数位屏,离开书桌。当时已经是深夜了,她却了无睡意,去阳台上站了会儿,吹着初夏的夜风,流着眼泪,听着歌。
她从小喜欢哭,也哭过无数次。但她知道这一次不同。那些眼泪,是创作者对虚构角色产生的无条件的爱,又因为角色脱胎于现实,让她更加动情。
那个现实里的“废物”怎么样了?她忍不住想。
其实,她那段时间一直在 A 医附网站上查最新留院拟聘人员名单的公示,却也一直没找到辛勤的名字。她不知道是她查的方式不对,还是他真的没能成功。